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不卡一区二区三区,www.蜜臀.com,高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欧美日韩三级视频,欧美性综合,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99a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教案

小學數(shù)學六年級教案

時間:2025-03-31 18:36:06 王娟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數(shù)學六年級教案(精選11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數(shù)學六年級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數(shù)學六年級教案(精選11篇)

  小學數(shù)學六年級教案 1

  教學目的:

  1.通過操作,引導學生推導出圓面積的計算公式,并能運用公式解答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激發(fā)學生參與整個課堂教學活動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觀察和概括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滲透轉化的數(shù)學思想和極限思想。

  教學重點:

  圓面積公式的推導。

  教學關鍵:

  弄清圓與轉化后的近似圖形之間的關系。

  教具:

  多媒體計算機、幻燈片。

  學具:

  16等份和32等份的圓形、剪刀、刻度尺、一張圓形紙片。

  教學過程:

  一、設疑導入

  1.啟發(fā)學生回憶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微機演示)

  2.微機顯示一個圓,再把圓涂成紅色。提問:這是什么圖形?看到圓想到什么?圓所圍平面部分的大小叫什么?(圓的面積)出示課題。怎樣計算圓的面積呢?請同學們思考。

  [評:通過對舊知的回憶,激起學生從舊知識探索新知識的興趣,并決定思想方向,有利于學生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

  二、新課教學

  1.通過度量,猜想圓面積的大小。

  用邊長等于半徑的小正方形透明塑料片,直接度量圓面積,觀察后得出圓面積比4個小正方形小,好象又比3個小正方形大一些。初步猜想:圓的面積相當于r2的3倍多。

  由此看出,要求圓的精確面積通過度量是無法得出的。我們在學習推導幾何圖形的面積公式時,總是把新的圖形經(jīng)過分割、拼合等辦法,將它們轉化成我們熟悉的圖形,今天我們能不能也用這樣的方法推導出圓面積的計算公式呢?

  [評:這一探索性地設問,使學生產(chǎn)生懸念,引入深思。它與得出圓面積計算公式后的驗證,前后呼應,融為一體。使學生對圓面積與r2的`倍數(shù)關系,獲得十分鮮明的表象,而且有助于避免與圓周長的計算公式(c=2r)產(chǎn)生混淆。]

  2.學生操作。

  (1)學生分別把16等份和32等份的圓形剪開,拼成兩個近似的長方形。(微機顯示)老師提問:

  ①拼成的圖形是長方形嗎?(是近似的長方形,因為它的上下兩條邊不是線段。)

 、趫A和近似的長方形有什么關系?(形狀變了,但面積相等)

 、郯褕A16等份和32等份后,拼成的圖形有什么區(qū)別?(32等份后拼成的圖形更接近于長方形)

  如果把一個圓等分成64份、128份拼成的長方形會怎樣呢?(微機顯示)(圓等分的份數(shù)越多,拼成的圖形越接近于長方形。)

 、芙崎L方形的長相當于圓的哪一部分?怎樣用字母表示?(圓周長的一半,c/2=r),它的寬是圓的哪一部分?(半徑r)

 、菽隳芡茖С鰣A面積計算公式嗎?

  [評: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并通過微機演示,把一個圓剪拼成近似的長方形,從長方形面積公式,推出圓面積計算公式。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空間想象力,也可以滲透以直代曲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2)把圓16等份分割后拼插成近似的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的底相當于圓周長的四分之一(c/4=r/2),高等于圓半徑的2倍(2r),所以s=r/22r=r2。

  (3)把圓16等份分割后可拼插成近似的等腰三角形。三角形的底

  相當于圓周長的1/4,高相當于圓半徑的4倍,所以s=1/22r/4r=r2

  (4)把圓分割后,可拼成近似的等腰梯形。梯形上底與下底的和就是圓周長的一半,高等于圓半徑的2倍,所以s=1/2r2r=r2。

  3.小結:無論我們把圓拼成什么樣的近似圖形,都能推導出圓的面積公式s=r2,驗證了原來猜想的正確。說明在求圓的面積時,都要知道半徑。

  4.比較圓周長和圓面積的計算公式,找出聯(lián)系和區(qū)別,加強記憶。兩個公式都與有關,但圓周長等于直徑長度的倍,而圓面積等于以半徑為邊長的正方形面積的,即r2等的倍。

  5.自學例1。注意書寫格書和運算順序。

  [評:引導學生通過多次不同的實驗,采用轉化的方法,利用等積變形把圓面積轉化成近似的長方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腰梯形,從而推導出圓面積計算公式。同時,利用計算機的演示,化靜為動,化虛為實,幫助學生把抽象的內容具體化,進一步加深對圓面積公式推導過程的理解。

  三、看書質疑

  四、鞏固練習

  1.看圖計算圓的面積。

  2.根據(jù)下面的條件,求圓的面積。

  r=6厘米

  d=0.8厘米

  r=1.5分米

  3.一塊圓形鐵板的半徑是3分米,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分米?

  4.要求一張圓形紙片的面積,需測量哪些有關數(shù)據(jù)?比比看誰先做完,誰想的辦法多?

  (1)可測圓的半徑,根據(jù)s=r2求出面積。

  (2)可測圓的直徑,根據(jù)s=(d/2)2求出面積。

  (3)可測圓的周長,根據(jù)s=(c/2)2求出面積。

  小學數(shù)學六年級教案 2

  教材及學情簡析:

  本節(jié)課認識圓柱是在學生學習了幾種平面圖形以及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空間觀念。圓柱又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立體圖形,在實際生活中,圓柱形的物體很多,學生對圓柱都有初步的感性認識。因此,教學時可以從直觀入手,幫助學生形成圓柱的正確表象,讓學生通過觀察、想象、操作、推理、討論等活動,認識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掌握圓柱的特征,探索圓柱的側面展開圖,進而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引導學生學會從數(shù)學的角度去關注生活中的現(xiàn)象或問題。

  此外,該學段的學生已具備了初步的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時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合理運用學習方法,指導學生通過看書自學、動手實踐、合作交流等方式獲取數(shù)學知識。

  教學目標:

  1、幫助學生建立圓柱的正確表象,知道圓柱各部分的名稱,在操作活動中探索圓柱的特征。

  2、通過觀察、想象、操作、討論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引導學生學會從數(shù)學的角度去關注生活中的問題,感受數(shù)學學習的價值。

  教學重點:

  建立圓柱的正確表象,認識圓柱各部分的名稱及其特征。

  教學難點:

  通過猜想驗證的過程理解圓柱的側面展開圖的特征。

  教學準備:

  課件、圓柱體、長方體、正方體、剪刀等。

  教學過程:

  一、溫故對比引圓柱

  1.出示圓。

  還記得圓是什么圖形嗎?(平面圖形)

  2.出示柱。

  老師只要在后面添上一個字,馬上就變成立體圖形了,同學們猜是什么?

