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潮教案
觀潮教案篇一
[教學目的]
1.讀懂讀通文章,積累一些文言詞句。
2.整體把握文章,學習用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手法。
3.品讀賞析文章,感受其自然美、人情美。
[教學重點]
目標①
[教學難點]
作者映襯手法天衣無縫的運用。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詩仙在《將進酒》中說:“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敝袊芯
俗語叫“水到東海不回頭!笨慑X塘江的水則不然,每年八月要趁良辰美景從東海回
趟娘家,她回來時,氣勢非凡,真是天下最雄偉壯觀的'景象,從皇帝到平民百姓,都
要先睹為快。
錢塘江觀潮,歷史悠久。有文獻記載的就有兩千多年,為宋朝時最盛,F(xiàn)在觀潮
在浙江海寧,但在宋代,觀潮勝地卻在臨安,就是今天的杭州市。南宋定都西安,每年農(nóng)歷八月十八日都要舉行觀潮盛典。迎潮前有水軍演習,潮到時又有吳地少年弄潮爭標表演,當日從宮廷到民間爭相觀看,萬人空巷,十分熱鬧。
2.認讀。
(1)讀準字音。
艨()艟()倏()泅()舸()雉()
溯()僦()綺()溢()
(2)讀懂詞義。
、偻x詞釋義聯(lián)讀。
略:略不相睹()略不沾濕()
雖:雖席地不容閑也()雖我之死,有子存焉()
皆:皆披發(fā)紋身()皆出酒食()
既而:既而漸進()既而兒醒()
、谏~釋義點讀。
珠翠羅綺溢目________________倏爾黃煙四起_____________
方其遠出海門________________
③通讀句子,指出其修辭方法。
a.出沒于鯨波萬仞中()b、海涌銀為郭,江橫玉系腰()
3.研讀。
。1)本文作者采用分鏡頭攝影的筆法,分別寫了漲潮、水戰(zhàn)、弄潮、觀潮的盛況。按“自然美”和“人情美”的板塊,將文章分為兩部分,第一段自然美,第2——4段人情美。從正面描寫和側面烘托的角度,可將文章分為兩層,第1——3段正面描寫,第4段側面烘托。
觀潮教案篇二
【教學理念】
【識字學詞教學目標】
一、初讀課文時的識字教學
。ㄒ唬┳忠艚虒W
。ǘ┳中谓虒W
。ㄈ┥~教學
二、精讀課文時的詞語教學
(一)片段一對大潮的描寫
1、3-4自然段,作者描寫了大潮到來時的情景,請找出表達“遠聽潮聲-大潮初現(xiàn)-近觀大潮”作者感受的.主要詞語。
2、指導想象:先引導學生依據(jù)文字描述從聲、形兩個方面去想象。再用掛圖或多媒體豐富想象。
。1)遠聽潮聲,作者好象聽到什么?看到什么?請用自己的話描述出來。
。2)大潮初現(xiàn),作者聽到什么?看到什么?請用自己的話描述出來。
(3)近觀大潮,作者看到什么?聽到什么?請用自己的話描述出來。
。▽υ~語的理解,要引導學生運用生活經(jīng)驗、聯(lián)系上下文和結合掛圖等直觀方法展開想象,從而把詞語具象化、感性化、語境化,從而達到真正的理解。)
3、創(chuàng)設情境,運用語句。
修改導游詞:午后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響聲。過一會兒,大潮出現(xiàn),很快,離我們近了。再近些,浪更高了。浪潮越來越近,浪會更急,聲音會更響。
要求:把導游詞說具體,盡量用上課文中的詞語。
。ㄔ谶\用中理解,是詞語教學的有效方法。)
。ǘ┢味簩τ^潮人的描寫
1、課題是《觀潮》,這就告訴我們,課文不僅寫大潮,還描寫觀潮的人群。默讀課文,把描寫觀潮人群的詞語找出來,想想從中體會什么。
2、學生默讀、畫句。
3、展開想象,體會觀潮人的心情。
。1)在等待觀潮時,人們怎么等待,你體會到什么?(從“昂首東望”可以體會人們焦急等待大潮涌來的心情)
。2)在遠聽潮聲時,人們有什么表現(xiàn)?你體會到什么?(從“人聲鼎沸”可以體會到人們遠遠聽到潮聲的激動心情)
。3)大潮初現(xiàn),人群又出現(xiàn)怎樣的變化?你體會到什么?(從“人群沸騰”可以體會人們看到大潮初現(xiàn)的激動心情)
。4)“人聲鼎沸”“人群沸騰”兩個詞語可以互換位置嗎?為什么?(“人聲鼎沸”側重于“聲”,即人們互相傳告”;“人群沸騰”,表現(xiàn)人們看到大潮到來時歡呼雀躍的情景,既有“聲”,又有“形”,所表達的激動程度有區(qū)別,位置不能互換。
。ā队^潮》,既寫“潮”,又寫“觀”。教學中不能忽略對描寫觀潮人的詞語的理解。這也體現(xiàn)了教學的精細處。)
【觀潮教案】相關文章:
《觀潮》教案精選07-01
《觀潮》的教案05-29
《觀潮》教案范文09-25
小學《觀潮》教案10-01
關于《觀潮》教案10-09
課文觀潮教案08-15
最新《觀潮》教案08-04
關于《觀潮》優(yōu)秀教案07-14
觀潮教案多篇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