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不卡一区二区三区,www.蜜臀.com,高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欧美日韩三级视频,欧美性综合,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99a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賞析

滄浪亭記賞析

時間:2021-02-13 13:02:06 賞析 我要投稿

滄浪亭記賞析

滄浪亭記賞析1

  原文:

  予以罪廢,無所歸。扁舟吳中[1] ,始僦[2] 舍以處。時盛夏蒸燠,土居皆褊狹,不能出氣,思得高爽虛辟之地,以舒所懷,不可得也。[1]

  一日過[3] 郡學(xué)[4] ,東顧草樹郁然,崇阜[5] 廣水,不類乎城中。并[6] 水得微徑于雜花修竹之間。東趨數(shù)百步,有棄地,縱廣合五六十尋[13],三向皆水也。杠[7]之南,其地益闊,旁無民居,左右皆林木相虧蔽。訪諸舊老,云錢氏[8] 有國,近戚孫承右[9] 之池館也。坳隆勝勢,遺意尚存。予愛而徘徊,遂以錢四萬得之,構(gòu)亭北碕[10] ,號“滄浪” 焉。前竹后水,水之陽又竹,無窮極。澄川翠干,光影會合于軒戶之間,尤與風(fēng)月為相宜。

  予時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則灑然忘其歸。觴而浩歌,踞而仰嘯,野老不至,魚鳥共樂。形骸既適則神不煩,觀聽無邪則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榮辱之場,日與錙銖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

  噫!人固動物耳。情橫于內(nèi)而性伏,必外寓于物而后遣。寓久則溺,以為當(dāng)然;非勝是而易之,則悲而不開。惟仕宦溺人為至深。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 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勝之道。予既廢而獲斯境,安于沖曠[11] ,不與眾驅(qū),因之復(fù)能乎內(nèi)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閔[12] 萬古。尚未能忘其所寓目,用是以為勝焉!

  注釋:

  滄浪亭,在今江蘇蘇州城南三元坊附近,原為五代時吳越國廣陵王錢元璙的花園。五代末此處為吳軍節(jié)度使孫承祐的別墅。北宋慶歷年間為詩人蘇舜欽購得,在園內(nèi)建滄浪亭,后以亭名為園名。后代人在它的遺址上修建了大云庵。本文作者用樸素簡潔的語言,自然流暢的筆調(diào),記述了滄浪亭演變的始末。

  [1]吳中:今江蘇省,大致相當(dāng)于春秋時吳國地方

  [2]租賃

  [3]過:拜訪

  [4]郡學(xué):蘇州府學(xué)宮,舊址在今蘇州市南,滄浪亭就在其東面,郡國的最高學(xué)府。

  [5]崇阜:高山

  [6]并(bàng):通“傍”

  [7]杠:獨木橋

  [8]錢氏:指吳越王錢镠

  [9]孫承祐:吳越王錢俶的小舅子,任節(jié)度使,鎮(zhèn)守蘇州,在蘇州大建園亭

  [10]北碕:北邊曲岸上

  [11]沖曠:沖淡曠遠(yuǎn),這里既指滄浪亭的空曠遼闊的環(huán)境,也兼指淡泊曠適的心境

  [12]閔:同“憫”,悲憫。

  [13]尋:長度單位

  [14]錙珠:比喻極其微小的數(shù)量

  賞析:

  蘇舜欽(1008—1048),字子美,梓州銅山(今四川中江)人,遷居開封(今屬河南)。因支持范仲淹的慶歷革新,為守舊派彈劾,罷職閑居蘇州。后來復(fù)起為湖州長史,不久就病故。工散文,詩與梅堯臣齊名,人稱“梅蘇”。有《蘇學(xué)士文集》。

  第一段:罷官之初旅居蘇州的情景。

  第二段:寫發(fā)現(xiàn)風(fēng)景勝地和構(gòu)筑滄浪亭的經(jīng)過!皽胬恕钡涑銮稘O父》:“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芭c世推移”

