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不卡一区二区三区,www.蜜臀.com,高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欧美日韩三级视频,欧美性综合,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99a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七年級上冊地理復習知識點提綱

時間:2023-03-28 11:07:59 羨儀 地理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七年級上冊地理復習知識點提綱

  在現實學習生活中,不管我們學什么,都需要掌握一些知識點,知識點就是一些常考的內容,或者考試經常出題的地方。你知道哪些知識點是真正對我們有幫助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七年級上冊地理復習知識點提綱,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七年級上冊地理復習知識點提綱

  地球

  1.地球是個球體;平均半徑:6371千米;赤道周長:4萬千米;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

  2.緯線:與地軸垂直并且環(huán)繞地球一周的圓圈。緯線是不等長的,赤道是最大的緯線圈。經線:連接南北兩極,并且與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經線是等長的。

  3.緯度和經度

 、倬暥鹊淖兓(guī)律:由赤道(0°緯線)向南、北兩極遞增。最大的緯度是90度,在南極、北極。

 、诔嗟酪员钡木暥冉斜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緯度叫南緯,用“S”表示。

  ③以赤道為界,將地球平均分為南、北兩個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經度的變化規(guī)律:由本初子午線(0°經線)向西、向東遞增到180°。

 、荼境踝游缇以東的經度叫東經,用“E”表示;本初子午線以西的經度叫西經,用“W”表示。

 、迻|、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W、160°E組成的經線圈。20°W以西到160°E屬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20°W以東到160°E屬于東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地球的運動

  1.地球繞地軸不停地旋轉,叫做地球自轉。自轉方向是自西向東、周期為一天、產生晝夜更替和時間差異

  2.地球公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周期為一年、產生四季變化和晝夜長短變化

  3月21,太陽光直射赤道,3、4、5月是北半球的春季(南半球是秋季)6月22日前后(夏至日),太陽光直射北回歸線,6、7、8月是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是冬季)9月23日前后(秋分日),太陽光直射赤道,9、10、11月是北半球的秋季(南半球是春季)12月22日前后(冬至日),太陽光直射南回歸線,12、1、2月是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是夏季)

  3.地球受陽光照射的情況不同,地球表面劃分為五帶:北寒帶、北溫帶、熱帶、南溫帶、南寒帶

  4.五帶的分界線是:熱帶與北溫帶界線是北回歸線,熱帶與南溫帶的界線是南回歸線,北溫帶與北寒帶的界線是北極圈,南溫帶與南寒帶的界線是南極圈

  5.地球五帶中,氣候終年炎熱的是熱帶,四季變化比較明顯的是南、北溫帶,氣候終年寒冷的是南、北寒帶

  地圖

  1.地圖

 、僖话惴椒ǎ荷媳毕履,左西右東。

 、谥赶驑朔ǎ褐赶驑说募^指向北方。

  ③經緯線定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④地圖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圖例。

  ⑤比例尺大小的判斷: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

  2.比例尺類型:線段比例尺、數字比例尺

  大比例尺,表示范圍小,表示內容詳

  小比例尺,表示范圍大,表示內容略

  海洋與陸地

  1.地球表面海洋占71%,陸地占29%。三分陸地,七分海洋

  2.七大洲面積比較: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

  認識地球

  1、地球是一個兩極部位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guī)則球體。麥哲倫環(huán)球航行依次經過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2、赤道就是0°緯線,赤道周長約為4萬千米,是地球上最長的緯線。緯度向北向南各有90°,分別用N和S表示。0°經線又叫本初子午線,向東向西各有180°,分別用E和W表示。

  3、地球的平均半徑為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積為5.1億平方千米。

  4、以赤道為界把地球分為南、北半球;以20°W和160°E為界把地球分為東、西半球。

  5、緯度范圍:0°30°為低緯度;30°60°為中緯度;60°90°為高緯度。

  6、比較經線和緯線的特點:

  7、地球儀上任何兩條相對經線(經度之和為180°),可以組成一個經線圈。

  8、緯度越高太陽輻射越小。

  9、地球的自轉方向是自西向東,自轉一周的周期是一天,自轉產生晝夜交替和時間差異現象。

  10、地球的公轉方向是自西向東,公轉一周的周期是一年,公轉產生四季更替、五個熱量帶和晝夜長短現象;地球公轉時地軸總與公轉軌道平面保持66.5度的夾角不變。

  11、太陽光線的直射點有規(guī)律地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來回移動。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陽直射點在北回歸線;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陽直射點在南回歸線;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和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陽直射點在赤道上。

  12、熱帶(23.5°N~23.5°S)有陽光直射現象,氣候終年炎熱;寒帶(緯度66.5°~90°)有極晝極夜現象,氣候終年寒冷;溫帶(緯度23.5°~66.5°)既沒有陽光直射也沒有極晝極夜現象,氣候的四季變化明顯。

  發(fā)展與合作

  1.世界上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其中面積居前六位的是: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巴西、澳大利亞;人口居前十位的是:中國、印度、美國、印度尼西亞、巴西、巴基斯坦、俄羅斯、孟加拉國、日本、尼日利亞。

  2.國界是人為劃分的,有的依據山脈、河湖、海洋、經緯線等自然界線,有的依據民族、語言、宗教等來劃分。

  3.領土:國界范圍以內的領陸、領水和領空。

  4.根據經濟發(fā)展水平的差異,通常把世界上的國家分為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目前世界上的發(fā)達國家有20多個,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及亞洲的日本。(北半球及南半球北部)。發(fā)展中國家主要分布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

