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小班數(shù)學教案五篇
作為一名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班數(shù)學教案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運用視覺、聽覺、運動覺等多種感官感知5以內(nèi)的數(shù)量。
2、比較多、少和一樣多,并將相關物體一一匹配,初步感受物體的對應關系。
3、樂于參加操作活動,體驗活動的有趣。
活動準備:
1、課件圖片
2、幼兒學具:小鴨子卡片、游戲圖、膠棒等
活動過程:
1、投骰子做動作(點指課件篩子)
教師請幼兒輪流擲篩子,按篩子的點數(shù),分別做相應次數(shù)的'所選卡片上的動作。
教師:請小朋友一起玩一玩看點數(shù)做動作的游戲,看誰最機靈。
2、幼兒輪流擲篩子,重復游戲。
3、送小動物吃東西(課件圖片)
教師:你們看森林里來了許多小動物,都有誰?都有幾只呢?
請你們給小動物送好吃的,誰來試一試?
兩只小兔送兩根胡蘿卜。三只小貓送三條小魚。四只小雞送四條小蟲。
4、教師創(chuàng)設“鴨寶寶玩水”的游戲情境,引發(fā)幼兒的游戲興趣。(課件圖片)
鴨媽媽有5只可愛的鴨寶寶。5只鴨寶寶每天都鬧著要去池塘玩水。
。1)教師請幼兒從7只鴨子圖片中找出5只鴨子圖片。
教師:鴨寶寶想去游泳了,請你們幫鴨媽媽把5只鴨寶寶送到池塘里去玩吧。記住,只能送5只鴨寶寶,既不能多,也不不能少。
(2)送鴨寶寶回家
教師:現(xiàn)在5只鴨寶寶玩累了,要回去休息了,請你把每個鴨寶寶分別送回自己窩里去。
每只鴨寶寶都回到自己的窩了嗎?岸上有幾個鴨窩呢?
5、多了還是少了
(1)教師將比5 (或比5少)的鴨子圖片,放入池塘中,請個別幼兒把它們送回鴨窩,來驗證鴨子的數(shù)量是比5多還是比5少。
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2
本班在設置角色區(qū)時,分別以小動物的家來命名,有小兔的家、小雞的家、小貓的家。在分區(qū)域活動時,幼兒能夠在自己的“家”中有序地進行游戲,同時有欲望到其他家里去作客,但不知如何進行禮貌交往,為此,常出現(xiàn)糾紛。為了更好地引導幼兒學會一些簡單的作客禮儀,我們以計算為切入口,通過帶幼兒玩作客的游戲,讓幼兒了解簡單的交往技能,并與此同時來復習幼兒已有的數(shù)概念;顒幽繕耍
1、了解簡單的作客禮儀,樂意與人友善的交往。
2、在游戲中感知3以內(nèi)的數(shù)量,掌握數(shù)與物的對應。
活動準備:
1、布置好小貓和小兔的家。
2、雞掛飾人手一份,小鈴鐺手鐲人手一串(數(shù)量在3以內(nèi)),小蟲子碗人手一個。
3、操作材料地毯一份,大雪花插片30個。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掛上掛飾,歌曲進場:
我愛我的小雞,小雞怎樣叫?嘰嘰嘰,我愛我的小雞,小雞在那里?在這里,呢昵呢,呢呢呢昵呢。在這里,在呀在這里。
2、基本部分。
(1)通過談話,了解作客禮儀。
雞寶寶們,今天媽媽帶你們?nèi)プ骺,高興嗎?那我們一定作個有禮貌的小客人,怎樣才+是一個有禮貌的小客人呢?(交流:咱們出發(fā)吧!)
(2)去小兔、小貓家作客,在游戲中掌握3以內(nèi)數(shù)量與物體對應。
、偃バ⊥眉摇
咚咚咚,請問小兔在家嗎?(唱歌曲《小兔子乖乖》)小兔子不在家。哦,她給我們留了封信(展信):親愛的`小雞們,歡迎你們來我家來作客。我請你們看看我新設計的地毯,并請你們幫我在上面“繡花”,我畫了朵花,就請你從中間的簍子里拿幾朵“繡”上去。謝!小兔子。
雞寶寶們愿意幫忙嗎?行動吧。(幼兒自己找一個合適能置,自由分散操作,教師簡要點數(shù)評價。)②去小貓家。
(敲門)請問小貓在家嗎?