  第三段寫在滄浪亭一帶乘舟上由得怡悅情趣,從而發(fā)出“覺今是而昨非”的感慨。

  [榜]本為搖船用具,此作動詞。[幅巾]古代男子以全幅細(xì)絹裹頭的頭巾。此指裝束隨便。[磨戛]摩擦撞擊,可理解為斤斤計較。

  最后一段承接上端的感慨加以引申,發(fā)而為論,認(rèn)為仕宦使人沉溺最深,表達(dá)了對庸俗勢利官場的厭棄。結(jié)尾慶幸自己尚未忘懷于滄浪亭的優(yōu)美景色,照應(yīng)了文章的題目。[沃然]受啟發(fā)而領(lǐng)悟的樣子。 [閔]同“憫”。

滄浪亭記賞析2

  滄浪亭記

  作者:蘇舜欽

  予以罪廢,無所歸。扁舟吳中,始僦舍以處。時盛夏蒸燠,土居皆褊狹,不能出氣,思得高爽虛辟之地,以舒所懷,不可得也。

  一日過郡學(xué),東顧草樹郁然,崇阜廣水,不類乎城中。并水得微徑于雜花修竹之間。東趨數(shù)百步,有棄地,縱廣合五六十尋,三向皆水也。杠之南,其地益闊,旁無民居,左右皆林木相虧蔽。訪諸舊老,云錢氏有國,近戚孫承右之池館也。坳隆勝勢,遺意尚存。予愛而徘徊,遂以錢四萬得之,構(gòu)亭北碕,號‘滄浪’焉。前竹后水,水之陽又竹,無窮極。澄川翠干,光影會合于軒戶之間,尤與風(fēng)月為相宜。予時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則灑然忘其歸。觴而浩歌,踞而仰嘯,野老不至,魚鳥共樂。形骸既適則神不煩,觀聽無邪則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榮辱之場,日與錙銖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

  噫!人固動物耳。情橫于內(nèi)而性伏,必外寓于物而后遣。寓久則溺,以為當(dāng)然;非勝是而易之,則悲而不開。惟仕宦溺人為至深。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勝之道。予既廢而獲斯境,安于沖曠,不與眾驅(qū),因之復(fù)能乎內(nèi)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閔萬古。尚未能忘其所寓目,用是以為勝焉!

  滄浪亭記譯文及注釋

  譯文

  我因獲罪而被貶為庶人,沒有可以去的地方,乘船在吳地旅行。起初租房子住。時值盛夏非常炎熱,土房子都很狹小,不能呼氣,想到高爽空曠僻靜的地方,來舒展心胸,沒有能找到。

  一天拜訪學(xué)宮,向東看到草樹郁郁蔥蔥,高高的碼頭寬闊的水面,不像在城里。循著水邊雜花修竹掩映的小徑,向東走數(shù)百步,有一塊荒地,方圓約六十尋,三面臨水。小橋的南面更加開闊,旁邊沒有民房,四周林木環(huán)繞遮蔽,詢問年老的人,說:“是吳越國王的貴戚孫承佑的廢園!睆母吒叩偷偷牡貏萆线約略可以看出當(dāng)年的遺跡。我喜愛這地方,來回地走,最后用錢四萬購得,在北面構(gòu)筑亭子,叫“滄浪”。北面是竹南面是水,水的北面又是竹林,沒有窮盡,澄澈的小河翠綠的竹子,陽光、陰影在門窗之間交錯相接,尤其是在有風(fēng)有月的時候更宜人美麗。

  我常常乘著小船,穿著輕便的衣服到亭上游玩,到了亭上就率性玩樂忘記回去,或把酒賦詩,或仰天長嘯,即使是隱士也不來這里,只與魚、鳥同樂。形體已然安適,神思中就沒有了煩惱;所聽所聞都是至純的,如此人生的道理就明了了;剡^頭來反思以前的名利場,每天與細(xì)小的利害得失相計較,同這樣的情趣相比較,不是太庸俗了嗎!

