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知識點歸納
在我們平凡的學生生涯里,大家對知識點應(yīng)該都不陌生吧?知識點是傳遞信息的基本單位,知識點對提高學習導航具有重要的作用。掌握知識點是我們提高成績的關(guān)鍵!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初三物理知識點歸納,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初三物理知識點歸納1
一、密度知識點總結(jié)歸納
1.密度的定義: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zhì)的質(zhì)量,叫做這種物質(zhì)的密度。
密度是反映物質(zhì)的一種固有性質(zhì)的物理量,是物質(zhì)的一種特性,這種性質(zhì)表現(xiàn)為:在體積相同的情況下,不同物質(zhì)具有的質(zhì)量不同;或者在質(zhì)量相等的情況下,不同物質(zhì)的體積不同。
2.定義式:P=M/V
因為密度是物質(zhì)的一種特性,某種物質(zhì)的密度跟由這種物質(zhì)構(gòu)成的物體的質(zhì)量和體積均無關(guān),所以上述公式是定義密度的公式,是測量密度大小的公式,而不是決定密度大小的公式。
3.單位:國際單位kg/m3;常用單位g/cm3.1g/cm3=1×103kg/m3
4.物質(zhì)密度和外界條件的關(guān)系
物體通常有熱脹冷縮的性質(zhì),即溫度升高時,體積變大;溫度降低時,體積變小。而質(zhì)量與溫度無關(guān),所以,溫度升高時,物質(zhì)的密度通常變小,溫度降低時,密度變大。
二、質(zhì)量知識點總結(jié)歸納
1、質(zhì)量的定義:物體含有物質(zhì)的多少。
2、質(zhì)量是物體的一種基本屬性。它不隨物體的形狀、狀態(tài)和位置的改變而改變。
3、質(zhì)量的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質(zhì)量的單位是千克。其它常用單位還有噸、克、毫克。
4、質(zhì)量的測量:常用測質(zhì)量的工具有桿秤、案秤、臺秤、電子秤、天平等。實驗室常用托盤天平來測量質(zhì)量。
5、托盤天平
(1)原理:利用等臂杠桿的平衡條件制成的.。
(2)調(diào)節(jié):
①把托盤天平放在水平臺上,把游碼放在標尺左端零刻線處。
、谡{(diào)節(jié)橫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線處,這時橫梁平衡。有些天平,只在橫梁右端有一只平衡螺母。有些天平,在橫左、右兩端各有一只平衡螺母。它們的使用方法是一樣的。當旋轉(zhuǎn)平衡螺母使其向左移動時,相當于向左盤增加質(zhì)量,或認為從右盤中減少質(zhì)量。當旋轉(zhuǎn)平衡螺母使其向右移動時,情況正好相反。
(3)測量:將被測物體放在左盤里,用鑷子向右盤里加減砝碼并調(diào)節(jié)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直到橫梁恢復平衡。
(4)讀數(shù):被測物體的質(zhì)量等于右盤中砝碼的總質(zhì)量加上游碼在標尺上所對的刻度值。
(5)天平的“稱量”和“感量”。
“稱量”表示天平所能測量的最大質(zhì)量數(shù)。“感量”表示天平所能測量的最小質(zhì)量數(shù)。稱量和感量這兩個數(shù)可以在天平的銘牌中查到。有了這兩個數(shù)據(jù)就可以知道這架天平的測量范圍。
三、初速度知識點總結(jié)歸納
1、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一定不變。只要是勻速直線運動,則速度一定是一個定值。
2、平均速度只能是總路程除以總時間。求某段路上的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只能是總路程除以這段路程上花費的所有時間,包含中間停的時間。
