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談中國詩練習(xí)及答案
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的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
A.羨妒(xiàn) 嫉恨(jí) 會稽(huì) 精髓(suǐ)
B.顰蹙(cù) 內(nèi)疚(jiù) 皮夾(jiā) 深摯(zhì)
C.無垠(yíng) 熬夜(áo) 瞭望(liào) 混沌(dùn)
D.桃核(hāi) 侈談(shē) 盡快(jǐn) 睿智(ruì)
解析:A項“會”讀“kuài”;C項“垠”讀“yín”;D項“核”讀“hé”、“侈”讀“chǐ”。
答案:B
2.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叫囂 回長蕩氣 數(shù)見不鮮
B.混沌 聊以慰籍 斬釘截鐵
C.褻瀆 臥薪嘗膽 必恭必敬
D.寡陋 驚天動地 義憤填贗
解析:A項回長蕩氣—回腸蕩氣;B項聊以慰籍—聊以慰藉;D項義憤填贗—義憤填膺。
答案:C
3.下列句子有語病的一項是( )
A.我們對于“比較文學(xué)”是個陌生的概念,讀讀錢鐘書的《談中國詩》或許能引你走出陌生的境地。
B.具有文學(xué)良心和鑒別力的人像嚴(yán)正的科學(xué)家一樣,避免泛論、概論這類高帽子、空頭大話。
C.中國詩用疑問語氣做結(jié)束的,比我所知道的西洋任何一詩來得多,這是極耐尋味的事實。
D.我們也有厚重的詩,給情感、思戀和典故壓得腰彎背斷。
解析:A項應(yīng)改為“比較文學(xué)對于我們來說是個陌生的概念”。
答案:A
4.下列各句中標(biāo)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長詩這個名稱壓根兒是自相矛盾,最長的詩不能需要半點鐘以上的閱讀。
B.中國詩跟西洋詩在內(nèi)容上無甚差異:中國社交詩特別多,宗教詩幾乎沒有,如是而已。
C.譬如田園詩——不是浪漫主義神秘地戀愛自然,而是古典主義的逍遙林下,有人認(rèn)為是中國詩的`特色。
D.英法德意俄捷克各國詩都利用過這個公式。
解析:A項中“長詩”一詞需用雙引號;C項中第二個逗號改為破折號,表示插入語;D項中“英法德意俄捷克”各國間應(yīng)用逗號。
答案:B
5.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使用不恰當(dāng)?shù)囊痪涫牵?)
A.他不能對整個本國詩盡職,因為也沒法“超以象外,得其環(huán)中”,有居高臨遠的觀點。
B.中國詩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變化,而且逐漸腐化。
C.報到那天,我在陌生的教室里與五十多位同學(xué)不期而遇。
D.問而不答,以問為答,給你一個回腸蕩氣的沒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沒有下文。
解析:C項“不期而遇”指沒有約定而遇見,指意外碰見。屬望文生義。
答案:C
6.下面8個句子順序混亂,排列正確的一項是( )
、倬哂形膶W(xué)良心和鑒別力的人像嚴(yán)正的科學(xué)家一樣,避免泛論、概論這類高帽子、空頭大話。他會牢記詩人勃萊克的快語:“作概論就是傻瓜”。
、谑裁词侵袊姷囊话阌∠竽?