  唉!人本來會受外物影響而感動。情感充塞在內(nèi)心而性情壓抑,一定要借外物來排遣,停留時間久了就沉溺,認(rèn)為當(dāng)然;不超越這而換一種心境,那么悲愁就化解不開。只有仕宦之途、名利之場最容易使人陷入其中,自古以來,不知有多少有才有德之士因政治上的失意憂悶致死,都是因為沒有悟出主宰自己、超越自我的方法。我雖已經(jīng)被貶卻獲得這樣的勝境,安于沖淡曠遠(yuǎn),不與眾人一道鉆營,因此又能夠使我的內(nèi)心和形體找到根本,心有所得,笑憫萬古。尚且沒有忘記內(nèi)心的主宰,自認(rèn)為已經(jīng)超脫了。

  注釋

  滄浪亭,在今江蘇蘇州城南三元坊附近,原為五代時吳越國廣陵王錢元璙的花園。五代末此處為吳軍節(jié)度使孫承祐的別墅。北宋慶歷年間為詩人蘇舜欽購得,在園內(nèi)建滄浪亭,后以亭名為園名。后代人在它的遺址上修建了大云庵。本文作者用樸素簡潔的語言,自然流暢的筆調(diào),記述了滄浪亭演變的始末。

  [1]吳中:今江蘇省,大致相當(dāng)于春秋時吳國地方

  [2]租賃

  [3]過:拜訪

  [4]郡學(xué):蘇州府學(xué)宮,舊址在今蘇州市南,滄浪亭就在其東面,郡國的最高學(xué)府。

  [5]崇阜:高山

  [6]并(bàng):通“傍”

  [7]杠:獨木橋

  [8]錢氏:指吳越王錢镠

  [9]孫承祐:吳越王錢俶的小舅子,任節(jié)度使,鎮(zhèn)守蘇州,在蘇州大建園亭

  [10]北碕:北邊曲岸上

  [11]沖曠:沖淡曠遠(yuǎn),這里既指滄浪亭的空曠遼闊的環(huán)境,也兼指淡泊曠適的心境

  [12]閔:同“憫”,悲憫。

  [13]尋:長度單位

  [14]錙珠:比喻極其微小的數(shù)量

滄浪亭記賞析3

  【作品介紹】

  《滄浪亭記》是歸有光應(yīng)僧人文瑛之請而作。它記述了滄浪亭的歷代沿革、興廢,感慨于自太伯、虞仲以來的遺跡蕩然無存,錢镠等以權(quán)勢購筑的宮館苑囿也成陳跡,只有蘇子美的滄浪亭能長留天地間。從中悟及了讀書人垂名于千載的特有原因。

  【原文】

  滄浪亭記①

  作者:歸有光

  浮圖文瑛②,居大云庵,環(huán)水,即蘇子美滄浪亭之地也③。亟求余作滄浪亭記,曰 :“昔子美之記,記亭之勝也。請子記吾所以為亭者。④”

  余曰:“昔吳越有國時⑤,廣陵王鎮(zhèn)吳中⑥,治南園于子城之西南。其外戚孫承佑⑦,亦治園于其偏。迨淮海納土⑧,此園不廢。蘇子美始建滄浪亭,最后禪者居之⑨。此滄浪亭為大云庵也。有庵以來二百年,文瑛尋古遺事,復(fù)子美之構(gòu)于荒殘滅沒之余,此大云庵為滄浪亭也⑩。

  夫古今之變,朝市改易⑾。嘗登姑蘇之臺⑿,望五湖之渺茫⒀,群山之蒼翠,太伯、虞仲之所建⒁,闔閭、夫差之所爭⒂,子胥、種、蠡之所經(jīng)營⒃,今皆無有矣!庵與亭何為者哉?雖然,錢鏐因亂攘竊⒄,保有吳越,國富兵強(qiáng),垂及四世,諸子姻戚,乘時奢僭,宮館苑囿,極一時之盛;而子美之亭,乃為釋子所欽重如此?梢砸娛恐姑谇лd之后,不與其澌然而俱盡者⒅,則有在矣!”

