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廣東人口發(fā)展前景展望
內容摘要:本文根據(jù)第六次人口普查資料,對廣東未來20年人口進行預測,并對未來人口發(fā)展存在的問題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人口發(fā)展展望
改革開放以來,廣東經(jīng)濟保持持續(xù)健康發(fā)展,在全國一直處于排頭兵的位置,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產(chǎn)業(yè)的轉型升級,未來廣東經(jīng)濟發(fā)展既有毗鄰港澳、基礎較好等有利條件,但又受到人口規(guī)模大、資源短缺等客觀因素的制約。因此,掌握未來廣東人口發(fā)展趨勢,對制定全省各項方針、政策,促進人口與社會的協(xié)調發(fā)展,實現(xiàn)省委、省政府制定兩個“率先”的目標,具有特別重要的戰(zhàn)略意義。
一、全省未來二十年人口發(fā)展預測
人口發(fā)展主要由受人口再生產(chǎn)、戶籍人口機械變動、流動人口變化等方面因素影響。與戶籍人口比較,流動人口對人口再生產(chǎn)所起的作用相對較小,因此,未來廣東戶籍人口的變化對全省的人口再生產(chǎn)起到關鍵的作用。
(一)廣東未來二十年戶籍人口預測
假定在封閉的情況下,利用隊列要素法,通過基年人口的測算、分年齡生育率、預期壽命等參數(shù)的假設,預測未來戶籍人口總量。
1.預測方法
(1)根據(jù)基年分年齡死亡率建立生命表,并對年齡別人口的存活概率予以估計。
(2)按年齡移推法計算各年份一歲以上人口。
(3)利用分年齡育齡婦女生育率計算每年新增的0歲人口。
2.預測參數(shù)的設定
(1)基年人口數(shù)據(jù)的確定
分年齡人口:按2010年人口普查匯總結果中戶籍人口的年齡、性別結構,推算2010年年末 8637.19萬人戶籍人口的分年齡、性別資料。
分年齡死亡率:參照全國統(tǒng)一的評估辦法,利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采用布拉斯羅吉特模型生命表,對第六次人口普查分年齡死亡率進行修正。
分年齡生育率:參照第六次人口普查中長表戶籍人口當年出生人口數(shù)和生育婦女數(shù)據(jù)的差異,并結合近年省統(tǒng)計局、公安、計生等部門當年出生人口數(shù)據(jù),將戶籍人口的總和生育率調整為1.76,并對各年齡段育齡婦女的生育率進行修正,作為基年的數(shù)據(jù)。
(2)死亡模式
按上述分年齡死亡率測算,廣東2010年戶籍人口男女平均預期壽命為73.71歲、78.76歲,略低于同期常住人口。隨著醫(yī)療水平和人民生活條件的改善,平均預期壽命將越來越高,但增長速度逐漸減緩。假定未來二十年里,廣東男女平均預期壽命在前十年各增加1歲(見表1),而后十年各增加0.5歲,按指數(shù)插值的形式上升,并且死亡模式保持不變。
表1 2010-2030年平均預期壽命
單位:歲
性別 | 2010年 | 2020年 | 2030年 |
男 | 73.71 | 74.71 | 75.21 |
女 | 78.76 | 79.76 | 80.26 |
(3)生育模式
根據(jù)2010年人口普查育齡婦女生育孩次及計劃生育率的有關數(shù)據(jù),同時參照省人口計劃生育委員會的全員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資料,設計相關的高、中、低(見表2)三種模擬生育水平的方案以預測廣東省人口規(guī)模發(fā)展前景。
表2 預測未來20年人口發(fā)展的三種總和生育率
年份 | 高方案 | 中方案 | 低方案 |
2010 | 1.76 | 1.76 | 1.76 |
2020 | 1.95 | 1.66 | 1.60 |
2030 | 2.1 | 1.60 | 1.35 |
(4)遷移模式
