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尷尬,不尷尬與不尷不尬知識點
問題:為什么“尷尬”、“不尷尬”和“不尷不尬”的意思相同呢?課文注釋是對是錯?
首先看詞典對“尷尬”的解釋!稘h語大詞典》釋為:1.行為、態(tài)度不正常。2.處境困難或事情棘手。《漢語大字典》釋為:1.處境困難或事情棘手。2.神色不正常,鬼鬼祟祟。3.不安全,危險。《辭源》釋為:1.行為不正,鬼鬼祟祟。2.處境困難或事情棘手。
“不尷尬”《漢語大詞典》釋為:1.行為不端正。2.猶言尷尬,指行為鬼祟,神色態(tài)度不自然。3.事情棘手,有麻煩,使人困窘。
“不尷不尬” 《漢語大詞典》釋為:1.指人的行為不正。2.指處境困難。3.指神色態(tài)度不自然。
從以上的解釋可以看出:“尷尬”、“不尷尬”!安粚啦晦巍钡囊馑蓟旧舷嗤。課本注釋符合詞典中的相關(guān)義項,并非有誤。
其實“尷尬”、“不尷尬”和“不尷不尬”意義相同的情況在古書中尤其是明清小說戲曲中是很多的。
為什么“尷尬”、“不尷尬”、“不尷不尬”三個詞的形式不同意義卻相同呢?關(guān)鍵在于“不”字的用法!安弧痹诠艥h語中絕大多數(shù)場合下都是用作否定副詞的,如“不倫不類”、“不卑不亢”等等。但在很多情況下它又是一個語助詞!稘h語大詞典》中“不”的第五個義項是:“助詞,用以足句或加強語氣。”并且舉例:《詩·大雅·東攻》:“徒御不驚,大庖不盈。”毛傳注:“不驚,驚也。不盈,盈也!痹娊(jīng)通常為四言,“不”在這里起足句的作用,使詩句結(jié)構(gòu)整齊。正因為“不”有這樣的用法,三個關(guān)于“尷尬”的詞意思才可以保持相同。這種情況在古漢語中并不少見。
如:
不羞見。關(guān)漢卿《蝴蝶夢》“我若學(xué)嫉妬的桑新婦,不羞見那魯義姑!鳖檶W(xué)頡、王學(xué)奇主編的'《元曲釋詞》注: “不羞見”即“羞見”;加“不”以反語見義,起加強語氣作用。
不甫能。元·紀君樣《趙氏孤兒》:“不甫能風(fēng)調(diào)雨順,太平年寵用這般人!薄安桓δ堋奔础备δ堋辈拍軌颍萌菀。
不因。關(guān)漢卿《竇娥冤》:“竇天章白:‘不因我受兒一件事,感起一樁故事!庇帧端疂G傳》第十二回:“不因這番比試,有分教,楊志在萬馬叢中聞姓寧,千軍里在頭功。”
不則!兑荨ぶ軙げ坦罚骸拔也粍t寅哉,寅戈!薄安粍t”即“則”,就。
不可。《敦煌變文集·壚遠公話》:“你在寺枷藍,要念即不可,就是隨逐于我,爭合念經(jīng)!薄凹床豢伞本褪恰凹纯伞。
不爭。關(guān)漢卿《哭香囊》:“比當日黑河秋,則不爭詠著貂裘。”“不爭”即“爭”,差。
不當不正或不端不正。元·無名氏《漁樵記》:“老漢也分開人叢不當不正,站在那相公馬頭前。”又(金瓶梅)第二回:“忽被一陣風(fēng)將叉竿刮倒,如人手擎不牢,不端不正,卻打在那人頭巾上!薄安划敳徽,《漢語大詞典》解釋為:猶言“端端正正”。白維國主編的《金瓶梅詞典》解釋為:又作“不端不正。
以上這些例句中的“不”字在句中起“足句”或“加強語氣”的作用,使得語言生動、句式整齊而富于韻味。回到本文開頭的問題:店小二與妻子說兩個客人“不尷尬”時,“不尷尬”用作補語,表述狀態(tài)有強調(diào)之意。而與林沖說兩個“尷尬人”時,“尷尬”用作定語,沒有強調(diào)之意;而且此處如用“不尷尬”,反會使句子別扭,故用“尷尬”一詞。這幾個詞語意義雖然相同卻不可互換,由此可以看出古人對詞語的選擇和運用非常謹慎,頗為精到。
【初中語文尷尬,不尷尬與不尷不尬知識點】相關(guān)文章:
尷尬散文03-19
聰明的人讓別人不尷尬哲理故事作文08-22
紅娘的尷尬散文06-08
關(guān)于尷尬作文06-25
尷尬記事作文02-03
關(guān)于尷尬作文02-01
實用的尷尬作文09-22
童年的尷尬作文09-13
尷尬的童年作文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