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六年級上冊《姥姥的剪紙》教學設計(通用12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六年級上冊《姥姥的剪紙》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六年級上冊《姥姥的剪紙》教學設計 1
一、教材分析
《姥姥的剪紙》一文主要描述了“我”有一位剪紙技藝高超的姥姥。從題目看,似乎課文主要就是寫剪紙,實際上作者是通過剪紙寫姥姥,寫姥姥對“我”的愛和“我”對姥姥的思念。剪紙既是貫穿全文的線索,也是祖孫情感的載體,扣住姥姥的剪紙這條線索,就可以披文入情,走進姥姥與“我”的內心情感世界,發(fā)現(xiàn)剪紙傳導出來的濃郁的情感信息。整篇課文文氣貫通,情感飽滿,特別是鄉(xiāng)土味很濃的生活化語言的運用與剪紙這一民間藝術以及姥姥這一有著剪紙絕活的農村老奶奶的形象高度融合,呈現(xiàn)出獨特、質樸、和諧的鄉(xiāng)土美感。所以,從人文性方面看,本篇課文所蘊含的最大的教育價值是感受和感恩親情;從工具性方面看,是感悟并學習鄉(xiāng)土語言的趣味,體悟表現(xiàn)人物特點和抒發(fā)人物情感的表達方法。
對于高年級學生而言,已經有了一定的學習基礎和自學經驗,完全有能力在預習和自學的過程中將課文讀正確,讀流利,并獲得一定的感知和體驗。所以,為了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將教學起點定為學生通過預習,已能夠正確、較流利地朗讀全文。對于個別字詞理解、寫字訓練,采用了隨文教學的方式進行。在內容理解方面,高年級學生能夠了解文章主要寫了什么內容,知道文章所描述的人物特點,但對于作者如何通過具體的語言文字運用、采用何種表達方式和寫作手法來描述人物特點,抒發(fā)內心情感等則需要老師進行適當的點撥和提升。特別是文中民俗語言的運用需要引導學生關注和體悟;而祖孫情感這條線索,相對而言,姥姥對“我”的愛更明晰一些,而“我”對姥姥的思念隱蔽一些,教者通過把剪紙還原成生活,用剪紙鏈接到生活的方法為學生提供幫助。
二、教學目標
1. 理解課文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品讀語言文字,感受姥姥剪紙技藝之“神”,體會祖孫情深。
3.初步感受文章民俗語言的特點;領悟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的表達效果。
三、教學重點
通過品讀語言文字,感受姥姥剪紙技藝之“神”,體會祖孫情深。
四、教學難點
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體會作者對姥姥、故鄉(xiāng)的深厚感情。
五、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了解剪紙。
(一)揭題。
(二)檢查預習情況。
1.解題。
2.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3.小結預習情況。
二、研讀課文,體會技藝之“神”。
(一)提出自讀要求:
圈畫1~6自然段中能體現(xiàn)姥姥的剪紙技藝高超的語句,簡短地寫下自己的體會和發(fā)現(xiàn)。
(二)學生默讀靜思,圈畫批注。
(三)交流收獲,感受姥姥剪紙技藝之“神”。主要從以下幾句話著力(教學時隨機安排先后順序):
1.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張普普通通的彩紙,在姥姥的手里翻來折去,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人物、動物、植物、器物,無所不能。
(1)引導學生抓住“普普通通”、“無所不能”等關鍵詞語理解句子,感受姥姥剪紙技藝之“神”。
(2)指導朗讀。
2.你姥姥神了,剪貓像貓,剪虎像虎,剪只母雞能下蛋,剪只公雞能打鳴。
(1)引導學生關注民俗語言特點和表達方式。
(2)遷移仿寫,引導學生關注細節(jié),培養(yǎng)語言運用能力。
3.一天,我用雙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雙眼,讓她摸著剪窗花。豈知工夫不大,一幅喜鵲登枝便完成了。嗬!梅枝與喜鵲形象生動,大小疏密無可挑剔。
(1)學生談理解,說體會。
(2)引導學生通過關注標點,體會作者情感。
(3)指導朗讀,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不同體會和感受。