據(jù)公安部門有關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表明,1992年~2010年,在凈遷入廣東的人口中,年平均遷入人口為151600人,隨著廣東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戶籍遷移政策的不斷完善,未來省外辦理戶籍遷入手續(xù)遷入廣東的人口將會逐年增加。假設未來省際凈遷入規(guī)模從每年15.2萬人起步,每5年增加2萬人。
(二)省外流入常住人口規(guī)模假設
按照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外省流入人口數(shù)據(jù),結合廣東近三次人口普查流動人口增長模式和未來經(jīng)濟發(fā)展前景,預測未來二十年廣東跨省流動人口總量高、中、低方案。
1.高方案: 根據(jù)第五、第六次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廣東外來常住人口規(guī)模由2000年1506.49萬人增加到2010年的2149.78萬人,年均增速為3.62%,按外推法測算,廣東跨省流動常住人口在2010年2150萬的基礎上,延續(xù)前30年保持增長的趨勢,但速度較為緩慢,到2020年、2030年分別達到為2457萬人和2498萬人。
2.中方案: 根據(jù)近幾年人口變動調查和社保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跨省流動人口及省外勞動力規(guī);揪S持穩(wěn)定的態(tài)勢,假定未來跨省流動常住人口在2010年2150萬人基礎上,2010年-2020年按每年遞增5萬人,到2020年達2200萬人,2020年后保持穩(wěn)定,在2200萬人上下波動。
3.低方案: 伴隨著產(chǎn)業(yè)結構調整和產(chǎn)業(yè)轉型升級,未來廣東所吸收的新增勞動力中,有技術、高技能人才比例日趨上升,勞動力結構越來越合理,文化素質較低、沒有一技之長的省外勞動力比例有所降低,省外勞動力呈下降的趨勢,其人口規(guī)模逐漸縮小。假定未來省外常住人口在“十二五”期間保持2150萬人的水平,從2016年起出現(xiàn)拐點,呈下降的態(tài)勢,到2020年,減少到2100萬人,2030年則為2000萬人。
二、未來人口發(fā)展展望
按高、中、低三種生育方案,結合死亡、遷移等模式進行預測,未來二十年廣東省人口發(fā)展具有以下特征:
(一)人口總量仍保持增長,但速度有所下降
從三種方案預測的結果看,廣東未來二十年戶籍人口規(guī);境蕯U大的趨勢,但增速因為方案不同而有所差異,具體情況如下:
1.按高方案預測結果(見表3),未來二十年,戶籍人口的總量逐年增加,但年增長速度以2017年為界線,先升后降,在2017年前,年增長速度逐年加快,2017年以后,人口雖然有所增加,但速度逐漸減緩。到2020年,戶籍人口為9409.52萬人,年平均增長速度為0.86%;2020年-2030年,年均增長0.59%。與前十年相比增幅、增速均有所下降(見圖1),此方案為未來廣東戶籍人口增長的上限。
2.假如未來戶籍人口生育模式以2010年1.76的總和生育率為基礎,逐年下降,到2020年、2030年分別下降到1.66、1.60。按此方案預測,廣東戶籍人口2020年為9301.80萬人,2030年達9621.60萬人(見表3),前十年增長7.69%,后十年則增長3.44%,年平均增長速度分別為0.74%和0.34%,隨著時間的推移,年增長速度呈現(xiàn)緩慢下降的趨勢(見圖1)。此方案是未來20年廣東戶籍人口發(fā)展最有可能的軌跡,表明只要繼續(xù)貫徹相關的計劃生育政策,逐漸減少政策外生育,廣東戶籍人口規(guī)模及增長速度將得到合理控制。
表3 三種方案預測的廣東省戶籍人口
單位:萬人、%
年份 | 高 | 中 | 低 | |||
人口數(shù) | 年均增長 速度 | 人口數(shù) | 年均增長 速度 | 人口數(shù) | 年均增長 速度 | |
2010 | 8637.19 | 8637.19 | 8637.19 | |||
2015 | 9001.38 | 0.82 | 8977.95 | 0.78 | 8972.77 | 0.77 |
2020 | 9409.52 | 0.89 | 9301.80 | 0.71 | 9278.84 | 0.67 |