3、密度不是一定不變的。密度是物質(zhì)的屬性,和質(zhì)量體積無關(guān),但和溫度有關(guān),尤其是氣體密度跟隨溫度的變化比較明顯。
4、天平讀數(shù)時,游碼要看左側(cè),移動游碼相當于在天平右盤中加減砝碼。
5、受力分析的步驟:確定研究對象;找重力;找接觸物體;判斷和接觸物體之間是否有壓力、支持力、摩擦力、拉力等其它力。
6、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區(qū)別:平衡力作用在一個物體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兩個物體上。
7、物體運動狀態(tài)改變一定受到了力,受力不一定改變運動狀態(tài)。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受力也包含受包含受平衡力,此時運動狀態(tài)就不變。
8、慣性大小和速度無關(guān)。慣性大小只跟質(zhì)量有關(guān)。速度越大只能說明物體動能大,能夠做的功越多,并不是慣性越大。
9、慣性是屬性不是力。不能說受到,只能說具有,由于。
10、物體受平衡力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這兩個可以相互推導。物體受非平衡力:若合力和運動方向一致,物體做加速運動,反之,做減速運動。
11、1Kg≠9.8N。兩個不同的物理量只能用公式進行變換。
12、月球上彈簧測力計、天平都可以使用,太空失重狀態(tài)下天平不能使用而彈簧測力計還可以測拉力等除重力以外的其它力。
13、壓力增大摩擦力不一定增大;瑒幽Σ亮Ω鷫毫τ嘘P(guān),但靜摩擦力跟壓力無關(guān),只跟和它平衡的力有關(guān)。
14、兩個物體接觸不一定發(fā)生力的作用。還要看有沒有擠壓,相對運動等條件。
15、摩擦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guān),壓強和接觸面積的大小有關(guān)。
16、杠桿調(diào)平:左高左調(diào);天平調(diào)平:指針偏左右調(diào)。兩側(cè)的平衡螺母調(diào)節(jié)方向一樣。
17、動滑輪一定省一半力。只有沿豎直或水平方向拉,才能省一半力。
18、畫力臂的方法:一找支點(杠桿上固定不動的點),二畫力的作用線(把力延長或反向延長),三連距離(過支點,做力的作用線的垂線)、四標字母。
19、動力最小,力臂應(yīng)該最大。力臂最大做法:在杠桿上找一點,使這一點到支點的距離最遠。
20、壓強的受力面積是接觸面積,單位是㎡。注意接觸面積是一個還是多個,更要注意單位換算:1c㎡=10-4㎡。
初三物理知識點歸納2
九年級物理知識點的具體總結(jié)
1.功
(1)功的定義:力和作用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位移的乘積.是描述力對空間積累效應(yīng)的物理量,是過程量.
定義式:W=F·s·cosθ,其中F是力,s是力的作用點位移(對地),θ是力與位移間的夾角.
(2)功的大小的計算方法:
、俸懔Φ墓筛鶕(jù)W=F·S·cosθ進行計算,本公式只適用于恒力做功.②根據(jù)W=P·t,計算一段時間內(nèi)平均做功. ③利用動能定理計算力的功,特別是變力所做的功.④根據(jù)功是能量轉(zhuǎn)化的量度反過來可求功.
(3)摩擦力、空氣阻力做功的計算:功的大小等于力和路程的乘積.
發(fā)生相對運動的兩物體的這一對相互摩擦力做的總功:W=fd(d是兩物體間的相對路程),且W=Q(摩擦生熱)
2.功率
(1)功率的概念:功率是表示力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是標量.求功率時一定要分清是求哪個力的功率,還要分清是求平均功率還是瞬時功率.
(2)功率的計算 ①平均功率:P=W/t(定義式) 表示時間t內(nèi)的平均功率,不管是恒力做功,還是變力做功,都適用. ②瞬時功率:P=F·v·cosα P和v分別表示t時刻的功率和速度,α為兩者間的夾角.
(3)額定功率與實際功率 : 額定功率:發(fā)動機正常工作時的最大功率. 實際功率:發(fā)動機實際輸出的功率,它可以小于額定功率,但不能長時間超過額定功率.