啦,請進。
貓,你好。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作客,我給你們做了許多(幼兒分散找個鈴鐺手鐲帶上。)數(shù)一數(shù),你有幾只小鈴鐺?(幼兒自由介紹)
小貓:小雞們,肚子餓了吧,我請你們吃小蟲。不過小鈴鐺,就吃幾條小蟲,好嗎?(幼兒按小鈴鐺的數(shù)量找雞媽媽:小貓這樣熱情的招待我們,我們一起來菇目,謝謝小貓吧。(幼兒即性表演)
3、結(jié)束部分
雞寶寶們,時問不早了,咱們該回家了,小花貓,再下次到我們家來作客。(歌曲《小雞在哪里》出場)
課題評價:
一、效果分析
活動中,教師和幼兒分別扮演雞媽媽和小雞的角色。在這種氛圍中,幼兒很快進入角色,一起玩起來了,參與的積極性非常高。孩子們通過交流和操作,幼兒的數(shù)量和操作材料相對應,并懂得到別人家里去作客要說一些簡單的禮貌用語,如:請、謝謝、對不起、沒關系,在戲中學習,孩子十分開心。
二、專家點評
幼兒園小班的教育活動更應是一種綜合型的活動,在玩的過程中,豐富生活經(jīng)驗,積累一定的數(shù)量關系與9;探索數(shù)字的樂趣。
本活動設計就給小班的孩子提供了很好的“玩”的料,并讓孩子自主探索,從而輕松愉快地達到
了活動目標。
三、反思與討論
你對幼兒園的綜合活動有何看法?說說你設計的綜合活動!
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3
活動目的:讓幼兒知道3添上1是4,讓幼兒學會手口一致地正確點數(shù)4個物體并說出總數(shù)。
活動過程:
1、拍手游戲《你說我答》讓幼兒復習2、3兩數(shù)的關系。如:
師:小朋友告訴我,比1多1就是幾?
生:比1多1就是2。
。1)比2少1就是幾?
(2)比2多1就是幾?
。3)比3少1就是幾?
2、以情境《小主人》演示取蘋果招待客人的過程,幼兒認真觀察后,啟發(fā)幼兒說一說:1個蘋果是怎樣變成2個蘋果的`?2個蘋果又是怎樣變成3個蘋果的?
3、請幼兒學當小主人,教師說出家里來了1個客人,幼兒從籃子里取出1個蘋果招待客人,按次序取出3個蘋果,通過操作知道1添上1變成2,2添上1變成3。
4、啟發(fā)幼兒運用知識的遷移學習3個添上1個變成4個。教師提問:3個怎樣變成4個?讓幼兒邊思考邊操作。根據(jù)操作得出結(jié)論:3添上1是4。
5、教師出示4個兒童卡片,讓幼兒手口一致地數(shù)出來了幾個小客人?用一一對應的方法,請幼兒取出相應數(shù)量的食品招待客人(4個糖果,4塊餅干、4杯可樂……)。
6、游戲《捉迷藏》鞏固幼兒點數(shù)4以內(nèi)的數(shù)量。幼兒到活動室尋找事先放置好的卡片,數(shù)一數(shù)卡片上有幾個小朋友,并把總數(shù)告訴教師。
7、游戲《四人手拉手》,幼兒四散活動,邊走邊念兒歌:“我們都是好朋友,走呀走呀走呀走,快快變成四人手拉手。幼兒立即四人一組手拉手圍成圈,并點數(shù)人數(shù)。
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看標記把吃的和玩的分類。會說“xx是吃的,xx是玩的!
2.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
1.玩具:玩具車、娃娃等
2.吃的':蘋果、香蕉、橘子、果凍、酸奶、餅干
活動過程:
一、吃吃玩玩
寶寶們,你們看,媽媽在我們的旁邊給寶寶們準備很多好玩的和好吃的東西,我們一起去吃一吃、玩一玩吧。
提問:你剛才趕什么了?(學說xx是吃的,xx是玩的)
二、學習分類
現(xiàn)在媽媽想請寶寶們幫我一個忙,好嗎?
