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不卡一区二区三区,www.蜜臀.com,高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欧美日韩三级视频,欧美性综合,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99a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木蘭花慢·彭城懷古》原文及賞析

時間:2023-11-03 13:11:00 德燊 賞析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木蘭花慢·彭城懷古》原文及賞析

  在現(xiàn)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一些耳熟能詳?shù)墓旁姲,古詩的篇幅可長可短,押韻比較自由靈活,不必拘守對仗、聲律。那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大家都稱贊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木蘭花慢·彭城懷古》原文及賞析古詩,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木蘭花慢·彭城懷古

  朝代:元代

  作者:薩都剌

  古徐州形勝,消磨盡,幾英雄。想鐵甲重瞳,烏騅汗血,玉帳連空。楚歌八千兵散,料夢魂,應騅到江東?沼悬S河如帶,亂山回合云龍。

  漢家陵闕起秋風,禾黍滿關中。更戲馬臺荒,畫眉人遠,燕子樓空。人生百年如寄,且開懷,一飲盡千鐘。回首荒城斜日,倚欄目送飛鴻。

  譯文

  古老的徐州啊形勢極為險要,這里曾經消磨了多少豪杰英雄。遙想身披鐵甲的雙瞳人項羽,身跨烏騅馳騁千里流血流汗,率眾浴血奮戰(zhàn)營帳如云;最終四面楚歌八千人風云四散烏汗自刎,想必他那冤魂啊,怎肯撇下八千汗東子弟的陰魂而自過汗東。到而今只有黃河如帶蜿蜒于遠方,紛亂參差的山峰高低逶迤起伏如龍。

  取得勝利的劉邦陵闕而今也秋風蕭瑟,禾黍離離長滿關中。當年項羽操演兵馬的戲馬臺已殘破不堪,燕子樓上空留風流韻事的傳說,早已人去樓空。人生百年如秋風中的匆匆過客,暫且開懷暢飲一飲千盅。回望夕陽照射著凄涼的荒城,獨自倚立闌干目送著遠去的飛鴻。

  注釋

  形勝:地理形勢優(yōu)越。

  鐵甲重瞳(tóng):指西楚霸王項羽。重瞳:眼中有兩個瞳子!妒酚洝ろ椨鸨炯o》:“吾聞之周生曰:舜目蓋重瞳子,又聞項羽亦重瞳子,羽豈其苖裔邪!

  烏騅(zhuī):項羽所騎戰(zhàn)馬。

  汗血:漢朝時得自西域大宛的千里馬,又稱天馬。《藝文類聚》卷九十三“獸部上”引《史記》謂:“神馬當從西北來,得烏孫馬好,名天馬。及得大宛汗血馬,益壯,更名烏孫馬曰西極馬,宛馬曰天馬。”此借以形容項羽所騎名馬。

  玉帳:指軍中營帳。

  楚歌:指四面楚歌。

  黃河如帶:據(jù)《徐州府志》卷二“山川”:黃河在城東北,自河南虞城縣流入郡界,經碭山、蕭縣,入銅山界!妒酚洝罚骸胺饩糁脑唬菏购尤鐜В┥饺魠,國以永寧,爰及苗裔!

  亂山回合:據(jù)《徐州府志》記載,徐州周圍有許多山,城北有九里山,城西有楚王山,城南有太山,城東南有奎山、三山,城東有子房山(一名雞鳴山)、定國山、圣水山,城東北有彭城山、桓山、寨山、荊山,故稱。因云龍山較著名,故舉其大者。

