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學必修一重點知識歸納
我們之所以要重視必修一的化學學習,不僅是為取得一個好成績,而是為了打好知識基礎,因為必修一的化學內(nèi)容是高中化學的重點部分。下面是百分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一化學必修一知識,希望對大家有用!
必修一化學考點知識
一、 電解質(zhì)和非電解質(zhì)
1. 定義:①條件:水溶液或熔融狀態(tài);②性質(zhì):能否導電;③物質(zhì)類別:化合物。
2. 強電解質(zhì):強酸、強堿、大多數(shù)鹽;弱電解質(zhì):弱酸、弱堿、水等。
3. 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① 寫:寫出化學方程式
、 拆:將易溶、易電離的物質(zhì)改寫成離子形式,其它以化學式形式出現(xiàn)。
下列情況不拆:難溶物質(zhì)、難電離物質(zhì)(弱酸、弱堿、水等)、氧化物、HCO3-等。
、 刪:將反應前后沒有變化的離子符號刪去。
、 查:檢查元素是否守恒、電荷是否守恒。
4. 離子反應、離子共存問題:下列離子不能共存在同一溶液中:
、 生成難溶物質(zhì)的離子:如Ba2+與SO42-;Ag+與Cl-等
、 生成氣體或易揮發(fā)物質(zhì):如H+與CO32-、HCO3-、SO32-、S2-等;OH-與NH4+等。
、 生成難電離的物質(zhì)(弱電解質(zhì))
、 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如:MnO4-與I-;H+、NO3-與Fe2+等
二、 氧化還原反應
1. (某元素)降價——得到電子——被還原——作氧化劑——產(chǎn)物為還原產(chǎn)物
2. (某元素)升價——失去電子——被氧化——作還原劑——產(chǎn)物為氧化產(chǎn)物
3. 氧化性:氧化劑>氧化產(chǎn)物
還原性:還原劑>還原產(chǎn)物
三、 鐵及其化合物性質(zhì)
1. Fe2+及Fe3+離子的檢驗:
、 Fe2+的檢驗:(淺綠色溶液)
a) 加氫氧化鈉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繼而變灰綠色,最后變紅褐色。
b) 加KSCN溶液,不顯紅色,再滴加氯水,溶液顯紅色。
、 Fe3+的檢驗:(黃色溶液)
a) 加氫氧化鈉溶液,產(chǎn)生紅褐色沉淀。
b) 加KSCN溶液,溶液顯紅色。
2. 主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鐵與鹽酸的反應:Fe+2HCl=FeCl2+H2↑
、 鐵與硫酸銅反應(濕法煉銅):Fe+CuSO4=FeSO4+Cu
、 在氯化亞鐵溶液中滴加氯水:(除去氯化鐵中的氯化亞鐵雜質(zhì))3FeCl2+Cl2=2FeCl3
④ 氫氧化亞鐵在空氣中變質(zhì):4Fe(OH)2+O2+2H2O=4Fe(OH)3
、 在氯化鐵溶液中加入鐵粉:2FeCl3+Fe=3FeCl2
⑥ 銅與氯化鐵反應(用氯化鐵腐蝕銅電路板):2FeCl3+Cu=2FeCl2+CuCl2
、 少量鋅與氯化鐵反應:Zn+2FeCl3=2FeCl2+ZnCl2
⑧ 足量鋅與氯化鐵反應:3Zn+2FeCl3=2Fe+3ZnCl2
高一化學核心知識
物質(zhì)的化學變化
1、物質(zhì)之間可以發(fā)生各種各樣的化學變化,依據(jù)一定的標準可以對化學變化進行分類。
(1)根據(jù)反應物和生成物的類別以及反應前后物質(zhì)種類的多少可以分為:
A 化合反應(A+B=AB)
B 分解反應(AB=A+B)
C 置換反應(A+BC=AC+B)
D 復分解反應(AB+CD=AD+CB)
(2)根據(jù)反應中是否有離子參加可將反應分為:
A 離子反應:有離子參加的一類反應!局饕◤头纸夥磻陀须x子參加的氧化還原反應!