九年級物理知識點的具體總結(jié):聲音
聲音的特性包括:音調(diào)、響度、音色;
1、音調(diào):聲音的高低叫音調(diào),與發(fā)聲體振動的頻率有關(guān),頻率越高,音調(diào)越高(頻率:物體在每秒內(nèi)振動的次數(shù),表示物體振動的快慢,單位是赫茲,振動物體越大音調(diào)越低;)
2、響度:聲音的強弱叫響度;與發(fā)聲體的振幅、距離聲源的距離有關(guān),物體振幅越大,響度越大;聽者距發(fā)聲者越遠響度越小;
3、音色:聲音的品質(zhì)特征;與發(fā)聲體的結(jié)構(gòu)和材料有關(guān),不同的物體的音調(diào)、響度盡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卻一定不同;(辨別是什么物體發(fā)的聲靠音色)
注意:音調(diào)、響度、音色三者互不影響,彼此獨立;
超聲波和次聲波
1、人耳感受到聲音的頻率有一個范圍: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聲波;低于20Hz叫次聲波;
2、動物的聽覺范圍和人不同,大象靠次聲波交流,地震、火山爆發(fā)、臺風、海嘯都要產(chǎn)生次聲波;
噪聲的危害和控制
1、噪聲:(1)從物理角度上講物體做無規(guī)則振動時發(fā)出的聲音叫噪聲;(2)從環(huán)保的角度上講,凡是妨礙人們正常學習、工作、休息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產(chǎn)生干擾的聲音都是噪聲;
2、樂音:從物理角度上講,物體做有規(guī)則振動發(fā)出的.聲音;
3、常見噪聲飛機的轟鳴聲、汽車的鳴笛聲、鞭炮聲、金屬之間的摩擦聲;
4、噪聲的等級:表示聲音強弱的單位是分貝,符號為dB。為了保護聽力,聲音不能超過90分貝;為了保證工作和學習,聲音不能超過70分貝;為了保證休息和睡眠,聲音不能超過50分貝;0dB指剛剛引起聽覺;
5、控制噪聲:(1)在聲源處減弱(安消聲器);(2)在傳播過程中減弱(植樹。隔音墻)(3)在人耳處減弱(戴耳塞)
聲音的利用
1傳遞信息(醫(yī)生查病時的“聞”,打B超,敲鐵軌聽聲音,超聲波基本沿直線傳播用來回聲定位制作聲納等等)
2聲可以傳遞能量(飛機場旁邊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聲說話;一音叉振動,未接觸的音叉振動發(fā)生;超聲波的能量大、頻率高用來打結(jié)石、清洗鐘表等精密儀器)
看過上面的物理知識點后,相信同學們已經(jīng)熟知聲音的特性包括:音調(diào)、響度、音色了吧。接下來還有更多更全的物理知識等著大家來記憶哦。
初三物理知識點歸納3
證明大氣壓強存在實驗
馬德堡半球?qū)嶒灒河辛Φ刈C明了①大氣壓的存在②大氣壓很大。
托里拆利實驗:在長約1m,一段封閉的玻璃管里灌滿水銀,用手指將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銀槽中。放開手指,管內(nèi)水銀下降到一定程度時就不再下降,這 時管內(nèi)外水銀高度差約為760mm,把玻璃管傾斜,則水銀柱的長度變長,但水銀柱的高度,即玻璃管內(nèi)外水銀面的高度差不變。測量結(jié)果表明這個高度是由當時 的大氣壓的大小和水銀的密度所共同決定的,與玻璃管的粗細、形狀、長度(足夠長的玻璃管)無關(guān)。
標準大氣壓(standard atmospheric pressure):符號為1atm(非法定單位),1atm約為1.013×10的'5次方Pa。
測量壓強方法
液U形管壓強計體壓強的測量
液體壓強的測量的儀器叫U形管壓強計,利用液體壓強公式P=phg,h為兩液面的高度差,計算液面差產(chǎn)生的壓強就等于液體內(nèi)部壓強。
測定大氣壓的儀器是:氣壓計,常見金屬盒氣壓計測定大氣壓。飛機上使用的高度計實際上是用氣壓計改裝成的。1標準大氣壓=1.013×105帕=76cm水銀柱高。
初三物理知識點歸納4
磁體和磁極
1.磁性:物體吸引鐵、鎳、鈷等物質(zhì)的性質(zhì)。
2.磁體:具有磁性的物體叫磁體(吸鐵性)。它有指向性:指南北。
3.磁極:磁體上磁性最強的部分叫磁極。
① 任何磁體都有兩個磁極,一個是北極(N極);另一個是南極(S極)
② 磁極間的作用:同名磁極互相排斥,異名磁極互相吸引。
4.磁化:使原來沒有磁性的物體帶上磁性的過程。
磁場和磁感線
5.磁體周圍存在著磁場,磁極間的相互作用就是通過磁場發(fā)生的。
6.磁場的基本性質(zhì):對入其中的磁體產(chǎn)生磁力的作用。
7.磁場的方向:在磁場中的某一點,小磁針靜止時北極所指的方向就是該點的磁場方向。
8.磁感線:①描述磁場的強弱和方向而假想的曲線。②磁體周圍的磁感線是從它北極出來,回到南極。③磁感線越密的'地方磁場越強。④磁感線不相交。