  文瑛讀書,喜詩,與吾徒游,呼之為滄浪僧云。

  【注釋】

  ①作者的這篇文章記述了淪浪亭的演變過程,并從歷史的強(qiáng)烈對比中,贊美了蘇舜卿的滄浪亭;而那些盛極一時的'宮館園囿,卻早已不存在了。作者的寄寓是很深的。語言樸素簡潔,而又明暢自然,能于平淡直樸中見出深意,這正是作者散文的特點。

 、诟D:即浮屠,梵語音譯,指佛。這里是指信奉佛事的僧人,也叫和尚。文瑛,生平不詳。庵:小廟,多為女尼所居。

  ③蘇子美:蘇舜卿,字子美,北宋詩人。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進(jìn)士。詩歌奔放豪健,風(fēng)格清新,與梅圣俞齊名,世稱“蘇梅”。為權(quán)臣忌恨而被貶逐,后退居蘇州,營作滄浪亭(1045年建),并作文為記。該亭在今江蘇省蘇州市。

 、茇(qì),多次,屢次。 亭之勝,滄浪亭的美麗景色。 所以,表原因。

 、輩窃剑褐竻窃酵,即唐末錢镠,官拜節(jié)度使。后擁兵自重,建國吳越,稱吳越國王,是五代十國時的十國之一,轄地包括今浙江、江蘇西南、福建東北部地區(qū)。

  ⑥廣陵王:指吳越王錢镠的兒子錢元瓘。吳中:指蘇州一帶地區(qū)。⑥子城:附屬于大城的小城,這里指內(nèi)城。

 、咄馄荩褐傅弁醯哪缸寤蚱拮濉O承祐:錢镠的孫子錢俶的岳父。

 、噱剩旱剑鹊健;茨希禾拼O(shè)置的淮南道,治所在揚(yáng)州。納土:指將國土貢獻(xiàn)給了宋王朝。

  ⑨禪者:指信奉佛教的人,即佛教徒。

 、鈴(fù),恢復(fù),重建。 構(gòu),房屋建筑,這兒指亭子。 荒殘,荒廢、殘破。 滅沒,埋沒。 馀,這兒指廢墟。

 、戏(fú),句首語氣詞。 朝(cháo)市,朝廷和集市。 易,替換,變更。

 、泄锰K臺:在姑蘇山上,春秋時吳王闔閭建。

 、盐搴哼@是泛指包括太湖在內(nèi)附近所有的湖泊。

  ⒁太伯:周代太王古公亶父的長子。虞仲:古公亶父的次子。傳說太子準(zhǔn)備將幼子季歷立為王,于是長子太伯、次子虞仲就遠(yuǎn)避江南,遂為當(dāng)?shù)鼐L,成了春秋時吳國的開國者。

  ⒂闔閭:春秋時吳國的國王(公元前514-公元前496年)。夫差:闔閭的兒子,吳國的國王(公元前496-公元前475年)。

 、宰玉悖盒瘴椋麊T,字子胥,春秋時楚國人。他的父親伍奢、哥哥伍尚,被楚平王殺害,他投奔到吳國,曾輔助吳王夫差伐越。仲蠡:指文種和范蠡。文種,春秋末年越國大夫,楚人;范蠡,春秋末年楚人,曾輔助越王滅吳。

 、斟X镠:吳越國的建立者,在位有二十五年(公元907-公元932年)。傳位四世,后統(tǒng)一于宋王朝。⒄釋子:佛教徒的通稱。因出家修行的人,都舍棄了俗姓,以佛釋迦為姓,又取其弟子之意,故稱為釋子。

 、咒罕鶋K。因冰塊不能持久,容易消融,所以又有溶化的意思。這里的澌然,就是冰塊消融的樣子。

  【譯文】

  文瑛和尚,住在大云庵,流水環(huán)繞,是蘇子美滄浪亭的故址。他多次求我寫滄浪亭記,說:“以前蘇子美所記的,是滄浪亭的勝景,于今請您記敘的,是我為什么要建這個亭子!