  云龍:即云龍山,又名石佛山!逗鼓贤ㄖ尽罚涸讫埳,宋武微時憩息于此,有云龍旋繞之!杜f志》亦稱:山有云氣蜿蜒如龍,故名。

  漢家陵闕(què):本句化用李白《憶秦娥》“西風殘照,漢家陵闕”詞句。

  禾黍(shǔ)滿關中:《詩經·王風·黍離》序說,西周亡后,周大夫過宗廟宮室,盡為黍離,彷徨不忍去,乃作此詩。后用為感慨亡國、觸景傷情之詞。這里化用其意。關中,指今陜西省一帶!蛾P中記》:“東自函谷,西至隴關,二關之間,謂之關中!蔽鳚h帝王陵墓,均在長安(今陜西西安)一帶,故稱。此句是說,劉邦雖然奪取了政權,取得了勝利,但如今陵闕照樣為漫山遍野的莊稼所遮掩。

  戲馬臺:在徐州城南部,與云龍山相對。項羽因山為臺,以觀戲馬,故名。宋武帝劉裕為宋公時,在彭城,九月九日大會賓僚賦詩于此。元嘉二十七年魏太武帝南侵,立氈屋于戲馬臺,以望城中。見《徐州府志》卷八“古跡”。

  畫眉人遠:據(jù)《漢書·張敞傳》記載,京兆尹張敞擅長為婦畫眉,“長安中傳,張京兆眉憮!薄皯摗保ㄗxwǔ),嫵媚。此借“畫眉人”,指稱與盼盼交好者。薩都剌《彭城雜詠呈廉公亮僉事》(五首之四)謂:“何處春風燕子樓,斷碑落日古城頭。畫眉人遠繁華歇,無數(shù)遠山生暮愁!笨膳c本句對讀。

  燕子樓:舊址在徐州城北。

  寄:暫居,形容人生短暫。人生百年寄,古詩云:“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碧K軾《將往終南和子由見寄》詩謂:“人生百年寄鬢須,富貴何啻(chì)霞中莩!北揪溆纱嘶。

  目送飛鴻:嵇(jī)康《兄秀才公穆入軍贈詩十九首》云:“目送歸鴻,手揮五弦!崩畎住毒细栊小吩唬骸捌缴妓l識此老翁?奈何今之人,雙目送飛鴻!庇郑畎住吨亮觋柹降翘熘觏n侍御見招隱黃山》謂:“何意到陵陽,游目送飛鴻!贝嘶蚧闷湟。

  賞析

  上片主要追憶項羽的歷史事跡,并感嘆他的失敗。

  “古徐州形勝,消磨盡,幾英雄!遍_句似乎平平,但一句“消磨”頓使歷史變得沉甸甸的讓人難以拾起。

  “想鐵甲重瞳,烏騅汗血,玉帳連空。”歷史在蒼茫中走來,詞人用寥寥幾筆刻畫出項羽的英雄形象,并自然地轉入他那蒼涼的敗績場面中,“楚歌八千兵散,料夢魂,應不到汗東!睔v史大潮浩蕩而過,成者王侯敗者寇似是人間不變的鐵律,但是誰能阻止歷史的腳步?

  “空有黃河如帶,亂山回合云龍”,本來壯闊的徐州之景,在這里成為了項羽失落地走過歷史的見證者。

  下片,詞人將對歷史的感慨延伸到更廣闊的領域。

  然而下片仍是從項羽對手劉邦開始,“漢家陵闕起秋風,禾黍滿關中!眲铍m在徐州彭城這里戰(zhàn)勝了項羽,但同樣也逃不掉歷史長河的消磨。

  “更戲馬臺荒,畫眉人遠,燕子樓空!边@些都是歷史滄桑的鐵證。

  “人生百年如寄,且開懷,一飲盡千鐘。”回顧歷史之后,詞人再將目光投向自身,百年枯骨,人生寄蜉蝣于天地,何必懷往古之憂呢?