  (由圓到圓柱,推想發(fā)現(xiàn)圓柱是立體圖形。)

  3.想圓柱。

  相信同學們都見過圓柱,想想印象中的圓柱是長什么樣子的?

  (喚起學生對圓柱的已有經(jīng)驗。)

  4.摸圓柱。

  老師為每組準備了一袋立體圖形(袋子里有圓柱、長方體和正方體),里面就有圓柱,同學們嘗試不用眼睛看,就憑雙手摸出來。

  5.談圓柱。

  在剛才摸的過程中,你是怎樣區(qū)分圓柱體與長方體、正方體的?

  6.引新課。

  看來這圓柱還真是與眾不同,今天我們就來好好地認識它。

  【設計意圖:通過回憶圓到出現(xiàn)圓柱,是從平面幾何到立體幾何的過程;從學生憑空思考圓柱的形狀到親身體驗摸圓柱的形體,喚起了學生對圓柱的已有經(jīng)驗,更清晰地感知到圓柱體與長方體、正方體的異同,突出圓柱的表面特征。】

  二、獨立自主學圓柱

  1.認識圓柱的幾何圖形。

  (出示實物圓柱)這是一個圓柱形的物體,如果從一個角度看它,最多只能看到兩個面,所以通常我們把圓柱體畫成下面的形狀課件演示從實物的圓柱到數(shù)學中的圓柱的抽象過程。

  2.自學課本,認識圓柱各部分的名稱。

  同學們拿起圓柱自學課本第31頁的內容,看看介紹了圓柱的什么知識。

  3.分享自學成果。

  4.加深理解,學生互相指一指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

  我們認識了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請同學們拿起圓柱指給旁邊的同學看看。

  【設計意圖:根據(jù)教學內容的特點,合理安排學習方式,讓學生自學圓柱各部分的名稱等最基本的概念,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體驗通過自身努力獲取知識的成功感,同時也為后面自主探索圓柱側面展開圖的特征做好準備。】

  三、猜想驗證探圓柱

  1、以制作一個圓柱的話題為主線,探索圓柱的側面展開圖的特征。

  如果要做一個這樣的圓柱,需要剪出哪些圖形來制作呢?

  除了需要兩個完全相同的圓做圓柱的底面以外,那側面應該用什么圖形做呢?同學們猜一猜,如果把側面剪開,展開后可能是什么圖形?動手剪一剪看。

  怎樣剪才能得到長方形?

 。ㄍㄟ^猜想到動手操作,驗證圓柱的側面沿高剪開得到長方形。)

  2.探索圓柱的側面展開得到的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圓柱的底面和高的關系。

  為什么剪出來的長方形有長有短、有寬有窄?長方形的長和寬究竟與圓柱的什么有關系呢?同學們討論討論。

  3.匯報并總結圓柱的側面展開圖的特征。

  小結:把圓柱的側面沿著一條高剪開,展開得到一個長方形,這個長方形的長等于圓柱底面的周長,寬等于圓柱的高。(配合課件演示)

  4.借助練習鞏固特征,并從中滲透圓柱的側面展開圖的其他情況。

 、鸥鶕(jù)圓柱的側面選擇合適的底面。

  ⑵根據(jù)圓柱的底面選擇合適的側面。

  【設計意圖:以制作圓柱為主線,通過動手操作、猜想驗證、合作交流等方式,探索圓柱的側面展開圖的特征,這是從認知幾何到實證幾何的過程。首先讓學生掌握側面展開的一般情況沿高剪開得到長方形;然后再通過練習題的方式將側面展開的特殊情況(正方形)及其他情況(平行四邊形和不規(guī)則圖形)加以延伸,在保證學生掌握基礎的前提下做到數(shù)學知識和數(shù)學思想的有益拓展!

  四、梳理新知用圓柱

  1.梳理新知。

 、艓煂А

  同學們看,我們今天學到了關于圓柱的什么知識?

  ⑵生談。

  請同學們當推銷員介紹一下你所認識的圓柱

  2.運用新知。

 、呕揪毩暎ㄒ詴娴男问匠霈F(xiàn))。

 、賵A柱的上下兩個面叫做()面,它們是()的兩個圓。

 、趫A柱有一個曲面叫做()面。

  ③圓柱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圓柱有()條高,它們的長度都()。

  ④如果把圓柱的側面沿著一條()剪開,展開后得到一個(),它的長等于圓柱底面的(),寬等于圓柱的()。

 、婆袛嗾f明。

  判斷下面的圖形是不是圓柱,為什么?

  3.回歸生活,發(fā)現(xiàn)圓柱。

  在生活中,你看見過哪些物體是圓柱形的?

  【設計意圖:梳理新知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先由老師引導總結的目的是為了照顧全體,再讓學生互相介紹今天所學的知識,是為了每一個學生主動參與其中。而練習的設計則分為三個層面,先是通過書面練習及時檢查全體學生對基本知識的掌握情況,然后在這基礎上讓學生嘗試運用新知解決問題,接著讓學生帶著新知回歸生活,發(fā)現(xiàn)早已存在于自己身邊而未曾察覺的圓柱形物體,從而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五、欣賞了解悟圓柱

  1.欣賞自然界以及人類生活、生產(chǎn)中有關圓柱的圖片。(課件演示)

  圓柱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圓柱的世界

  2.介紹圓柱的高在生活中的其他叫法。

 。ǜ叩膭e稱是知識的拓展,也是為后續(xù)學習圓柱的表面積和體積做準備。)

  3.感悟圓柱,暢談收獲。

  同學們,只要我們用發(fā)現(xiàn)的眼睛看生活,其實,生活中處處都充滿著數(shù)學,看完剛才的圖片,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4.放大圓柱的內涵介紹可樂罐的奧秘。

  有沒有發(fā)現(xiàn)可樂、百事、雪碧、健力寶等等的這類罐裝飲料,它們的形狀、大小都是一樣的,這里面就隱藏著關于圓柱的商業(yè)秘密,想知道嗎?

