語文版初三上冊語文《白楊禮贊》同步練習(xí)
一、基礎(chǔ)積累
1。選出加黑的字注音都正確的一項,將它的字母填入括號內(nèi)。( )
A、婆娑(suō) 潛滋暗長(qián)主宰(zǎi) 倔強挺立(juè)
B、開墾(kěn) 無邊無垠(yíng)倦怠(dài) 虬枝(qiú)
C、錘煉(chuí) 秀頎(qí)外殼(qiào) 懨懨欲睡(yàn)
D、氈子(zhān) 旁逸斜出(yì)泛出(fàn) 出坦蕩如砥(dǐ)
2。選出有錯別字的一項,將它的字母填入括號內(nèi)。( )
A、傲然 偉岸 參天 妙手偶得 B、視野 賤視 挺拔 積雪初溶
C、靠攏 錯綜 質(zhì)樸 諸如此類 D、宛若 鄙視 佩服 縱橫決蕩
3。選出加黑的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項,將它的字母填入括號內(nèi)。( )
A、旁逸斜出 以逸待勞 名人逸事 B、視野 曠野 野蠻
C、參天 參考 參拜 D、潛滋暗長 滋蔓 滋芽
4。句子中括號內(nèi)依次應(yīng)填入的詞語正確的一項是( )。
(1)汽車在望不到邊際的高原上奔馳,( )你的視野的,是黃綠錯綜的一條大氈子。
。2)然而剎那間,要是你猛抬眼看見了前面遠(yuǎn)遠(yuǎn)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 ),像消兵似的樹木的話,那你的懨懨欲睡的情緒又將如何?
。3)它的皮光滑而有銀色的暈圈,微微( )淡青色。
(4)哪怕只有碗那樣粗細(xì),它卻努力向上發(fā)展,高到丈許,兩丈,參天聳立,不折不撓,( )著西北風(fēng)。
A、映入 屹立 露出 抵抗 B、撲入 聳立 泛出 對抗
C、進入 矗立 顯出 抵御 D、闖入 直立 現(xiàn)出 抗拒
5。畫橫線的詞語在句中有同義詞的一項是( )。
A、它沒有婆娑的姿態(tài),沒有屈曲盤旋的虬枝。
B、但是它偉岸,正直,樸質(zhì),嚴(yán)肅,也不缺乏溫和,更不用提它的堅強不屈與挺拔,它是樹中的偉丈夫。
C、讓那些看不起民眾、賤視民眾、頑固的倒退的人們?nèi)ベ澝滥琴F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頎的),去鄙視這極常見、極易生長的白楊樹吧,我要高聲贊美白楊樹!
D、難道你竟一點也不聯(lián)想到,在敵后的廣大土地上,到處有堅強不屈,就像這白楊樹一樣傲然挺立的守衛(wèi)他們家鄉(xiāng)中哨兵?
6。解釋詞語。
。1)妙手偶得——
(2)坦蕩如砥——
。3)偉岸——
。4)縱橫決蕩—?
。5)秀頎——
7。指出下邊的陳述句哪些是肯定,哪些是否定。
。1)黃的是土,未開墾的荒地,幾十萬年前由偉大的自然力堆積成功的黃土高原的外殼。 ( )
(2)在近代工業(yè)的錯綜復(fù)雜的工世過程中,往往就不是像泡茶喝這么簡單了。( )
。3)這當(dāng)然是神話,是人們無法認(rèn)識死海形成過程的一種猜測。( )
。4)海水冶病的功能不遜于溫泉。( )
。5)沙丘的前進并不是整體移動的。( )
。6)征服沙漠的最主要的武器是水。 ( )
8。對修辭方法作出正確判斷的是( )。
。1)汽車在望不到邊際的高原上奔馳,撲入你的視野的,是黃綠錯綜的一條大氈子。
。2)白楊樹是樹中的偉丈夫。
(3)白楊樹偉岸,正直,樸質(zhì),嚴(yán)肅,也不缺乏溫和。
。4)讓那些看不起民眾、賤視民眾、頑固的倒退的人們?nèi)ベ澝滥琴F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真挺秀頎的),去鄙視這極常見、極易生長的白楊樹吧,我要高聲贊美白楊樹!