  “回首荒城斜日,倚欄目送飛鴻!睔v史如過眼煙云,個人得失雖然讓人惆悵,在這流動的歷史大河面前卻渺小至極,如此一想,再回首看這荒城、落日、飛鴻,看透人世間不過如此,心中百感交集。

  作者簡介

  薩都剌(公元1272年或1300年-1355年),字天錫,號直齋,元代著名詩人、畫家。其先世為西域人,出生于雁門(今山西代縣),泰定四年進士。授應奉翰林文字,擢南臺御史,以彈劾權貴,左遷鎮(zhèn)江錄事司達魯花赤,累遷江南行臺侍御史,左遷淮西北道經歷,晚年居杭州。薩都剌善繪畫,精書法,尤善楷書。有虎臥龍?zhí)牛朔Q雁門才子。

  薩都剌早年家境貧困,但是薩都剌聰慧靈敏,文學資質異于常人。公元1327年,薩都剌考取了進士,次年七月,擔任鎮(zhèn)江路錄事司達魯花赤一職。公元1331年,薩都剌被調往江南一帶,擔任江南行御史臺掾史一職。任職期間,薩都剌前往過吳楚、荊楚、幽燕、上都等地,并且結交了張雨、馬九皋等知名學者?v觀薩都剌仕途生涯,他曾先后擔任過江南行臺侍御史、淮西北道等多職。晚年間,薩都剌在杭州一帶居住。

  他的文學創(chuàng)作,以詩歌為主,詩詞內容,以游山玩水、歸隱賦閑、慕仙禮佛、酬酢應答之類為多,富有生活實感,描寫細膩,貼切入微。也有些作品反映民間疾苦,揭露社會的黑暗,如《大同驛》《黃河月夜》《鬻女謠》《織女圖》等。還有些詩反映了人民向往和平,反對統(tǒng)治者窮兵黷武的反戰(zhàn)思想,如《過居庸關》《題畫馬圖》等。詩風清麗俊逸,文辭雄健,間有豪邁奔放之作。

  薩都剌寫詞不多,但頗有影響,《念奴嬌·登石頭城》、《滿江紅·金陵懷古》為代表作。后人譽之為“有元一代詞人之冠”。

  薩都剌還留有《嚴陵釣臺圖》和《梅雀》等畫,現(xiàn)珍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作者藝術風格

  薩都剌的詩風,一言以蔽之,”清新”二字。這也是元詩的特點,擺脫了宋詩如同小市民般瑣碎甚至有些詭辯的風格,尋回了唐詩的抒情性。

  作者生平經歷

  薩都剌一說是阿拉伯語Sa’dal—Allāh的音譯,意為“真主之福”,與其字“天錫”意合。號直齋,回回人。祖父思蘭不花、父阿魯赤曾鎮(zhèn)守云、代。薩都剌生于代州雁門(今山西代縣西北),一說生于鎮(zhèn)江(今屬江蘇)。早年家境清貧。泰定四年(1327)登進士第。天歷元年(1328)七月以將仕郎資歷,任鎮(zhèn)江路錄事司達魯花赤,任間多以風教為先,他親書錄事司堂匾為“善教”,用以自勤自勉。至順二年(1331)七月,調任江南行御史臺掾史,前后三年。在職期間,他南至吳楚,西抵荊楚,北達幽燕、上都等地,并與張雨、倪瓚、馬九皋等人詩文唱和,寫出《滿江紅·金陵懷古》、《念奴嬌·登石頭城》、《登北固城樓》、《鬻女謠》等名作。

  元統(tǒng)二年(1334)八月,調任燕南肅政廉訪司照磨(治所真定,今河北正定)。次年初又調職。他曾作為監(jiān)禮官陪集賢學士只兒合舟祭祀拖雷在真定的影堂,又先后赴河間、滄州審察刑獄。后至元二年(1336)春,他南行入閩,就任閩海福建道肅政廉訪司(治福州)知事,途經徐州、揚州、平江、杭州、桐廬、蘭溪、仙霞嶺、崇安、建溪等山水勝地,均留下詩篇。

