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何培養(yǎng)農村幼師學生鋼琴彈奏的興趣
當興趣進一步發(fā)展成為從事某種活動的傾向時,就發(fā)展成為愛好。興趣發(fā)展成為愛好后,就成為人們認識和從事活動的強大動力。凡是與自己的興趣相符合,就容易提高人們的積極性,使人輕松愉快地從事某種活動。興趣之中蘊藏著求知、探索、發(fā)掘才智和開創(chuàng)新天地的巨大活力和生機,是一種具有濃厚情感色彩的志趣活動。筆者從事多年鋼琴教學,在教學中采用了多種教學形式,來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習欲望,提高教學質量。
一、利用示范演奏激發(fā)學習欲望
幼師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音樂欣賞能力,有自己喜歡的歌曲和音樂,如學生喜歡聽理查德的鋼琴曲《童年的回憶》、《夢中的婚禮》等曲目。針對幼師學生的這一特點,在上課之前我會彈幾首學生愛聽的樂曲,激發(fā)她們的求知欲,在課間休息的時候我會彈些通俗歌曲,邊彈邊唱,通過示范彈奏學生愛聽的樂曲和歌曲,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fā)學生對歌曲伴奏的興趣,使學生明白要彈鋼琴曲必須練好基本功,懂得“萬丈高樓從地起”的道理。
二、利用游戲活動培養(yǎng)學習興趣
在基礎練習的教學中,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經常采用游戲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如在訓練手指的獨立性時,我用小鳥飛的游戲訓練大臂帶動小臂提起落下,找到手指的支撐力度:先提低點練習,用手腕提起,手指離開琴鍵,手部自手腕下垂,然后落下,其中一個手指做觸鍵的準備;在手指將要落到琴鍵時,手腕放平觸鍵——手指第一關節(jié)“掛住”鍵盤,腕關節(jié)下沉;然后再提高一點落快點,逐步加快加強。再用小朋友拉大鋸的手指操練習手指的靈活性,用在竹竿上掛毛巾的游戲練習手指掛住鍵盤的彈奏要領。在講授連奏的彈奏技法時,要運用重量轉移的方法,就是第一個音用提起手、落下去的方法彈奏出,彈第二個音落下時手指承受的重量感轉移到第二個音上來,這個轉移不是再落一次,而是通過彈第二個音的手指主動觸鍵實現的。為了讓學生能更好地掌握彈奏方法,我用傳接力棒的游戲訓練手指的重量轉移,并配合口令“抬、彈、松、反饋”來加強手指練習。
通過一系列的游戲訓練,學生在愉快的心情中學習,很快就能掌握彈奏要領四、開展各項表演活動,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一個對文學感興趣的人,隨著文學知識的不斷積累和需要不斷的滿足,對文學的興趣會越來越濃厚,會達到“如饑似渴”、“廢寢忘食”、“手不釋卷”的程度。在學生學習鋼琴的過程中,我們開展各種活動,不斷滿足其學習需要,使她們對鋼琴產生濃厚的興趣。(1)開展鋼琴演奏會。通過演奏會,同學們可以互相觀摩、取長補短、相互促進,上臺表演的學生會很珍惜上臺的機會,不能上臺表演的學生也會暗自下決心,下次爭取。(2)開展自編故事的活動來提高對樂曲的理解。如彈奏樂曲《啄木鳥》,我就讓學生根據音樂的結構自編一個小故事,根據故事的情節(jié)來彈奏樂曲。同學們通過自己的理解,模仿啄木鳥啄木頭的聲音來彈奏跳音,就會自然地用手腕來斷奏,彈奏樂曲時就會用心去彈用耳去聽自己的音樂。(3)開展美術繪畫來表現音樂。由于對幼師的學生要求是彈、唱、說、跳、畫五項全能,我就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特點,用繪畫來表現音樂作品。如《春之歌》這首樂曲非常優(yōu)美,線條清晰,在彈奏時猶如春風撫面,我要求學生用一幅美術作品來表現音樂作品。有的同學畫的是綠草、小鳥、陽光,有的學生畫的是小溪、鮮花、綠樹,有的畫出了春雨蒙蒙,有的畫出了冰雪融化……同學們畫出了自己心中的春天,再來彈奏《春之歌》,就彈出了春雨蒙蒙的感覺,彈出了春風撫面的感覺。(4)開展彈唱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伴奏興趣。如彈唱幼兒歌曲《紅公雞》時,要求一人彈唱,請幾位同學上臺表演,根據音樂的節(jié)奏和律動,學生們表演各種式樣的公雞形象(由于學生彈奏水平有高有低,有的學生節(jié)奏不穩(wěn),有的伴奏型選擇不當等問題),導致表演的“公雞”有歡快的有生病的,同學們在歡歌笑語、愉快的氛圍中很快就學會了兒童歌曲伴奏的特點。學會怎樣正確選擇伴奏音型。