  【設計意圖:借助多媒體課件播放有關圓柱的圖片,讓學生知道原來自然界里到處都有圓柱,只是我們沒有留意、沒有發(fā)現(xiàn)而已。而聰明的前人早已意識到圓柱的獨特之處,并懂得將其特征運用在生活和生產(chǎn)當中,從而使學生感悟到圓柱(數(shù)學)那無窮無盡的魅力和人類智慧的無限。最后介紹可樂罐的奧秘,是為了將學生對圓柱的認識面再往深層次擴大,驚嘆數(shù)學的奇妙之余,達到課盡,而意未盡的效果,促使學生越來越喜歡數(shù)學】

  六、學以致用做圓柱

  課后作業(yè):請同學們利用課本第147頁的圖樣,自己動手做一個圓柱。

  【設計意圖:學是為了用。所謂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最后還得學會用回生活,這是學習數(shù)學的最終目的,也是體現(xiàn)數(shù)學學習的價值所在。以做圓柱作為課后的作業(yè),一是提供了鞏固圓柱最基本的特征和學以致用的機會;二是讓學生有一個親身體驗做一個圓柱的過程,為課外創(chuàng)造一個交流數(shù)學的話題!

  板書設計:

  認識圓柱

  2個底面:是完全相同的兩個圓

  無數(shù)條高: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

  【設計意圖:簡明扼要,突出教學重點,幫助學生整理新知;設計別出心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大大提高教學效益!

  小學數(shù)學六年級教案 3

  教學內容:

  分數(shù)乘法、除法計算練習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更好地掌握分數(shù)乘法和分數(shù)除法的計算方法,形成相應的計算技能,提高計算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計算習慣。

  2、通過練習,進一步提高運用分數(shù)乘法計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3、通過練習,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感受數(shù)學知識和方法的應用價值,增強學好數(shù)學的信息。

  教學重、難點:

  掌握運用分數(shù)乘法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基本思路與方法。

  教學對策:

  設計一些找單位1的量和分析數(shù)量關系式的練習,多組織學生說思考過程,通過交流感受一些方法。

  教學準備:

  自制投影片或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談話:國慶長假之前,我們學習了分數(shù)乘法和分數(shù)除法的有關內容,在計算中,同學們還存在一些問題,所以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將進行相關練習,幫助大家更好地掌握這些知識。(板書課題:分數(shù)乘法和分數(shù)除法)

  二、基本練習

  1、計算練習。

  2、解方程。

  12x=9/11

  3/8x=9/10

  6/5x=15

  學生先獨立完成,再指名學生板演,結合板演情況進行講評時指出解方程的格式及依據(jù),及時糾正學生計算中的錯誤。

  教師及時組織學生小結:

  一個數(shù)乘真分數(shù),結果小于這個數(shù);一個數(shù)乘以1,結果等于這個數(shù);一個數(shù)乘比1大的假分數(shù),結果大于這個數(shù)。

  一個數(shù)除以真分數(shù),結果大于這個數(shù);一個數(shù)除以1,結果還等于這個數(shù);一個數(shù)除以比1大的假分數(shù),結果小于這個數(shù)。

  3、根據(jù)已知條件找準單位1的量并說說數(shù)量關系式。

 。1)白兔只數(shù)的5/12是黑兔的只數(shù)。

  (2)已經(jīng)修了公路全長的3/4。

 。3)今年棉花產(chǎn)量比去年增加1/8。

 。4)第三季度冰箱價格比第二季度便宜1/10。

  (5)二班植樹棵數(shù)相當于一班的9/8。

 。6)還剩這堆煤的3/8。

  學生同桌之間進行練習,每人選3題說說數(shù)量關系,然后指名交流。

  4、解決實際問題。

 。1)小明用3/10小時走了15/16千米,平均每小時走多少千米?照這樣的速度,小明走1千米要多少小時?

 。2)一種柴油2/3升重8/15千克。1升這樣的柴油重多少千克?1千克這樣的柴油有多少升?

 。3)鵝的孵化期是30天,雞的`孵化期是鵝的7/10,鴨的孵化期是雞的4/3倍,鴨的孵化期是多少天?

 。4)一個乒乓球從50分米的高度下落,每次彈起的高度是下落時高度的2/5,第三次下落時能彈起多少分米?

 。5)一盒鮮牛奶的凈含量是3/2升,一盒酸奶的凈含量是鮮牛奶的2/15。一盒酸奶的凈含量是多少升?

 。6)一盒鮮牛奶的凈含量是3/2升,一盒酸奶的凈含量比鮮牛奶少13/15。一盒酸奶比一盒鮮牛奶少多少升?

  (7)一盒鮮牛奶的凈含量是3/2升,一盒酸奶的凈含量是1/5升。一盒酸奶的凈含量比一盒鮮牛奶少多少升?