A、比喻 擬人 擬人 對比
B、夸張 擬人 排比 擬人
C、比喻 比喻 擬人 對比
D、夸張 比喻 擬人 對比
9。判斷下面說法的正誤,在括號中打“√”或“×”。
(1)《白楊禮贊》是一篇抒情散文。文章運用象征手法,托物抒情,借白楊樹的形象,贊美在中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dǎo)下堅持抗戰(zhàn)的北方農(nóng)民,質(zhì)樸、堅強、力求上進的精神,抒發(fā)了作者對抗日軍民的崇敬之情。( )
(2)象征與比喻、擬人不同。象征是文藝創(chuàng)作的一種表現(xiàn)手法,是通過某一特定的具體事物(即象征物)來表現(xiàn)與之有某種聯(lián)系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即象征義),從而使抽象的情理形象化,使所要表達(dá)的意思更含蓄、更深刻。因此象征是就篇章而言的,而比喻、擬人是修辭方法,只表現(xiàn)在具體的句子上,不在篇章上。( )
。3)《白楊禮贊》是以贊美白楊樹的不平凡為全文的主線的。( )
(4)《白楊禮贊》作者是楊朔,我國現(xiàn)代作家。( )
10。下面的文字、排列順序與原文一致的是。( )
。1)難道你又不更遠(yuǎn)一點想到,這樣枝枝葉葉靠緊團結(jié),力求上進的白楊樹,宛然象征了今天在華北平原縱橫決蕩,用血寫出新中國歷史的那種精神和意志?
。2)當(dāng)你在積雪初融的高原上走過,看見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這么一株或一排白楊樹,難道你就只覺得它只是樹?
。3)難道你竟一點也不聯(lián)想到,在敵后的廣大土地上,到處有堅強不屈,就像這白楊樹一樣傲然挺立的守衛(wèi)他們家鄉(xiāng)的哨兵?
。4)難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樸質(zhì),嚴(yán)肅,堅強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農(nóng)民?
A、2、3、4、1 B、2、1、3、4
C、2、4、3、1 D、2、1、4、3
二、課內(nèi)閱讀
閱讀《白楊禮贊》選段,完成1—4題。
白楊樹實在是不平凡的,我贊美白楊樹!
汽車在望不到邊際的高原上奔馳,撲入你的視野的,是黃綠錯綜的一條大氈子。黃的是土,未開墾的荒地,幾十萬年前由偉大的自然力堆積成功的黃土高原的外殼;綠的呢,是人類勞力戰(zhàn)勝自然的成果,是麥田。和風(fēng)吹送,翻起了一輪一輪的綠波,——這時你會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兩個字“麥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確是經(jīng)過錘煉的語言的精華。黃與綠主宰著,無邊無垠,坦蕩如砥,這時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遠(yuǎn)山的連峰提醒了你(這些山峰憑你的肉眼來判斷,就知道是在你腳底下的),你會忘記了汽車是在高原上行駛。這時你涌起來的感想也許是“雄壯”,也許是“偉大”,諸如此類的形容詞;然而同時你的眼睛也許覺得有點倦怠,你對當(dāng)前的“雄壯”或“偉大”閉了眼,而另一種的味兒在你心頭潛滋暗長了——“單調(diào)”?刹皇?單調(diào),有一點兒吧?點擊進入 初中學(xué)習(xí)小組
然而剎那間,要是你猛抬眼看見了前面遠(yuǎn)遠(yuǎn)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聳立,像哨兵似的樹木的話,那你的懨懨欲睡的情緒又將如何?我那時是驚奇地叫了一聲的。
那就是白楊樹,西北極普通的一種樹,然而實在是不平凡的一種樹。
1.文中“坦蕩如砥”形容的對象是高原的 (空曠、遼闊、平坦)。
2.第二段描寫高原的景色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3.文中第二段的第一個和第三段破折號的用法有什么不同?