(四)根據學生發(fā)言,隨機進行比較對照,提煉文章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的寫法,體會其表達效果。
(五)欣賞剪紙作品。
(六)理解“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
(1)出示句子:
數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燈光下剪,甚至摸黑剪。
(2)學生說體會。
(3)引讀句段,體悟“熟能生巧”的道理。
三、品讀課本,體味祖孫情深。
(一)品讀“拴”字,體會剪紙的神奇力量。
1.出示句子:
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險,便用剪紙把我拴在屋檐下。
2.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拴”字。
(二)品讀“纏”字,體會姥姥和“我”的深厚感情。
1.情景再現(xiàn)“纏”的生活畫面。
2.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展開想象,體會祖孫情深。
(三)練習寫話,深化情感。
1.出示剪紙畫面和文字內容:
一頭老牛定定地站著,出神地望著一只歡蹦著遠去的小兔子,聯(lián)結它們的是一片開闊的草地。
2.學生寫話:兩地書,祖孫情。
提出書寫要求:開頭空兩格,行款整齊,要有一定的速度。
3.交流寫話內容,相機評價書寫情況。
4.感受文章最后兩句話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1)出示句子,教師范讀:
事實上,我不管走多遠、走多久,夢中總不時映現(xiàn)家鄉(xiāng)的窗花和村路兩側的四季田野。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只要憶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紙聲,我的心境與夢境就立刻變得有聲有色。
(2)學生說體會。
(3)指導朗讀。
5.引讀最后一自然段,進一步引導學生體會“我”對姥姥、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之情。四、課外延伸,總結下課。
本節(jié)課我們研讀了姥姥的剪紙技藝之“神”,體會了祖孫的情意之深,下節(jié)課將練習背誦精彩段落,探究姥姥的剪紙在全文中的作用,進一步體會文章鄉(xiāng)土語言的獨特魅力。
板書設計:
心
姥姥的剪紙 神 拴
夢
課文:
姥姥的剪紙
大平原托著的'小屯里,左鄰右舍的窗子上,都貼著姥姥心靈手巧的勞作。
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張普普通通的彩紙,在姥姥的手里翻來折去,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人物、動物、植物、器物,無所不能。我從小就聽人嘖嘖贊嘆:“你姥姥神了,剪貓像貓,剪虎像虎,剪只母雞能下蛋,剪只公雞能打鳴。”
這自然是夸張的說法,但反映了姥姥剪紙技藝的深入人心。慈祥的姥姥廣結善緣,有求必應,任誰開口都行。姥姥撩起藍布圍裙擦擦手:“說吧,派啥用場?往哪兒貼?”看人樂顛顛地走了,她接著干活兒:洗衣服、納鞋底、擇菜、淘米、喂豬、薅草……
我看慣也記牢了姥姥剪紙時身心入境的神態(tài),那剪刀行在紙上的刷刷聲,悅耳至極。我是個出名的調皮蛋,經常變著花樣刁難姥姥。一天,我用雙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雙眼,讓她摸著剪窗花。豈知工夫不大,一幅“喜鵲登枝”便完成了。嗬!梅枝與喜鵲形象生動,大小疏密無可挑剔。我服了,可還耍賴:“姥姥,你從我手指縫里偷著往外看了!”
“你差點把姥姥的眼珠子按冒了!”姥姥用指頭點了一下我的鼻子,“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
是的,莊稼人都圖個吉利,姥姥對“喜鵲登枝”最熟悉不過了。數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燈光下剪,甚至摸黑剪。姥姥的手就是眼睛,好使的剪刀就像她兩根延長的手指。
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險,便用剪紙把我拴在屋檐下。她從舊作業(yè)本上撕下一頁紙,刷刷幾下,就剪出一幅圖樣。我搶過來看了,是一只頑皮的小兔子騎在一頭溫順的老牛背上。我不解地問:“牛干啥馱著兔子?”