  學生獨立完成后進行交流,主要交流思考過程。

  三、全課總結

  評價一下自己的練習情況,分析一下還存在什么問題。

  課后反思:

  按照課前的教學設想,我先組織學生進行了分數(shù)乘、除法計算練習,然后進行了分析數(shù)量關系式的練習,最后進行了解決實際問題的練習。課堂上學習效果還不錯。

  但從學生作業(yè)情況看,有些學生解決實際問題時,還未認真讀題就列式計算,這樣就存在一個問題,當天所學的如果是分數(shù)乘法,這部分學生在解題時就會全部用乘法來解決問題;如果今天學的是分數(shù)除法,他們就全部用除法來計算。也就是說完全是模仿,沒有自己的理解和對問題的思考、分析。長此下去,造成的后果是嚴重的。所以要把問題杜絕在源頭,在練習過程中,我經(jīng)常組織學生進行對比練習,逼著他們要獨立思考,讓他們感到?jīng)]有自己的思考是無法正確解答題目的。

  小學數(shù)學六年級教案 4

  教材分析

  1、本節(jié)課是在學習了折扣和納稅之后的第三個用百分數(shù)解決問題的知識點,是用百分數(shù)解決問題中最重要的問題,也是本章內容中的一個難點。

  2、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是讓學生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意義,掌握利息的計算方法以及利率在生活實際中的應用。

  學情分析

  1、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學習了折扣和納稅這兩個用百分數(shù)解決問題的基礎上將要學習的第三個用百分數(shù)解決問題的知識點。

  2、學生在學習這個知識點時的障礙點應該在于利息稅的扣除和國債利息不扣除利息稅上。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知道儲蓄的意義:明確本金、利息、稅后利息和利率的含義;掌握計算利息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計算。

  2、對學生進行勤儉節(jié)約,積極參加儲蓄,支援國家、災區(qū)、貧困地區(qū)建設的思想品德教育。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掌握利息的計算方法。

  難點:

  1、通過自主探索,了解利息的計算方法;

  2、利息稅的扣除和國債利息不扣除利息稅上。

  教學過程:

  一、課內交流、探究

  師:在儲蓄的過程中,你搜集到哪些相關的知識?(學生分組匯報調查結果)

 。ㄉ鷧R報。開放的問題情景下,根據(jù)每組學生的差異,預計可能出現(xiàn)下列情況:

 。1)有關儲蓄的一般知識,如儲蓄的方式;

 。2)有關儲蓄的相關概念,如本金、利息、利率、稅后利息稅的知識;

 。3)有關利息的計算方法,如有的小組利率的含義推導出利息的計算方法;

  (4)有關調查中遇到的困難、解決的方法和自己的感受)

  師:根據(jù)每組交流的情況給予相應的評價,并和學生共同整理儲蓄的相關知識,形成知識體系。

  板書:利息與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二、創(chuàng)設情景、體驗儲蓄

  1、創(chuàng)設情景

  2、體驗儲蓄。根據(jù)剛才的匯報情況,安排教學過程。

 。1)學生拿出復制好的儲蓄存款憑證進行填寫。

  (2)學生活動,教師了解學生填寫情況后,最后利用投影儀進行訂正。

 。3)充分聯(lián)系生活,設置儲蓄密碼。

 。4)保管好存折或存單。

  師:儲蓄完成以后,銀行要給我們一個存單或存折,我們要牢記密碼,妥善保管好存單或存折。

  三、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1、交流討論,了解利息的計算方法。

  師:同學們,根據(jù)剛才的知識,如果告訴你兩年的利率是2。43%,你能夠求出張大爺儲蓄到期時能獲得多少利息嗎?(學生分組討論計算,匯報情況)

  2、學習利息稅知識。

  3、鞏固新知:學生進行練習(教材第100頁的“做一做”)

 。1)學生個人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2)學生個人匯報

  四、課后實踐、體驗儲蓄過程

  師:請同學們課后把平時積攢的零用錢存入銀行,在儲蓄的過程中如果遇到問題,你能想辦法解決嗎?把不懂的問題記下來,我們下節(jié)課繼續(xù)交流討論。

  五、課后作業(yè)布置

  課本練習二十三的第6、9題。

  小學數(shù)學六年級教案 5

  教學目標:

  1、在初步認識圓柱的基礎上理解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的含義,掌握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會正確計算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

  2、通過實踐操作,在學生理解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的含義的同時,能解決一些有關實際生活的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

  掌握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前一節(jié)課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一個新朋友——圓柱,誰能說說這位新朋友長什么樣子以及有什么特征嗎?

  1.圓柱是由平面和曲面圍成的立體圖形。

  2.圓柱各部分的名稱(兩個底面,側面,高)。

  3.把圓柱的側面沿著它的一條高剪開得到一個長方形,這個長方形的長等于圓柱的底面周長、寬等于圓柱的高。

  同學們對圓柱已經(jīng)知道得這么多了,還想對它作進一步的了解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怎樣求圓柱的表面積。

  二、探究新知:

  以前我們學過正方體、長方體的表面積,觀察一個長方體,我們是怎么求這個長方體的表面積的呢?(六個面的面積和就是它的'表面積)

  同學們想一想我們要求圓柱的表面積,那么圓柱的表面積指的是什么?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結果:圓柱的側面積加上兩個底面的面積就是圓柱的表面積。

  板書:(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側面積+兩個底面的面積)

  1.圓柱的側面積

  (1)圓柱的側面積,顧名思義,也就是圓柱側面的面積。

  (2)出示圓柱的展開圖:這個展開后的長方形的面積和圓柱的側面積有什么關系呢?

  (學生觀察很容易看到這個長方形的面積等于圓柱的側面積)

  (3)那么,圓柱的側面積應該怎樣計算呢?(引導學生根據(jù)展開后的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圓柱底面周長和高的關系,可以知道: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2.側面積練習:練習二第5題

  學生審題,回答下面的問題:

  這兩道題分別已知什么,求什么?

  小結:要計算圓柱的側面積,必須知道圓柱底面周長和高這兩個條件,有時題里只給出直徑或半徑,底面周長這個條件可以通過計算得到,在解題前要注意看清題意再列式。

  3.理解圓柱表面積的含義.

  (1)讓學生把自己制作的圓柱模型展開,觀察一下,圓柱的表面由哪幾個部分組成?(通過操作,使學生認識到:圓柱的表面由上下兩個底面和側面組成。)

  (2)圓柱的表面積是指圓柱表面的面積,也就是圓柱的側面積加上兩個底面的面積。

  公式: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側面積+底面積×2

  4.嘗試練習。

  (1)求下面各圓柱的側面積。

  ①底面周長2.5分米,高0.6分米。

 、诘酌嬷睆8厘米,高12厘米。

  (2)求下面各圓柱的表面積。

 、俚酌娣e是40平方厘米,側面積是25平方厘米。

 、诘酌姘霃绞2分米,高是5分米。

  5.小結:

  在計算圓柱形的表面積時,要根據(jù)給定的數(shù)據(jù)計算各部分的面積。(如:有時候給出的是底面半徑,有時是底面直徑。)

  三、鞏固練習。

  1.做第14頁“做一做”。(求表面積包括哪些部分?)