  后至元三年(1337)八月,他再遷燕南河北道肅政廉訪司經歷,升入從七品,該年冬季到職。至此他一生創(chuàng)作了四百余首詩詞。關于薩都剌的晚年,尚有隱居武林(杭州)、寄情山水而莫知所終之說,還有充任方國珍幕僚以及終于太湖司空山、太白山下之說等。薩都剌自稱“名在儒籍”,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為官清廉,宦績亦可稱道,他生性好游,善寫楷書,主要成就在詩詞創(chuàng)作。由于官職低微,元人將他與貫云石、馬祖常、余闕等并列,但后人備極推崇,列為有元一代詞人之冠。因宦游南北,故胸中包納萬里名勝風情,又以北人氣質,涵融前代各家之長而不蹈襲前人。詩作諸體皆備,文詞雄健,音律鏘然,具有一種清朗寥廓之氣。詩詞編有《雁門集》(有三卷、六卷、八卷、二十卷本)、《薩天錫詩集》十卷、《集外詩》一卷(毛晉刻)、《薩天錫逸詩》(日本刻本)及《西湖十景詞》。

  作者作品集

  薩都剌一生給我們留下了將近八百首詩詞,有描寫景物的山水詩,有抒寫宮廷生活的詩,有懷古也有傷今,訴述個人和社會的不平。他在元代以至整個中國文學史中都是占有一定地位的詩人。因出生在代州,代州古稱雁門,他的詩集也就名為《雁門集》,他本人被稱做“雁門才子”!堆汩T集》最早刊印是元至正年間的八卷本,今已失傳,現(xiàn)存版本以清嘉慶十二年薩龍光刻十四卷本,收輯較為完備,上海古籍出版社八二年出版了殷孟倫、朱廣祁校點的《雁門集》。薩都剌另有《武夷詩集序》文1篇,還留有《嚴陵釣臺圖》和《梅雀》等畫,現(xiàn)珍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薩都剌博學能文,兼善楷書。他的文學創(chuàng)作,以詩歌為主。詩詞內容,以游山玩水、歸隱賦閑、慕仙禮佛、酬酢應答之類為多,思想價值不高。在《送管元帥南征》《送劉照磨之桂林》等詩中,他甚至擁護統(tǒng)治者對起義人民進行鎮(zhèn)壓。但有些詩涉及元代社會的黑暗現(xiàn)實,反映了當時的階級壓迫。如《大同驛》《黃河月夜》《鬻女謠》《織女圖》等等,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生活慘狀。五古《早發(fā)黃河即事》,一方面描寫農夫“炊煙動茅屋,秋稻上垅丘。嘗新未及試,官租急征求。兩河水平堤,夜有盜賊憂”,另一方面描寫貴族公子“斗雞五坊市,酣歌最高樓”,以強烈的對比手法,揭示了元代社會的階級矛盾。有些詩大膽諷刺了統(tǒng)治階級的腐朽與罪惡,筆鋒不僅指向了郡守縣官、王孫貴 戚,且指向了最高統(tǒng)治者。《記事》一詩,用“只知玉璽傳三讓,豈料游魂隔九重。天上武皇亦灑淚,世間骨肉可相逢”的詩句,揭露元武宗次子圖帖睦爾的篡兄位之事,此事為正史不載,被稱為“詩史”。有些詩歌表達了為民請命、勵精圖治的政治思想,如《寄朱縣尹》《送廣信司獄》詩等!逗蠌堊由疲瑲J點第一人,彈劾權貴,左遷西臺御史,旋拜前職,素有退志,故舉兼善勸之》《舊劍》《塵鏡》等詩,希望官吏愛護人民,抒發(fā)了作者以天下為己任的報國志愿。而《過居庸關》《題畫馬圖》等詩,針對元朝統(tǒng)治者窮兵黷武,表達了“男耕女織天下平,千古萬古無戰(zhàn)爭”的反戰(zhàn)思想。這些作品是薩都剌詩歌中的精華部分。