姥姥笑了:“誰讓牛是兔子的姥姥呢?”
唔!姥姥生肖屬牛,而我屬兔。我嚷著還要。姥姥又剪出一幅:一頭老牛和一只兔子在草地上啃食青草。姥姥問:“看明白了嗎?”
我想了想說:“我知道了,是說我和姥姥在一個鍋里吃飯吶!”
姥姥把我摟在懷里夸道:“機靈鬼!”
從那時候起,我總是纏著姥姥剪兔子和老牛──蹦跳的兔子,奔跑的兔子,睡覺的兔子;拉車的老牛,耕地的老!米涌偸窃谕嫠,老?偸窃诟苫顑骸N覕[弄著各式各樣的窗花,對活潑的兔子與敦厚的老牛充滿了好感。
我上學了,小學、中學、大學──越走越遠了。但我還是不斷收到姥姥寄來的剪紙,其中有一幅是這樣的:一頭老牛定定地站著,出神地望著一只歡蹦著遠去的小兔子,聯(lián)結它們的是一片開闊的草地。我知道,這是姥姥對我的期待。事實上,我不管走多遠,走多久,夢中總不時映現(xiàn)家鄉(xiāng)的窗花和村路兩側的四季田野。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只要憶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紙聲,我的心境與夢境就立刻變得有聲有色。
六年級上冊《姥姥的剪紙》教學設計 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生字只識不寫。能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聯(lián)系上下文并結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這句話的含義。
4、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靈手巧、勤勞善良和對“我”的濃濃的親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間流露的對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學重點:體會濃濃的親情。
教學難點:理解“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這句話的含義。
教學時間: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題
1、人人都有姥姥,她們或高或矮,或胖或瘦,或白或黑,或普通或神奇……你的姥姥給你什么樣的感覺呢?她給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你和她的感情怎么樣?
2、有個叫笑源的人,她和姥姥的感情非常深厚,他的姥姥最拿手的是剪紙。為了表達他對姥姥的深切思念之情,他特地寫了一篇文章,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姥姥的剪紙》。
3、亮標。
二、初讀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順句子,了解課文大意。
2、指讀課文,及時正音:“擇、豬、爽”為翹舌音,“屯”為前鼻音,“爽”為后鼻音。并糾正字形:“豈”上下結構,下面為“己”,不出頭!暗蟆毕旅鏋樘幔皇瞧。
3、再讀課文,給課文分段。
全文共13個自然段,可以分為四部分。
1-3自然段,講述了姥姥剪紙的技藝高超,深入人心。
4-6自然段,講述了姥姥在“我”的刁難下,盡展技藝。
7-12自然段,講述了姥姥用剪紙表達了與“我”的濃濃深情。
13-自然段,講述了姥姥用剪紙表達對遠方的“我”的掛念,姥姥的剪紙是“我”永遠的回憶。
三、學習第一部分
1、指讀第一節(jié),“左鄰右舍”“都”貼著姥姥的`剪紙,說明了什么?大家為什么都喜歡姥姥的剪紙呢?
2、自由讀課文2-3小節(jié),思考上述問題。
3、交流
A.技藝高超 “普普通通”“翻來折去”材料平常,方法簡單,居然“要什么有什么”“無所不能”,從正面表現(xiàn)了姥姥剪紙技藝的高超。鄰居的贊嘆,“下蛋、打鳴”則從側面反應了姥姥剪紙的逼真。(指導朗讀,讀出剪紙的逼真、人們的贊嘆)
B.姥姥廣結善緣,有求必應。“任誰開口都行”可見姥姥人緣極廣;“撩起、擦擦手”可見姥姥干脆利落,說剪就剪;“”說吧,派啥用場?往哪兒貼?可見姥姥的爽朗,剪紙有針對性,會剪的東西多,各有用處。“接著干活”可見姥姥的勤勞。
3、指導朗讀。
4、小結:
作者的姥姥就是這樣普通的老人,因為她有著所有普通婦女的美德——勤勞善良。但是說她普通卻不又普通,她身懷剪紙絕技,廣結善緣。她是一位多么了不起的女性!