  2.練習二第6,7題。

  四、課后思考。

  同學們想一想是不是所有的圓柱在計算表面積時都可以用

  公式: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側面積+底面積×2來計算呢?

  小學數(shù)學六年級教案 6

  教學內容:

  第71-72頁、試一試、練一練,練習十四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轉化的策略分析問題,靈活確定解決問題的思路,并能根據(jù)問題的特點確定具體的轉化方法,從而有效地解決問題。

  能力目標:使學生通過回顧曾經(jīng)運用轉化策略解決問題的過程,從策略的角度進一步體會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感受轉化策略的應用價值。

  情感目標:使學生進一步積累運用轉化策略解決問題的經(jīng)驗,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主動克服在解決問題中遇到的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靈活確定解決問題的思路,理解轉化策略的價值,豐富學生的策略意識。

  教學難點:初步掌握轉化的方法和技巧。

  教學準備

  電子白板、相關課件

  教學過程:

  一、觀察交流,明確轉化的策略

  出示圖片,讓學生比一比兩個圖形面積大小。

  學生觀察,討論,猜測結果

  指名匯報結果,并說出比較的方法

  教師根據(jù)學生敘述,在電子白板上出示相應操作。

  (剪切、平移、對于圖2加xy原點,可以根據(jù)需要進行旋轉,平移至相應位置)

  將兩個圖形都轉化成長方形,學生非常明顯可以比較出兩個圖形的大小。

  白板:同時出示兩個圖形的轉化過程,要學生小結比較特殊圖形大小的方法

  引出課題:用轉化的策略解決問題

  師生小結:為什么要把原來的圖形轉化成長方形?(原來的復雜,轉化后簡單便于比較)

  二、回顧轉化實例,感受轉化的價值

  師引導:在以往的學習中,我們曾經(jīng)運用轉化的策略解決過哪些問題?

  學生列舉: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分數(shù)小數(shù)計算等等

  白板出示以往學習過的平面圖形,要求回答這些圖形是轉化成什么圖形來計算面積的,根據(jù)學生回答,教師拖動原始圖形,轉變成新的圖形。

  白板出示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回顧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都是先轉化成同分母分數(shù)進行加減

  師:這些運用轉化的策略解決問題的過程有什么共同點?

 。ò研聠栴}轉化成熟悉的或者已經(jīng)解決過的問題。)

  師小結:轉化是一種常用的,也是重要的解決問題的策略。在我們以往的學習中,早就運用了這一策略分析并解決問題了。以后再遇到一個陌生的問題時,你會嘗試用什么方法?

  應用白板進行新課教學,可以根據(jù)學生實際靈活進行操作,學生在自主探索過程中通過自己的觀察、討論得到結論,教師在課前的課件制作中也可以盡量減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三、分層練習,運用轉化的策略

  第一次:空間與圖形的領域

  1、練一練1

  白板在方格紙上出示題目,讓學生思考怎樣計算圖形的周長比較簡單。

  學生獨立思考后,指名回答方法。師在白板上根據(jù)回答移動邊,最后拼成規(guī)則圖形。

  明確:可以把這個圖形轉化成長方形計算周長

  提問:如果每個小方格的邊長是1厘米,這個圖形的周長是多少厘米?你是怎樣計算的,有沒有簡便方法?

  學生計算后,再讓學生說說解決這個問題的策略是什么?(把精確圖形轉化成簡單圖形)

  2、練習十四、第二題、用分數(shù)表示圖中的涂色部分

  讓學生各自看圖填空,學生解決問題后,指名學生到講臺上說說是怎樣想到轉化的方法的,以及分別是怎么轉化的。邊說邊用筆在白板上操作。

  其中第3小題的'圖形要先旋轉,再移動,讓圖形與方格紙重合。

  3、練習十四、第三題

  先讓學生獨立解答,再讓學生到白板前進行操作,其他學生進行點評,進一步指出轉化策略在解題過程中的作用。

  第二次、數(shù)與代數(shù)的領域

  1、教學試一試

  出示算式,提問:這道題可以怎樣計算?

  2、指名學生回答后,出示正方形圖,提出要求:你能說說圖中哪一部分表示這幾數(shù)的和嗎?

  3、引導看圖想一想,可以把這一算式轉化成怎樣的算式計算?

  對學有困難的學生可以提示:空白部分是大正方形的幾分之幾?能不能根據(jù)空白部分求出涂色部分?

  4、師生小結:在解決問題的時候,我們要善于從不同的角度靈活地分析問題,這樣有利于我們想到合理的轉化方法。

  5、練習十四、第一題

  出示問題,指導學生理解題意。

  白板出示分析圖,幫助學生理解。

  讓學生數(shù)一數(shù),一共要進行多少場比賽后才能產(chǎn)生冠軍?明確數(shù)的時候可以根據(jù)圖一層一層地數(shù)。

  啟發(fā):如果不畫圖,有更簡單的方法嗎?

  在白板上指圖提示學生,產(chǎn)生冠軍,一共要淘汰多少支球隊?

  進一步提出問題:如果有64支球隊,產(chǎn)生冠軍一共要比賽多少場?

  四、師生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運用轉化的策略解決問題,你對轉化的策略又有了什么新的認識?

  本課練習大部分內容通過學生自主練習,共同探索,達到教學目的。由于簡單,可操作性強,學生可以到白板上進行實際演示,非常直觀。

  五、拓展練習,鞏固轉化的策略

  1、立體圖形中,我們有沒有用到過轉化策略解決問題?怎樣求圓柱的體積?

  2、你能不能求出燈泡的容積?

