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教學設(shè)計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接觸過一些比較經(jīng)典的詩歌吧,詩歌具有精煉含蓄的特點,起著反映社會生活、表達思想感情的作用。那么問題來了,到底什么樣的詩歌才經(jīng)典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詩歌教學設(shè)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詩歌教學設(shè)計1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背誦課文,默寫《牧童》,能用自己的話表達詩詞的意思。
2、體會詩詞的意境,豐富學生情感,從詩句中感受童年的快樂。
3、認識本課4個生字,會寫7個認識的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賴”等詞語在詩句中的意思。
【學習重點】
體會詩詞意境,練習感情朗讀。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回顧激趣
我們曾經(jīng)學過不少關(guān)于描寫兒童的詩,你還記得嗎?試著背一背。
二、初讀詩文,展現(xiàn)畫面
1、今天我們又要來學習兩首描寫兒童生活的詩。請同學們朗讀兩首古詩。在學生朗讀中,注意正音!八颉弊xsuō,“遮”讀zhē,不要讀成平舌音。
2、在《牧童》和《舟過安仁》兩首詩中,你分別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三、精讀詩文,走近畫卷
1、你最喜歡哪首古詩?選一首自己研讀理解。
2、自由組合小組,合作探究,選擇一首詩進行研讀,了解詩意,理解字詞,逐句解決。
3、老師參與學生的研究。
四、品讀詩文,走進畫卷
1、學習第一首詩:
⑴ “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蹦愀惺艿搅耸裁?
六七里方圓的原野鋪滿了青青的野草,三四聲悠揚的笛聲和著微微的晚風傳來?梢愿惺艿胶⒆邮悄敲吹挠崎e自得、怡然而樂,感受到的是一種野趣。
帶著自己的感受讀讀這兩句。
、 “歸來飽飯黃昏后,不脫蓑衣臥月明!蹦憧吹搅耸裁?說說感受和意思,然后朗讀。
牧童牧牛回來已到黃昏,晚飯吃得飽飽的,無憂無慮,還沒脫下蓑衣就躺在院子里,悠然自得地看那漸漸升起的明月。
可以感受到的是孩子的心情是那么的舒暢,他的生活是無憂無慮,非常愜意。
、窃娋渲忻鑼懥四镣瘹w來后的場景,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牧童?從哪里看出來的?
一個“弄”,一個“臥”。
(可愛、調(diào)皮、疲倦。)
、日f說詩中描繪的畫面,加上自己的想象,把兩句詩意連起來說一說。
2、學習第二首詩:
、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讀了這兩句,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一只小船上坐著兩個小孩子,他們把篙收了,棹停了,坐在船上。
、 “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理解詩句意思,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十分奇怪為什么沒有雨,他們也把傘張在那兒,原來他們是在遮雨,而是別出心裁,用傘試風。
“張、使風”描繪出兩個淘氣、可愛、天真的孩子。
⑶朗讀詩句:
讀出孩子的調(diào)皮,感受那悠閑的畫面。
五、再讀詩文,感受意境
1、比較兩首詩的人物,你更喜歡哪位詩人筆下的“頑童”?為什么?
2、背誦古詩。
六、拓展延伸,想象畫卷
1、選擇其中一幅畫面,進行想象,改寫成一篇有趣短文。
2、默寫《牧童》。
第二課時
一、揭題,初知“美”
1、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南宋詞人辛棄疾寫的一首詞《清平樂·村居》。
2、釋題:
⑴介紹作者辛棄疾。
、坪喗樗卧~以及詞牌名:清平樂。
、谴寰樱~的題目!熬印笔裁匆馑?
(居住。)
“村居”呢?
(居住在鄉(xiāng)村。)
二、初讀,走近“美”
1、聽朗讀錄音,看圖畫。
2、請同學自由地來讀這首詞:
把它讀正確,流利。做到字字讀準,句句通順。
3、讀得怎樣?請你的同桌來評一評,你讀給我聽,我讀給你聽。
4、學生再讀:
讀讀、看看、想想。讀懂的記下來,不懂的做記號。
5、遇到不理解的地方,應(yīng)該怎么辦呢?
