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靈的滋養(yǎng)讀書心得體會
對書籍,我有一種特別的情感。讀自己喜歡的書刊,心便獲得了一種無邊的寧靜與滿足,甚至看到“讀書”二字,心中就會升騰起一種莫名的沖動,異樣的興奮,溫情竟也會在心頭悄然彌散開來。
我喜歡讀書,也喜歡看有關讀書的文章。培根、林語堂、梁實秋、畢淑敏等古今中外眾多名家關于讀書的文章一向是我的最愛,因為在那一篇篇雋永深刻、意蘊深邃的文字里,學者專家們會熱心地爭相給你傳授讀書治學的經(jīng)驗,引領你輕松登臨讀書的`曼妙境界,在你面前洞開一扇扇智慧之門!耙粋人要讀書則澡堂、馬路、洋車上、廁上、圖書室、理發(fā)室,皆可讀。而且定是到洋車上、理發(fā)室都必讀書,才可以讀成書!币痪湓,道出了真讀書的要義,給人以深刻的啟迪!皶帽仁称。有些只須淺嘗,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數(shù)需要仔細咀嚼,慢慢品味!睙o須前往拜謁,大師林語堂便直接告知你該如何有選擇地讀書,也許這就解決了你許久以來縈繞心頭的困惑。而每期《中國教師報》“閱讀”版中那一篇篇關于讀書、新書推薦的文章,則成了每周我心中最溫馨的期待。每每,我總是先將其他版的文章看完,然后才將“閱讀”版拿過來,輕輕地攤開,小心地抹平,慢慢咀嚼,細細品悟,盡情體味。
喜歡閱讀,大約是因為書中總能找到令人驚喜的發(fā)現(xiàn):思想、智慧和凝煉;總能產(chǎn)生令人難以釋懷的體驗:激情、酣暢和快樂。那些充滿靈性的美文佳作、連珠妙語總能給你以余香滿口之感,讓你徜徉其間,流連忘返。清人張潮在《幽夢影》中寫到:“情必近于癡而始真,才必兼乎趣而始化!备叛匀酥徘榫氄橛谝环N渴望,一種孜求,方可達成境界。誠哉此言!視在家中待客忙碌為畏途的我更是將梁實秋先生《請客》中的一句話奉為圭臬,頂禮膜拜:“若要一天不得安,請客;若要一年不得安,蓋房;若要一輩子不得安,娶姨太太!绷攘葦(shù)語,精辟之至,雖具時代局限,卻是見常人之所見,言常人之所未言,真真乃至理名言!應該說,“書中自有‘言’如玉”!
讀到一篇好文章,讀至最精彩處,我總是喜歡先閉閉目,定定神,靜穆幾分鐘,理理思緒,然后以最佳的精神狀態(tài),將一顆最專注虔敬的心沉浸其中,任其濡化,專心致志地享受這份特別的精神滋養(yǎng)。若是夜闌人靜,獨自一人,端坐一室,浸潤于書香之中,再有香茗一杯為伴,那簡直是一種奢侈的享受,世上最幸福的人舍我其誰!有書為伴,人生何憾!生而為人,夫復何求?
愛讀書也有煩惱的時候。有時得到一本特別喜歡的書,就渴望能手不釋卷,一氣呵成。如若不能,則做什么事都覺恍恍惚惚,神不守舍,以至于寢食難安,坐臥不寧。一旦真正擁有屬于自己的時間,便一頭扎進去,讀得昏天黑地,“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往往夜幕初降,不經(jīng)意間卻已是晨曦漸現(xiàn),天色微明。其實,這種沉迷,多半只是為了“且聽下回分解”那份難以抵擋的誘惑。此種行為,先生稱之為“暴食暴飲”、顛倒“黑”“白”,這是文雅的表達。有時,他則干脆直接下結(jié)論:“發(fā)作!”而我,則自然反駁得有理有據(jù),振振有詞:前蘇聯(lián)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
話雖說得堂堂皇皇,其實,我在心底里倒是從不敢奢望成為什么“真正的人”,畢竟所讀皆閑書,且讀過的書少得可憐,以至于時常擔心有人冷不丁問及“××書讀過沒?”這類話。只是,心中的戀書情節(jié)卻有增無減,因為讀書使我敞亮了視界,開闊了心胸,積淀了情感,提升了內(nèi)涵,豐滿了自信,充實了人生!我愛讀書,雖說未達“饑讀之以當肉,寒讀之以當裘,孤寂讀之以當朋,幽憂讀之以當金石琴瑟。”之至高境界,但閱讀于我,卻意味著可以隨心所欲地追尋心中渴望的那份投契和融合、愜意和滿足,體味沉醉其中、忘乎所以的那一份虔誠和幸福。我常想,如若沒有書,這世界,這人生,該會是怎樣一種不可思議的枯燥和乏味!
【閱讀,心靈的滋養(yǎng)讀書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閱讀滋養(yǎng)心靈話題作文范文07-27
滋養(yǎng)我心靈的甘露作文03-24
以誠信滋養(yǎng)心靈作文06-23
墨韻書聲 滋養(yǎng)心靈09-14
讀書滋養(yǎng)了我作文09-25
閱讀書籍放飛心靈作文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