  小學數(shù)學六年級教案 7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通過體驗、研究、類推等實踐活動,理解倒數(shù)的意義,讓學生經(jīng)歷提出問題、探討問題、應用知識的過程,自主總結出求倒數(shù)的方法。

  2.通過合作活動培養(yǎng)學生與人合作,愿與人交流的習慣。

  3.通過學生自主實施實踐方案,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發(fā)展創(chuàng)新的意識。

  【重點難點】

  理解倒數(shù)的意義,掌握求倒數(shù)的方法。

  【復習導入】

  課件出示:

  先計算,再觀察。看看有什么規(guī)律。

 、賹W生獨立計算,并與同學討論有什么規(guī)律。

 、趨R報交流,找出規(guī)律。

  它們的規(guī)律是:

  兩個數(shù)的乘積規(guī)則:相乘的兩個數(shù)的分子、分母正好顛倒了位置。

  【新課講授】

  1.教學倒數(shù)的意義。

 。1)學生看書自學,組成研討小組進行研究,然后向全班匯報。

 。2)學生匯報研究的結果:乘積是1的兩個數(shù)互為倒數(shù)。

 。3)提示學生說清“互為”是什么意思?(倒數(shù)是指兩個數(shù)之間的關系,這兩個數(shù)相互依存,一個數(shù)不能叫倒數(shù)。)

 。4)互為倒數(shù)的兩個數(shù)有什么特點?(兩個數(shù)的分子、分母正好顛倒了位置。)

  2.教學求倒數(shù)的方法。

  (1)寫出的'倒數(shù):求一個分數(shù)的倒數(shù),只要把分子(數(shù)字3變換后移至所求分數(shù)分母位置處)、分母(數(shù)字5變換后移至所求分數(shù)分子位置處)調換位置。

 。2)寫出6的倒數(shù):先把整數(shù)看成分母是1的分數(shù),再交換分子和分母的位置。

  3.教學特例,深入理解。

 。1)1有沒有倒數(shù)?怎么理解?(因為1×1=1,根據(jù)“乘積是1的兩個數(shù)互為倒數(shù)”,所以1的倒數(shù)是1。)

 。2)0有沒有倒數(shù)?為什么?(因為0與任何數(shù)相乘都不等于1,所以0沒有倒數(shù)。)

  【課堂作業(yè)】

 。1)完成教材第29頁第1題。

 。2)完成教材第29頁第2題。

 、賹,因為乘積是1的兩個數(shù)互為倒數(shù)。

  ②錯。因為乘積是1的兩個數(shù),互為倒數(shù),不是三個數(shù)。

 、坼e。0沒有倒數(shù)。

 、苠e。1的倒數(shù)是1。

 。3)完成教材第29頁第3題。

  (4)完成教材第29頁第4題。

 。5)完成教材第29頁第5題。

  小紅說得對。因為乘積是1的兩個數(shù)互為倒數(shù),×0.75=1,的倒數(shù)是0.75,因為0.75=。

  【課堂小結】

  你已經(jīng)知道了關于“倒數(shù)”的哪些知識?你聯(lián)想到什么?還想知道什么?

  【課后作業(yè)】

  完成《創(chuàng)優(yōu)作業(yè)100分》本課時練習。

  小學數(shù)學六年級教案 8

  教學目的: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分數(shù)乘法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學會應用一個數(shù)乘以分數(shù)的意義解答分數(shù)乘法兩步應用題。

  2.培養(yǎng)分析能力,發(fā)展學生思維。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先說出下列各算式表示的意義,再口算出得數(shù)。

  2.指出下面每組中的兩個量,應把誰看作單位“1”。

 。1)梨的筐數(shù)是蘋果的______。

  (2)梨的筐數(shù)的______和蘋果的筐數(shù)相等。

 。3)白羊只數(shù)的______等于黑羊的只數(shù)。

 。4)白羊的只數(shù)相當于黑羊的______。

  3.教師給上面的第2題每個小題補充一個已知條件,再要求學生口頭提出問題并解答。

 。1)有40筐蘋果,梨的筐數(shù)是蘋果的______。()

  (2)梨的筐數(shù)是______和蘋果的筐數(shù)相等,有40筐。()

 。3)有40只白羊,白羊的只數(shù)的______等于黑羊的只數(shù)。()

 。4)白羊的.只數(shù)相當于黑羊的______,有40只黑羊。()

  二、新授。

  1.出示例3。

  小亮的儲蓄箱中有18元,小華儲蓄的錢是小亮的______,小新儲蓄的是小華的______。小新儲蓄了多少元

 。1)指名讀題,說也已知條件和問題。

 。2)怎樣用線段圖表示已知條件和問題。

  先畫一條線段,表示誰儲蓄的錢數(shù)為什么

  學生回答后,教師畫線段圖。

  再畫一條線段,表示誰儲蓄的錢數(shù)畫多長根據(jù)什么學生回答:

  根據(jù)“小華儲蓄的錢數(shù)是小亮的______”,把小亮的錢數(shù)作為單位“1”,平均分成6份,再畫出與這樣的5份同樣長的線段。

  然后畫一條線段表示誰的錢數(shù)畫多長根據(jù)什么引導回答:

  根據(jù)“小新儲蓄的錢數(shù)是小華的______”,把小華的錢數(shù)作為單位“1”,平均分成3份,再畫出與這樣的2份同樣長的線段。

 。2)分析數(shù)量關系。

  引導學生說出,從已知條件或從問題分析,說出要求小新儲蓄的錢數(shù),必須先求小華儲蓄的錢數(shù)。因此這是一道兩步計算的應用題。

 。3)確定每一步的算法,列式計算。

 、偾笮∪A儲蓄的錢數(shù)怎樣想

  引導學生回答:根據(jù)“小華儲蓄的錢數(shù)是小亮的

  把小亮的錢數(shù)看作單位“1”,就是求18的____________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計算。列式:____________

 、谇笮⌒聝π畹腻X數(shù)怎樣想

  引導學生回答:根據(jù)“小新儲蓄的錢數(shù)是小華的______”,把小華的錢數(shù)看作單位“1”,就是求15的____________是多少,所以也用乘法計算。列式:____________