請同學們通過你喜歡的途徑進行合作探究,可以,可以找資料,可以相互討論,可以看圖、可以聯(lián)系上下文,也可以向老師請教。
三、品讀,感受“美”
1、通過剛才的學習,說說自己的收獲:
(先說前面的,再說后面的,依次說。注意說話要有條理,先說字意、詞意、再說句意。)
、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看圖知道。你感到了什么? (簡樸的鄉(xiāng)間生活,但很美。特別是青青草讓人想起了春天踏青的美好感受。)
學生朗讀。
⑵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fā)誰家翁媼。”
(學生自由的輕聲讀這句,感受到了什么:一對頭發(fā)花白的老夫婦滿臉通紅,大概剛喝了酒,他們親熱相待,用鄉(xiāng)音聊天說話。) 僅僅是酒讓他們醉了嗎?如此溫馨、幸福、美好的生活,怎么不令人醉呢? ⑶一對白發(fā)夫妻操著吳音正在親密地聊天,他們?yōu)槭裁锤械竭@樣幸福呢?請同學們細細閱讀下面的內(nèi)容。
⑷追問:
作者是怎樣寫出孩子們的可愛的'呢?
(大兒子在河東豆地鋤草,二兒子在編織雞籠,最喜歡的是頑皮的小兒子,在河邊伏著剝蓮蓬、取蓮子。)
、勺x讀看,從讀中感受到了什么呢?
、释瑢W們讀得真好!是的,這戶人家雖然住的是──“茅檐低小”,但是周圍的環(huán)境很美──“溪上青青草”,這戶人家翁媼之間──“醉里吳音相媚好”,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多幸福的鄉(xiāng)村生活啊,那對白發(fā)夫妻陶醉了。
2、用生動的語句將你欣賞到的這副畫面描繪給大家聽聽。
3、你能用朗讀,把詞中的情趣表現(xiàn)出來嗎?
(他的朗讀仿佛讓老師和同學們親眼目睹了那充滿情趣的鄉(xiāng)村田園生活。) 四、再讀全詞,回味“美”
1、想一想:
這對白發(fā)翁媼生活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又有勤勞可愛的兒子,心情怎么樣? (要求找出詞中的“醉”字進行品味。)
2、作者偶爾看到了白發(fā)翁媼的生活環(huán)境,心里又想些什么呢? (繼續(xù)品味“醉”字。)
3、那對白發(fā)夫妻陶醉了。作者辛棄疾看到此情此景,也陶醉在這樣的畫面之中。你呢?
4、配樂朗讀或背誦。
五、課外拓展,延伸“美”
1、背誦這首詞。
2、把這首詞改編成一篇優(yōu)美的短文。
詩歌教學設(shè)計2
【教學設(shè)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diào):“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lǐng)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xiàn)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nèi)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北驹O(shè)計力求體現(xiàn)把學生放在學習的主體位置,著力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為學生設(shè)計形式多樣的求知活動,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活動中理解課文、積累詞匯、拓展思維空間。因為學生都知道一年有四個季節(jié),對于每個季節(jié)的特征也基本了解。所以教學本課應(yīng)該努力挖掘?qū)W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創(chuàng)設(shè)一定的情境,讓學生在色彩鮮明的圖畫中感受四季的美,在聲情并茂的朗讀中感受文本的美,在主動識字中享受成功的喜悅,在閱讀和創(chuàng)造中體驗學習語文的樂趣。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使語文課堂變得“充實”、“厚實”起來,喚起一年級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從而真正喜歡我們的語文教學。
【教材說明】
《四季》是九年義務(wù)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一冊的一篇課文,是學生學習了漢語拼音和識字(一)后的第二篇課文,這篇課文是一首富有童趣的詩歌。本首詩通過對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葉、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這幾種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現(xiàn)四季的特征。詩歌采用擬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語言親切、生動,讀來瑯瑯上口,能喚起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同時,四幅插圖色彩明麗,形象生動,便于學生觀察和想象。