四、作業(yè)
1、抄寫生字組成的詞語。
2、劃去錯誤讀音。
擇(ze zhai)菜 刁難(nan nan) 三伏盛(sheng cheng)夏
薅(hao ru)草 機靈(ling ling) 數(shu shu)九寒
六年級上冊《姥姥的剪紙》教學設計 3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時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要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蓖瑫r“閱讀教學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對話的載體是文本,對話的主體是師生、作者及文中的人物,對話又是一個積極建構的過程,是一個師生間、生生間相互啟發(fā)、提高的過程。因此,本教學設計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自主學習的課堂空間,以文本語言為依托,積極搭建“對話”平臺,觸動情感,引導學生個性化閱讀,尊重其獨特體驗,感悟文中至真至純的情懷。
【教材簡析】
課文描述了“我”有一位剪紙技藝高超的姥姥。一手高超的剪紙技藝,讓所有人都贊不絕口。姥姥手里的剪紙會說話,會傳情,永遠牽動著“我”的心,讓祖孫有了太多的回憶與快樂。
“剪紙”是貫穿全文的線索,也是情感的載體。整篇課文語言優(yōu)美,情感飽滿,字里行間流露出真摯的情味。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
2、學會本課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1個生字只識不寫。能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聯(lián)系上下文,并結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這句話的含義。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通過品讀課文的語言文字并聯(lián)系生活實際體會姥姥剪紙技藝的高超。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受姥姥的心靈手巧、勤勞善良和對“我”濃濃的親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間流露的對姥姥的深情思念。激發(fā)學生對親人的關愛之情。
【教學重點】
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靈手巧、勤勞善良和對“我”濃濃的親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間流露的對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學難點】
聯(lián)系上下文,并結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這句話的含義。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剪紙實物
【教學過程】
一、回顧舊知,導入教學
1、激趣導入。
師: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第12課——《姥姥的剪紙》。(學生齊讀課題,師點評。)欣賞激趣。多媒體配樂出示優(yōu)美剪紙圖片,學生欣賞。再出示剪紙實物,學生傳看。(學生交流欣賞后的感受。)
2、回顧討論:姥姥的剪紙給你留下什么樣的印象?(學生交流)
二、學習課文4-6小節(jié),深悟高超技藝
1、(過渡)課文中說,姥姥的剪紙技藝深入人心,左鄰右舍的窗子上,都貼著姥姥心靈手巧的勞作。姥姥心靈手巧,剪紙技藝高超,從課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找出相關語句,做上標記、批注等。
2、自讀交流。預設:
相機出示:“一天,我用雙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雙眼,讓她摸著剪窗花。豈知工夫不大,一幅 ‘喜鵲登枝’便完成了。嗬!梅枝與喜鵲形象生動,大小疏密無可挑剔!
(1)你能具體說說是從哪些詞語中感受到姥姥的神奇嗎?
(2)此時,你的腦海里浮現(xiàn)出怎樣一幅“喜鵲登枝”圖?
。▽W生自由說,引導理解“形象生動”和“無可挑剔。)
看到姥姥被蒙著雙眼也能剪出如此生動形象的“喜鵲登枝”,我的心情一定是的?你能讀出這種驚喜嗎?
。ㄖ笇Ю首x,讀出姥姥的技術高超,以及我的敬佩之情。)
3、我服了,可是還找借口,我怎么說的,姥姥又是怎么說的?請一位同學朗讀一下。
相機出示:“我服了,可還耍賴:‘姥姥,你從我手指縫里偷著往外看了!’‘你差點把姥姥的眼珠子按冒了!’姥姥用指頭點了一下我的鼻子,‘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
4、從這段對話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請兩位同學分角色朗讀。
姥姥神不神?看著這栩栩如生的剪紙,你有什么想要問姥姥的嗎?
