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赴襄陽市樊城實驗小學考察學習報告
襄陽悠久的歷史,南北交匯的地理位置和豐厚的文化底蘊,自古就是藏龍臥虎棲鳳之地,2011年12月1日作為新洲區(qū)十二五中層干部培訓班的一員,我有幸參觀了襄陽市樊城實驗小學;仡欉@次考察學習活動,該學校的校容校貌、教育理念、辦學特色、師生風采,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初步印象
1.校園環(huán)境:樊城實驗小學深藏在環(huán)境優(yōu)雅的小區(qū)內(nèi),是襄陽市特色學校。走在校園中,讓我感到“人在畫中走”的享受。
2.學校概況:該校于1950年2月創(chuàng)建,現(xiàn)有34個教學班,2400余學生,教職員工95人,期中特級教師5人,襄陽名師7人,中學
高級教師4人,省市級骨干教師28人。
辦學理念:創(chuàng)陽光校園 享智慧樂趣
辦學定位:打好人生底色
學?谔枺簡⒌蠈W生智慧 放飛自信人生
校 訓:厚德博學 和諧健美
二、學習感受
1、重視校園文化創(chuàng)設
文化是一所學校的靈魂,也是一所學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學校文化主導著每個成員的言行,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每一個成員的思維與行動。該校非常注重校園文化建設,校園人文氣息濃厚,大到整個學校的布局、各種色調的搭配,小到教室及走廊每一個角落的布置,都進行了精心的安排。特別是每間教室個性化的布置,都能給人以全新的不同的啟示和熏陶。
2、嚴格實行規(guī)范管理
樊城實驗小學每學期,校行政人員在完成好自己繁忙的學科教學任務及條線工作的同時,深入課堂,了解教育教學實際情況;深入辦公室,開展教學調研活動;跟蹤薄弱班,達到資源共享,尋找有效教育教學策略。抓實了“四級聯(lián)動”的常規(guī)管理制度,健全和完善了專項管理考評小組。繼續(xù)加強和改進了“教學六認真”工作的流程管理,備課時實行分層要求,明確青年教師要備詳案細案。把教研重點放在同年級教師集體備課上,放在教學反思上。在教研組、課題組內(nèi)開展“一課多評”活動,引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做到備教材資源、學生資
源、教學設計的理念、師生的活動方式。此外,積極實行校務公開制度、教代會制度、層級管理制度。
3、關注教師專業(yè)成長
樊城實驗小學致力于教師隊伍建設,采取了一些措施促進青年教師的快速成長。一是實施“青藍工程”。通過開展“過三關,創(chuàng)三杯”活動,青年教師定位培養(yǎng)工程,星級教師考評活動等,選準苗子,排出梯隊,重點扶持。二是加強“科研-教研-課堂”的一體化建設,為青年教師“設場、搭臺、鋪路”,以備課說課為基礎,聽隨堂課、評優(yōu)質課為抓手,舉辦青年教師課改課堂教學公開活動、課題組研討展示活動、市級學科帶頭人示教活動,為青年教師的成長提供機會。三是開辟培訓渠道。在積極鼓勵教師參加各種學歷進修、職稱培訓的基礎上,拓寬渠道,為教師提供各種形式的學習培訓機會。選派骨干,外出學習;邀請專家,來校指導;建立機制,校本培訓。
四、著力推進特色教育
樊城實驗小學用系統(tǒng)思想和方法來規(guī)劃、實施課程,促進學生全面、健康地發(fā)展。切實加強藝體教學工作,認真上好“兩操、兩課、兩活動”。在“開齊、上足、教好”國家規(guī)定課程的基礎上,學校開發(fā)出了具有明顯地方特色的傳統(tǒng)游戲進校園。一項項富有創(chuàng)意的、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教育活動為他們個性的張揚、特長的發(fā)揮搭建了展示的平臺。
三、啟示
1、要樹立全面的育人觀念
實施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樊城實驗小學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fā)展。聯(lián)想到前不久在網(wǎng)上看到的一則消息:教育進展國際評估組織對全球21個國家進行的調查顯示,中國孩子的計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卻排名倒數(shù)第一,創(chuàng)造力排名倒數(shù)第五。我想,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罪魁禍首當屬應試教育。我們要放眼未來,要有一種強烈的為國家和民族培育希望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樹立并貫徹科學的育人觀。