學習了本文能讓學生感受到大自然的優(yōu)美,從而讓環(huán)保意識悄悄地在他們心里萌生,使他們養(yǎng)成從自己身邊的小事做起,激勵他們?nèi)⑴c環(huán);顒印Un文要求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及學會本課生字詞,并且美觀地寫字。課文共有四句話和四幅圖,每句話配有一幅圖,第一句寫春天;第二句寫夏天;第三句寫秋天;第四句寫冬天。整首詩歌通俗易懂,字里行間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本文分為兩課時,第一課時識記11個生字,正確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悟課文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第二課時復(fù)習鞏固識字,指導書寫生字,背誦課文。
【教學目標】
根據(jù)《語文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結(jié)合教材及本班學生實際,本著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自主全面主動發(fā)展的原則,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目標:認識11個生字。會寫“七、兒、九、無”4個生字。 能力目標: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情感目標: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個季節(jié)的美麗,激發(fā)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根據(jù)教材本身的特點和本單元的教學要求,結(jié)合學生的已有知識和心理特點,確立本課教學重點為:識字寫字教學與朗讀教學。教學難點: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發(fā)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樹立初步的環(huán)保意識,模仿課文自創(chuàng)詩歌。
通過訓練學生朗讀、背誦課文,自創(chuàng)詩歌及識字,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使知識和思想教育互相滲透。
【教學準備】
課文課件、生字卡片、擬人貼圖
【課時安排】
2課時
【課前活動】
請大家拿出手,摸著自己的胸口說:“我是最棒的!”再用手搭在同桌的肩上,對你的同桌說:“你是最棒的!”最后讓我們齊聲說:“我們是最棒的!”
【設(shè)計意圖:自信心是學生走向成功的重要精神力量 。課前幫助學生建立學習上的自信,激發(fā)其學習的積極性!
第一課時
一、帶學生走進生活,初步感受四季美。
1、同學們,什么季節(jié)已悄然走進我們的生活,來到了我們的身邊?(相機板書:秋季)你是從哪兒發(fā)現(xiàn)的?(學生根據(jù)身邊現(xiàn)象談:樹葉、玉米黃了,天氣涼了,蘋果熟了等。)
2、一年中,除了秋季,還有哪幾個季節(jié)?在你眼中,它們又是什么樣的?(學生根據(jù)生活閱歷談:春天桃花粉紅,夏天可以吃上香甜可口的西瓜,冬天堆雪人打雪仗等。)
3、春夏秋冬各有各的特點,老師要帶同學們?nèi)バ蕾p這四季美麗的`風光,高興嗎?(課件播放四季美麗的風光圖片。)
4、現(xiàn)在,你們知道一年有哪幾個季節(jié)嗎?(相機板書:四季,用筆要慢,學生書空,齊讀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guān)于四季的兒童詩。
【設(shè)計意圖:充分挖掘?qū)W生擁有的生活經(jīng)驗和知識背景,在觀察圖中整體感知四季的景物,培養(yǎng)觀察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最大程度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增強教學效果。】
二、讀中學識字,讀中感悟美。
1、我們欣賞的圖畫美,課文描寫的更美。讓我們一起走進美麗的四季,去欣賞四季的美麗景色吧!(配樂,學生邊欣賞邊聽教師范讀課文。)
【設(shè)計意圖:詩歌的教學范讀特別重要,教師朗讀的投入不僅能引領(lǐng)學生進入詩境,同時能使學生受到良好的審美教育和情感熏陶!
2、你也想讀一讀課文嗎?請同學們打開課文,認認真真地讀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來學習,邊讀的時候把今天要認識的漢字娃娃用圓圈圈出來,多讀幾遍。
3、讀好的小朋友與小伙伴交流一下,哪些生字朋友你已經(jīng)認識了讀給小伙伴聽,說說你是怎么認識的?還不認識的交流交流用什么好辦法記住它們?
4、識字(生字寶寶可調(diào)皮了,他們一個個都跑出來想考考大家呢!大家準備好了嗎?) ⑴ 、出示“圓、秋、雪、肚”4個帶拼音的生字(將這四個字的偏旁涂上紅色),這些偏旁你認識嗎?你是在哪里認識這些偏旁的?這些偏旁和我們以前學過的生字有什么不同?