結合學生回答,引讀并聯(lián)系生活實際加以理解:“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
。1)引讀“姥姥的手就是眼睛,好使的剪刀就像她兩根延長的手指。” 這里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呢?指名說。
。2)姥姥的剪紙技藝是天生的嗎?靠的是什么?學生自由討論交流。
引讀:姥姥就是這樣——(數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燈光下剪,甚至摸黑剪)。這就叫做(“熟能生巧”)。
。3)你自己的生活中有“熟能生巧”這樣的體驗嗎?
。▽W生結合生活實際談。)
5、姥姥剪紙技藝高超,除了經常練習,熟能生巧,還有什么原因呢?
相機出示:“我看慣也記牢了姥姥剪紙時身心入境的神態(tài),那剪刀行在紙上的刷刷聲,悅耳之極!
姥姥剪紙是什么神態(tài)呢?指導結合插圖理解“身心入境”的神態(tài)。
6、有感情地齊讀這一部分。
三、學習7-12小節(jié),體味祖孫情深
1、(過渡)姥姥的剪紙不光惟妙惟肖,還能表達情意呢,默讀課文7-12小節(jié),把你覺得甜蜜的、溫馨的、感動的地方畫出來,批注自己的感受。
2、讓我們一起來分享。學生自由說。
相機出示并引讀:“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險,便用剪紙把我拴在屋檐下。”
。1)這看似平淡的一句話,有一個字卻用得很傳神,你認為是哪一個字?(拴)
(2)是用繩子拴嗎?用什么拴住了什么?小組討論交流,推薦同學說。(用剪紙把我拴在屋檐下,用剪紙拴住了我那顆貪玩的心。)姥姥的剪紙竟然有這么大的魅力,可以牢牢的吸引住我,抵擋得住游泳的誘惑!可見姥姥的剪紙技藝多高啊!
3、你們能讀出作者對姥姥的感情嗎?指讀,齊讀。評價。
。1)從哪些句子的字里行間中看出我被姥姥的剪紙拴住了?你來讀,要讀得讓我們真的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2)拴住作者的是什么?開始,姥姥是用剪紙來“拴”住我的心,從那時候起,我總是“纏”著姥姥剪兔子和老牛,姥姥的剪紙技藝多么高超。∵@些兔子和老牛形象各異——引讀——(相機理解省略號的作用。)
姥姥剪的兔子和老牛,無論形象怎么改變,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引讀——我擺弄著各式各樣的窗花——從此段話中你體會出作者飽含了什么感情呢?(贊美、依戀)
(3)想走進這溫馨的盛夏午后嗎?指導朗讀。(生自由對讀。)
。4)請學生表演讀?(師生共同點評:他們表演得怎樣?你們感覺到文中的“我”被牢牢地拴住了嗎?)學生再齊讀。
5、哪一個字眼強烈地表達了“我”被牢牢地拴住了?(纏)
“我”怎么纏的?可能有哪些動作,說了哪些話?來,把我當姥姥,你來纏纏我。(師生表演。)
交流:從我們的表演中你更能體會到什么?
四、學習13小節(jié),再悟濃情
1、(過渡)姥姥一直用她的剪紙拴住了我的`幼年時代,拴住了我上學前的一個個密云多雨的盛夏,后來我上學了,小學、中學、大學——越走越遠了,但我還是不斷收到姥姥的剪紙,其中有一幅是——(引讀寫剪紙的語句)
2、誰再來讀讀描寫這幅剪紙的文字。如果,讓你給這幅剪紙取個名兒,你會取什么名兒?
3、這頭定定站著的老牛,你從她的眼神中讀出了什么?(思念、期望、回憶、關愛)期待什么?對身處外地的人,會有什么樣的期待呢?(身體……工作……家庭……)
4、誰愿意再滿懷感激地讀一讀寫這幅剪紙的句子?
5、后來“我”越長越大,越走越遠了,姥姥的剪紙還拴得住“我”嗎?
指名讀。學生交流自己的感悟,討論兩個“無論”的表達作用。
6、你能想象到,他還會夢到什么?(老!屠牙言谝黄鸬目鞓窌r光)
五、總結升華
1、說一說。此時此刻,如果你是文中的“我”,當你又憶起與姥姥在一起的童年生活,想起姥姥的剪紙,會對姥姥說些什么呢?