4.你怎樣理解第三段?“普通”和“不平凡”這兩者在文中是怎樣統(tǒng)一起來的?
三、比較閱讀
閱讀《白楊禮贊》選段(甲)與作家袁鷹《白楊》的散文(乙),完成1—6題。
甲:《白楊禮贊》選段
、倨囋谕坏竭呺H的高原上奔馳,撲入你的視野的,是黃綠錯綜的一條大氈子。②黃的是土,未開墾的荒地,幾十萬年前由偉大的自然力堆積成功的黃土高原的外殼;綠的呢,是人類勞力戰(zhàn)勝自然的成果,是麥田。③和風(fēng)吹送,翻起了一輪一輪的綠波,——這時你會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兩個字“麥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確是經(jīng)過錘煉的語言的精華。④黃與綠主宰著,無邊無垠,坦蕩如砥,這時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遠(yuǎn)山的連峰提醒了你(這些山峰憑你的肉眼來判斷,就知道是在你腳底下的),你會忘記了汽車是在高原上行駛。⑤這時你涌起來的感想也許是“雄壯”,也許是“偉大”,諸如此類的形容詞;然而同時你的眼睛也許覺得有點倦怠,你對當(dāng)前的“雄壯”或“偉大”閉了眼,而另一種的味兒在你心頭潛滋暗長了——“單調(diào)”。⑥可不是?單調(diào),有一點兒吧?
乙:白楊(袁鷹)
火車窗外是茫茫的戈壁,沒有山,沒有水,也沒有人煙,天和地的界限也并不那么分得清晰,都是渾黃一體。
從哪兒看得出列車在前進呢?
那就是沿著鐵路線的一行白楊樹,每隔幾秒鐘,從窗口就飛快地閃過一個高大的秀撥的身影。
一位旅客正望著這些戈壁灘上的衛(wèi)士出神。
“爸爸”他的大孩子搖著他的腿,“你看那樹多高!”
爸爸并沒有從沉思中回過頭來,倒是旁邊的妹妹插嘴了:
“不,那不是樹,那是大傘”。
“哪有這么大的傘?”
“你看它多直!”妹妹分辨著。
“是樹,不是傘!”哥哥肯定地說。
小小的爭論,才把爸爸的思路引過來,他慢慢地?fù)崦⒆觽兊念^
“這不是傘,這是白楊樹!
哥哥還不滿足:“為什么它這么直,長得這么大?”
爸爸的微笑停止了,換上嚴(yán)肅的神色,他想了一會就告訴獨生子和小女兒,這白楊樹從來就這么直,這么高大,哪兒需要它,它很快就在那生根,發(fā)芽,長出茁壯的枝子,不管遇到風(fēng)沙還是雨雪,不管遭到干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么直,那么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
爸爸只是在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么?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著自己的心,而這孩子們現(xiàn)在還不能理解。
他們只曉得爸爸在新疆工作,是下放到那兒去的,媽媽也在新疆工作,也是下放到那兒去的,他們只曉得爸爸這次回到奶奶這里來接他們,到新疆去念小學(xué),將來再念中學(xué),他們只曉得新疆是很遠(yuǎn)很遠(yuǎn)的地方,坐幾天火車,還再坐幾天汽車。
現(xiàn)在呢,孩子們多了一點知識,在通向新疆的路上,有許多許多白楊樹,這兒需要它們,它們就在這兒生根了,而它們不管到哪里,總是那么直,那么高大。
爸爸一手摟著一個孩子,望著窗外閃過去的白楊樹,又陷入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絲微笑,那是因為他看見在火車前進方向的右方,在一株高大的白楊樹身邊,幾棵小樹正迎著風(fēng)沙成長起來。
1969年秋天,蘭新路上
1。甲段摘引自《白楊禮贊》,作者_(dá)___________。按照作者對黃土高原的所見、所感,將這段文字分成兩層。在文中用“‖”標(biāo)出來。
2。甲文中能概括作者所見的是第________句。
3。甲段寫黃土高原與全文禮贊白楊樹有什么關(guān)系?