9.磁場中某點的磁場方向、磁感線方向、小磁針靜止時北極指的方向相同。
10.地磁的北極在地理位置的南極附近;而地磁的南極則在地理位置的北極附近。(地磁的南北極與地理的南北極并不重合,它們的交角稱磁偏角,這是我國學者:沈括最早記述這一現(xiàn)象。)
電與磁
11.奧斯特實驗證明:通電導線周圍存在磁場。
12.安培定則:用右手握螺線管,讓四指彎向螺線管中電流方向,則大拇指所指的那 端就是螺線管的北極(N極)。
13.通電螺線管的性質(zhì):①通過電流越大,磁性越強;②線圈匝數(shù)越多,磁性越強;③插入軟鐵芯,磁性大大增強;④通電螺線管的極性可用電流方向來改變。
14.電磁鐵:內(nèi)部帶有鐵芯的螺線管就構(gòu)成電磁鐵。
15.電磁鐵的特點:①磁性的有無可由電流的通斷來控制;②磁性的強弱可由改變電流大小和線圈的匝數(shù)來調(diào)節(jié);③磁極可由電流方向來改變。
16.電磁繼電器:實質(zhì)上是一個利用電磁鐵來控制的開關(guān)。它的作用可實現(xiàn)遠距離操作,利用低電壓、弱電流來控制高電壓、強電流。還可實現(xiàn)自動控制。
17.電磁感應(yīng):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導體中就產(chǎn)生電流,這種現(xiàn)象叫電磁感應(yīng),產(chǎn)生的電流叫感應(yīng)電流。
18.產(chǎn)生感生電流的條件:①電路必須閉合;②只是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③這部分導體做切割磁感線運動。
19. 感應(yīng)電流的方向:跟導體運動方向和磁感線方向有關(guān)。
20. 電磁感應(yīng)現(xiàn)象中是機械能轉(zhuǎn)化為電能。
初三物理知識點歸納5
九年級物理知識點的具體總結(jié):電流和電路
一、兩種電荷
1.帶了電(荷):摩擦過的物體有了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zhì),我們就說物體帶了電。
輕小物體指碎紙屑、頭發(fā)、通草球、灰塵、輕質(zhì)球等。
2.摩擦起電
、俣x:用摩擦的方法使物體帶電。
、谀艿霓D(zhuǎn)化:機械能-→電能
3.兩種電荷:
正電荷的規(guī)定: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所帶的電荷。
負電荷的規(guī)定: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所帶的電荷。
4.電荷間的相互作用規(guī)律: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5.電荷量
定義:電荷的多少叫電荷量。
單位:庫侖(C)
6.驗電器
構(gòu)造:金屬球、金屬桿、金屬箔
作用:檢驗物體是否帶電。
原理:利用同種電荷相互排斥
7.原子及其結(jié)構(gòu)
(1)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帶正電的原子核和核外帶負電的電子組成;
(2)一個電子所帶電荷量是1.6×10-19 C;
(3)在通常情況下,原子核所帶正電荷與核外電子總共所帶負電荷在數(shù)量上相等,電性相反,整個原子呈中性;
8.摩擦起電的實質(zhì):電荷的轉(zhuǎn)移
由于不同物體的原子核束縛電子的本領(lǐng)不同,所以摩擦起電并沒有新的電荷產(chǎn)生,只是電子從一個物體轉(zhuǎn)移到了另一個物體,失去電子的帶正電,得到電子的帶負電。
9.導體和絕緣體
、賹w
定義:容易導電的物體。
常見材料:金屬、石墨、人體、大地、 酸、堿、 鹽水溶液
導電原因:導體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動的`電荷
、诮^緣體
定義:不容易導電的物體。
常見材料:橡膠、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不易導電的原因:幾乎沒有自由移動的電荷。
③ “導體和絕緣體之間并沒有絕對的界限,在一定條件下可相互轉(zhuǎn)化。一定條件下,絕緣體也可變?yōu)閷w。
二、電流和電路
1.電流的形成: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
2.電流方向的規(guī)定:把正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規(guī)定為電流的方向。
3.獲得持續(xù)電流的條件:電路中有電源 、電路為通路
4.電路