【設(shè)計意圖:交流已有的識字經(jīng)驗,達到互相學習的目的。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一絲不茍的學習態(tài)度,通過仔細觀察偏旁的變化,養(yǎng)成對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
⑵、拿出自制的生字卡片同座交流識字方法。(先說怎樣記住這些字,再互相檢測)
、 、請你來當小老師,你想提醒大家在識字的時候注意什么?(比如:“說、是”是翹舌音;禾+土=秋,月+土=肚,口+十=葉;“是”和“足”“驚”和“就”長得像,別記混了等等。)
⑷、開火車認讀生字和生詞。
【設(shè)計意圖: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chǔ),是低年級的教學重點,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jīng)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jié)合。】
課間游戲:摘蘋果
【設(shè)計意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間游戲的設(shè)計符合小學低年級兒童的年齡特點,為識字還有困難的學生提供了再次學習的平臺】
5、朗讀感悟:
⑴ 將這些生字送回課文中你還認識他們嗎?請你試著讀一讀。(自由練讀課文)
、 指名讀文,聽聽他讀得怎樣。
【設(shè)計意圖:引導學生學會傾聽,教會學生評價的方法,加強學生的間的互相評價,促進每個學生的健康發(fā)展!
⑶、選讀:
選讀自己喜歡的內(nèi)容,注意讀出自己的喜愛之情。
【設(shè)計意圖: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把握閱讀教學以“讀”為本的特點,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
⑷、感悟:
反復(fù)讀文,說說你讀懂了什么。(如。每小節(jié)講的是一個季節(jié),課文講了四個季節(jié),春、夏、秋、冬這四個季節(jié)都有什么特點……)
【設(shè)計意圖:重個體差異,保護學生感悟!
三、做輕松操,放松心情。
教師帶著學生一起做1分鐘有趣的輕松操。
【設(shè)計意圖:針對低年級的學生的注意力持久性不長的特點,在教學內(nèi)容進行到一半或一大半的時候,教師帶著學生做1分鐘有趣的輕松操。這樣放松了學生的心情,使學生很快地把精神集中起來,為接下來的學習環(huán)節(jié)打下基礎(chǔ)。既注重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又提高了教學效率! 四、寫字指導。
1、 出示“七、兒”兩個字,認讀。
2、 這兩個字寶寶都有一個共同的筆畫,你知道它是什么嗎?這個筆畫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新的筆畫:豎彎鉤。(教師示范豎彎鉤的寫法)在你喜歡的地方書空,每個筆畫各寫兩遍,注意筆順規(guī)則。
3、觀察每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問:這兩個字怎樣寫好看?(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學會思考,學會實踐。)
4、 練寫。(老師示范豎彎鉤的寫法:折角運筆的方法,要寫得圓潤。)根據(jù)觀察所得先描紅,再自由練寫,想寫幾個就寫幾個,直到自己滿意為止。教師巡視指導。
【設(shè)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
五、小結(jié)。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的收獲真不少!認識了11個生字,寫了兩個生字,讀熟了課文。為自己祝賀祝賀!下節(jié)課我們將一起走進四季。
【設(shè)計意圖:既對整堂課的學習有了一個歸納和總結(jié),體現(xiàn)了課堂結(jié)構(gòu)的完整性,又是對下一環(huán)節(jié)的引出!