  薩都剌考中進士以前的詩所存甚少,有一首《述懷》詩說:“青春背我堂堂去,黃葉無情片片飛!贝蟮直砺读怂@段時期的心情。他到過鎮(zhèn)江,溯長江而上至漢陽,《客中九日》詩說:“佳節(jié)相逢作遠商”,看來他背井離鄉(xiāng)是為了經商,不過他對于經商并不熱衷,他分外留心的是山川名勝,他寫下了《清明日偕曹克明登北固樓》、《清明日游鶴林寺》等繪景抒情之詩。水光山色比起貨物金錢來于他更有吸引力。他并不想在追財逐利中混過一生。他在《安分》詩中說:“心求安樂少思錢,無辱無榮本自然。春日賞花惟貰酒,冬天踏雪旋添綿。頻將棋局消長日,時燕香熏篆細煙。萬事皆由天理順,何愁衣祿不周全。”詩人薩都剌是一個樂天派。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他都能保持寧靜而處之泰然。他的這種生活態(tài)度和人生觀影響到他的詩詞創(chuàng)作。他的絕大部分詩篇都流露出熱愛生活的樂觀情思。他第一次走進官場正是他曾因經商而 到過的鎮(zhèn)江,他和往日一樣流連山水勝景,登北固樓,游鶴林寺,尋僧訪道,飲酒賦詩,他厭惡俗吏生活,而要做一個詩人。在他一生中留下了大量的山水詩。他有一首《同楊廉訪游山寺》詩說:“扶病強同步,尋幽趣不群。逢僧穿竹去,吹笛隔林聞。山勢浮云合,溪流野水分。徘徊歸徑晚,樹影月紛紛。”“尋幽趣不群”正說明他以飽覽山水為樂事。據(jù)徐象梅《兩浙名賢錄》說他晚年寓居杭州時,“每風日晴美,輒肩一杖掛瓢笠,腳踏雙不藉,走兩山間。凡深巖邃壑人跡所不到者,無不窮其幽勝。至得意處,輒席草坐,徘徊終日不能去,興至則發(fā)為詩歌!焙蜕剿姷牡旎酥x靈運比起來,他熱愛山水是有過之無不及。無怪乎他刻畫山川景物那樣逼真。

  薩都剌的一生大部分在江南度過,在風光秀麗的環(huán)境中,模山范水,寫出了許多賞心悅目的詩篇。不過他曾兩度官翰林國史院應奉文字,稍得宮中見聞。在當時他還以擅長寫作宮詞和麗情樂府著稱。他的朋友楊維楨《竹枝詞序》說:“天錫詩風流俊爽,修本朝家范,宮詞及《芙蓉曲》,雖王建、張籍無以過矣!绷硪晃慌笥延菁舱f:“進士薩天錫者最長于情,流麗清婉,作者皆愛之。”可見他還是一位抒情詩人。如他的《芙蓉曲》:

  秋江渺渺芙蓉芳,秋江女兒將斷腸。絳袍春淺護云暖,翠袖日暮迎風涼。

  鯉魚吹浪江波白,霜落洞庭飛木葉。蕩舟何處采蓮人,愛惜芙蓉好顏色。

  情致雅淡,意象凝聚。似無情而有情,有所思而不怨,蘊藏著作者懷才不遇,飄泊江湖的心情,深得唐李賀、李義山的筆法,辭婉意清!磅庺~吹浪江波白,霜落洞庭飛木葉”,含而不露,有一種身世飄零、孤芳自賞的抒情味道。其他如《過嘉興》《梳頭曲》《新夏曲》《洞房曲》等都具有相同或近似的情調。同樣,他的宮詞,風格亦復如此。《醉起》說: 楊柳樓心月滿床,錦屏繡褥夜生香。不知門外春多少,自起移燈照海棠。這里所描寫的只是宮中女性生活空虛,寓長恨于景物形象之中。一般說來,宮中對于帝王是天堂,而對于宮女卻是地獄。宮中生活題材是十分狹窄的,如果不能識別天堂地獄,描寫就不會深刻。

