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古風(其十九)》賞析
原文:
西上蓮花山,迢迢見明星。
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清。
霓裳曳廣帶,飄拂升天行。
邀我登云臺,高揖衛(wèi)叔卿。
恍恍與之去,駕鴻凌紫冥。
俯視洛陽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盡冠纓。
譯文:
西岳華山蓮花峰上,仙女光芒如同明星。
素手握著皎潔芙蓉,裊裊而行太空之中。
身穿霓裳廣帶飄逸,云彩一樣飄然升空。
約我登上彩云高臺,高揖雙手拜衛(wèi)叔卿。
惶惶忽忽跟他們去,乘鴻雁到紫色天廷。
不經(jīng)意看洛陽平原,到處都是安祿山兵。
尸骨遍野血流成河,叛軍叛臣都把官封。
注釋:
1.蓮花山:華山的最高峰蓮花峰。華山在今陜西省華陰市。《華山記》:"山頂有池,生千葉蓮花,服之羽化,因曰華山。"
2.明星:傳說中的華山仙女!短綇V記》卷五九《集仙錄》:"明星玉女者,居華山,服玉漿,白日升天。"
3.虛步:凌空而行。躡:行走。太清:天空。
4.霓裳:用云霓做的衣裙。屈原《九歌·東君》:"青云衣兮白霓裳"。曳廣帶:衣裙上拖著寬闊的飄帶。
5.云臺:云臺峰,是華山東北部的高峰,四面陡絕,景色秀麗。
6.衛(wèi)叔卿:傳說中的仙人。據(jù)《神仙傳》載,仙人衛(wèi)叔卿曾乘云車,駕百鹿去見漢武帝,但武帝只以臣下相待,于是大失所望,飄然離去。
《神仙傳》卷八:"衛(wèi)叔卿者,中山人也,服云母得仙。漢元封二年……其子度世……共之華山,求尋其父……未到其嶺,于絕巖之下,望見其父與數(shù)人博戲于石上,紫云郁郁于其上,白玉為床,又有數(shù)仙童執(zhí)幢節(jié)立其。
7.紫冥:高空。
8.洛陽川:泛指中原一帶。走:奔跑。
9.豺狼:比喻安史叛軍。冠纓:穿戴上官吏的衣帽。
賞析:
“古風”,即古詩。李白這一組詩共五十九首,不是同一時期作品。本詩約作于安祿山在洛陽稱帝之后。
全詩可分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從開頭到“飄拂升天行”,寫作者在想象中登上蓮花山,看見美麗玉女!吧徎ㄉ健,指西岳華山(在今陜西省華陰縣境內)的最高峰;“迢迢”,遠遠地看見;“明星”,指傳說中華山玉女名。下面四句寫玉女情態(tài):潔白的手持著蓮花,凌空而行,飄游在高高的天空;玉女穿著彩虹做的`衣裳,拖著寬廣的長帶,在風中飄蕩,她的身體也緩緩升向天際。作者用神奇的想象,虛幻出一個美麗的玉女飛天的情景,優(yōu)雅飄逸。
第二部分從“邀我至云臺”到“駕鴻凌紫冥”,寫作者接受玉女邀請,升人天空!霸婆_”,華山北峰名;“高揖”,參拜;“衛(wèi)叔卿”,指傳說中仙人,傳說漢武帝曾派人尋訪,見他在華山與人博弈。作者應邀來到云臺峰,與衛(wèi)叔卿行拱手禮。“恍恍”,指恍惚;“鴻”,指大雁;“紫冥”,指天空。作者與衛(wèi)叔卿恍惚之中駕著大雁飛升人天,飛翔在太空之中。
第三部分寫現(xiàn)實的慘狀。“川”,指平野;“胡兵”,指攻入洛陽的安祿山;“豺狼”,指安祿山及其部下;“冠縷”,指代做官。作者從高空俯視洛陽平川,到處都是安祿山的叛軍,人民慘遭屠殺,鮮血染紅了草地;安祿山建了朝廷,其部下彈冠相慶,各被封為高官。作者從幻境中醒來,流露出憂國憂民的心情。
本詩通過從虛幻到現(xiàn)實世界的描繪,表現(xiàn)了作者獨善兼濟的思想矛盾和憂國憂民的沉痛感情。
本詩主要藝術特點:1.想象奇特豐富。特別第二部分寫明星玉女的飄逸和作者與衛(wèi)叔卿的高揖及凌天飛升等,都極為神奇瑰麗,響落天外。2.對照鮮明。作者將天上美妙仙境和人間流血遍地對照:天上玉女“素手把芙蓉”,作者高揖衛(wèi)叔卿,互相彬彬有禮;人間叛軍當朝,血污涂地。
【李白《古風(其十九)》賞析】相關文章:
李白《古風(其十九)》全詩賞析的內容04-14
《古風》(其十九)賞析04-22
《古風其十九》的原文及賞析07-26
《古風·其十九》原文及賞析07-25
古風其十九翻譯及賞析02-23
古風其十李白賞析04-17
古風·其十九原文及賞析08-24
古風 其十九原文及賞析09-05
古風其十九原文、翻譯及賞析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