鋼琴是一種技巧性極強的樂器,在學習鋼琴的整個過程中,需要老師的正確引導和耐心的輔導,在教學中不僅傳授彈奏技巧,還要幫助學生正確理解音樂的內涵,從音樂中得到啟迪,使同學們能對鋼琴產生濃厚的興趣,為今后的學習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利用鼓勵信任培養(yǎng)自信,穩(wěn)定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分為短暫興趣和穩(wěn)定興趣。短暫興趣是和某種活動緊密聯系的興趣,它產生于活動中,并隨某種活動的結束而消失。穩(wěn)定的興趣具有穩(wěn)固性,它不因活動的結束而消失,而是在個性上留下痕跡,成為個人活動的顯著特點,使人具有高度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并且成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重要條件之一。為了保持住學生短暫的興趣,在教學中要不斷地鼓勵學生,對學生的一點進步都要給予肯定,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特別是對于基礎較差、接受能力慢的學生,尤其要加以特別的關注。由于幼師學生有一部分來自農村,從小沒有接觸鋼琴,當她們看到城里的學生彈得很好,會有點自卑,不敢上臺彈奏,看到老師時手指緊張得發(fā)抖。在這種情況下,我總是輕聲地對她們講話,手把手地教彈,先教她們唱譜、認識音符、掌握節(jié)奏,先分手打節(jié)奏,然后雙手打節(jié)奏、口喊拍,再一個音一小節(jié)地彈奏,慢慢地她們緊張的情緒就放松下來,只要她們能夠彈完整一小節(jié),我就及時給予肯定。如學生陳某在我耐心的幫助和指導下,能夠彈完一首練習曲了,看到老師的微笑,她高興得站起來深深地給我鞠了一躬,喊了一聲老師。當時我很感動,這些學生是多么可愛,只要老師多付出一點、多耐心一點,這些孩子是能夠學好鋼琴的。
《如何培養(yǎng)農村幼師學生鋼琴彈奏的興趣》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四、開展各項表演活動,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一個對文學感興趣的人,隨著文學知識的不斷積累和需要不斷的滿足,對文學的興趣會越來越濃厚,會達到“如饑似渴”、“廢寢忘食”、“手不釋卷”的程度。在學生學習鋼琴的過程中,我們開展各種活動,不斷滿足其學習需要,使她們對鋼琴產生濃厚的興趣。(1)開展鋼琴演奏會。通過演奏會,同學們可以互相觀摩、取長補短、相互促進,上臺表演的學生會很珍惜上臺的機會,不能上臺表演的學生也會暗自下決心,下次爭取。(2)開展自編故事的活動來提高對樂曲的理解。如彈奏樂曲《啄木鳥》,我就讓學生根據音樂的結構自編一個小故事,根據故事的情節(jié)來彈奏樂曲。同學們通過自己的理解,模仿啄木鳥啄木頭的聲音來彈奏跳音,就會自然地用手腕來斷奏,彈奏樂曲時就會用心去彈用耳去聽自己的音樂。(3)開展美術繪畫來表現音樂。由于對幼師的學生要求是彈、唱、說、跳、畫五項全能,我就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特點,用繪畫來表現音樂作品。如《春之歌》這首樂曲非常優(yōu)美,線條清晰,在彈奏時猶如春風撫面,我要求學生用一幅美術作品來表現音樂作品。