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沒蕃故人》全詩及賞析
《沒蕃故人》是唐代詩人張籍所作的一首五律。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沒蕃故人》全詩及賞析,歡迎閱讀與收藏。
【詩句】
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時。
【出處】
唐·張籍《沒蕃故人》。
【意思】
天涯,天邊。句意: 欲祭祀你,疑心你還活在世上,此時唯有向天涯慟哭而已。表現(xiàn)了對戰(zhàn)死者的深切悼念。
【鑒賞】
我想要祭拜你,卻懷疑你是否還在; 此時,我只能在這天涯的另一角哭念著你。這兩句詩常用來表示對遠方逝世親友的哀悼傷痛。
【全詩】
《沒蕃故人》
[唐]張籍
前年戍月支,城下沒全師。
蕃漢斷消息,死生長別離。
無人收廢帳,歸馬識殘旗。
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時。
【題解】
月支,古部族名。此借指吐蕃。當時在與吐蕃戰(zhàn)斗中陷于吐蕃的人,生死不明,為親人或朋友所擔心。此詩反映這一現(xiàn)實,懷念朋友之情溢于言表。作者本想祭奠老友亡靈,卻又懷疑他還在世,只好向著天邊痛哭一場。
【注釋】
、贈]:淪陷,羈留;或通、歿”,即死亡的意思。蕃:吐蕃,指唐代生活在我國西北新疆地區(qū)的少數(shù)民族。
、谠轮В 一作“月氏”,音肉支。古西域國名。其族先居今甘肅敦煌縣與青海祁連縣之間,漢文帝時被匈奴擊破,西遷至今伊犁河上游,稱大月氏,其余進入祁連山區(qū),稱小月氏。
、蹚U帳: 廢棄的帳蓬。
【賞析】
這是一首懷念沒入吐蕃、生死不明的朋友的詩。詩篇取材獨特,不落俗套,既有實寫,也有虛擬,而俱臻情深景真之妙,將亦疑亦信的復(fù)雜心理和長歌當哭的悲痛情感表現(xiàn)得委曲盡致、凄楚動人。其時唐朝國力日衰,每每抵御不住西北吐蕃等少數(shù)民族的入侵,此詩既是哭故人,也是哭“城下無全師”的失敗的戰(zhàn)爭,實際上對當權(quán)統(tǒng)治者的無能和昏庸進行了微婉巧妙的控拆和揭露。
尾聯(lián)則是遙想之后的抒情,看似不露聲色,實則暗含沉痛悲憤。想祭 奠你又懷疑你還活著,此時只能朝著天邊痛哭流涕了。為何想祭奠卻又 無法祭奠?因為還殘存著最后一絲希望。但無數(shù)次的希望,換來的卻是 無數(shù)次的失望,以致絕望。詩人是該祭奠還是不祭奠呢?這種兩難而痛 苦的境地,非身在其中者不能理解。清人潘德輿《養(yǎng)一齋詩話》:“張文昌 《沒蕃故人》詩云:‘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時!Z平淡而意沉痛,可與李華 ‘其存其沒’數(shù)語并駕。陳陶‘無定河邊’二語,緊于李、張,而味似少減。 此等難言于言說,悟者自悟。”其實表達的就是這層意思。
作者簡介
張籍(約767一約830),字文昌,祖籍吳郡(郡治今江蘇省蘇州市),遷居和州(今安徽和縣)。貞元中進士及第,元和初官太常寺太祝,后轉(zhuǎn)國子監(jiān)助教,遷秘書郎。長慶初為國子博士,又任水部員外郎,轉(zhuǎn)主客郎中。官終國子司業(yè)。其詩或擬古樂府,或自創(chuàng)新樂府,注重風雅比興,詩作多反映社會矛盾和民生疾苦。是元白新樂府運動的積極支持者。與王建齊名,甚受白居易推崇,均擅長樂府,故稱“張王樂府”。有《張司業(yè)集》。
練習(xí)題
。1)詩歌的頸聯(lián)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此聯(lián)的景物描寫有何作用?(4分)
(2)《初白庵詩評》評價本詩的尾聯(lián)“結(jié)意深慘”,請結(jié)合詩句加以賞析。(6分)
答案:
(1)頸聯(lián)描繪了戰(zhàn)后的殘酷場景(1分),全軍戰(zhàn)敗后,遺棄的營帳無人收拾,只有逃回的戰(zhàn)馬還識得殘破的軍旗(1分)。營造了孤獨、悲涼的氛圍(1分),為下文抒情鋪墊(1分)。
。2)尾聯(lián)與題目照應(yīng),是全詩主題所在(2分)!拔摇庇行募赖炷悖忠尚哪闵谢钤谌碎g,此時只有遙望天涯而哭(2分)。尾聯(lián)隱寓了作者對故人逃過劫難的希望和對殘酷戰(zhàn)爭的痛恨與控訴(2分)。
【《沒蕃故人》全詩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沒蕃故人》原文及賞析05-15
沒蕃故人原文及賞析03-09
沒蕃故人原文,注釋,賞析09-03
沒蕃故人原文注釋及賞析04-01
沒蕃故人原文及賞析3篇06-26
全詩譯文與賞析12-11
《月夜》全詩及賞析08-19
烏衣巷全詩及賞析11-02
《國殤》全詩賞析10-28
早秋全詩賞析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