2、寫一寫。同學們,也許在生活中,我們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并沒有一手令人嘖嘖稱贊的絕活,但是他們有著和文中的姥姥一樣的永恒的動作,永恒的愛。你能不能也像作者一樣,用手中的筆把那美麗的瞬間變成永恒的記憶呢?(寫出他們令你感動的瞬間。)
六、布置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繼續(xù)完善小練筆。
【板書設計】姥姥的剪紙
心靈手巧熟能生巧
拴——纏
牽掛 ↓ 期待
情
【參考書目】參考書目為4號楷體,
【教學反思】
《姥姥的剪紙》為我們描述了作者有一位剪紙技藝高超的姥姥。說她普通,她實在又不普通。她手里的剪紙會說話,會傳情,永遠牽動著作者的心,讓祖孫有了太多的回憶與快樂。說她不普通,她實在又很普通,每天洗衣、擇菜、淘米、喂豬,與所有的姥姥一樣,樸實平凡,日夜勞作,與外孫相濡以沫,有著濃得化不開的親情。整篇課文語言優(yōu)美,情感飽滿。
備課時,我感覺文中的姥姥其實離我們的生活很近,仿佛從字里行間分明能看到我們自己慈祥、勤勞的姥姥,我想孩子們也應該有這種感覺吧,于是我決定抓住“情”字不放。文本中的“剪紙”是貫穿全文的線索,也是“情”的載體。在第二課時精讀課文教學時,我?guī)ьI學生抓住這兩根一明一暗的主線,努力地走進姥姥與作者的內心情感世界。
在前一課時了解姥姥的剪紙的段落里,我通過讓學生朗讀,結合關鍵詞句談體會,感受姥姥剪紙的高超技藝,感受那么多人喜歡姥姥的剪紙,稱贊姥姥的剪紙,作者當時內心的自豪與驕傲,體會姥姥剪紙為什么那么“神”。在本課時的教學中,我由學生已知的姥姥的高超技藝引入學習,一方面引導學生還能從哪些方面發(fā)現(xiàn)姥姥的心靈手巧,技藝高超;另一方面引導學生探究為什么姥姥的剪紙水平那么高?把同學們引向本節(jié)課重點的學習。以“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為中心句,討論姥姥為什么能“熟能生巧”,鼓勵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并結合生活實際去理解這一句話。學生找出了相關語句“數九隆冬,三伏盛夏,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燈光下剪、甚至摸黑剪”,并且列舉了很多生活實例,諸如電腦打字、打算盤等等,氣氛活躍。悟出了其中包含的深刻道理,從而解決了這一教學重難點。
在后面的教學中,我努力以“情”引領,體味祖孫情深。抓住“拴”“纏”“期待”等字處理文本,我認為也較為到位。文中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險,“便用剪紙把我拴在屋檐下”的“拴”,引導學生體悟“拴”的傳神,理解“拴”的含義。再學生通過充分的分角色朗讀和討論明白:無論怎么剪,無論老牛和小兔的形象怎么改變——兔子總是在玩耍,老?偸窃诟苫,就好象姥姥對“我”的喜愛與呵護。這樣順其自然,學生就會明白牛代表什么,兔代表什么,從促進理解其中飽含的“情”。
我還通過和同學表演作者是如何纏住姥姥為她剪紙的?引出剪紙怎樣“拴”住了上學前的“我”,拴住了作者的什么?只是拴住了作者的人嗎?只拴住上學前的作者嗎?……加深領悟祖孫倆那濃濃的“情”。最后一幅剪紙,通過抓詞語“定定地”、“出神地”,鼓勵學生聯(lián)系實際進行說話練習,感受姥姥內心,又是希望朝夕相處的孫兒能留在身旁,又想讓孫兒去更廣闊的天地發(fā)展的矛盾心情。姥姥舐犢情深,溢于言表,從而解決了對于“期待”的理解。
教學中也存在諸多遺憾。特別是對于“刁難、挑剔、耍賴、調皮蛋”這些詞語的處理上有些倉促,只是簡單跟學生交流了這些詞語和作用,但不夠深入。再者,在深研教材,總體把握上我還需要下苦功,因為在教學中我還不能游刃有余的把學生真正的帶進文本,有時候僅僅是在文本的邊緣游離。以后教學中對每篇文章的語言都要進行精心揣摩,即使是一個標點、一個字也不能忽視,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得引導學生學習、感悟。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深知:雖然帶領學生學習的這一課結束了,但是我自己的努力提升教學水平的課堂永不結束!
