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地茶文化的簡單介紹
關于茶道禮法的介紹
茶人飲茶,或獨飲,或兩三好友共飲,瀹一壺之清香,得半日之情閑,自有閑散清寂的意趣在里面。其間雖無尊卑之分,貴賤之論,然而卻極具禮法。下面就關于茶道禮法做一介紹。
老子《道德經(jīng)》有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狈▊涔识Y儀在,飲茶有禮儀法度,因而成道。茗壺列張,爐鼎畢陳,盥手清心,然后煎水瀹茶。侯湯有老嫩之辨,投茶有上下之分,其間法度森嚴,禮儀具備,非精行修德之人不能勝任。
昔年懷海禪師住百丈山時,有感于天下叢林禪魔風行,正道衰微,于是制定“百丈清規(guī)”為天下則,從此法度具備,正聲始振,禪宗因此得以流傳后世。茶道自唐陸鴻漸編纂《茶經(jīng)》始,禮儀稍具,至宋而齊備,至明清而衰,至今而廢。世事冗碌,塵緣如夢,冷香齋主人常有感于此,于是不揣簡陋,粗訂茶道禮法十五條于后,為天下則我所不敢,然而以此為茶人自律,則固所愿也。
茶品須稍精。陳茶、霉茶、有異物、異味的茶不可飲用。夫子割不正尚且不食,何況飲茶。
茶器須稍備。除常用的壺、盞、杯外,更可添置茶池、茶局、甌注、茶巾、茶荷等器具,以備茶事。茶器須極潔凈,不可有塵垢異味,最忌俗客用手摩挲,可專備一塊絲巾或純棉抹布,以供抹拭茶器用。
藏茶須仔細。家居飲茶,多為半斤八兩,用通常的茶罐既可。最好先將茶葉放入無異味的塑料袋封口后再放進茶罐,這樣的茶可保存一兩個月。藏茶不可用紙袋,因為紙袋能吸茶香。
用水須講究!恫杞(jīng)》上講:“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比欢F(xiàn)代人生活居住在都市里,只有自來水可飲,等而下之的井水尚且不易得,更無論江水及山泉了。自來水是經(jīng)過凈化處理的水,用來烹茶時最好先放置一兩個小時,凡渾、濁、有異味、異物的水不可飲用。
瀹茶須得法。茶品有綠茶、花茶、烏龍茶、紅茶、黃茶及黑茶之分,茶器有紫砂壺、玻璃杯、蓋甌、青瓷茶甌之別,水有溫、沸、老、嫩之論,投茶有上投、下投、中投之說,因此對不同的茶品,在不同的季節(jié)應采用不同的茶器瀹茶。
東南亞國家的飲茶風俗
茶文化閱讀9月4日賞: 泰國北部地區(qū),與中國云南接壤,這里的人們有喜歡吃腌茶的風俗,其法與出自中國云南少數(shù)民族的制作腌茶一樣,通常在雨季腌制。腌茶,其實是一道萊,吃時將它和香料拌和后,放進嘴里細嚼。又因這里氣候炎熱,空氣油濕,而用管時吃腌茶,又香又涼。所以,腌茶成了當?shù)厥来鄠鞯囊坏兰页s。
在一日三餐中,印度尼西亞人民認為午餐比早、晚餐更重要,飯菜的品種花樣也比較多。但他們有個習慣,不管春、夏、秋、冬,吃完午餐以后,不是喝熱茶,而是要喝一碗冰冷的涼茶。涼茶,又稱冰茶,通常用紅茶沖泡而成,再加入一些糖和作料,隨即故人冰箱,隨時取飲。
越南毗鄰中國廣西,飲茶風俗與中國廣西有些相仿。此外,他們還喜歡飲一種玳玳花茶。玳玳花潔白馨香,越南人喜歡把玳玳花曬干后,放上3—5朵,和茶葉一起沖泡飲用。由于這種茶是由玳玳花和茶兩者相碰‘故名玳玳花條。玳玳花茶有止痛、去痰、解毒等功效。一經(jīng)沖泡后,綠中透出點點白的花蕾,煞是好看;喝起來又芳香可口。如此飲茶,饒有情趣。
英國紅茶的歷史文化及泡法
英國紅茶的文化
英國紅茶是一種發(fā)酵茶,隨著發(fā)酵程度的不同,顯現(xiàn)出不同的顏色、香味和口感,如同葡萄酒一般,讓人捉摸回味。
英國人熱愛紅茶的程度舉世聞名。在一天中許多不同的時刻,英國人都會抽出時間來喝一杯茶。這樣的傳統(tǒng),其實早在18世紀已經(jīng)蔓延開來。在18世紀的歐洲,除了傳教士廣泛釀造的葡萄酒之外,被當時英國貴族推崇備至、甚至被當成炫耀貴族身份的杯中之物是一杯香醇的紅茶,并且必須是來自中國或者印度的上等紅茶沖泡的。紅茶成了當時英國最流行的飲料,并且取代了酒在餐飲中的地位。