毋庸置疑,教育質量是一所學校的生命線,但我們不能片面地認為分數(shù)即是教育質量,我們追求的教育質量是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因此,學校要樹立全面育人的思想,眼光不僅僅停留在學生的知識掌握和成績分數(shù)的提高上,更要站在一定的高度來思考問題,要讓每一個學生能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地成長,為學生的未來著想,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
2、要形成精細化管理體系
精細化管理是學校走內(nèi)涵式發(fā)展的一個重要途徑,學校要樹立精細化管理的思路,致力于構建科學的管理模式,形成高效的運行機制。 各個部門要緊緊圍繞教育教學工作,既要有分工,又要有協(xié)作,既相對獨立,又相互配合。要將學校工作全部納入管理系統(tǒng),不出現(xiàn)管理的死角和盲點。學校的每一位教師,既要成為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在這樣一種精細化的管理中,才能形成良好的校風、教風和學風。
《赴襄陽市樊城實驗小學考察學習報告》全文內(nèi)容當前網(wǎng)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nèi)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3、要營造濃厚的校園文化
我們在校園文化建設上做了一些工作,想方設法改善學校環(huán)境,
努力凈化、綠化、美化我們的校園。但是,缺少特點,文化氛圍的營造僅體現(xiàn)在教室布置上,而且墻面上張貼的名人掛圖、警句格言等千篇一律,死板沒有生機。我們要將學校文化景觀的建造、文化環(huán)境的布置納入學校的整體規(guī)劃中,盡可能地做到整體化、人性化、內(nèi)涵化、多樣化,更要別具匠心,獨樹一幟,提高文化品味。同時,要開展形式多樣、內(nèi)容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促進學生個性的發(fā)展,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
此次考察學習是一次難忘的學習經(jīng)歷。不論是聽講座、互動交流、還是聽課、參觀,對我來說都是一次寶貴的學習機會,讓我認識到,作為一名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廣采博納,在反思中調整自己,在調整中提高自己,努力實踐新的教育理念,不斷改進自己的工作方法,力爭使自己的工作更上一層樓。
赴襄陽市樊城實驗小學考察學習報告 [篇2]
在畢節(jié)市教育局的安排下,在貴州省教育學會德育專業(yè)委員會的組織下,我有幸參加了2017年初中校長任職資格培訓班的學習,得到去廣東名?疾鞂W習的機會,于11月9日至13日分別參觀考察了廣東省實驗學校、執(zhí)信中學、真光中學、大石中學等名校,從中獲益許多,感觸頗深。
11月10日上午,我們考察團一行走進廣東省實驗中學,在參觀了校園、觀看了學校發(fā)展歷程的視頻、和聆聽了學校的工作簡介之后這所百年老校的深厚底蘊和人才輩出讓我們感到非常震撼,歷代省實人秉承“愛國、團結、求實、創(chuàng)新”的校訓,堅持“以人為本,以德樹人,以質立!钡霓k學理念,培養(yǎng)了包括鄧錫銘、黃耀祥、范海福、鐘南山、姜伯駒等院士在內(nèi)的萬千優(yōu)秀學子,當我們看到這些省實培養(yǎng)出來的精英在校園內(nèi)的雕像之后,“今天我以學校為榮,明天學校以我為榮”這句話在腦中自然浮現(xiàn),無不為省實的豐功偉績嘖嘖稱贊。
聽完學校的德育工作介紹之后,我們從中了解了這一切成就的取得背后所付出的艱辛努力,更為省實人的持之以恒、不斷創(chuàng)新的精神所感動。
走進執(zhí)信中學,人人都覺得這不僅僅是一所學校,更是一座文物,是一處修身養(yǎng)心的絕佳之地,學校是孫中山先生于1921年為紀念近代民主革命家朱執(zhí)信先生而親手創(chuàng)辦的,建校以來,執(zhí)信中學與時代風雨同舟,榮辱與共,雖歷盡滄桑,依然挺拔崢嶸,莘莘學子,足跡遍布祖國和世界各地。近年來,學校從實際出發(fā),確立了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教育思想,努力構建有利于創(chuàng)新教育實施的新型管理模式,注重對學生的技能思維的訓練,開發(fā)了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