  我說:先前吳越立國的時候,廣陵王鎮(zhèn)守吳中,造了一座花園在內(nèi)城的西南面,他的外戚孫承估,也造了一座花園在它的旁邊。直到淮南一帶地方都?xì)w了宋朝時,這些花園也還沒有荒廢掉。蘇子美開始建筑的滄浪亭,到后來是和尚居住了。這樣滄浪亭就改成了大云庵。自有了大云庵以來又二百年了。文瑛尋訪古代遺跡舊事,在這荒蕪殘破的廢墟之上重新恢復(fù)了蘇子美的滄浪亭,這樣又從大云庵改成滄浪亭。

  從古到今由于時代變遷,宮廷和街市也發(fā)生了變易。我曾登上姑蘇山上的姑蘇臺,眺望那浩淼遼闊的五湖,蒼翠蔥籠的群山,而古時太伯、虞仲所創(chuàng)建的,闔閭、夫差所爭奪的,子胥、文種和范蠡所經(jīng)營的,如今統(tǒng)統(tǒng)都沒有了,這大云庵和滄浪亭又值得什么呢?盡管如此,那錢鏐因天下紛亂才竊取了權(quán)位,占據(jù)了吳越這塊地方,國富兵強(qiáng),傳了四世,他的子孫和姻戚,都趁著這個機(jī)會奢侈僭位,大建宮館苑囿,盛極一時,而蘇子美的滄浪亭,卻被文瑛和尚敬重如此?梢娮x書人想要垂名千載,不像冰塊那樣一下子被溶解消失掉,這確實是有一番道理存在的呢。

  文瑛好讀書又喜做詩,常和我們在一起(徒步云游),大家稱他為滄浪僧。

  【講解】

  本文選自《震川先生集》卷十五。滄浪亭,是蘇州市的四大古名園之一。它原是五代廣陵王錢元璙的池館,又說是五代末中吳軍節(jié)度使孫承祐的別墅。到北宋時,詩人蘇舜欽購得,并臨水筑亭,題為“滄浪亭”,園也因亭而得名。后來又屢易其主。南宋初為抗金名將韓世忠所居,故又名韓園。由元至明為佛寺。本文就是歸有光應(yīng)僧人文瑛之請而作。它記述了滄浪亭的歷代沿革、興廢,感慨于自太伯、虞仲以來的遺跡蕩然無存,錢镠等以權(quán)勢購筑的宮館苑囿也成陳跡,只有蘇子美的滄浪亭能長留天地間。從中悟及了讀書人垂名于千載的特有原因。

  【附錄】

  滄浪亭記

  蘇舜欽

  [題解]

  滄浪亭,在今江蘇蘇州市,為宋代詩人蘇舜欽所建。后代人在它的遺址上修建了大云庵。明代文瑛和尚又在這里重新修建了滄浪亭。本文作者用樸素簡潔的語言,自然流暢的筆調(diào),記述了滄浪亭演變的始末。由于歷史的發(fā)展,各種古跡都已經(jīng)不復(fù)存在,然而,與盛極一時的吳越國的宮館苑囿相比,蘇舜欽的滄浪亭卻獲得了后人的贊賞。

  予以罪廢,無所歸。扁舟吳中,始僦舍以處。時盛夏蒸燠,土居皆褊狹,不能出氣,思得高爽虛辟之地,以舒所懷,不可得也。

  一日過郡學(xué),東顧草樹郁然,崇阜廣水,不類乎城中。并水得微徑于雜花修竹之間。東趨數(shù)百步,有棄地,縱廣合五六十尋,三向皆水也。杠之南,其地益闊,旁無民居,左右皆林木相虧蔽。訪諸舊老,云錢氏有國,近戚孫承右之池館也。坳隆勝勢,遺意尚存。予愛而徘徊,遂以錢四萬得之,構(gòu)亭北碕,號‘滄浪’焉。前竹后水,水之陽又竹,無窮極。澄川翠干,光影會合于軒戶之間,尤與風(fēng)月為相宜。予時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則灑然忘其歸。觴而浩歌,踞而仰嘯,野老不至,魚鳥共樂。形骸既適則神不煩,觀聽無邪則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榮辱之場,日與錙銖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

  噫!人固動物耳。情橫于內(nèi)而性伏,必外寓于物而后遣。寓久則溺,以為當(dāng)然;非勝是而易之,則悲而不開。惟仕宦溺人為至深。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勝之道。予既廢而獲斯境,安于沖曠,不與眾驅(qū),因之復(fù)能乎內(nèi)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閔萬古。尚未能忘其所寓目,用是以為勝焉!