有的同學畫的是綠草、小鳥、陽光,有的學生畫的是小溪、鮮花、綠樹,有的畫出了春雨蒙蒙,有的畫出了冰雪融化……同學們畫出了自己心中的春天,再來彈奏《春之歌》,就彈出了春雨蒙蒙的感覺,彈出了春風撫面的感覺。(4)開展彈唱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伴奏興趣。如彈唱幼兒歌曲《紅公雞》時,要求一人彈唱,請幾位同學上臺表演,根據音樂的節(jié)奏和律動,學生們表演各種式樣的公雞形象(由于學生彈奏水平有高有低,有的學生節(jié)奏不穩(wěn),有的伴奏型選擇不當等問題),導致表演的“公雞”有歡快的有生病的,同學們在歡歌笑語、愉快的氛圍中很快就學會了兒童歌曲伴奏的特點。學會怎樣正確選擇伴奏音型。
鋼琴是一種技巧性極強的樂器,在學習鋼琴的整個過程中,需要老師的正確引導和耐心的輔導,在教學中不僅傳授彈奏技巧,還要幫助學生正確理解音樂的內涵,從音樂中得到啟迪,使同學們能對鋼琴產生濃厚的興趣,為今后的學習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如何培養(yǎng)農村幼師學生鋼琴彈奏的興趣 [篇2]
一、把握幼兒教學特點,以激發(fā)興趣為首要任務
前蘇聯教育家阿爾托波列夫斯卡雅說:“激發(fā)感染孩子們掌握音樂語言的愿望,這是教師最初任務中的最重要的任務!币晃缓玫匿撉倮蠋煟艘兄T多方面的知識,還要把握好幼兒教學的特殊性,把引導孩子喜歡音樂、喜歡鋼琴、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作為教學的首要任務。每個孩子的先天素質不同,有的孩子很小就顯露出音樂才能,而多數孩子需要家長和老師的引導和培養(yǎng)。尤其是教師在上課時,不僅要教孩子彈奏鋼琴的技巧,還要善于和他們溝通,只有熱愛孩子才能教好孩子。對多數孩子來說,在見教師之前,總是把教師想成一副嚴肅而令人害怕的樣子,這對孩子的學琴動機是不利的。有些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調皮,因此希望教師在上課時對孩子嚴厲些。但事實上,再調皮的孩子在上課時也會表現得很老實,雖然不排除教師的威嚴有讓孩子精力集中的作用,但教師更應該讓孩子喜歡自己。比如,上課時的語調對孩子的影響就很大。當孩子出錯時,教師不應該責備,應該耐心地講解,找出錯誤的原因并找到解決的方法。教師應該使孩子產生一種愿意和這個老師學習的愿望,進而使孩子愿意學琴。
二、運用恰當的比喻和游戲,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興趣
那種認為初學階段簡單、誰都能教、怎么教都行的想法是不正確的。教師應針對孩子的特點,設計好每節(jié)課要達到的目的,一定要用生動的語言去啟發(fā)他們,使孩子對鋼琴課感興趣。在初學鋼琴的幼兒中,大多是不識字的小朋友,為了讓孩子能記住老師的要求或理解樂曲的內容,教師可以用形象的比喻來說明教學要求。比如,教初學的孩子學手型時,可以把手比作美觀的石拱橋。二指、三指、四指、五指各為一道“拱梁”,都要自然彎曲,呈“拱”型。大拇指是“一條船”,要能從橋下開過來、開過去。如果掌關節(jié)塌下去,“船”就不能通過;如果小指傾斜了,“橋”就造歪了,“船”就開不過去。通過這個比喻,學生就能做到關于手型的基本要求了。所以在教學中,恰當的比喻不僅能生動地說明問題,而且能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并留下深刻的印象。
尤其給年齡小的孩子上課,一定要設法創(chuàng)造一種愉快的課堂氣氛,讓他們在玩中學習,在不知不覺中感受音樂的熏陶。比如,教初級的孩子斷奏,有的孩子一教就會,有的孩子彈的聲音卻很硬,找不到手臂的自然重量,這時可以先和他一起做大象甩鼻子的游戲,站到地上彎腰90度,手臂放松垂直,手臂像大象的鼻子一樣甩來甩去。然后再站直了甩手臂,接著再教兩只手臂畫圈,并告訴他這游戲叫荷蘭大風車。不久,孩子就完全明白了什么是手臂重量。這時再教他把手臂重量完全放松,掉在大腿上,掉在鋼琴上,這樣學起來,孩子會覺得又好玩又容易。又比如,教孩子一只手彈歌唱的連奏,另一只手卻要彈富有彈性的跳音時,可以先教他玩錘子和抹布的游戲。在這個游戲里錘子代表跳音,用左手捶左腿,抹布代表連音,用右手摸右腿。隨著動作的熟練動作加快、難度提高,雙手的動作能轉換準確,以后在彈琴中遇到這種情況就不成問題了。另外教師的演奏示范也很關鍵,聽了教師優(yōu)美動聽的示范,孩子們會更想練琴。偶爾也可以讓他們用鋼琴模仿大象走路、模仿小鳥的叫聲……總之,教師要使每堂課都生動有趣、有說有笑、有彈有唱,讓孩子們高高興興地去上每節(jié)課。