2025 | 9761.39 | 0.74 | 9532.65 | 0.49 | 9468.39 | 0.41 |
2030 | 9980.51 | 0.44 | 9621.60 | 0.19 | 9496.31 | 0.06 |
3.從圖1的預測結果看,按低方案預測,未來二十年,廣東戶籍人口在2028年前,基本保持逐年增長的態(tài)勢,但年增長速度呈平滑下降曲線;戶籍人口總量在2028年達到最高峰的9502.67萬人,并在當年形成拐點,從2029年開始出現(xiàn)負增長,人口總量開始下降。此方案是比較理想的設計,表明如果保持現(xiàn)有生育政策,繼續(xù)加大力度控制人口出生率,杜絕政策外生育,到2030年,全省育齡婦女總和生育率將會過渡到政策生育率,屆時,廣東戶籍人口將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出現(xiàn)負增長的勢頭。
根據(jù)全國第六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廣東戶籍人口流出外省半年以上人口為80萬人,隨著省際經(jīng)濟活動的不斷加強,廣東戶籍人口中跨省從事經(jīng)濟活動的人口規(guī)模也將進一步擴大,未來將突破100萬人的規(guī)模。
綜上所述,到2030年,廣東常住人口將介于1.15億人至1.25億人之間,波動區(qū)間為1000萬人。
(二)育齡婦女規(guī)模維持高位,計劃生育工作壓力巨大。
按照高、中、低三種方案預測,廣東戶籍人口育齡婦女的總量,從2011年的2507萬人,分別下降到2030年的2207萬人、2297萬人、2194萬人(見表4),育齡婦女的規(guī)模,將隨時間的推移而有所減少,但基本保持在2200萬人左右;從中方案預測的結果看,20-29歲的生育旺盛期的育齡婦女人數(shù)從2011年的776萬人下降到2030年的451萬人,占育齡婦女人數(shù)的比重則從2011年的30.97%下降到20.51%。
表4 三種方案預測育齡婦女人口(戶籍)
單位:萬人
年份 | 高 | 中 | 低 | 20-29歲婦女人數(shù)(中方案) |
2011 | 2506.56 | 2506.56 | 2506.56 | 776.27 |
2015 | 2472.41 | 2472.41 | 2472.42 | 794.70 |
2020 | 2336.10 | 2336.10 | 2336.10 | 701.51 |
2025 | 2218.70 | 2218.70 | 2218.70 | 526.12 |
2030 | 2207.31 | 2196.73 | 2194.39 | 450.58 |
從流動人口看,未來二十年,流入廣東的外省籍人口介于2000萬人至2500萬人之間,按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流動人口年齡結構測算,育齡婦女人數(shù)為796萬人至996萬人,其中20-29歲生育旺盛期婦女則分別達到254萬人~443萬人。
未來廣東常住人口中,育齡婦女總量將于3000萬人~3200萬人左右波動,其中生育高峰期婦女人數(shù)也將維持1000萬人的規(guī)模。龐大育齡婦女規(guī)模,客觀上使出生人口總量維持較高水平,同時也增加了育齡婦女管理難度,加上流動人口生育問題,將給計劃生育工作帶來巨大的壓力,人口控制工作不能有絲毫的松懈。
(三)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長率有望得到有效控制。
未來人口出生率中,高方案出現(xiàn)先升后降的態(tài)勢,即從2011年的14.50‰起,逐年上升,到2018年達到15.74‰,當年的出生率到達最高點,從2019年開始,逐年下降,到2030年為11.30‰。而中、低方案所預測的結果則表明,未來人口出生率將呈平滑下降的趨勢,此兩種預測的出生率從2011年的14.5‰,分別下降到2030年的8.93‰、7.63‰,下降了5.57個和6.87個千分點。
表5三種方案預測戶籍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
單位:‰
年份 | 高方案 | 中方案 | 低方案 | ||||||
