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聽眾教學設計
一片樹林中邂逅了一位稱自己耳聾的老婦人,在她的鼓勵和激發(fā)下,我重拾信心,堅持不懈地練習,最終當我已拉成曲調(diào)時發(fā)現(xiàn)了事情的真相,原來她根本不是聾子,而是音樂學院最有聲望的教授,曾是首席小提琴手。至此更加激發(fā)了我的刻苦精神。讀罷此文,我不由得唏噓不已,為人物前后的突變感到吃驚,為文中“我”刻苦練琴的精神感到敬佩。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與同學討論。抄寫印象深刻的句子
2.解課文內(nèi)容,引導學生從老教授的言行與“我”的心理、行動變化兩方面感受人對“我”的愛護、鼓勵,以及“我”對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從老教授的言行與“我”的心理、行動變化兩方面感受老人對“我”的愛護、鼓勵,以及“我”對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學過程:
一、 復習導入,明確目標
1、通過上節(jié)課學習,大家對課文有了一些了解,我來考考大家。
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這里的“唯一的聽眾”指的是誰?
2、出示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nèi)容。
(2)、體會老教授對“我”的鼓勵、給“我”帶來的變化,感受人與人之間真情的美好。
(3)、環(huán)境描寫、人物心理描寫的作用。
二、 精讀課文,解疑合究
1、請同學們再次走進課文,深入思考,看看文中的主人公究竟是誰,說說理由。
2、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過渡:這位唯一的聽眾,她不曾給過作者拉小提琴技巧的指導,也不曾給他講解過拉琴的竅門。那么,她是怎么幫助作者的呢?用波浪線畫出描寫老婦人言語的句子,并想想她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說的。一邊讀,一邊想,并在書上留下你思考的痕跡。
3、小黑板出示老人的語言:
“是我打攪了你嗎?小伙子。不過,我每天早晨都在這里坐一會兒。”
“我猜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聾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場的話,請繼續(xù)吧。”
“也許我會用心去感受這音樂,我能做你的聽眾嗎?就在每天早晨。”
思考:這句話是在什么情況下說的?(同桌兩人合作,一人讀當時的情況,一人讀老婦人的話。)談談你從老人的話中感受到什么。
小結:是啊,對于一個毫無信心的人來說,一句鼓勵的話就是莫大的支持和幫助,我們合作讀讀這段話,一組讀當時的情況,一組讀老婦人的話。
(2)“真不錯。我的心已經(jīng)感受到了。謝謝你,小伙子。”
這句話是在什么情況下說的?誰來談談你從老人的話中感受到什么?
如果你就是這位初學小提琴的人,在灰心喪氣的時候聽到這樣的話,會有什么樣的感覺呢?這是一種——從未有過的感覺。(溫暖、快樂、興奮、激動)
師:同學們,這樣的語言不單單給作者帶來快樂的情感體驗,還有著更大的作用呢!在老人鼓勵下,作者有了怎樣的變化呢?請大家把作者的變化這部分讀一讀。引導學生聯(lián)系前文,體會作者的變化。
(3)她竟說我的琴聲能給她帶來快樂和幸福。
這句話和前面幾句話有什么不同?
課文幾次寫到老人的眼神呢?用橫線畫出來,讀一讀,看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4、小黑板出示描寫老人眼神的句子
(1)一位極瘦極瘦的老婦人靜靜地坐在木椅上,平靜地望著我。
(2)她一直很平靜地望著我。
(3)她慈祥的眼神平靜地望著我,像深深的潭水……
指名讀三句話,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在寫老人的眼神的時候,都有一個共同的詞語——“平靜”。)你們怎么理解“平靜的眼神”?
作者從老人的眼神里讀出了什么?(對自己的鼓勵、期盼、肯定、贊許)
小結:是呀,老人的鼓勵、關愛,都蘊涵在她的眼神里,所以看上去像深深的潭水,說明作者讀懂了老人的眼神。讓我們把這些深刻的含義朗讀出來。注意句后的省略號,讀得慢一些、深長一些。
三、 品讀課文,質(zhì)疑再究
1、學生質(zhì)疑:作者知道了老人不是聾子,為什么不把真相說出來呢?
2、作者聽到妹妹這番話以后,心里是怎么想的,當他再一次走進樹林,面對這位老人的時候,他又是怎么想的?拿起筆,把作者當時的想法寫一寫。
3、課文中妹妹的角色是必須有的嗎?
4、全班齊讀課文。
四、拓展延伸
1、在你成長的過程中,一定也得到過許多人的幫助和關懷,選擇一件寫一寫,表達你的感激之情
【唯一的聽眾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唯一的聽眾》教學設計05-24
2017《唯一的聽眾》教學設計01-20
最新《唯一的聽眾》教學設計05-19
《唯一的聽眾》教學設計范文01-03
唯一的聽眾的優(yōu)秀教學設計03-28
課文《唯一的聽眾》教學設計02-07
《唯一的聽眾》優(yōu)秀教學設計03-14
《唯一聽眾》教學設計01-09
《唯一的聽眾》教學設計精選(通用15篇)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