出示大筐里混合的東西。你們看媽媽這些筐里有很多吃的和玩的東西,請寶寶把這些吃的和玩的東西分開來。把吃的給嘴巴吃,把玩的給小手玩。(幼兒分類)
寶寶門很快幫媽媽把吃的和玩的東西都分開來了,讓媽媽來檢查一下,看寶寶們分的餓好不好。(如果有錯,就請大家一起糾正)
三、活動結(jié)束
今天寶寶們真能干,幫媽媽把吃的和玩的東西都分開來了。做飯的阿姨今天也給寶寶們準備了好吃的東西,我們一起去看一下吧。
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5
活動目的:
1、通過此次集體備課,加強教師間的交流與合作,促進備課與上課的一體化。
2、通過彼此的討論和交流,確定數(shù)學活動《認識圖形》的目標、流程與各環(huán)節(jié)。
3、使集體備課的過程成為教師合作、實踐、創(chuàng)新的研究過程,從而提高教師業(yè)務素質(zhì)和理論水平。
活動過程:
一、介紹活動內(nèi)容
主持人:今天我們研討的內(nèi)容為《認識圖形》,這是一節(jié)數(shù)學活動。首先請林園老師來介紹一下這節(jié)活動的原始教案,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下它的目標與各環(huán)節(jié)、流程是否適合我們現(xiàn)在小班的實際情況,可以在它的基礎上做哪些更改和修繕?
二、確定活動的重難點目標
問題1:根據(jù)我們的實際情況,大家討論一下《認識圖形》這節(jié)活動的重難點目標應該定位在哪里?(教師討論)
目標更改為:
1、認識正方形、長方形、圓形和三角形,知道他們的名稱和基本特征。(重點目標)
2、學習用圓點進行點數(shù),感知數(shù)與量的對應。(難點目標)
三、討論教學過程
問題1:我們可以用怎樣的方式導入比較合適?(教師討論:出示實物)
問題2:如何用通俗易懂的話對四種圖形的特征進行概括?
小結(jié):幼兒在生活中接觸到許多他們感興趣的物品,包括吃的`、玩的,在《綱要》中指出可以挖掘幼兒感興趣的事物中所蘊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一般來說孩子們對所熱衷得事物感興趣的程度更大些,根據(jù)小班幼兒年齡特點,他們從生活學習中學習物品的形狀,這種游戲化的形式能更促進幼兒參與活動。
問題3:根據(jù)我們開始定的重難點目標,我覺得原始教案的后半部分與我們的目標脫離,因此我們應該增加哪些環(huán)節(jié)來鞏固重點目標,突破難點目標呢?
。ù蠹視乘裕
小結(jié):剛才大家的討論都很激烈,通過討論大家基本達成共識,就是將后面的環(huán)節(jié)進行替換,換成幼兒用書的操作,通過幼兒的實際操作來加深幼兒對于4種圖形的認知。
四、確定更改后的教案
問題1:活動的重難點目標?
1、認識正方形、長方形、圓形和三角形,知道他們的名稱和基本特征。(重點目標)
2、學習用圓點進行點數(shù),感知數(shù)與量的對應。(難點目標)
問題2:活動的導入部分、基本部分和結(jié)束部分的各環(huán)節(jié)?
1、通過復習圓形和三角形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2、認識正方形和長方形。
3、幼兒用書的操作。
問題3:活動的延伸部分?
到區(qū)角,用四種圖形來變一變,看看可以變出什么東西?
五、模擬上課
六、總結(jié)
通過今天的集體備課,大家明確了數(shù)學活動《認識圖形》的目標與教學環(huán)節(jié),我們指導并不是所有的教案都適用于我們的孩子,我們要根據(jù)班級孩子的實際情況對教案進行更改和修繕后才能達到更好的教育目的。
【小班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數(shù)學教案08-16
小班數(shù)學教案08-07
小班關于數(shù)學教案05-14
小班數(shù)學教案:神奇的魔術(shù)師_小班數(shù)學教案07-02
最新小班數(shù)學教案05-04
小班數(shù)學教案模板05-22
小班數(shù)學教案禮物10-29
小班的數(shù)學教案:出門去11-04
實用的小班數(shù)學教案07-24
【薦】小班數(shù)學教案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