(1) 電路是由電源、用電器、開關(guān)、導線組成
定義:能夠提供電流的裝置,或把其他形式的能轉(zhuǎn)化為電能的裝置。
、谟秒娖
定義:用電來工作的設(shè)備。
工作時:將電能—→其他形式的能。
、坶_關(guān):控制電路的通斷。
、軐Ь:輸送電能
(2)三種電路:
通路:接通的電路。
斷路:斷開的電路。
短路:定義:電源兩端或用電器兩端直接用導線連接起來。
特征:電源短路,電路中有很大的電流,可能燒壞電源或燒壞導線的絕緣皮,很容易引起火災(zāi)。
5.電路圖:用符號表示電路連接的圖叫做電路圖。
畫電路圖的注意事項:導線橫平豎直,不能用曲線,做到有棱有角,開關(guān)一般斷開,元件的位置安排要適當,分布要均勻,元件不要畫在拐角處,整個電路最好呈長方形。
三、串聯(lián)和并聯(lián)
四、電流的測量
1.電流:表示電流強弱的物理量,符號I
2.單位:安培,符號A,還有毫安(mA)、微安(?A)1A=1000mA 1mA=1000?A
3.電流的測量:
①測量電流的儀表是:電流表;符號:A
、 選擇量程:實驗室中常用的電流表有兩個量程:
0~0.6安,每小格表示的電流值是0.02安;
0~3安,每小格表示的電流值是0.1安。
(如不知道量程,應(yīng)該選較大的量程,并進行試觸。)
注:試觸法:先把電路的一線頭和電流表的一接線柱固定,再用電路的另一線頭迅速試觸電流表的另一接線柱,若指針擺動很小(讀數(shù)不準),需換小量程,若超出量程(電流表會燒壞),則需換更大的量程。
、垭娏鞅淼氖褂
(1)電流表必須和用電器串聯(lián);(相當于一根導線)
(2)接線柱的接法要正確,使電流從“+”接線柱入,從“-”接線柱出;
(3)被測電流不要超過電流表的最大測量值;
(4)絕對不允許不經(jīng)用電器直接把電流表連到電源兩極上。
、茈娏鞅淼淖x數(shù)
(1)明確所選量程;
(2)明確分度值(每一小格表示的電流值);
(3)根據(jù)表針向右偏過的格數(shù)讀出電流值;
五、串、并聯(lián)電路中電流的規(guī)律
1.串聯(lián)電路的電流規(guī)律:串聯(lián)電路中各處電流都相等。
公式:I=I1=I2
2.并聯(lián)電路的電流規(guī)律:并聯(lián)電路中總電流等于各支路中電流之和。
公式:I=I1+I2
初三物理知識點歸納6
1、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2)力可以使物體發(fā)生形變。
注: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改變指物體的運動方向或速度大小的改變或二者同時改變,或者物體由靜止到運動或由運動到靜止。形變是指形狀發(fā)生改變。
2、力的概念
(1)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力不能脫離物體而存在。一切物體都受力的作用。
(2)有的力必須是物體之間相互接觸才能產(chǎn)生,比如物體間的推、拉、提、壓等力,
但有的力物體不接觸也能產(chǎn)生,比如重力、磁極間、電荷間的相互作用力等。
(3)力的單位:牛頓,簡稱:牛,符號是N。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叫做力的三要素。都會影響力的作用效果。
3、力的示意圖
(1)用力的示意圖可以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來。
(2)作力的.示意圖的要領(lǐng):
、俅_定受力物體、力的作用點和力的方向;
②從力的作用點沿力的方向畫力的作用線,用箭頭表示力的方向;
、哿Φ淖饔命c可用線段的起點,也可用線段的終點來表示;
、鼙硎玖Φ姆较虻募^,必須畫在線段的末端。
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比如甲、乙兩個物體間產(chǎn)生了力的作用,那么甲對乙施加一個力的同時,乙也對甲施加了一個力。
由此我們認識到:
、倭偸浅蓪Τ霈F(xiàn)的;
、谙嗷プ饔玫膬蓚物體互為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
【初三物理知識點歸納】相關(guān)文章:
人教版初三物理知識點歸納07-26
初三物理知識點總結(jié)歸納07-29
初三物理知識點歸納總結(jié)07-12
初三物理磁知識點總結(jié)歸納11-04
初三物理光源知識點歸納11-23
中考物理知識點歸納01-27
物理杠桿知識點歸納01-22
人體物理知識點歸納06-19
物理汽化知識點歸納01-22
壓強物理知識點歸納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