詩歌教學設(shè)計3
一、活動目標:
1、欣賞理解古詩,感受故事的意境美和語言美,學習有感情地朗誦。
2、能用自己的語言大膽地表達對春天景色的感受。
二、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畫有古詩中的景象的圖片一幅,配樂。
2、經(jīng)驗準備:幼兒有觀察過春天美景的經(jīng)驗,主要回顧春鳥啼鳴、春風春雨吹打、春花謝落等聲音和景象。
三、指導要點
1、活動重點:欣賞、理解古詩,感受古詩的意境美和語言美,有感情地朗誦。
2、活動難點:理解古詩詩意,并學習用自己的語言表述。
3、指導要點:通過圖片觀察、分句解讀等方式,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nèi)容。感受古詩《春曉》的意境美和語言美。
四、活動過程
1、出示教學掛圖(或多媒體課件),引導幼兒觀察圖片,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自由表達對春天景色的感受。
提問:春天里有哪些美麗的景色?春天里你感覺怎么樣?請把你看到的景色用好聽的話說一說。(引導幼兒回顧:春天的花、樹、風雨,鳥的聲音,以及春天溫和的氣候讓人有好睡眠等。結(jié)合幼兒的回答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經(jīng)驗,豐富相關(guān)詞語,如小鳥在“啾啾”地唱歌;夜晚刮風下雨啦;有一棵棵開滿花的樹;許多花瓣落下來等。)
小結(jié):春天是個美麗的季節(jié)。小鳥在樹上“啾啾”鳴叫,花朵都被春天的風雨吹落到地上,小朋友在春天的夜里睡覺可舒服了,早晨都不想醒來。
2、教師示范朗誦,引導幼兒初步欣賞、理解古詩內(nèi)容。
師:古時候有個詩人名叫孟浩然,他特別喜歡春天里的`景色,還寫了一首詩歌,名字叫《春曉》,就是春天的早晨。詩人在春天的早晨里睡醒發(fā)現(xiàn)了什么呢?我們一起來學習這首詩歌。
老師示范朗誦古詩后,提問:詩歌里講了什么?說說哪些地方你聽懂了,哪些地方?jīng)]聽懂。
3、教師再次示范朗誦,以邊提問邊講解的方式幫助幼兒理解古詩內(nèi)容。
第一句:春眠不覺曉。有誰知道春眠是什么意思呢?(春:指春天;眠:指睡眠;不覺:指不知覺;曉:指早晨。)
小結(jié):“春眠不覺曉”的意思是“春天里好睡覺,不知不覺天亮了”。
第二句:處處聞啼鳥。詩人聽到了什么聲音呢?(處處:指到處;聞:指聽到;啼:鳥叫聲。)
小結(jié):到處聽到鳥兒“啾啾”啼叫聲。
第三、四句:早晨醒來,詩人看到滿地的落花,他會想到什么呢?“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是什么意思?
小結(jié):詩人看到滿地落花,就是在想“也里傳來刮風下雨得的聲音,不知道吹落了多少花朵呢!”
4、教師配樂朗誦古詩,引導幼兒感受故事的意境美和語言美。
教師模仿古人,以抑揚頓挫的聲音朗誦詩歌,表達出對春天景色的喜悅之情。
提問:聽了這首詩,你有什么感覺?
5、幼兒學習朗誦古詩。
(1)在教師的帶領(lǐng)下跟讀古詩。
(2)配樂學習朗誦古詩。
6、延伸活動。
請幼兒把古詩《春曉》帶回家與爸爸媽媽分享,一起朗誦古詩。
五、評價要素
1、能否感受古詩《春曉》的意境美,并喜歡朗誦。
2、能否大膽表達對古詩的理解。
六、活動建議
請家長在春天的節(jié)假日里帶著幼兒去踏青,進一步感受、體驗春天。
詩歌教學設(shè)計4
教學要求
1.通過誦讀詩歌、欣賞詩歌、學寫兒童詩,感受詩歌的魅力。
2.通過收集、整理和合編小詩集,激發(fā)對詩歌的興趣,提高欣賞詩歌的能力。
重點難點
1.使各項活動有序進行,并號召每個同學都積極參與。
2.用恰當?shù)恼Z氣讀出詩歌表達的情感,表情、手勢要自然、大方。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誦讀詩歌、欣賞詩歌、學寫兒童詩,感受詩歌的魅力。
2.通過收集、整理和合編小詩集,激發(fā)對詩歌的興趣,提高欣賞詩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1.同學們,通過前面的學習,你們對詩歌有了一定的了解,也知道了一些有關(guān)詩歌的知識和故事。那么,你們想不想進一步走進詩歌,去了解更多有關(guān)詩歌的知識和趣事呢?你們想知道哪些有關(guān)詩歌的知識呢?(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引導:綜合性學習就是最好的學習方法)
2.我國是一個詩歌的國度,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想一想:我們都學過哪些詩歌?你對哪些詩人有所了解?你知道哪些與詩歌有關(guān)的知識或趣聞軼事?除了中國的詩人、詩歌,你還知道其他國家有哪些著名的詩人和詩歌嗎?