  5.國際合作雖然存在著不平等,但是互惠互利的。發(fā)達國家要在發(fā)展中國家購買原料、出售產品。發(fā)展中國家則需要從發(fā)達國家引進資金、設備、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管理經驗,并購買一些本國難以生產的產品。二者都需要積極的交往與合作。

  6.聯合國正式成立于1945年,總部設在美國紐約,其基本宗旨是:促進國家發(fā)展,維護世界和平。在聯合國中,安理會是維持世界和平與安全的主要機構,由中國、美國、法國、俄羅斯、英國5個常任理事國和10個非常任理事國組成。在美國和伊朗之間和核問題上,國際原子能機構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7.南南合作、南北對話中的南是指發(fā)展中國家,北是指發(fā)達國家。

  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1、地球是一個兩極部位略扁的不規(guī)則的球體。(赤道周長約4萬千米,赤道半徑6378千米,極半徑6357千米,平均半徑為6371千米。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

  2、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過程:古代(憑直覺)——“天圓地方”;近代(觀察,麥哲倫環(huán)球航行成功)——“球形”;現在(測量計算)——不規(guī)則的橢球體。

  3、由“站得高,看得遠”;“月食”;“站在海邊看遠方來的船,先見桅桿后見船身”;“地球的衛(wèi)星照片”等可證明地球是個球體。

  地球的模型——地球儀

  1、地球儀的概念

  2、地軸——假想軸

  3、地軸穿過地心與地球表面的交點,指向北極星的為北極(N),反之為南極(S)。

  經緯線和經緯度

  1、緯線與緯度

  (1)緯線的定義 在地球儀上,順著東西方向,環(huán)繞地球儀一周的圓圈。

 。2)緯線的特點

  A、形狀 所有的緯線都是圓,可稱為緯線圈;

  B、長度 長短不等,赤道最長,往兩極逐漸縮短,最后成一點。

  C、方向 指示東西方向。

 。ㄓ袩o數條)

 。3)緯度的劃分 赤道(0°緯線)以北為北緯,習慣上用"N"表示;赤道以南為南緯,習慣上用"S"表示。南北緯各劃分90°;南北極分別為90°S和90°N。

 。4)低中高緯度的劃分

  低緯度:0°~30°

  中緯度:30°~60°

  高緯度:60°~90°

 。5)南北半球的劃分 赤道以北為北半球,赤道以南為南半球;所有北緯均位于北半球,所有的南緯均位于南半球。

  2、 經線和經度

 。1)經線的定義 在地球儀上,連接南北兩極并同緯線垂直相交的線叫做經線,也叫子午線。

 。2)經線的特點

  A、形狀 所有的經線都是半圓狀;

  B、長度 所有的經線長度都相等;

  C、方向 所有的經線都指示南北方向。

 。ㄓ袩o數條)

 。3)經度的劃分 從本初子午線(0°經線)向東、向西,各分作180°,以東的180°為東經,習慣上用“E”為代號,以西的180°為西經,習慣上用“W”為代號。

 。4)經線圈 所有的經線均為半圓形,故在地球儀上兩條相對的經線組成一個經線圈。組成經線圈之和等于180°,且兩條經線中一條為東經,另一條則為西經。

 。5)東西半球的劃分 國際上習慣用20°W和160°E的經線圈,作為劃分東西半球的界限。20°W以東到160°E為東半球。20°W以西到160°E為西半球。(切記:0°--20°W雖為西經,但是東半球;160°E——180°雖為東經,但是西半球。)

  地球的運動

  1、地球的自轉:地球繞地軸不停地旋轉,這叫做地球自轉

 。1)方向:自西向東

 。2)周期:大約是24小時

 。3)產生的現象:產生了晝夜交替的現象。

  2、地球的公轉:

 。1)方向:自西向東

 。2)周期:一年。

 。3)產生的現象:四季的季節(jié)變化

 。4)公轉的重要特征:公轉的軌道平面與地軸總是保持著66.5°的夾角,并且北極總指向北極星附近。

 。5)晝夜的長短:

  陽光直射赤道(春分、秋分),全球各地晝夜平分。

  陽光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晝長夜短,越往北去白晝越長,直射北回歸線(夏至)時,北半球各地 白晝時間最長。

  陽光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晝短夜長,越往北去白晝越短,直射南回歸線(冬至)時,北半球各地白晝時間達到最短。

  溫度帶的形成與分布

  1、五帶的劃分:依據——地球表面獲得太陽光熱的多少。

  2、范圍:0°~23.5°S(23.5°N)為熱帶;23.5°N~66.5°N為北溫帶;23.5°S~66.5°S為南溫帶;66.5°N~90°N為北寒帶;66.5°S~90°S為南寒帶。

  3、特點:熱帶——有陽光直射現象,無極夜極晝現象,獲得的太陽光熱最多;

  寒帶——陽光斜射,有極夜極晝現象,獲得的太陽光熱最少;

  溫帶——陽光斜射,無極夜極晝現象,四季變化明顯。

【七年級上冊地理復習知識點提綱】相關文章:

七年級上冊地理復習知識點11-23

七年級上冊地理期末知識點復習07-17

初中地理復習提綱06-21

八年級地理上冊一二章復習知識點提綱06-30

關于七年級上冊地理復習知識點07-20

七年級上冊地理單元復習知識點06-29

初二上冊地理復習知識點06-30

初中地理結業(yè)復習提綱06-20

初中地理總復習提綱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