最具傳統(tǒng)的午后紅茶,毋庸質疑當屬英式下午茶。雖然英式下午茶繁復的禮節(jié)已經(jīng)簡化,但正確的沖泡方法、優(yōu)雅的喝茶擺設、豐盛的茶點,這三點則被視為喝茶的傳統(tǒng)而流傳下來,也成為正統(tǒng)的英國紅茶文化。
英國紅茶展現(xiàn)的是一種紳士品位與奢華氣質。
英國紅茶的泡法
傳統(tǒng)的英國紅茶需要一整套繁復的茶具來沖泡品味。優(yōu)美高貴的骨瓷茶具上,繪有精美的英國植物與花卉的圖案,簡潔不失優(yōu)雅。英式茶具都是成套使用并鑲有金邊的杯組,所以非常有收藏價值。為增添風味,可在紅茶中加入牛奶制成奶茶,但應先加入牛奶,可避免茶表面產(chǎn)生球狀油脂。在正統(tǒng)的英式茶宴里,不鼓勵加檸檬,以免破壞好茶的風味。
英國紅茶的歷史
與英國有關的一切都顯得風度翩翩,高貴非凡。馬球如斯,英格蘭威士忌如斯,當然,舉世聞名的英國紅茶更具有魅力不凡的紳士風度。一杯味道濃郁、顏色深沉的英國紅茶曾經(jīng)傾倒過無數(shù)的王室貴族,更為英國紅茶文化增添了一種迷人的色彩。
說起英國紅茶,許多人固執(zhí)地認為它的.出生地是在歐洲大陸的英格蘭,而事實上卻是產(chǎn)于千里之外的中國。在英國境內,你無法找到聞名全球的英國紅茶種植園。這是因為英國人對于紅茶的熱愛和悠久的飲用傳統(tǒng),才使原產(chǎn)于中國并在印度種植的紅茶被冠以“英國”的前綴,于是“英國紅茶”的名字被許多人誤解至今。
紅茶之所以成為世界性的飲料,這與中國隋唐朝代以及大英帝國的擴張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公元5世紀,中國茶葉就遠運到土耳其,自隋唐以后,中國與西方的交往就沒有間斷過。雖然有關茶葉的貿(mào)易早已有之,但當時的中國只出口茶葉,而不出口茶種。
到18世紀80年代,一個名叫羅伯特·福的英國植樹采集家,將茶葉種子放入一個用特殊玻璃制成的便攜式保溫箱中,偷偷地帶上了開往印度的輪船,然后在印度培育了10多萬株茶樹苗,這樣大規(guī)模的茶園就出現(xiàn)了。其所生產(chǎn)的紅茶被陸續(xù)運往英國本土銷售。由于長途販運,數(shù)量不多,紅茶到達英國后身價倍增,只有富有的英國貴族才能夠品嘗到這種珍貴奢華的“印度紅茶”,此后漸漸形成了英國的紅茶文化。
當時,大英帝國憑借著它的雄厚國力以及先進的貿(mào)易手段,在全世界50多個國家種植茶樹,將茶葉推廣成為一種國際性的飲料。紅茶的誕生解決了茶葉因長途運輸而失香走味的難題。清朝是中國茶葉貿(mào)易最鼎盛的時期。
當時,由于英國乃至歐洲王室貴族對紅茶的需求日益增加,滿載茶葉的歐洲商船遠航到世界各地。在世界茶葉貿(mào)易的全盛時期,中國的輸出品中有六成都是紅茶。
后來,英、法等歐洲國家開始從印度及錫蘭等地區(qū)購茶。經(jīng)過歲月的磨礪和時間的沉淀,時至今日,產(chǎn)自印度兩大著名產(chǎn)區(qū)的上等紅茶,早已成為世界上最好的“英國紅茶”。
如何鑒別鐵觀音茶的好壞
如何鑒別鐵觀音的好壞,是一項高深的學問,安溪著名茶師和老茶民觀形聞香即可鑒別茶葉好壞,高者能品斷是茶產(chǎn)何地何村,幾年生茶樹,特點突出者還能品味出自何名茶師之手。外行人品飲鐵觀音可從“觀形、聽聲、察色、聞香、品韻”入手,辨別茶葉優(yōu)劣。
觀形:優(yōu)質鐵觀音茶條卷曲、壯結、沉重,呈青蒂綠腹蜻蜒頭狀,色澤鮮潤,砂綠顯,紅點明,葉表帶白霜。
聽聲:精品鐵觀音茶葉較一般茶葉緊結,葉身沉重,取少量茶葉放入茶壺,可聞“當當”之聲,其聲清脆為上,聲啞者為次。