3.生活中處處有詩歌,天真的兒歌、樸素的民歌……你們想了解更多的`詩歌嗎?但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搜集的資料也是有限的,那就請同學們分工合作,共同輕叩詩歌的大門吧。那要如何才能合作完成呢?(擬訂活動方案,分工合作,明確職責,各施其能等)
4.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輕叩詩歌大門吧。ò鍟狠p叩詩歌大門)
二師生合作,共商計劃
1.在進行綜合性學習之前,我們要做好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制訂活動計劃。好的活動計劃,是活動成功的前提。請大家想想,在制訂綜合性學習活動計劃時有哪些要求。
2.學生匯報制訂活動計劃的要求,教師相機引導。
。1)組成小組。
。2)確定活動內(nèi)容。
。3)活動計劃應(yīng)該包括的內(nèi)容:活動時間、活動內(nèi)容、參加人員、分工情況、人員職責等。
。4)活動結(jié)束后,展示活動成果。
3.教師總結(jié)。
圍繞“合作編小詩集”“舉辦詩歌朗誦會”,有選擇地開展活動。(板書:合作編小詩集舉辦詩歌朗誦會)
。1)通過多種途徑,收集詩歌或記錄當?shù)氐拿窀、童謠,以及有關(guān)詩歌的知識和故事等。
。2)按照一定的類別,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整理、歸類。
。3)欣賞自己喜歡的詩歌,大體把握詩意,體會詩人的感情。
。4)舉行詩歌朗誦會。
。5)根據(jù)興趣,有選擇地開展寫童詩、詩歌知識競賽、合作編小詩集等活動。
4.學生分組討論活動計劃。(教師適時關(guān)注學生分組的情況,做適當調(diào)整)
討論時要合理規(guī)劃分工,如專人記錄討論結(jié)果,專人負責整理討論意見,并形成完整的計劃。
三制訂計劃,修訂完善
1.以小組為單位匯報活動計劃。
2.師生共同評議。(教師相機引導,注意計劃的完整、合理、科學以及活動形式盡量不重復(fù))
3.小組根據(jù)評議,修改、完善活動計劃。
四執(zhí)行落實,開展活動
學生根據(jù)擬訂的計劃,開展活動,進行綜合性學習。
1.合作編小詩集。
。1)可以編排哪些內(nèi)容?
①收集的詩和自己寫的詩。
、谂c詩有關(guān)的故事或資料。
(2)怎么編排?
①從詩人、內(nèi)容、形式等角度給詩歌分類。
②配上插圖。
③用書法形式展示喜歡的詩。
。3)交流展示。
給小詩集取一個好聽的名字,制作封面和目錄,裝訂后在班里展示。
。ò鍟悍诸惻鋱D取名封面目錄)
2.舉辦詩歌朗誦會。
。1)選擇詩歌。
小組討論,如,選哪幾首詩歌來朗誦,采用什么形式才能使本組的朗讀更精彩。
(2)怎樣開好班級詩歌朗誦會?
、偻七x主持人。
②安排節(jié)目順序。
③選出評委。
(3)對朗誦者提出要求。
①用恰當?shù)恼Z氣讀出詩歌表達的情感。
、诒砬、手勢要自然大方。(板書:語氣恰當表情、手勢自然)
五課堂小結(jié)
此次綜合性學習,我們學會了編排詩集,學會了朗誦詩歌,更學會了創(chuàng)作詩歌。課下希望同學們多閱讀一些優(yōu)美的小詩,也多創(chuàng)作一些優(yōu)美的小詩,爭做小詩人!
【詩歌教學設(shè)計】相關(guān)文章:
教學教學設(shè)計03-08
高中詩歌鑒賞教學反思04-18
詩歌大樹媽媽教學反思05-09
高中詩歌鑒賞教學反思05-29
數(shù)學教學教學設(shè)計03-23
《所見》教學設(shè)計12-03
必備教學設(shè)計04-12
實用的教學設(shè)計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