力為重點的學校課程,為推進和深化素質教育闖出了一條新路子。學校的校園文化和新型的管理模式使同仁們感嘆,深感自己肩上的責任重大。
在廣州市真光中學,我們參觀了校園,聽完報告,走訪了個別學生,感到學校雖然規(guī)模不大,但辦學歷史悠久,管理非常有特色,難怪會培養(yǎng)出著名華人女政治家陳香梅、中科院院士鄭儒永等優(yōu)秀學子。
如果說上述三所學校是因為辦學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歷史積淀,人才輩出而得名,那么,大石中學絕對以他們決然不同,在大石中學,我們了解到,地處廣州市番禺區(qū)城鄉(xiāng)結合部的大石中學,從2002年搬遷至今短短13年時間,晉升為為廣東省一級學校,其辦學理念與管理模式,校園文化與辦學特色等是有其獨到之處的,在這所學校,他們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是值得我們大家學習和借鑒的,老師們課余時間的工作狀態(tài)是值得大家佩服的。
在幾天的考察和討論中,我也認真的反思和總結了這次的所得所悟,我們在感嘆廣東名校作出的豐功偉績的同時,更應該學習的是他們對辦學理念的繼承與發(fā)揚和對黨和人民教育事業(yè)的無悔的追求,學習他們持之以恒、孜孜不倦、大膽創(chuàng)新的工作精神。我們大領隊安老師說得好:“出來學習不是要你照搬他們的方法,關鍵是要學習他們的理念,然后,回去用于你那個學校!笔堑,我們更應該把這些先進的理念用于我們的學校工作的實際,使之為我們學校服務,促進學校的更好更快發(fā)展。因此,在今后的學校管理中,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工作。
一、理順思路,找準學校的辦學目標。
一是靜下心來,認真思考和分析學,F(xiàn)在處于什么狀態(tài),辦學條件,師資水平,辦學思想,辦學目標分別是什么,學校以前的歷史中有什么值得借鑒經(jīng)驗和應該摒棄的糟粕,學校將來要向什么方向發(fā)展,從而理清楚“在哪里,從哪兒來,
要到哪兒去”的問題。二是廣泛發(fā)動全體師生,群策群力展開大討論,讓他們積極建言獻策,然后歸納整理出好的建議和意見,通過召開教師代表大會,形成共識,讓大家都知道“我們在哪里,要打哪里去”
二、建立和完善考核機制,確保辦學目標順利實施。
一是配套建立相應的考核管理制度,修訂已經(jīng)不適用的制度辦法,一切管理制度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都要放在辦學目標是否能實現(xiàn)的這一點上。二是要嚴格執(zhí)行考核管理制度,只有嚴格執(zhí)行,工作抓到實處,目標才可能實現(xiàn)。三是不斷總結和分析存在的問題和矛盾,及時加以解決。
三、努力創(chuàng)設好的育人環(huán)境,營造良好氛圍,使師生受到熏陶和感染。 首先是要在校園物質文化上下功夫,所謂“人靠衣裝馬靠鞍”,全力打造校園物質文化,讓學校的圍墻、花圃、展板、墻壁、走廊的靜態(tài)文化感染師生,使師生走進校園、走進宿舍、走進辦公室、走進食堂、走進教室等處處有文化熏陶,時時受到教育,一個美的育人環(huán)境對于人的心靈的洗禮,系哦啊果實不可估量的。其次是要在精神文化上下工夫,通過各種各樣的宣傳教育活動和體育、藝術賽事,讓師生在參與中體驗成功與快樂,失敗與痛苦,從而健全他們的人格,達到育人的效果。第四就是制度文化,師生在執(zhí)行制度的過程中,會自然而然的養(yǎng)成一種自覺、自律的習慣,會自然形成一定的大局意識,集體觀念,這些就是環(huán)境育人的效果。
總之,這次廣東之行,我們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也在走馬觀花中有所悟,有所感,所參觀的學校的亮點一定會在我們今后的工作中得到實踐與創(chuàng)新,我們的工作思路也會因為考察學習中的某個做法、某句話找到靈感,我們的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也一定會有所改變。
【赴襄陽市樊城實驗小學考察學習報告】相關文章:
赴華東五市考察學習心得08-03
赴酉陽學習考察情況報告08-03
赴南京市教育考察報告08-03
赴江南實驗學?疾靾蟾08-03
赴欽州市學習考察心得體會08-03
赴柳州市學習考察心得體會08-03
赴華南學習考察報告范文08-03
赴深圳學習的考察報告范文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