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假虎威》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狐假虎威》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狐假虎威》教學設計1
教材解讀:
這是一篇傳統(tǒng)寓言故事,通過一只狐貍狡猾地騙過老虎不僅使自己逃脫危險,而且讓其他動物紛紛逃竄的故事,比喻依仗別人勢力來欺壓人,課文中狐貍的神態(tài)、語言,都可以看出狐貍的狡猾,如“眼珠子一轉”這與老虎的“猶豫不決“”半信半疑“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故事的結果,動物們被嚇跑,老虎被騙上當,狐貍的狡猾與老虎的愚昧表露無遺,這篇充滿情趣的寓言故事,生動形象的語言宜于“讀”極具爭議的“人物”評價宜于“議”,引人入勝的情節(jié)發(fā)展宜于“演”。
學情分析:
學生年齡小,容易被童話故事的人物和情節(jié)所吸引,因此,學習起來并不難,語言生動有趣,易于學生理解,而且學生朗讀的欲望很強,這樣就可以根據(jù)學生這一特點,讓學生以各種方式來讀,讀后分析人物特點,再分組組競賽讀,分角色讀,總之,學生真正切實通過讀達到了理解課文的目的,這樣也加強學生小組合作的意識,對學習知識有很大的幫助。
教學目的:
1、通過寓言故事,知道成語“狐假虎威”的'意思,課文中的狐貍和老虎有自己的認識。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3、認識12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教學重點:
1、對寓言故事,既要尊重,學生的獨特的體驗,又要注意健康的價值取向。
教學難點:
抓住課文中關鍵的詞句體會狐貍湖老虎的角色特點,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掛圖和狐貍,老虎及其他動物的頭飾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1、讀書指導
讀出情趣
1、談活導課,初解課題,先讓學生談通過課外閱讀或影視了解到的狐貍湖老虎的特點,相機出示課題,設置懸念,激發(fā)興趣,教師需要范讀,領讀,指名讀課題,聽辯學生讀“狐”“虎”和“假”的發(fā)音,接著讓學生默讀課文,不出聲,不指讀是默讀的基本要求,要在默讀實踐中予以強調并讓其逐漸成為學生的自覺意識。
2、讓學生借助拼音輕聲練讀課文,務必讀得正確,貫通!罢摇薄白ァ薄稗D”“扯”“瘦”都是翹舌音,“冷”的音母是l,而不是n,韻母是后鼻音。
“...........看見狐貍后頭/跟著老虎”和“.............還以為/它們真是/害怕狐貍呢?”等句子要防止讀破,同桌互相檢查達到字字讀準,句句讀通,
3、讓學生選喜歡的自然段讀,充分展示朗讀水平進入課文的情景,讀出渴望呢的情趣,讓狐貍和老虎的形象躍然眼前,文中的詞語“扯著嗓子““猶豫不決”“冷笑一聲”“神氣活現(xiàn)”“搖頭擺尾”“東張西望”等畫面感很強,極富生活氣息。
4、分角色朗讀課文,
議出情趣
討論話題的狐貍的老虎
演出情趣
讓學生選擇喜歡的自然段來演讀,引導學生表演時注意對關鍵詞句的體會,評價時要看關鍵詞句體現(xiàn)如何?
第二課時
1、演動作,猜詞語
選表演好的學生按指定的詞語表演,讓其他學生根據(jù)所做的動作猜詞語。
2、觀察插圖,積累詞語連詞說話。
指導學生細致觀察課文插圖,將聯(lián)想的額詞語寫在畫面的合適位置,如將“茂盛”寫在畫面上的森林處,再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圖意,用上所寫的詞語。
3、認讀生字,
讓學生通過互評互幫的形式檢查,鞏固認讀生字,介紹自己認讀的方法和小竅門,展示學習成果,增自信心。
引導學生從三方面評價,學生認讀情況。
在課文中去掉拼音,能不能認識,
把字單獨拿出來,能不能認識。
是在新的語言環(huán)境中能不能認識。
4、指導書寫12個生字,
易寫錯的字:“狐”右邊的“”不能寫成“爪”“冷”的部首是兩點水,第二筆是提,起筆輕、行筆短,收筆重,右邊偏旁是“令”不是“今”,可以用奇特聯(lián)想法記憶這兩個字,不易寫好的字:“森”注意第二個“木”字的“捺”變成點,“信”字中注意“言”字的三橫的長短變化。
生字中左右結構的字特別多,注意左右偏旁在田字格中占位和距離中線的距離。
《狐假虎威》教學設計2
〔設計思想〕:
1、立足本文,抓重點詞句,通過對課文前后描術的對比理解寓意。
2、超越文本,鏈接古今文化,構建立體語文,充分展示成語故事學習的特質,讓學生感受其魅力,獲得語言的發(fā)展。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準并理解本課生字詞,會用“總是”等詞語造句。
3、運用查成語詞典和聯(lián)系課文等方法,理解“濫竽充數(shù)”的意思。
〔教學重難點〕:
讀懂故事,理解寓意。
〔教具準備〕:
小黑板、詞語卡片、練習紙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智能回音
1、做游戲
2、引出課題
二、初讀故事,了解大意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讀容易錯的詞,相機理解。
3、齊讀全文,檢查朗讀情況。
4、指名讀全文,其他學生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主要人物有哪些?
三、深入閱讀,明白道理。
探討“濫竽充數(shù)”的.意思。
1、 聯(lián)系課后T5,交流“濫竽充數(shù)”在成語詞典中的解釋。
2、 默讀全文,看看文中哪幾句話說了南郭先生濫竽充數(shù),劃下來,并讀一讀。
1) 出示:有個南郭先生,從來不會吹竽,也混了進來。
① 你讀懂了什么?
、 聯(lián)系這句話理解“濫竽充數(shù)”。
、 指導朗讀。
2) 出示:“每當演奏時、樣子”。
、 師范讀,生想象。
、 生表演,理解南郭先生的裝模做樣,并指導朗讀。
了解“濫竽充數(shù)”的不同結果。
師:在齊宣王和齊涽王時期,南郭先生濫竽充數(shù)的結果一樣嗎?
1) 齊宣王時,“居然得到了和別人一樣多的俸祿”。
2) 齊涽王時,逃走了。
3) 學生質疑。
同樣的“濫竽充數(shù)”,為什么前后會有這么大的差別呢?
1、 出示:
a、總是叫許多人一齊吹給他聽。
b、可是不要許多人一齊吹,而要一個一個地單獨吹。
2、 比較一下,從哪里可以看出兩位君王的愛好截然不同?
3、 分析南郭先生的心理,從而獲得出現(xiàn)不同結果的原因。
總結“濫竽充數(shù)”的寓意。
【《狐假虎威》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狐假虎威》教學設計11-05
狐假虎威教學設計09-16
狐假虎威教學設計07-23
狐假虎威教學設計15篇09-26
狐假虎威教學設計(15篇)09-09
《狐假虎威》教學設計15篇08-12
狐假虎威教學設計集合15篇10-28
《狐假虎威》教學反思11-08
《狐假虎威》教學反思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