  (4)檢驗,寫答語。答:小新儲蓄了10元。

  3.做一做。

  讓學生獨立完成課本第19頁下的“做一做”,先畫線段圖表示已知條件和問題,獨立解答后,進行訂正。指名說一說自己是怎樣確定計算方法的。

  3.小結。

  從上面的分數(shù)乘法兩步應用題看,與前一節(jié)所學的一步應用題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解答這類應用題的關鍵是什么怎樣判斷計算方法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今天學的是連續(xù)兩次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應用題。解答這類應用題的關鍵是要能正確地判斷第一步把誰看作單位“1”,第二步把誰看作單位“1”。

  三、鞏固練習。

  完成練習五的第6、7題。

  四、全課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共同研究了什么

  解答這類分數(shù)乘法兩步應用題關鍵是什么

  五、布置作業(yè)。

  完成練習五的第8~10題。

  小學數(shù)學六年級教案 9

  教學目標:

 。ㄒ唬┲R與技能

  理解打折的含義,進一步解決求一個數(shù)的百分之幾的問題的解法。使學生進一步理解生活中打折等常見的優(yōu)惠措施,并能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最佳的方案與策略。

 。ǘ┻^程與方法

  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最佳方案與策略的能力,提高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ㄈ┣楦袘B(tài)度與價值觀

  1.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從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熱情。

  2.進一步讓學生感受數(shù)學和人們生活的密切關系,體會到數(shù)學的價值。

  教學重點:

  會解答有關折扣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合理、靈活地選擇方法,解答有關折扣的實際問題。

  教法:

  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探究。

  學法:

  合作交流,歸納總結。

  教學準備:

  師生搜集有關數(shù)據(jù),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今天老師帶大家到商店去逛逛,好嗎?(出示課件:各商家打折的視頻。)

  你從視頻中得到什么信息?有哪些促銷形式呢?怎樣理解打折?

  在數(shù)學上我們把這種降價出售商品叫做打折扣銷售,通稱“打折”。(課件出示折扣意義)

  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打折的知識。(板書課題)

  二、實踐感知,探究新知

  1、理解打幾折的含義

  生活中你還發(fā)現(xiàn)哪些商品打折?具體說說幾折的意思?偨Y:幾折表示現(xiàn)價是原價的十分之幾或百分之幾十。課件出示商家打折圖片,學生進一步理解打折意義。

  我們已經(jīng)初步了認識打折的含義,那么折數(shù)和究竟哪個數(shù)量有直接關系呢?(現(xiàn)價和原價)。

  能不能用個數(shù)量關系來說明折數(shù)?(板書)小組合作交流求現(xiàn)價、原價的`數(shù)量關系式。

  師總結:在這三個量中只要知道其中兩個量我們就能求出第三個量。

  2、運用折扣含義解決實際問題。

  課件出示小雨和他爸爸逛商場買自行車的情境.引入新課。

  引導學生讀題,說出得到哪些數(shù)學信息。出示學習提綱,小組合作探究。

 。1)打八五折怎么理解?

 。2)誰是單位“1”?

 。3)可以改寫成一道怎樣的應用題?

  (4)怎樣列式計算?

 。5)你能總結出解決折扣問題的方法嗎?

  小組匯報交流。

  師小結:解答這類應用題時,同學們利用轉化的方法,把折扣問題轉化為學過的百分數(shù)應用題解答,是一種很好的數(shù)學方法。

  引導檢驗,溝通聯(lián)系。

  先讓學生獨立進行檢驗,再交流交驗方法。

  啟發(fā)學生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檢驗:可以求實際售價是原價的百分之幾,看結果是不是85%;也可以用現(xiàn)價153元乘除以85%,看結果是不是180元。

  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計算小雨買這輛自行車少花了多少錢。

  三、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同學們用所學的知識幫小雨和爸爸解決了實際問題,能幫老師也解決一下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嗎?

 。ㄒ唬、基本購物

  1、計算肯德基優(yōu)惠券的折數(shù)。

  2、算出下面各物品打折后出售的價錢(單位:元)。

  書包原價105元,打七折,現(xiàn)價_一套童話書原價35元,打八八折,現(xiàn)價_學生分組完成,再交流訂正。

  計算籃球和作文書打折后的價錢,提問分別少花了多少錢。

  3、一臺步步高點讀機600元,在原價基礎上打八折,馬老師有貴賓卡,還可以再打九折,買這臺步步高點讀機花了多少錢?

 。ǘ、購物指南

  面對商家的種種打折,總是讓人心動,無法抵擋折扣的誘惑。我們在購物時可要考慮清楚了。

  1、在逛街的時候,路過了一家時裝店,門口標著“全場半價”。我想起上次在這兒看到一件上衣,原價500元,當時打九折,這次打五折肯定更便宜了,我決定進去看看,一看標簽,老板把原價改為912元,請你幫我估算一下,這件上衣的價錢是升了還是降了?

  通過計算對你有什么啟發(fā)?

  課件出示提示語:謹防折扣背后的騙局

  2、劉藝發(fā)現(xiàn)了一款自己非常喜歡的遙控飛機,前面的價格信息如下:

 。1)購一輛打八五折出售

 。2)購三輛送一輛我選擇第一個種購物方案,她選擇第二種購物方案。你們能幫忙出個主意嗎?小組合作學習,匯報結果,提出建議。課件出示提示語:按需索取理智購物

  3、下面四種品牌純牛奶原價每盒都是2元,現(xiàn)在進行促銷:蒙牛純牛奶:一律八五折優(yōu)惠;伊利純牛奶:買三送一;

  龍丹純牛奶:滿100元減20;光明純牛奶:一律降價100%。我要買一盒牛奶,買哪種比較優(yōu)惠呢?學生小組合作探究,匯報交流。

  師繼續(xù)問:如果要買一箱(16盒)呢?買50盒呢?課件出示提示語:精打細算貨比三家。

  四、課堂總結

  同學們,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你們今天的表現(xiàn)都很出色。其實生活中還有許多問題需要我們用數(shù)學知識去發(fā)現(xiàn)、去思考、去探索,希望大家能做個有心人!

