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壓力大家長緩解孩子抑郁
隨著中高考的臨近,南京市12355青少年熱線也比往常忙碌了很多,記者昨天從該熱線得知,3月底至今,已經(jīng)有40多位考生、家長打來電話咨詢、求助,而在非考試期間,類似的電話每月只有幾個。
病例
曾經(jīng)的優(yōu)生高考前“抑郁”了
看到藍藍的第一眼,心理咨詢師文清就發(fā)覺這個長相秀氣的男孩有點兒不對勁,雖然他很安靜地坐在椅子上,但眼神的異常讓經(jīng)驗豐富的文清一下子就看出了端倪。在咨詢師的引導下,藍藍逐漸打開了話匣子。
藍藍家在農(nóng)村,他從小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是爸媽的驕傲!拔页踔械臅r候真的很快樂。”那個時候藍藍學習很輕松,而且學得也不錯。可自從升入高中,藍藍在學習上漸漸地感到力不從心,加上周圍的同齡人都很刻苦,晚上學習到十一二點已經(jīng)成為常態(tài)。高考前的第二次模擬考試,藍藍一下子從班級前幾名跌到了三四十名,這也讓他徹底崩潰,甚至用刀割破了自己的手腕。咨詢過程中,藍藍突然像發(fā)了瘋一樣喊:“救救我!救救我吧!”文清和12355其他工作人員立即將藍藍送到了附近的醫(yī)院,藍藍被確診患上了嚴重的抑郁癥。
診治
家長不該說的話
——敏感的孩子反而會被話中的焦慮“傳染”
隨著中高考的臨近,在大考來臨前學生心理瀕臨崩潰的案例并不少見,文清介紹說,面對這樣的情況,不少家長在咨詢的時候都覺得特別委屈,“為了孩子我掏心掏肺,他怎么成了這樣呢?”更讓不少家長覺得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對于孩子成績的下降,他們通常都會“寬容”地說,“沒事沒事,下次注意點就好了!”孩子怎么還會“想不開”呢?
面對中高考,一些家長往往比孩子更著急,雖然對著孩子“強顏歡笑”,對著孩子說一些類似“考不好也沒關系”的話,但實際上孩子能夠感受到父母的這種焦慮,而這種焦慮更會在家庭成員中“傳染”!捌鋵嵑⒆邮窍喈斆舾械模麄兡苈牭礁改感睦锏恼鎸嵲捳Z。”12355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對于那些實際上很在意孩子成績,卻依然裝出若無其事狀對著孩子說沒事的家長,其實在孩子的眼里,這樣的父母顯得非!疤搨巍保切⿲捨康脑捖牭胶⒆拥亩淅,更加顯得蒼白無力。
——擔心達不到父母期望,反而讓孩子陷入自責
“你只管學習就好,其他的事不要操心!痹谠S多家長看來,把孩子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讓孩子一心一意去學習就是愛,但他們卻不知道,這樣的愛對孩子來說卻是負擔!凹议L這么說,嘴上說是對孩子的愛,內(nèi)心卻有一種自私的想法!蔽那宸治稣f,這樣的家長,他們不想讓孩子長大,希望孩子永遠都聽話乖巧,他們讓孩子只管去學習,因為這是唯一他們代替不了孩子去做的事情。而對于孩子來說,這也是他們現(xiàn)階段唯一可以報答父母的方式,一旦自己的學習效果達不到父母的預期,內(nèi)心的愧疚就會對孩子造成沉重的壓力,讓他們痛苦不堪。”
追溯藍藍的成長經(jīng)歷也是如此。藍藍告訴咨詢師,父母從小就非常溺愛他,自己的.日常生活基本由父母包辦。在文清看來,這樣的行為實際上是剝奪了孩子成長的機會,因為孩子的成長不僅僅只有學習,還有處理日常事務的能力等。父母覺得自己的包辦是幫助孩子節(jié)省下了一切學習的時間,但實際上卻無聲地把壓力強加給孩子,一旦孩子成績下降,就會讓他們陷入恐懼、內(nèi)疚、自責甚至憤怒。
青春,是生命之晨,然而卻有人在最絢爛時選擇結(jié)束生命。根據(jù)近日廣東省教育廳公布的去年全省中小學生非正常死亡情況統(tǒng)計,去年,深圳共有9名中小學生自殺身亡,自殺人數(shù)在全省市級以上行政區(qū)域排名第一,比排名第二的東莞市多出50%,也占到總數(shù)的10%。而就在昨日,深圳中學有一名男生跳樓身亡,令人惋惜。
在殘酷自絕的背后,究竟是怎樣的推手?又如何避免這樣的悲劇不再重演?記者近日走訪有關教育局相關機構(gòu)、心理專家,試圖剖析這一越來越受重視、各方正在求解的難題。
學習壓力
深圳市疾控中心曾在2008年公布過一份《深圳市青少年心理問題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12.1%的受試學生表示曾考慮過自殺,2.2%的學生曾采取措施試圖自殺。產(chǎn)生自殺行為的原因中,24.4%的學生認為是學習壓力過大。
而深圳中小學心理輔導中心從2009年起為全市中小學生以及家長提供免費的心理健康咨詢服務。根據(jù)去年的統(tǒng)計,該中心受理咨詢533例,其中學習問題成為咨詢者最為苦惱的問題,集中在考試焦慮、升學壓力、學校適應等。
從2008年~2010年間,深圳共有16名中小學生自殺。該中心副主任王鑒介紹,他所知的自殺案例中,時間大多集中在開學初,考試前后。中華醫(yī)學會兒童精神科學組委員、深圳精神衛(wèi)生研究所兒童室主任楊志偉教授告訴記者,他接觸過一個典型案例,一名尖子生,連續(xù)三年都是全年級第一名,然而,到初三中考前夕,突然情緒崩潰,放棄考試,因為他認為自己只能考第一,考第二就意味著失敗。
楊志偉說,學業(yè)壓力來自學習過程中感到困難,孩子本身為此而煩惱又受到家長、學校方面的壓力,有的還面臨同學的嘲笑,壓力倍增。一般來說,內(nèi)向、敏感、承受力較差的孩子處理應對壓力的能力不足,時間一長,天天面對不喜歡的事,情緒從無奈,到焦慮、緊張、擔心,慢慢發(fā)展成抑郁、絕望。但具體來講,學習困難可能跟環(huán)境不適應、自身素質(zhì)、心理特質(zhì)相關,需要具體分析。
家長應該怎么做
當這個時候,孩子的心里世界就有了兩個“我”,一個“我”告訴自己,辜負了父母的愛,承受不起父母的愛;另一個“我”又說,我快要被父母給壓得喘不過氣來了!當這個時候,第一個“我”又會說,你不是個好孩子,父母所做的一切還不都是為了你?