習興趣
教材選用是否恰當,將對孩子的學習興趣產生很大影響。鋼琴教材的選用要在循序漸進原則的基礎上,注意音樂內容的多樣性和生動性,要符合孩子們的心理特征。如果總是選用練習曲和技巧偏難的樂曲,將使孩子很快失去學習興趣。如選用較為系統(tǒng)全面且?guī)в胁鍒D和標題的成套教材入門,使孩子既在短時期內學習多種內容,又始終在一種愉快活潑的想象中學習;多選一些世界名曲,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音樂欣賞能力;教師也可以給孩子們講講作曲家的故事和作品內容,這樣既能提高彈奏興趣又能加深對樂曲的理解;還可選擇一些孩子們喜愛的歌曲并教他們配彈簡單的伴奏,既調動了學習興趣又鍛煉了即興伴奏的能力。
四、多參加音樂活動,提高孩子的音樂欣賞水平
教師要創(chuàng)造條件,經常讓孩子們練習齊奏、重奏等,還要搞孩子們自己的音樂會或比賽,來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教師還應讓家長多給孩子聽音樂,多看各種音樂演出。隨著鋼琴水平的不斷提高,不少家長對孩子練琴抓得很緊,只要一有時間就讓孩子坐在琴邊用功。這種分秒必爭的精神是好的,然而對音樂欣賞這部分也是不能忽略的。有些家長認為孩子聽音樂會是浪費時間,又聽不懂,還不如在家練琴,這是極其錯誤的。音樂語言和文學語言一樣,大家都懂得,學習文學不單純是識字、造句,還要通過閱讀、欣賞等各種渠道來提高文學水平。如果孩子沒讀過好文章,自然就缺乏鑒賞能力,也不會寫出好文章,音樂欣賞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鋼琴文獻是極其豐富的,一個人一生所要學習的作品是有限的,欣賞卻是彌補這一缺陷的重要手段。還有些孩子很有音樂才能,但彈出來的東西卻是乏味的,即使老師再三啟發(fā)強調也無濟于事。原因何在呢?很大程度上是孩子聽得太少,見得太少。對音樂的理解也太少,缺乏對音樂的認識和理解,更談不上對音樂的鑒賞能力,自然也就彈不出好的音樂來。怎樣解決?就是要加強孩子們的音樂欣賞,多聽音樂會、多聽好的演奏。沒有條件的可以多聽錄音。另外,如果我們有指導地去引導孩子欣賞音樂會,那么,聽一場音樂會比悶頭練幾個小時的琴收獲大得多。有條件的話要讓孩子經常接觸與音樂相關的藝術,拓寬孩子的視野,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讓他們在生活中很自然地受到音樂的熏陶,感受音樂的魅力,從而更積極主動地學習鋼琴和音樂藝術。
鈴木鎮(zhèn)一博士曾說:“有三分鐘的熱情都值得去練琴!睂τ诔鯇W鋼琴的幼兒,如果每天能有十次三分鐘那就更好。教師和家長一定要盡最大努力鼓勵孩子熱愛鋼琴,使孩子每天都保持練琴的興趣,因為“興趣是一種魔力,他可以創(chuàng)造人間奇跡”。
【如何培養(yǎng)農村幼師學生鋼琴彈奏的興趣】相關文章:
如何培養(yǎng)兒童學習鋼琴興趣11-23
如何培養(yǎng)孩子學鋼琴的興趣11-23
如何培養(yǎng)兒童學習鋼琴的興趣11-23
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興趣11-23
如何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的興趣11-23
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11-23
談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