B 分子反應(非離子反應)
(3)根據(jù)反應中是否有電子轉移可將反應分為:
A 氧化還原反應:反應中有電子轉移(得失或偏移)的反應
實質(zhì):有電子轉移(得失或偏移)
特征:反應前后元素的化合價有變化
B 非氧化還原反應
2、離子反應
(1)電解質(zhì):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狀態(tài)下能導電的化合物,叫電解質(zhì)。酸、堿、鹽都是電解質(zhì)。非電解質(zhì)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狀態(tài)下都不能導電的化合物,叫非電解質(zhì)。 注意:
①電解質(zhì)、非電解質(zhì)都是化合物,不同之處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狀態(tài)下能否導電。②電解質(zhì)的導電是有條件的:電解質(zhì)必須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狀態(tài)下才能導電。
、勰軐щ姷奈镔|(zhì)并不全部是電解質(zhì):如銅、鋁、石墨等。④非金屬氧化物(SO2、SO3、CO2)、大部分的`有機物為非電解質(zhì)。
(2)離子方程式:用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符號來表示反應的式子。它不僅表示一個具體的化學反應,而且表示同一類型的離子反應。
復分解反應這類離子反應發(fā)生的條件是:生成沉淀、氣體或水。書寫方法:
寫: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拆:把易溶于水、易電離的物質(zhì)拆寫成離子形式
刪:將不參加反應的離子從方程式兩端刪去
查:查方程式兩端原子個數(shù)和電荷數(shù)是否相等
(3)離子共存問題
所謂離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離子之間不發(fā)生任何反應;若離子之間能發(fā)生反應,則不能大量共存。
A 結合生成難溶物質(zhì)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如Ba2+和SO42-、Ag+和Cl-、Ca2+和CO32-、Mg2+和OH-等
B 結合生成氣體或易揮發(fā)性物質(zhì)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C O 32-,HCO3-,SO32-,OH-和NH4+等
C 結合生成難電離物質(zhì)(水)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OH-、CH3COO-,OH-和HCO3-等。
D 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水解反應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
注意:題干中的條件:如無色溶液應排除有色離子:Fe2+、Fe3+、Cu2+、MnO4-等離子,酸性(或堿性)則應考慮所給離子組外,還有大量的H+(或OH-)。
(4)離子方程式正誤判斷(六看)
A 看反應是否符合事實:主要看反應能否進行或反應產(chǎn)物是否正確
B 看能否寫出離子方程式:純固體之間的反應不能寫離子方程式
C 看化學用語是否正確:化學式、離子符號、沉淀、氣體符號、等號等的書寫是否符合事實
D 看離子配比是否正確
E 看原子個數(shù)、電荷數(shù)是否守恒
F 看與量有關的反應表達式是否正確(過量、適量)
3、氧化還原反應中概念及其相互關系如下:
失去電子——化合價升高——被氧化(發(fā)生氧化反應)——是還原劑(有還原性) 升失氧化還原劑
得到電子——化合價降低——被還原(發(fā)生還原反應)——是氧化劑(有氧化性) 降得還原氧化劑
高一化學必背知識
一、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質(zhì)
1. “雷雨發(fā)莊稼”涉及反應原理:
① N2+O2放電===2NO
、 2NO+O2=2NO2
③ 3NO2+H2O=2HNO3+NO
2. 氨的工業(yè)制法:N2+3H2 2NH3
3. 氨的實驗室制法:
、 原理: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 裝置:與制O2相同
、 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氣法
、 檢驗方法:
a) 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試驗,會變藍色。
b) 用沾有濃鹽酸的玻璃棒靠近瓶口,有大量白煙產(chǎn)生。NH3+HCl=NH4Cl
、 干燥方法:可用堿石灰或氧化鈣、氫氧化鈉,不能用濃硫酸。
4. 氨與水的反應:NH3+H2O=NH3•H2O NH3•H2O NH4++OH-
5. 氨的催化氧化:4NH3+5O2 4NO+6H2O(制取硝酸的第一步)
6. 碳酸氫銨受熱分解:NH4HCO3 NH3↑+H2O+CO2↑
7. 銅與濃硝酸反應:Cu+4HNO3=Cu(NO3)2+2NO2↑+2H2O
8. 銅與稀硝酸反應:3Cu+8HNO3=3Cu(NO3)2+2NO↑+4H2O
9. 碳與濃硝酸反應:C+4HNO3=CO2↑+4NO2↑+2H2O
10. 氯化銨受熱分解:NH4Cl NH3↑+HCl↑
二、 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質(zhì)
1. 鐵與硫蒸氣反應:Fe+S△==FeS
2. 銅與硫蒸氣反應:2Cu+S△==Cu2S
3. 硫與濃硫酸反應:S+2H2SO4(濃)△==3SO2↑+2H2O
4. 二氧化硫與硫化氫反應:SO2+2H2S=3S↓+2H2O
5. 銅與濃硫酸反應:Cu+2H2SO4△==CuSO4+SO2↑+2H2O
6. 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2SO2+O2 2SO3
7. 二氧化硫與氯水的反應:SO2+Cl2+2H2O=H2SO4+2HCl
8. 二氧化硫與氫氧化鈉反應:SO2+2NaOH=Na2SO3+H2O
9. 硫化氫在充足的氧氣中燃燒:2H2S+3O2點燃===2SO2+2H2O
【高一化學必修一重點知識歸納】相關文章:
高一化學必修二知識重點歸納10-31
高一化學必修1知識重點歸納10-30
高一化學必修2知識重點歸納12-02
高一化學知識重點總結歸納11-01
高一化學必修一重點知識點歸納12-04
高一化學必修一知識重點總結11-15
高一化學必修1知識整理歸納10-31
高一化學必修2知識要點歸納10-31
高一化學必修三知識要點歸納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