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是小學生啦!》教案北師大版一年級思品上冊第一單元
主題一 了解我們的學校
活動案例二 教師節(jié)的禮物
課后反思:
主題二 遵守交通規(guī)則、安安全全上學
活動案例二 安安全全上學去
1、收集信息。
。1)用各種方法收集常見的交通標志。
。2)觀察自己上學路上的交通情況。
2、討論、模擬演練交通情況。
。1)引導學生展示自己收集的交通標志,說說在哪里找到的?這些標志有什么作用?
交通資料:在人的感知中,外形是重要的獲取信息的手段,標志的外形也是經過許多科學家的研究才確定下來,符合人們通常對于形狀的認知習慣。但這也并非是唯一的,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環(huán)境的人們對于外形的認識也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會看到各種各樣的標志,當然為了統(tǒng)一,我國對道路交通標志有了明確的定義,將各種外形賦予了不同的含義。在我國,道路交通標志主要有10種主要形狀。
交通標志分為主標志和輔助標志兩大類,其中主標志包括:
1. 警告標志:警告車輛、行人注意危險地點的標志;
2. 禁令標志:禁止或限制車輛、行人交通行為的標志;
3. 指示標志:指示車輛、行人行進的標志;
4. 指路標志:傳遞道路方向、地點、距離信息的標志;
5. 旅游區(qū)標志:提供旅游景點方向、距離的標志;
6. 道路施工安全標志:通告道路施工區(qū)通行的標志。
輔助標志須與主標志一起使用,附設在主標志下方,其對主標志的輔助說明。
一般來說,警告標志使用三角形;禁令標志使用圓形;指示標志通常有兩種,圓形和方形;指路標志、旅游區(qū)標志和道路施工安全標志一般為方形。)
。2)結合學生遇到的具體問題討論:
你在上學路上遇到了哪些交通情況?你是如何處理的?怎樣做的?
3、判斷:
。1)過馬路時遇到紅燈,但沒有車,媽媽拉我過馬路。對不對?為什么?
。2)放學路上,隔壁的大哥哥要我和他一起去游戲廳看看。
我是去還是不去?
4、復習上節(jié)課所學的《安全歌》。
5、講述并討論:
。1)自己在路上看到哪些行為是對的?哪些是不對的?
。2)上學路上還有哪些情況要特別注意安全?
6、觀察學校周邊的交通情況,實地演練安全上學。
7、每課小故事。(《科普知識故事》)
課后反思:
這節(jié)課通過學習《交通安全歌》,學生知道過馬路時要注意什么,個別學生還說出了自己是如何過馬路的。通過這節(jié)的學習學生了解了許多交通知識,知道上學時要注意安全。
【《我是小學生啦!》教案一年級思品上冊第一單元】相關文章:
小學思品我愛我的家的教案07-30
一年級音樂上冊第一單元優(yōu)秀教案09-17
小學思品的課程教案10-12
愛清潔,思品教案08-30
思品上冊教學計劃錦集08-31
小學思品《我的眼睛明又亮》教案范文07-07
上冊第一單元教學設計01-17
愛清潔的思品教案范文10-03
蘇教版初二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教學教案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