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蘇東坡傳讀后感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你想知道讀后感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初二蘇東坡傳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初二蘇東坡傳讀后感1
蘇東坡是一個天生的樂天派,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心腸慈悲的法官,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作家,是偉大的書法家,是釀酒的實驗者,是工程師,是假道學的反對派,是瑜伽術的修煉者,是人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上的秘書。
可以說,蘇東坡的一生豐富多彩。他一生融儒、釋、道于一體,詩、文、詞、書、畫俱在才俊輩出的宋代登峰造極。他的文章聞名天下,仕途卻歷盡艱辛,屢遭迫害,但終不改其樂觀的天性。
蘇軾在四十歲以后半生漂泊不定,從顯貴一直貶至卑微小吏,嘗盡世間疾苦。貶謫途中的'蘇軾也自嘲:有的不是學問,而是一肚子的不合時宜。
蘇軾的“言”是出名的。曾經(jīng)上神宗皇帝“萬言書”,譏評時事,論辯是非,希望神宗改變變法的心意,不久就遭貶職。此時的蘇東坡依然胸懷大志,大不了“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一時興起,作詩幾首,卻被好事者誣陷,強加對君主大不敬的罪名,釀成一時轟動朝野的“烏臺詩案”,身陷窘境,自己卻不是很在意,四處游玩,四處寫作,四處交友。以灑脫看待困境,以微笑面對人生。
人生充滿了失敗與挫折,你的態(tài)度決定你的人生。你積極對待,生活則充實、精彩、光明一片;如果你消極對待,生活則空洞、無趣、一片黑暗。
霍金在劍橋大學讀研究生時,被診斷患了“盧伽雷病”,不久,就完全癱瘓了。1985年,霍金又因肺炎進行了穿氣管手術,此后,他完全不能說話,全身只有三根手指能動,只能依靠安裝在輪椅上的一個小對話機和語言合成器與人進行交談;看書必須依賴一種翻書頁的機器,讀文獻時需要請人將每一頁都攤在大桌子上,然后他驅動輪椅如蠶吃桑葉般地逐頁閱讀。
霍金正是在這種一般人難以置信的艱難中,以微笑面對人生成為世界公認的引力物理科學巨人。霍金在劍橋大學任牛頓曾擔任過的盧卡遜數(shù)學講座教授之職,他的黑洞蒸發(fā)理論和量子宇宙論不僅震動了自然科學界,并且對哲學和宗教也有深遠影響。
人生苦短,讓我們像蘇東坡、霍金一樣以微笑面對人生,讓我們的人生更加充實,更加精彩,更加光明!
初二蘇東坡傳讀后感2
《蘇東坡傳》,作者林語堂。寫書人與被寫人的名字都如雷貫耳,所以,這是一本含金量非常高的經(jīng)典之作。
當時讀它依然帶著一些目的性和應急性——為了講好《大學語文》的一節(jié)專題,即《宋代文學的集大成者——蘇東坡》。后來了解到,這本書還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長篇傳記開標立范之作。學貫中西的林語堂先生用生花妙筆,將一位文學家、政治家、書畫家的一生娓娓道來,一個性格鮮明、多才多藝、形象飽滿、可敬可愛的蘇東坡清晰地浮現(xiàn)在人們的眼前。
古人之中,我最喜歡蘇東坡,首先是喜歡蘇東坡那些“明月幾時有”“橫看成嶺側成峰”等等朗朗上口的詩文,再就是被蘇東坡的“十年生死兩茫茫”的深情所打動,被蘇東坡“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曠達樂觀態(tài)度所折服,讀完這本書后,更覺得蘇東坡“是天地間的鳳毛麟角”,也只有林語堂林大師的如椽之筆能把他夸盡、寫真、寫活。林大師說:“知道一個人,或不知道一個人,與他是否為同代人,沒有關系。主要的倒是對他是否有同情的了解。歸根結底,我們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們只能完全了解我們真正喜歡的人。我認為我完全知道蘇東坡,因為我了解蘇東坡。我了解蘇東坡,是因為我喜歡蘇東坡!
而我們知道,有時我們愛上一個人,或者將之視為偶像,是因為我們心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知道,這樣的人是我們窮極一生也無法成為的,無論是先天的天賦,還是后天的風骨氣韻,或者是大時代給與的波瀾壯闊。我們掙扎在自己的人生里,一不留神就變成了塵埃,那么渺小,那么為現(xiàn)實所迫,一切都是有理由的不得已,因此別人的閃光天賦和放任性情就成了我們在暗夜里羨慕嫉妒恨的標的之一。
對韓寒如此,對邁克爾杰克遜如此,對蘇東坡更是如此。蘇東坡的智慧與才情,不但驚艷了同時代的人,還穿越了千載的悠悠歲月,溫暖著我們,和我們同悲同喜。這樣活潑潑的生命,這樣平易近人的古人,這樣的心胸才華,這樣跌宕起伏的命運和他在命運流轉之間表達出的達觀幽默,享受生命的態(tài)度,真的是古今中外再找不出第二個出來。
每當想到世間曾經(jīng)有一個這樣偉大而溫暖的靈魂生活過,我就覺得非常感動。蘇東坡用他的文,他的行,他的人,讓我看到了生命的一種境界。
【初二蘇東坡傳讀后感】相關文章:
蘇東坡傳初二讀后感600字04-23
《蘇東坡傳》讀后感:略懂蘇東坡。07-07
★蘇東坡傳讀后感12-31
蘇東坡傳讀后感12-28
蘇東坡傳的讀后感01-04
蘇東坡傳 的讀后感04-24
蘇東坡傳讀后感04-28
《蘇東坡傳》讀后感07-13
《蘇東坡傳》的讀后感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