出生率 | 死亡率 | 自增率 | 出生率 | 死亡率 | 自增率 | 出生率 | 死亡率 | 自增率 | |
2011 | 14.50 | 5.34 | 9.15 | 14.50 | 5.34 | 9.15 | 14.50 | 5.34 | 9.15 |
2015 | 15.42 | 5.43 | 9.98 | 14.39 | 5.43 | 8.96 | 14.17 | 5.43 | 8.73 |
2020 | 15.58 | 5.58 | 10.00 | 13.42 | 5.61 | 7.81 | 12.96 | 5.62 | 7.35 |
2025 | 13.49 | 5.82 | 7.67 | 11.12 | 5.92 | 5.20 | 10.10 | 5.94 | 4.16 |
2030 | 11.30 | 6.45 | 4.85 | 8.93 | 6.65 | 2.29 | 7.63 | 6.71 | 0.92 |
伴隨著出生率的進一步下降,廣東戶籍人口死亡率隨著時間推移出現(xiàn)逐年上升的趨勢,三種預測方案都體現(xiàn)這一共同特征,只是不同方案,上升的幅度有所區(qū)別,低方案從2011年的5.34‰上升至2030年的6.71‰,上升幅度達1.37個千分點,幅度居三種方案之首。
綜上所述,廣東戶籍人口未來二十年的再生產(chǎn)過程中,在繼續(xù)堅持計劃生育政策、不斷控制政策外生育的情況下,人口出生率將得到有效控制,并出現(xiàn)不斷下降局面,同時,由于死亡率的緩慢上升,使自然增長率出現(xiàn)了逐漸下降的趨勢,并朝著有利于控制人口增長的方向發(fā)展。
(四)勞動力資源依然豐富,為廣東經(jīng)濟發(fā)展提供有利條件。
高、中、低三種預測方案結果表明,未來廣東戶籍人口15~64歲勞動年齡人口總量保持在6500萬人以上規(guī)模。高方案保持規(guī)模不斷擴大趨勢,到2030年為6596.28萬人(見表6);中低方案則出現(xiàn)先升后降的狀態(tài),即2025年前每年不斷增加,之后開始逐漸減少,但勞動年齡人口仍超6500萬人。從勞動力在總人口所占的比重來看,在各個預測年中,三種預測結果占總人口的比例不同,但都保持2015年前比例上升,隨后逐年下降的態(tài)勢。以中方案為例,未來二十年勞動適齡人口的年齡分組中,青年組(15-24歲)比重隨時間的推移而先降后升,即從2011年的26.29%開始下降到2025年的15.27%,隨后有所上升;壯年組(25-44歲)比重從2011年的44%上升到2025年的46.53%,隨后開始下降,而45歲及以上勞動力比重則從2011年開始基本保持緩慢上升的趨勢(見表7),其它兩種預測方案與中方案趨勢基本相同。
根據(jù)第六次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匯總,外省流入的人口中,勞動年齡人口(15-64歲)占93.32%,按此測算,廣東未來外省籍勞動力規(guī)模為1866萬人-2333萬人。因此未來廣東勞動力將維持8000萬-8500萬人規(guī)模,豐富的勞動力資源,解決了部分行業(yè)勞動力資源短缺的問題,為未來廣東經(jīng)濟建設提供有力的人力保障,對廣東經(jīng)濟發(fā)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表6 未來戶籍人口勞動年齡人口
單位:萬人、%
年份 | 高 | 中 | 低 | |||
15-64歲 人口 | 占總人口 比例 | 15-64歲 人口 | 占總人口 比例 | 15-64歲 人口 | 占總人口 比例 | |
2010 | 6230.70 | 72.14 | 6230.70 | 72.14   【廣東人口發(fā)展前景展望】相關文章: 2018廣東高考地理人口問題答題技巧08-03 2018廣東高考地理考試人口變化復習試題08-03 LTE的發(fā)展前景08-04 物流發(fā)展前景08-03 風能的發(fā)展前景08-03 大型客機發(fā)展前景08-03 保險專業(yè)的發(fā)展前景08-04 教育行業(yè)發(fā)展前景10-13 快遞行業(yè)的發(fā)展前景08-08 采購職業(yè)的發(fā)展前景1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