4。油畫,色彩濃重;水墨畫,色彩淡淺。如果以油畫、水墨畫來比擬《白楊》和《白楊禮贊》,你認(rèn)為《白楊》是_________畫,《白楊禮贊》是________畫。
5。甲文題目中“禮贊”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6!栋讞睢泛汀栋讞疃Y贊》一樣,也有象征意義,它象征____________,《白楊禮贊》象征_____________。兩篇文章同是以白楊為題,但所象征的各不相同,對這點,你怎么認(rèn)識?
四、類文閱讀
峭壁上的樹
是為了擺脫那饑寒交迫的日子,你才無可奈何地跳下懸崖?是為了免遭那被俘的恥辱,于彈盡糧絕之后你才義無反顧地投落這峭壁?
那一天你確實跳下來了,像俯沖搏獵的雄鷹,像劃破靜夜的流星。然而,你并沒有死,一道峭崖壁縫救助了你,一捧貧瘠的泥土養(yǎng)育了你。生根、發(fā)芽、長葉……從此,你就在這里安家落戶,日日夜夜,年年歲歲,終于頑強地活了下來,長成一簇令人刮目的風(fēng)景。這便是故鄉(xiāng)那座大山的懸崖峭壁上的一棵搖曳在我記憶中三十年之久的酸棗樹。
它高不足尺,葉疏花遲。云纏它,霧迷它,雨抽它,風(fēng)摧它,霜欺雪壓,雷電轟頂。然而,酸棗樹并沒有被征服。它不低頭,不讓步,于數(shù)不盡的反擊和怒號中,煉就了一身錚錚鐵骨,凝聚了一腔朗朗硬氣。
一次次,它在風(fēng)雨中抗?fàn)巺群埃阂换鼗,它把云霧撕扯成碎片;它以威嚴(yán)逼迫霜雪乖乖地逃遁;它以剛毅驅(qū)逐雷電遠(yuǎn)避他方……
它明知道自己成不了棟梁高樹,卻還是努力地生長;它明知道自己不可能蔭庇四鄰,卻還是努力地茂盛著。不像山前的桃樹,山后的梨樹,一個個嬌生慣養(yǎng)讓人伺候、撫慰,動輒就使性子給點顏色瞧瞧。也不像貪圖熱鬧的楊樹柳樹們,一個個占據(jù)了水肥土美的好地方,便忘乎所以地擺首弄姿,輕飄飄只知炫耀自己。酸棗樹默默地兀立肴,不鄙位卑,不薄弱小,不懼孤獨。與春天緊緊握手,與日月親切交談,天光地色,盡納盡吮。從不需要誰的特別關(guān)照與愛撫,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長成了那堵峭壁上的生命,讓人領(lǐng)略那簇動人的風(fēng)采。它真誠而沒有嫉妒,它純樸而從不貪婪;抬手向路人致意問候,俯首向勝利者恭賀祝福。
那一年秋天,于不知不覺中,它竟結(jié)出一粒小小的酸棗。只有一粒,而且?guī)缀跣〉脼槿藗兯灰姟?/p>
那酸棗是春光秋色日月星辰的饋贈,是一片濃縮的丹霞霓云。亮亮的,紅紅的,像瑪瑙,像珍珠,像一團燃燒的火焰,像那萬仞峭壁的靈魂。見到它果實的那一刻,我陡地生出一個奇怪的想法:小酸棗,或許正是那顆酸棗樹苦修苦熬數(shù)十年而得到的一顆心吧!有了心,它便會有夢,便會更加熱烈地?fù)肀澜纾?/p>
1。選文前四段從哪兩個方面寫了酸棗樹生存條件的惡劣?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來。
2。從第五段中找出具體體現(xiàn)“不鄙位卑,不薄弱小”的語句,用橫線在原文上標(biāo)出。
3。文中“像俯沖搏獵的雄鷹”,“長成一簇令人刮目的風(fēng)景”,“像萬仞峭壁的靈魂”,其中加點的“雄鷹”、“風(fēng)景”、“靈魂”分別指什么?
