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蛋吧!腫瘤君》電影觀后感
滾蛋吧腫瘤君改編一個抗癌漫畫家的真實故事,同樣的,2013年《達拉斯買家俱樂部》也來源于真實的抗艾滋的故事,但是,兩部電影的差距卻有好幾個《白日夢想家》那么遠。
從真實的故事來說,電影本來可以改編成一個很好的勵志故事,但是也許是中國市場的需求和主創(chuàng)團隊能力有限,這部電影卻變成了一部不折不扣的小妞電影。
影片的一開始,就以老套的婚禮形式做女主角的登場,在10分鐘之內(nèi)就讓女主角熊頓的“二”氣顯露無疑。本來以為她的男友應(yīng)該是劇中的主要人物,結(jié)果不到二十分鐘,這個角色就變成醬油了。
小妞電影的女主角都有一幫好閨蜜,熊頓也不例外。一個軟男,一個女漢子和一個沒什么特點但和熊頓一起住的室友。從熊頓被從公司開除,到男友劈腿到慶祝生日,充滿著再過幾天就到情人節(jié)檔的歡樂氣息,然而影片過了五十多分鐘,電影才進入正題。
從人物的塑造來看,熊頓被設(shè)定成像《阿甘正傳》那樣擁有樂觀精神的人,擁有著樂觀的性格,良好的心態(tài),原本得了癌癥應(yīng)該被安慰照顧反而積極向上從而改變自己身邊的人。這應(yīng)該就是導演想傳遞出的“熊頓精神”。電影中“熊頓精神”影響了很多人。吳彥祖扮演的醫(yī)生一直走不出前女友死亡的陰影里,在熊頓的樂觀感染下,他才慢慢的敞開心扉。從在電梯里練習微笑到為熊頓電擊完找不到筆他的形象也深入人心。但只因喝一瓶酒就讓夏夢成為甘愿和熊頓一起剃光頭的閨蜜來說,夏夢轉(zhuǎn)變的確讓人莫名其妙。
從整體來看,電影本應(yīng)該講述熊頓經(jīng)歷化療的艱難過程,但卻讓導演一筆帶過,中間穿插著惡搞男友,和各種熊頓瑪麗蘇的幻想。好閨蜜就因為一個面子的問題關(guān)系說斷就斷,莫名其妙的后來所有人說要追逐夢想。雖說笑點雷點應(yīng)有盡有,但是讓人看完整部電影之后都不知道電影是想講什么。
從觀影群體和影片所呈現(xiàn)出來的東西來看,這確實是一部優(yōu)秀的小妞電影,喜歡它的人說影片想表達的東西是美好的,不喜歡它的人說它瑪麗蘇情節(jié)太多,節(jié)奏拖沓,每個都有自己的觀點,但不得不說,滾蛋吧腫瘤君是小妞電影的一個進步。雖然從小妞上升到女權(quán)還有一定的距離,但是期待著國產(chǎn)電影會越來越好。
在影片的結(jié)尾,大屏幕里的熊頓笑著和自己的親朋好友道別,祝愿著大家能永遠開心,好好的活著。而我們靜靜的聽她訴說著,就好像電影里她的親朋好友那樣。這也許是導演想用這樣的表現(xiàn)手法來我們讓能永遠的記住熊頓,然而,你記住熊頓了嗎?
上個月看《大圣歸來》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這部電影的海報,其實當時也不知道是誰演的,海報上白百合P的有點失真,吳彥祖倒是認出來了,就沖著這個名字,沖著兩年前感動過我的熊頓,我開始期待這部電影的上映。
首先說一下質(zhì)疑,是對票房的,不知道是否是受上周天津事故加上周六下雨的影響,反正我的那個場次上座率真的不高,看的是早上第一場大廳,但也就差不多20%的上座率,對比起之前看的《大圣歸來》和《捉妖記》,兩部都是將近100%的上座率。之所以猜測是否是其他原因影響,是后來手賤搜了下當天其他電影跟其他時段的訂票情況,上座率都很低。
言歸正傳,開始說下電影。我能理解,導演應(yīng)該是想通過開頭那一系列倒霉事來展現(xiàn)熊頓的個性特點,不過我看的過程中,我真心覺得開頭那段可以一筆帶過,尤其是前男友那個角色,我是沒覺得有什么存在意義的',前面的篇幅實在太長了,你可以像《失戀33天》那樣,直接給個鏡頭說明男友出軌熊頓失戀就行,不用加一個參加男友親戚的婚禮這么羅里吧嗦的事情。對于原著吸引我們的點是熊頓獨特樂觀的個性,而這種個性是體現(xiàn)在她病中的,所以看到前面那段的時候我心里只在默默吐槽:咋還不暈?zāi)?!而熊頓后面的劇情雖然不見得全照搬漫畫,但基本都本著熊頓性格來設(shè)定,所以算是很好地還原這個故事。看之前,有點小擔心會將熊頓和梁醫(yī)生處理成后面在一起,最后老套的生死別離,但幸好沒有,從頭到尾都只是曖昧。雖然梁醫(yī)生自己說自己就是當她是一個特別的病患,但蛛絲馬跡間又能看出她對他生命中的特別,這樣就好了,過猶不及。就這點,值得肯定。
演員方面,基本全都表現(xiàn)很好,白百合的個性跟熊頓很貼合,這次化學加成不錯;李媛初見真的讓我以為是張柏芝,很驚艷,還想著張柏芝終于接了部靠譜點的戲了,不過后來又想就張柏芝的咔位,不可能接一配角啊。熊頓父母演的很真實,張子萱這次也不錯,造型方面沒有亂來,就普通上班族形象,很貼合角色。吳彥祖雖然之前說他在里面就一花瓶,但該表現(xiàn)也不含糊,尤其是第一次搶救完熊頓后在衛(wèi)生間的那段戲。還有那個小病友,很驚喜。
作為一部悲喜劇,笑點有一些,淚點也有。比如熊頓好友得知熊頓病情,各自冷靜下的不冷靜;比如熊頓父母知道熊頓生病時的各自的反映,很真實;比如熊頓在死前躺在母親身邊那場;比如最后那段VCR,看得出來那段的時候白百合已經(jīng)變成了熊頓了,表現(xiàn)很真實。整部電影就這幾段讓我有些觸動,也許可能能讓我流淚,但最后在我好基友的兩個電話及中途尿急的沖擊下,分散了很多注意力,最終只在最后化作鼻涕被我擦。
最后說下分數(shù),原本我想著給個3分就行,但之前一些看過兩集后沒興趣追的電視劇及一些可能比較爛的電影但由于其他原因被打了高分,最終影響了我還是給個4分吧,畢竟就這部電影來講,應(yīng)該是近幾年來最好的一部關(guān)于絕癥的中國電影了,雖然有些不盡如人意,但導演起碼沒有辜負了熊頓的這個IP。
【《滾蛋吧!腫瘤君》電影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翻滾吧!腫瘤君》觀后感10-22
摔跤吧爸爸電影觀后感05-26
電影《摔跤吧,爸爸》觀后感08-12
電影摔跤吧爸爸觀后感05-31
摔跤吧爸爸電影觀后感07-20
摔跤吧爸爸電影觀后感范文08-01
最新摔跤吧爸爸電影觀后感06-17
2018年《摔跤吧,爸爸》電影觀后感09-01
滾蛋的散文隨筆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