就這樣,兩個“我”在孩子的心里掐架,當孩子的身體承受不了這樣的矛盾時,就會產(chǎn)生一種抵抗情緒,這種抵抗情緒往往都是孩子不愿意告訴父母的,他們會竭盡全力在父母面前壓抑自己的情緒。正如藍藍那樣,在父母面前他努力克制自己,但一旦在一個寬松的環(huán)境中,他就喊出了“救救我吧”的呼喚,這才是他的真實內(nèi)心。在文清看來,父母用錯誤方式的愛,就是在“謀殺”自己的孩子。
重視做好除“家長”以外的角色
作為家長,到底該怎么做?文清表示,一個合格的家長首先要分得清自己的角色,家長既是一個社會人,是一個員工,是一個家長,又是妻子或丈夫,女兒或兒子,當他同樣重視自己所扮演的每一個角色時,就不會總是以“家長”這樣強勢的角色出現(xiàn)在孩子面前。但現(xiàn)在,許多家長把70%甚至更多的關注度放在了“家長”這個角色中,這樣的偏重自然就給孩子增添了不少負擔。
想辦法讓孩子說出口,走出門
只有當父母擺正了自己的心態(tài)時,才能真正去寬慰自己的孩子。如果這個時候考生出現(xiàn)了緊張情緒,家長該如何緩解他們的這種緊張情緒呢?
“與其嘴上說沒關系,放輕松,不如去傾聽!毙睦碜稍儙熃ㄗh家長,當孩子處于焦慮狀態(tài)時,最好的方式就是把這種焦慮說出來,家長一定要想辦法讓孩子說出來,千萬不要認為孩子是在關鍵時刻沒事找事,“只要孩子能說出來,就是減壓!边\動也是不錯的方式,每天學習很累的時候,哪怕就是10分鐘跳繩,也能排解掉一部分的負面情緒。
【考前提醒】
小貼士1:
心理暗示緩解法一是堅決杜絕用,“完了,我糟糕透頂了……”這類消極語言暗示自己。二是消除大腦中錯誤信息,如“沒有考好,老師會另眼相看!薄鞍职帧寢寱懿涣。”等,不應過于顧慮失敗的后果,應該用“我努力了,我問心無愧。”“我能成功!钡仍捳Z寬慰放松自己。
深呼吸緩解法緊張焦慮會導致呼吸不由自主地加快,從而導致“過度呼吸”。急促的過度呼吸會導致冒汗、心慌。你能做的一種最簡單、最有效的努力就是控制呼吸,從而緩解焦慮。
具體做法:保持坐姿,身體向后靠并挺直松開束腰的皮帶或衣物,將雙掌輕輕放在肚臍上,要求五指并攏,掌心向下。先用鼻子慢慢地吸足一口氣,大約數(shù)四個節(jié)拍,然后慢慢吐氣,也用四個節(jié)拍,每次連續(xù)4—10分鐘即可。也可以閉上眼睛做,邊做深呼吸邊想象一些美好的情景,效果會更好。除了在安靜的環(huán)境下進行深呼吸外,也可以在看電視、走路、臨考前去做。
小貼士2:
有效記憶小技巧
研究表明,正常的學習過程中,都存在幾個特定的時間段有利于知識的鞏固記憶。一是學習后最初幾分鐘內(nèi),電生理活動引起蛋白質(zhì)的合成;二是學習后在48小時內(nèi)復習;三是一周之后腦突觸發(fā)生永久性變化。
具體可以分為四步:
第—步:課后花費2-5分鐘“過電影”回憶,便可保持電生理活動引起的蛋白質(zhì)合成。
第二步:午休時間利用15-20分鐘將上午所學內(nèi)容全部“過電影”回憶一遍,便可鞏固記憶。
第三步:下午安排時間戶外活動、休息,調(diào)整心理和精神狀態(tài)。
第四步:晚上復習,安排時間將學習內(nèi)容與存儲在大腦中的信息進行對比以找出偏差和失誤。
【高考壓力大家長緩解孩子抑郁】相關文章:
緩解高考壓力大的五招10-13
壓力大的緩解方式07-10
壓力大的緩解方法10-13
壓力大如何緩解06-19
高考前緩解孩子焦慮的辦法10-17
高考壓力大怎么緩解父母應該怎么配合10-23
學習壓力大怎么緩解06-13
職場壓力大怎樣緩解06-12
男人壓力大如何緩解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