4。寫出本文的行文線索。
5。文中寫酸棗樹的同時,寫了桃李楊柳四種樹;課文《白楊禮贊》也在寫白楊樹的同時寫了楠木,兩篇文章在這里運用的共同寫法是 ,這樣寫的目的是突出白楊樹的_____________,突出酸棗樹的____________。
五、中考鏈接
楓葉禮贊
孟超
我愛楓葉,因為它紅得深濃,紅得艷麗。
多少年來,一想到秋,我首先就會想到楓葉;想到楓葉,就會想到杜牧的詩句“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就會引發(fā)許多聯(lián)想和感慨。在蕭瑟的秋天,楓葉紅得那么動人,不能不使我心馳神往。
在北京,重陽節(jié)過后到香山看楓葉,正是《艮好的時節(jié)。過去的文人騷客,在這樣的時候,往往騎一頭小毛驢兒,慢慢地出了西直門,一步一顛直往西邊走去。到了碧云寺一帶,就漸入佳境,像喝了一杯花雕酒一樣,陶醉于楓葉那鮮艷的色彩,流連忘返。有時,他們還會即景遣興,吟詩作賦。我雖沒有這樣閑散的雅興,但我也愛楓葉。沒有別的,爽直一點兒說,就是因為她紅!
秋冬之交,正是吃蘿卜的時候。夜晚的街頭,常常傳來“蘿卜賽梨”的清脆叫賣聲,引誘你不得不去買一個嘗嘗。蘿卜有“紅到心”的別稱,可是它的內(nèi)心是不是紅的,還得等到剖開之后才見分曉。這哪里趕得上楓葉。楓葉是那么直接、那么毫不遮掩地展現(xiàn)自己的色彩。楓葉敢于紅,紅得有氣魄。
楓葉之可愛,還在于當(dāng)別的葉兒經(jīng)秋枯落時,她偏偏紅得艷麗。她耐得住風(fēng)霜交加,經(jīng)得起秋,戰(zhàn)西風(fēng)而不怯,披嚴(yán)霜而愈麗,顯露出無畏無懼的神采。單憑這一點,就值得我們贊美。
有人說,楓葉雖紅,可畢竟是到了肅殺的秋天!抖鲙分杏幸痪洌骸熬灰姖M川紅葉,盡是離人眼中血!”以楓葉吟離別,把楓葉比作血,這是隨人的心情而生發(fā)的。但在我看來,說肅殺也好,比作血也好,都還是在于秋,而不在于楓葉;把楓葉之紅比作血,那恰是因為她抗得住肅殺之氣。魅~也并不因為紅而孤獨。你看,去香山看紅葉的人那么多;而且,東籬黃菊,山澗青松,挺拔的竹,清香的梅,或跟她同時,或相繼綻放,都與楓葉相伴,在耐寒抗冷中各顯風(fēng)采。
一想到秋,我就想到楓葉,想到楓葉,往往使我又聯(lián)想到那些在各個崗位上勇于克服困難、敢于展示自我的勞動者。他們抗嚴(yán)寒,戰(zhàn)酷暑,奮戰(zhàn)在各條戰(zhàn)線上;他們不畏艱難,勇于奉獻(xiàn),弘揚了時代的精神。他們盡管很普通,卻是我們時代的英雄。我覺得,用楓葉來比喻這樣的英雄人物是再恰當(dāng)不過了。
我禮贊楓葉,我愛她斗西風(fēng)血點兒紅!