  好在薩都剌的筆鋒著力處,不曾局限于宮廷。當他的眼光移向廣闊的祖國大地時,他發(fā)現(xiàn)當時的社會是富人的天堂,窮人的地獄。如他的《京城春暮》,詩說: 三月京城飛柳花,燕姬白馬小紅車。旌旗日暖將軍府,弦管春深宰相家。小海銀魚吹白浪,層樓珠酒出紅霞。蹇驢破帽杜陵客,獻賦歸來日未斜。 將“弦管”“層樓”和“蹇驢破帽”相照映,社會不公,個人不平,不需明說,而用意十分清楚。至于他的《鬻女謠》《過居庸關》《征婦怨》《高郵阻風》《織女圖》《百禽歌》《早發(fā)黃河即事》《過淮陰》等,描述社會人生,題材廣泛,更值得重視。《鬻女謠》寫道: 道逢鬻女棄如土,慘淡悲風起天宇…… 人夸顏色重金璧,今日饑餓啼長途。悲啼淚盡黃河干,縣官縣官爾何顏!金帶紫衣郡太守,醉飽不問民食艱。傳聞關陜尤可憂,旱荒不獨東南州?蒴~吐沫澤雁叫,嗷嗷待食何時休! 作者面對這種現(xiàn)象,指摘“金帶紫衣郡太守,醉飽不問民食艱”,斥罵“縣官縣官爾何顏”。這是正義的呼聲。薩都剌看不慣這種不平事,因而他希望“但操大柄常在手,覆盡東西南北行”(《雨傘》)。希望得到一種權力去拯救天下所有在困苦中掙扎的人。但在當時,他的愿望是無 法實現(xiàn)的。薩都剌的懷古之作也頗具特色。如他的《滿江紅(舊誤作念奴嬌)金陵懷古》尤為膾炙人口:

  六代繁華,春色去也,更無消息。空悵望山川形勝,已非疇昔。王謝堂前新燕子,烏衣巷口曾相識。聽夜深,寂寞打空城,春潮急。思往事,愁如織。懷故國,空陳跡。但荒煙衰草,亂鴉紅日。玉樹歌殘秋露冷,胭脂井壞寒螀泣。到如今,唯有蔣山青,秦淮碧。

  這首詞作于至順三年或四年他任江南諸道行臺侍御史時期。 人事代謝,古往今來,蒼涼豪邁,感慨萬端。但青山永在,綠水長存,一代新人將把金陵重作英才聚合的場所。懷古正所以思今。薩都剌的作品往往表達著磊落曠達的胸懷。他一生中往來南北,對于民情習俗,見聞較多,使他有些詩詞生活氣息甚濃,感染力很強。如《初夏淮安道中》說: 魚蝦潑潑初出網,梅杏青青已著枝。滿樹嫩晴春雨歇,行人四月過淮時。 “魚蝦潑潑”,“梅杏青青”,夏日初晴,著一嫩字,生意全出。給人以曠達、樂觀、清新、舒暢的感受。生動的形象帶著鄉(xiāng)土氣息把讀者引進一個新的境界。

【《木蘭花慢·彭城懷古》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木蘭花慢·彭城懷古原文、注釋及賞析10-25

《木蘭花慢》原文注釋賞析10-25

木蘭花慢·漁父詞原文及賞析09-03

《木蘭花慢·可憐今夕月》原文及賞析09-13

木蘭花慢·可憐今夕月原文及賞析08-14

[經典]木蘭花慢·鶯啼啼不盡原文及賞析08-17

木蘭花慢·鶯啼啼不盡原文賞析08-17

木蘭花慢·鶯啼啼不盡原文、賞析09-22

木蘭花慢·鶯啼啼不盡原文及賞析08-10

木蘭花慢·紫簫吹散后原文及賞析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