察色:湯色金黃,濃艷清澈,茶葉沖泡展開后葉底肥厚明亮(鐵觀音茶葉特征之一葉背外曲),具綢面光澤,此為上,湯色暗紅者次之。
聞香:精品鐵觀音茶湯香味鮮溢,啟蓋端杯輕聞,其獨特香氣即芬芳撲鼻,且馥郁持久,令人心醉神怡。
品韻:古人有“未嘗甘露味,先聞圣妙香”之妙說。細啜一口,舌根輕轉,可感茶湯醇厚甘鮮;緩慢下咽,回甘帶密,韻味無窮。至于獨特的“觀音韻”何解?至今茶人尚未能解說清楚,只得留待后人品斷,這也正是安溪鐵觀音之魅力所以。
綜上所述,以上就是對如何鑒別鐵觀音的好壞的介紹,辨別鐵觀音的形,聲,色,香,品韻五個發(fā)面就可以知道鐵觀音的好壞了。
斗茶,別具一格品茗香
對于斗茶來說,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呢?可能大家有聽說過,但有真正見過的人比較少吧。一般情況下大家飲茶就是自己沖泡品飲,或者和別人一起沖泡品飲的吧。
斗茶是一種古代時期比較流行的休閑文化活動,最早是起源于福建的建州地區(qū)。在唐代時期人們將其稱為“茗戰(zhàn)”,到了宋代之后才將其取名為斗茶。在古時的斗茶中,等到新茶開始上市的時候,茶農(nóng)茶商們就會聚在一起,對新茶的優(yōu)劣進行一番品評排序。
在現(xiàn)在的生活中,也有些會舉辦斗茶的比賽。現(xiàn)在的斗茶比賽主要是為了給茶友們提供一個交流茶文化的平臺,在這樣的平臺中,茶友們不僅可以受到到茶香與茶文化,還能在交流中增加大家對于茶葉的辨別,儲存等方面的能力。
苗族、佤族、瑤族的不同飲茶風俗
苗家人是有他們的習俗規(guī)格的,用清噴香濃烈的茶種招待賓客。吃茶品茗時,主人還在各個茶杯中置有一枚特制的小湯匙,便利客人品茶。喝完茶后,杯子可不能隨便亂放。萬花茶晶瑩透亮,是苗家人敬客的上乘飲料。求愛者識相,只好辭謝而去。萬花茶是苗家姑娘勤快、聰明和尊貴習俗的產(chǎn)物,更是我國茶文化百花園一一朵獨放的奇葩,是出自苗家人手中的藝術珍品。苗家姑娘獨具匠心、心靈手巧地把他們對幸福糊口的竭誠追求,對夸姣人生的愛戀憧憬,毫無保留地雕鏤進了斑斕、噴舷肝ⅱ情意濃烈的萬花茶之中。
佤族人們首要有兩種吃茶品茗體例,即燒茶法和擂茶法。佤族以吃茶品茗很是喜愛,所有的佤族男人都有吃茶品茗的習慣,所以每戶佤族人家火塘邊都有一個煮茶用的瓦罐。佤族的"燒茶",佤族語稱為"枉臘",是一種與烤茶相似,而又獨具一格的吃茶品茗體例。佤族農(nóng)人外出勞動的時辰也離不開茶,有的帶茶罐到地邊,就地生火煮茶;有的是把茶水磨煉成茶膠,曬干成塊后,待外出勞動的時辰帶在身邊,想品茗的時辰含上一塊以解茶癮。燒一壺開水,放在火塘邊備用;然后,把茶葉平均地鋪在一塊薄鐵板上,放在火上烤,等到茶葉焦黃時,將茶葉倒入開水壺中煮;最后,煮好的茶倒入茶盅里,便可飲用。這種茶苦中帶甜,披發(fā)出一股焦噴香,味道別具一格。
瑤族的吃茶品茗風習很怪異,對一個多棲身在山區(qū)的民族而言,咸油茶是一種健身飲料。做咸油茶時,很注重原料的選配。主料茶葉,首選茶樹上發(fā)展的健嫩新梢,采回后,經(jīng)滾水燙一下,再瀝干待用。制咸油茶,先將配料或炸、或炒、或煮,制備完畢,分裝入碗。爾后起油鍋,將茶葉放在油鍋中翻炒,待茶色轉黃,發(fā)出清噴香時,插手適量姜片和食鹽,再翻動幾下,隨后加水煮沸3~4分鐘,待茶葉汁水浸出后,撈出茶渣,再在茶湯中撒上少許蔥花或韭段。又因為咸油茶的建造費工化時,操作身手高,給客人喝咸油茶,是一種高規(guī)格的禮儀。
【世界各地茶文化的簡單介紹】相關文章:
看世界各地的茶文化英語閱讀06-16
茶文化與偽茶文化的介紹01-22
茶文化的介紹06-20
對茶文化的介紹01-25
茶文化的相關介紹02-17
飲茶文化介紹02-17
宜興的茶文化介紹06-20
茶文化特性介紹01-26
湖北茶文化介紹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