。ㄟx自《名家詠物100篇》,有改動)
1.從上文看,楓葉有哪些特征? (4分)
2.作者寫秋冬之交的蘿卜,引用《董西廂》中的警句,各有什么用意? (6分)
3.從語言運用的角度,談?wù)勎闹挟嬀句子的表達(dá)效果。 (6分)
4.作者筆下的楓葉有什么象征意義? (3分)
5.本文是圍繞楓葉展開的,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簡要說明行文思路。 (3分)
參考答案
一、基礎(chǔ)積累
1。D 2。B 3。D 4。B 5。C
6。(1)文學(xué)素養(yǎng)深的人偶然間所得到的。(2)平坦得像磨刀石。(3)魁偉、高直。(4)縱橫馳騁,沖殺突擊。(5)美而高。
7。(1)肯定(2)否定(3)肯定(4)否定(5)否定(6)肯定
8。C
9。1、√ 2、√ 3、√ 4、×
10。C
二、課內(nèi)閱讀
1.平坦
2.(1)交代白楊樹生長的典型環(huán)境,渲染一種不平凡的環(huán)境氣氛;(2)暗示陜甘寧邊區(qū)抗日根據(jù)地,為后文揭示白楊樹的象征意義,表達(dá)主題思想作鋪墊。
3。第二段的破折號表示解釋,第三段的破折號表示話題的轉(zhuǎn)換。
4.偉大和平凡常常是事物的兩個不同方面。偉大寓于平凡之中。以白楊樹是一種“極常見”和“極易生長”的樹來說,它當(dāng)然極平常,“極普通”;但以它的外形美,尤其是它的內(nèi)在美來說,它又是不平凡的。兩者就是這樣統(tǒng)一的。
三、比較閱讀
1。茅盾 ①②③④‖⑤⑥
2。①
3。本段寫黃土高原,目的是交代白楊樹的生長環(huán)境。生長在“雄壯”“偉大”的黃土高原上的白楊樹,也定是不平凡的;而驅(qū)趕了“倦怠”“單調(diào)”的情緒,令人振奮得驚叫起來的正是白楊樹。這樣寫突出了白楊樹的不平凡,很好地襯托了白楊樹。
4。水墨畫 油畫
5。崇敬的贊美
6。 《白楊》象征著在新疆扎根、生長作出貢獻(xiàn)的知識分子和后繼者!栋讞疃Y贊》象征了北方的農(nóng)民,以及中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dǎo)下的廣大抗戰(zhàn)軍民樸質(zhì)、堅強、力求上進的精神與意志。
四、類文閱讀
1。酸棗樹生長在峭崖壁縫上的一捧貧瘠的泥土中;受到風(fēng)雨、云霧、霜雪、雷電的欺壓。
2。它明知道自己成不了棟梁高樹,卻還是努力地生長;它明知道自己不可能蔭庇四鄰,卻還是努力地茂盛著。
3。酸棗樹的種子;故鄉(xiāng)峭壁上的酸棗樹;小酸棗。
4。酸棗樹的成長經(jīng)歷。
5。對比;質(zhì)樸、堅強,力求上進的精神;生命力頑強;不慕虛榮,甘于平淡的品格。
五、中考鏈接
1.紅的深濃,紅的艷麗,;耐得住風(fēng)霜,無畏無懼。(兩個特征各2分)
2.(1)將蘿卜與楓葉比較,以襯托楓葉紅得直接,紅的有氣魄。(2)引出自己對《董西廂》警句的理解,強調(diào)楓葉能扛得住秋天的肅殺之氣。
3.運用擬人手法,采用整齊的句式;表達(dá)了對楓葉的贊美之情;語言形象生動,富有抒情色彩。
4.象征著勇于克服困難、敢于展示自我的勞動者。
5.先描寫楓葉的外在特征,再贊美其品質(zhì),最后揭示其象征意義。
【語文版初三上冊語文《白楊禮贊》同步練習(xí)】相關(guān)文章:
《白楊禮贊》練習(xí)教案12-03
語文教案:白楊禮贊12-03
初三閱讀題白楊禮贊04-26
人教版初二語文上冊同步練習(xí)05-27
初二語文上冊同步練習(xí)及答案07-05
初二語文上冊白楊禮贊知識點參考11-01
語文同步練習(xí)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