③一個只讀中國詩的人決不會發(fā)生這個問題。
、馨l(fā)這個問題的人一定是位外國讀者,或者是位能欣賞外國詩的中國讀者。
⑤他能辨別,他不能這樣籠統(tǒng)地概括。他要把每個詩人的特殊、個獨的美一一分辨出來。
⑥假如一位只會欣賞本國詩的人要作概論,他至多就本國詩本身分成宗派或時期而說明彼此的特點。
⑦因此,說起中國詩的一般印象,意中就有外國人和外國詩在。
、嗨荒軐φ麄本國詩盡職,因為也沒法“超以象外,得其環(huán)中”,有居高臨遠的觀點。
A.①②④⑤③⑥⑦⑧ B.②④③⑤①⑥⑧⑦
C.①③⑤④②⑥⑦⑧ D.②①③④⑤⑥⑧⑦
解析:本題考查對語言連貫得體的思辨能力。8個句子屬議論性質(zhì);凡議論性的文字,其思路都要遵循“提出問題—解說問題—總結(jié)問題”的順序。首先“提出問題”職責(zé)的肯定是句②句。于是,先淘汰了A、C兩項。比較B、D兩項,只要確定與②句銜接的是①句還是④句,意思貫通、十分流暢的是④句。可見,此題答案非B項莫屬。
答案:B
剖析精彩文段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題。
貴國愛倫·坡主張詩的篇幅愈短愈妙,“長詩”這個名稱壓根兒是自相矛盾,最長的詩不能需要半點鐘以上的閱讀。他不懂中文,太可惜了。中國詩是文藝欣賞里的閃電戰(zhàn),平均不過兩三分鐘。比了西洋的中篇詩,中國長詩也只是聲韻里的輕鳶剪掠。當(dāng)然,一篇詩里不許一字兩次押韻的禁律限制了中國詩的篇幅?墒,假如鞋子形成了腳,腳也形成了鞋子;詩體也許正是詩心的產(chǎn)物,適配詩心的需要。比著西洋的詩人,中國詩人只能算是櫻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塊的雕刻者。不過,簡短的詩可以有悠遠的意味,收縮并不妨礙延長,仿佛我們要看得遠些,每把眉眼顰蹙。外國的短詩貴乎尖刻斬截。中國詩人要使你從“易盡”里望見了“無垠”。
一位中國詩人說:“言有盡而意無窮。”另一位詩人說:“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庇米罹毚_定的形式來逗出不可名言、難于湊泊的境界,恰符合魏爾蘭論詩的條件:
那灰色的歌曲
空泛聯(lián)接著確切。
這就是一般西洋讀者所認(rèn)為中國詩的特征:富于暗示。我愿意換個說法,說這是一種懷孕的靜默。說出來的話比不上不說出來的話,只影射著說不出來的話。
7.對上面兩段話內(nèi)容的理解,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
A.中國詩講究藝術(shù)上的精致,簡短的詩也應(yīng)有悠遠的意味。
B.中國詩歌創(chuàng)作以篇幅短小見長,比較深奧難于理解。
C.魏爾蘭也主張詩歌應(yīng)有深遠的意境,富有含蓄和暗示性。
D.押韻上的禁律并不是造成中國詩篇幅短的根本原因。
解析:B項表述錯誤,中國詩歌以篇幅短小見長,但是并不是深奧難于理解,恰恰是“易盡”而“無垠”。即容易讀完,但韻味悠長。
答案:B
8.對上面兩段話的評析和由這兩段話引發(fā)的聯(lián)想,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
A.形式與旨趣,相依更應(yīng)相諧,詩歌創(chuàng)作如是,小說、散文何嘗不是?
B.中國詩與西洋詩在創(chuàng)作思想上確有共識,讀錢文可見一斑。
C.中國詩人在精雕細刻中練就了技藝,但會不會束縛才智,讓人思度。
D.行文機巧:明揚中國詩歌之長處,暗譏西洋詩歌之短弊。
解析:D項中“明揚中國詩歌之長處,暗譏西洋詩歌之短弊”錯,作者目的在于闡明中國詩和西洋詩歌的不同。
答案:D
9.“鞋子形成了腳,腳也形成了鞋子”是什么修辭手法,具體含意是什么?
解析:這是暗喻,聯(lián)系上下文可理解此比喻的深刻含意。
參考答案:“鞋子”“腳”分別比喻中國詩不允許一字兩次押韻的禁律和中國詩的篇幅。
10.怎樣理解“我們要看得遠些,每把眉眼顰蹙”?
解析:從“簡短的詩可以有悠遠的意味,收縮并不妨礙延長”可得出答案。
參考答案:“看得遠”指悠遠的意味,“每把眉眼顰蹙”指把詩的篇幅弄短。
【高二語文談中國詩練習(xí)及答案】相關(guān)文章:
《談中國詩》的賞析04-26
《談中國詩》賞析范文04-25
高二語文綜合練習(xí)試題及答案08-29
高二語文上冊期末練習(xí)題及答案01-09
高二語文練習(xí)07-28
語文詩兩首同步練習(xí)題及答案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