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漫話讀后感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和感想記錄下來吧。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育漫話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這幾天讀完洛克的《教育漫話》,這本書十分通俗易懂,作者有如在和親朋好友話家常,語調(diào)親切平和,道理簡單明了,但他所講的東西卻非常深刻,極有啟發(fā)意義。洛克告訴我們一些實用的教育真理,其實那些都是一些看似瑣碎的小事,實際關(guān)乎孩子一生的命運。下面我就來講一下我的幾點主要體會。
關(guān)于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的幼時習慣,洛克講了方方面面,我覺得非常細致,尤其關(guān)于孩子的排便。大部分家長都會關(guān)心稍大孩子的每頓飯吃多少,胃口稍微不好就緊張了,卻忽略了孩子的排便習慣,我們家孩子便秘嚴重的時候都要用開塞露。洛克認為便秘百害而無一利,沒什么比大便通暢而有益于健康了。洛克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大便和吃飯一樣受人控制,只要堅持一段時間,在固定時間到廁所做該做的事,就會得到自然的功能。這個我學到了,可以改善孩子的便秘,而不去靠藥物。
其次,關(guān)于“調(diào)教孩子的精神世界”這一部分,洛克說別讓大人的習慣教壞孩子,比如暴力、報復、夸耀、找借口、尤其是大吃大喝。洛克說,雖然飲食清淡有利健康,但當周圍全是好吃好喝的聲音時,就難抵誘惑了!俺缘煤谩钡穆曇魰碳と说挠,從而追求山珍海味,甚至將“吃得好”等同于“生活得好”。社會風氣如此,理性怎能不變得蒼白?確實,我們朋友圈里曬娃的有多少是帶娃胡吃海喝的。所以洛克說做父母的一定要認識到這點,并清楚雖然身在邪惡中,但依舊要脫俗、正確引導兒童。
洛克講了很多管教孩子的具體方法,其中有一條說與孩子成為朋友,真的發(fā)人深省。小時候我的父母雖然疼愛我,卻一直板著臉,嚴厲地對待我們,很少與我們親近,我甚至不記得對父母說過我愛你這樣的話。但那時的我們無法選擇教育,輪到成年的'自己來實施教育時,是在復制經(jīng)驗還是該重新學習?我愿選擇后者。洛克說,一些事情可以和孩子商量著做決定,那樣孩子能更快地成熟,又可以建立起友誼。孩子向我們請教問題時,要拋開家長的威嚴,以朋友的身份跟孩子對話,把自己的經(jīng)驗告訴她們。這樣,孩子遇到問題才會愿意向我們請教,而不是埋在心底。給孩子講一些真實事例,讓孩子自己運用理智去判斷,這比用嘴講出的勸誡更能讓孩子接受,并在內(nèi)心牢記各種行事原則。語言只是對事物的一種模糊描述,很容易被人遺忘,讓孩子參加一些事情的討論、發(fā)表個人觀點,能使孩子對該做的事情有更加形象的印象。
不管孩子提出什么問題,都不要打擊或嘲笑他們。應根據(jù)孩子的年齡和理解能力,盡量讓孩子弄明白。洛克認為很多孩子因好奇心、求知欲未被滿足,才把時間浪費在無聊的消遣中,否則他們會在學習知識上獲得更大的樂趣。我自己對于孩子提出的問題,通常是:如果問題無關(guān)緊要,我便敷衍了事,如果孩子打破砂鍋問到底,就會顯出不耐煩,甚至說你不需要知道這些;這顯然不對了,因為一些在我們看來是理所當然的問題,在孩子眼里仍是一個新來者對于未知世界的重大發(fā)現(xiàn)。所以要知無不言而又耐心細致地幫助孩子了解世界。
看完了《教育漫話》,我想如果成年人的我,按照他說的方式去養(yǎng)育小時候的我,很有可能就不是現(xiàn)在的樣子,也許我會變得更好:身心健康,有德、有識、有禮、有趣,懂得自制,熱愛學習,努力工作,也會享受閑暇的時光。可惜小時候我回不去了,卻不得不面對成年后的自己。盡管如此,在面對自己和孩子們時,多了一些勇氣和理性的力量,讓我和孩子一起學習、共同成長!
【教育漫話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教育漫話》讀后感09-15
《教育漫話》讀后感03-16
《教育漫話》讀后感6篇02-04
漫話探險02-22
《教育漫話》讀書筆記(通用14篇)05-19
漫話糊涂經(jīng)典散文08-28
漫話天山散文04-27
漫話老師作文07-04
漫話老師作文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