  【譯文】:

  滄浪亭記

  我因為獲罪而遭貶,乘船南游,在吳地旅行。起初局促在屋子里。時值盛夏非常炎熱,土房子都很狹小,不能呼氣,想得到高爽空曠僻靜的地方,來舒展心胸,不能辦到。

  一天路過學(xué)宮,向東看草、樹郁郁蔥蔥,高高的山川寬闊的水面,不像在城里。循著水邊雜花修竹掩映的小徑,向東走數(shù)百步,有一塊荒地,方圓約六十尋,三面臨水。小橋的南面更加開闊,旁邊沒有民房,四周林木環(huán)繞遮蔽,詢問年老的人,說:“是吳越國王的貴戚孫承佑的廢園。”從高高低低的地勢上還約略可以看出當(dāng)年的勝概。我喜愛,來回地走,于是用錢四萬購得,在北面構(gòu)筑亭子,叫“滄浪”。前面是竹后面是水,水的北面又是竹林,沒有窮盡,澄澈的小河翠綠的竹子,陽光、影子會合于軒戶之間,尤其同風(fēng)月最為協(xié)調(diào)。

  我常常乘著小船,穿著輕便的衣服到亭上游玩,到了亭上就灑脫忘記回去,或把酒賦詩,或仰天長嘯,人跡罕至,只與魚、鳥同樂。形體得到了休息,心靈得到了凈化;看到的、聽到的沒有邪惡,那么人生的道理就明白了;剡^頭來反思以前的名利場,每天與細(xì)小的利害得失相計較,同這樣的情趣相比較,不是太庸俗了嗎!

  唉!人本來是動物。情感充塞在內(nèi)心而性情壓抑,一定要借外物來派遣,停留時間久了就沉溺,認(rèn)為當(dāng)然;不超越這而換一種心境,那么悲愁就化解不開。只有仕宦之途、名利之場最容易使人陷入其中,自古以來,不知有多少有才有德之士因政治上的失意憂悶致死,都是因為沒有悟出主宰自己、超越自我的方法。我雖已經(jīng)被貶卻獲得這樣的勝境,安于沖淡曠遠(yuǎn),不與眾人一道鉆營,因此又能夠使我的內(nèi)心和形體找到根本,心有所得,笑憫萬古。尚且沒有忘記內(nèi)心的主宰,自認(rèn)為已經(jīng)超脫了。

  【作者介紹】

  歸有光:(1506~1571)明代官員、散文家。字熙甫,又字開甫,別號震川,又號項脊生,江蘇昆山人。嘉靖十九年舉人。會試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讀書談道,學(xué)徒眾多,60歲方成進(jìn)士,歷長興知縣、順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內(nèi)閣制敕房,與修《世宗實錄》,卒于南京。歸有光與唐順之、王慎中兩人均崇尚內(nèi)容翔實、文字樸實的唐宋古文,并稱為嘉靖三大家。由于歸有光在散文創(chuàng)作方面的極深造詣,在當(dāng)時被稱為“今之歐陽修”,后人稱贊其散文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吳水利錄》等。

  更多名師名句請關(guān)注“詩詞網(wǎng)”的“古文觀止”欄目。

【滄浪亭記賞析】相關(guān)文章:

滄浪亭記詩詞07-05

《初晴游滄浪亭》蘇舜欽原文注釋翻譯賞析04-12

冷泉亭記原文、賞析10-18

《豐樂亭記》原文賞析10-18

《墨池記》原文及賞析10-18

登泰山記原文及賞析11-25

東軒記原文及賞析11-19

病梅館記原文賞析11-19

《張益州畫像記》原文賞析10-18

核舟記原文、注釋及賞析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