  小學數(shù)學六年級教案 10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使學生認識圓,會用圓規(guī)畫圓,掌握圓的特征,理解同圓或等圓中半徑與直徑的關系。

  2、過程與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滲透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的道理。

  教學重點:

  會用圓規(guī)畫圓,掌握圓的特征,理解同圓或等圓中半徑與直徑的關系。

  教學難點:

  理解同圓或等圓中半徑和直徑的關系。

  教學準備:

  課件,白紙,圓規(guī)。

  教學過程:

  一、激趣設疑,導入新課。

  1、示四驅車,問這是什么?

  2、(課件)出示汽車的圖片,問,你們發(fā)現(xiàn)它們都有個共同的特點是什么?

  追問:為什么車輪都是圓的,如果不是圓的會怎樣?

  3、導入,板題:圓的認識

  4、你想了解圓的哪些知識?(學生自由回答)

  二、在畫圓的教學活動中探索新知。

  1、任意畫圓,體會什么是圓。

 。1)畫一個圓

  (2)展示,比較哪個圓,哪個不圓?問:怎么就畫圓了?

 。3)請學生說說你是怎樣用圓規(guī)畫圓的?

  2、用圓規(guī)畫圓,理解圓的構成及圓心。

 。1)讓學生在白紙的四個角上分別畫一個圓,邊畫邊想:圓是由什么組成的'?(圓周,圓心)

 。2)展示(圓的和不圓的對比)說說為什么有的同學畫不圓?怎樣就畫圓了?

  (3)畫圓時固定的一點誰知道叫什么?(板書:圓心)

 。4)標出你所畫的圓的圓心。

 。5)圓心的重要性:你能說說你是怎樣確定圓的位置的?

  3、通過畫圓感悟什么是半徑及特征。

  (1)請你在畫一個比剛才再大一點的圓,邊畫邊思考:怎么就比剛才大一點了?

 。2)在圓上表示出圓規(guī)兩交叉開的長度。

 。3)師:這條線段也有名稱,你能試著給它起個名字嗎?(板:半徑)

 。4)請你任選一個圓畫出它的半徑,邊畫邊想:你能畫多少條?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體會半徑是什么樣的線段?

 。5)匯報追問:你怎么知道半徑長度都相等的?

 。6)判斷,哪條線段是半徑?

 。7)討論:什么叫半徑?(匯報)

 。8)再畫一個比剛才小一點的圓,說說你認為圓的大小和什么有關?

  4、通過畫圓感悟什么是直徑及特征。

 。1)課件演示:問:看這兩條半徑怎樣了?

  (2)你知道這條線段叫什么嗎?(板:直徑)

 。3)畫一個圓,并畫出它的直徑,邊畫邊想:半徑和直徑有什么區(qū)別?

  (4)判斷,哪條線段是直徑?

 。5)說說什么叫直徑?

 。6)觀察直徑有什么特征?

  5、畫一個圓,并畫出一條半徑和一條直徑。

  觀察討論:半徑和直徑有什么關系?(匯報)

  三、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1、說說為什么車輪是圓的?

  2、馬路上的井蓋為什么做成圓的?

  四、談談你的收獲。

  小學數(shù)學六年級教案 11

  【教學內容】

  蘇教版國標本六年級上冊P68~70認識比例1、例2以及相應練習。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比的意義,掌握比的讀寫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稱,會求比值。

  2.使學生經(jīng)歷探索比與除法、分數(shù)關系的過程,初步理解比與分數(shù)、除法的關系,明白比的后項不能為0的道理,會把比改寫成分數(shù)的形式。

  3.使學生在數(shù)學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等能力,體會數(shù)學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感受數(shù)學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理解比的'意義,比與分數(shù)、除法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比。

  1.圖片激趣,引發(fā)討論,設置懸念。

  2.電腦呈現(xiàn)例l主題圖。

  提問:2杯果汁和3杯牛奶這兩個數(shù)量之間有什么樣的關系?你會用哪些方法表示它們的關系?

  3.揭題:比較兩個數(shù)量之間的關系還可以用一種新的方法比。

  二、自主探索,認識比。

 。ㄒ唬┏醪嚼斫獗

  1.啟發(fā)談話:用比怎樣表示2杯果汁和3杯牛奶這兩個數(shù)量之間的關系呢?剛才有同學會說,誰來試著說一說。

  果汁的杯數(shù)相當于牛奶的2/3,我們還可以說成果汁與牛奶杯數(shù)的比是2比3

  牛奶的杯數(shù)相當于果汁的3/2還可以怎樣說成牛奶與果汁杯數(shù)的比是3比2

  2.看書自學,匯報交流:

 。1)寫法

  (2)各部分名稱

 。3)比是有序的。

  3.完成p68試一試

 。ǘ┥钊胝J識比

  1.認識不同量之間的比。

 。1)生讀例2,師:讀了這條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請學生分別算出它們的速度,填入表格。)

 。2)指出:像路程和時間這兩個有著相除關系的量,我們也可以用比來表示。

  交流得出:小軍走的路程與時間的比是900:15、小偉走的路程與時間的比是900:20。

  (3)追問:900:15表示什么?900:20呢?(速度)

  2.豐富對不同類量的兩個數(shù)量比的認識。

  張祥買3本筆記本用了10.5元。

  提問:這句話中告訴了我們哪兩個量?它們之間有著怎樣的關系呢?會用比來表示嗎?

  3.總結概括比的意義。

 。1)觀察一下這幾組式子,總結相同的特點。

 。2)提問:你認為兩個數(shù)的比表示的是兩個數(shù)量之間怎樣的一種關系?

  (3)小結:兩個數(shù)的比歸根結底表示的都是兩個數(shù)相除。

  三、自學課本,內化比。

  1.自學課本p69

  2.反饋:通過看書,你還知道了什么?

  求比值。

  分數(shù)形式的比。

  理解比、除法、分數(shù)之間的關系

【小學數(shù)學六年級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shù)學六年級的教案12-23

小學數(shù)學的教案07-06

小學數(shù)學數(shù)學教案03-19

小學數(shù)學六年級《倒數(shù)的認識》教案03-03

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的復習教案01-11

小學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利息的教案06-11

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倒數(shù)的教案03-08

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球”的教案04-26

小學數(shù)學六年級下冊優(yōu)秀教案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