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越劇藏書之家觀后感
越劇《藏書之家》是近年來浙江小百花的新排劇目,可以說從舞臺布景到人物服裝、唱腔上都與傳統(tǒng)越劇有著很大的不同。
故事講述了著名藏書樓“天一閣”在明末清初時藏書守書的故事。天一閣主范容與姨娘侍書夫人皆癡書之人,才女花如箋更是癡書十年,自嫁范門。不料新郎從軍,尚未謀面而身先殉國。三個人的命運皆與書樓緊緊相連。
在一片富有文化氣息的大幕中,《天一生水》的主題曲響起,緩慢的曲調(diào)似乎又把人們帶回了百年前的那個風(fēng)雨飄搖的時代。大幕拉開,在一片急促的節(jié)奏中原本優(yōu)雅的花旦臺步顯得匆忙而凌亂,而天一閣的藏書故事就在兩個小人物的敘述中開場了。第一個出場的主要人物是洪瑛飾演的侍書夫人,在經(jīng)歷了《陸游與唐婉》一劇的轉(zhuǎn)型之后,洪瑛的表演顯得更老練自如了,無論唱念還是人物的眼神動作都表現(xiàn)不俗。一小段戲就初步塑造了一個既癡愛書卷又持家艱難的掌門女子的形象。相對于洪瑛的表演,茅威濤飾演的范容在剛出場時似乎沒怎么進入狀態(tài),只見一個繼承祖業(yè)的守書人臉上充滿了光輝與自信,還有一股自以為是的瀟灑。與其說這樣的表情適合范容倒不如說它更適合現(xiàn)在功成名就、炙手可熱的茅威濤。好在這樣情況很快不見了,茅茅的表演也慢慢的進入了角色,作為一個名角,其表演還是有許多可圈點之處的。但我個人認為,在祭拜李贄一場戲中,范容的尋覓先生陰靈的眼神坐得太實了,受祭陰魂想來是存在于我們身邊的某些飄忽不定的'空間內(nèi),用這般確定的眼神豈能與之交流?所以我認為,此處的眼神還是飄忽一些的好。
第二場開始,呈現(xiàn)給大家的是范門曬書之場景,唯一覺得別扭的是當(dāng)孫知府到來時,曬書人一個個以緩慢而整齊劃一的動作游魂似的退場,看起來挺不自然。說句刻薄的話,這些人此時的表現(xiàn)像是中了什么魔咒。在這一場中,由于《焚書》的出現(xiàn),主要人物之間復(fù)雜的感情開始萌發(fā)和顯現(xiàn)。范容與其嫂花如箋因“賣田收書”一事實現(xiàn)了心靈的第一次交匯,知音之意含而微露,這最能把越劇的含蓄之美發(fā)揮出來。而范容與姨娘侍書夫人的感情也似乎不止于表面顯現(xiàn)的這么簡單。
這臺戲?qū)τ^眾心靈的震撼開始于第三場的抄書,范家在經(jīng)濟難以為繼的情況下依然沒有放棄藏書守書之志,上下一心,毅然決定抄書以藏。這場面不僅震撼了觀眾,也震撼了夫亡欲去的花如箋的心靈。在“清貧不失志,肝膽照先賢。一句一慷慨,書罷乾坤現(xiàn)”的大氣詠嘆的唱腔中,范門的藏書精神初步顯現(xiàn);ㄈ绻{這個人物對書樓又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不僅決定永留范門,還拿出自己的嫁妝助范容收書。
在第四場中,最精彩的唱段要數(shù)“三跪求書”,不僅唱詞精練,而且曲調(diào)由慢板逐漸過渡到快版,感情層層遞進,把一個藏書人迷茫、堅毅、不計榮辱的復(fù)雜內(nèi)心演變過程逐步呈現(xiàn)在觀眾面前。美中不足的是三跪的動作設(shè)計有些粗放,缺少越劇的美感。
為求《焚書》,花如箋不得不決定走出范門。然而天一閣主范容此刻方才知曉“此情亦深”,因而決定留人別書。別書一場中有大段念白,這讓我不禁開始懷疑如今的越劇有話劇化的發(fā)展方向。其實后面的唱詞中有些意思是與這段念白重復(fù)的,我認為這段念白大可以與后面的唱詞精簡合并。
我一直以為舞臺劇的一大魅力就是能通過演員的表演在觀眾的腦子中搭建出本不存在的虛幻的景物。比如,從下樓的動作中看到了樓梯;從兩只手的推送中看到了門窗等等。然而不知道什么原因,這場戲卻拋棄了這一大魅力,硬是弄來了一大堆塑像來代表天一閣的歷代藏書人,還讓范容與花如箋穿梭其間興奮的來了長長的一段話劇式的念白。為什么不能用人物的動作表情及唱詞腔調(diào)來招喚出歷代藏書護書之人,讓他們永駐觀眾心頭呢?這在技術(shù)上也許難度大了些,但效果一定要比用一大堆塑像好得多。
全劇的尾聲部分把戲劇推向了***,在一封情深意切的書信中,一切的迷底都揭開了,孫知府的形象也在些時更加復(fù)雜而豐滿。在一片悲壯的音樂烘托中,天一閣主范容終于實現(xiàn)了雙書合壁的夙愿,他以一種近乎儀式的神圣將雙書封存。然而為了斯文永繼,我們的藏書人付出了太沉重的代價。
初觀此劇時總覺得故事不夠連貫,總感覺講不出具體是個什么故事。人物形象雖然豐滿,然而故事背后所隱藏的深刻主題不易被清楚挖掘。這大概是幾易其稿的結(jié)果吧。該劇最早名為《藏》,故事性比現(xiàn)在看到的要強,據(jù)說是公演后又根據(jù)觀眾意見做了幾次大的修改,可惜由于條件所限,我至今未見《藏》劇,故無從比較
劇中人物的服裝不必說,自然華麗,但不知是出于什么考慮,演員的服裝上都少了一件可以輔助表達人物感情的重要道具——水袖。我們知道,水袖的表演也是我國戲曲藝術(shù)中的精華,如果僅僅是為了服裝華麗而取消之,不免因小失大。另外,整臺戲的有歌劇化與話劇化的傾向,這讓我不太能接受。誠然,越劇還是一個較年輕的不成熟的劇種,它的發(fā)展需要向兄弟藝術(shù)學(xué)習(xí),但我想這種學(xué)習(xí)不能丟開越劇的根本吧。
希望越劇不因循守舊,希望越劇能有更多的改革,但我更希望若干年后我們看到的越劇還是越味十足,有越人特色的越劇。
【越劇藏書之家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穿越劇串詞11-28
在江南遇見越劇的優(yōu)美散文08-04
越劇的特點藝術(shù)基本特色02-24
越劇唱法的特點有哪些10-19
藏書又藏人500字作文07-07
我的藏書角作文04-19
越劇尹派的特點有什么劇目12-03
初中藏書票教學(xué)設(shè)計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