六年級上冊《姥姥的剪紙》教學設計 4
一、復習課文結構。
1、上一節(jié)課我們初步學習了課文,文章寫了三個部分的內容:剪紙贊人,我們看到了姥姥的心靈手巧,剪紙喻理,姥姥通過剪紙告訴我熟能生巧的道理,剪紙傳情,小小的剪紙卻傳遞著濃厚的祖孫情。
2、三個部分都在寫情,作者又有所偏重,把祖孫情放在第三部分著重描寫。好,今天我們進一步來學習課文。
二、剪紙贊人。
1、先看第一部分剪紙贊人。請同學們自讀課文的第1-3段。
2、姥姥的心靈手巧具體表現(xiàn)在哪兒呢?請同學們找一找。
句子一:
“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張普普通通的彩紙,在姥姥的手里翻來折去,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人物、動物、植物、器物,無所不能!
從哪些詞可以看出姥姥心靈手巧呢?
普普通通、普普通通、翻來折去、無所不能
。ㄟ@個句子寫出了姥姥剪紙工具雖然簡單,但作品內容廣泛,也說明了姥姥的確是剪紙行家,“無所不能”。)
句子二:
“我從小就聽人嘖嘖贊嘆:‘你姥姥神了,剪貓像貓,剪虎像虎,剪只母雞能下蛋,剪只公雞能打鳴!
同學們,這句話中鄉(xiāng)親們僅僅是在贊嘆姥姥剪什么都剪得栩栩如生、活靈活現(xiàn)?(形象逼真)
除了動物,姥姥還會剪什么?書上怎么說的?
(人物、植物、器物等等。)
句子三:
大平原托著的小屯里,左鄰右舍的窗子上,都貼著姥姥心靈手巧的勞作。 你從哪兒看出姥姥的.心靈手巧?(體會“左鄰右舍”、“都”)
句子四:
慈祥的姥姥廣結善緣,有求必應,任誰開口都行。
你又是從哪兒可以看出她的心靈手巧呢
三、剪紙喻理。
1、過渡:姥姥是個心靈手巧的人,在剪紙的過程中還教會我一個道理——到底是什么道理呢?我們接著學習第二部分。
2、用你喜歡的方式讀讀這一部分,想想教會我一個什么道理?
3、通過什么事例寫清熟能生巧的道理呢?
4、學生試著說一說。
5、課文為什么要著重刻畫我的“調皮蛋”、“刁蠻”、“耍賴”呢?
6、過渡:同學們到這里作者覺得還不能說明熟能生巧的道理,為了使道理更加明白還加了一段。
六年級上冊《姥姥的剪紙》教學設計 5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9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詞語。
3、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靈手巧、勤勞善良和對“我”濃濃的.親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間流露的對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學重點: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理清課文脈絡。
教學過程:
一、學習生字疏通課文
1、揭示課題,指名讀一遍
2、姥姥是誰?
3、說說對題目的理解,并推測課文會寫哪些內容?
4、學生自學生字詞語
5、初讀課文
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
6、交流所學,不會的在全班解決
7、指名分節(jié)讀課文及時疏通課文,糾正錯誤。
二、初讀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正確
2、朗讀思考;哪些自然段講的是一個方面的意思,可以合并起來。
3、學生默讀思考,同桌交流。
4、指名說說全文共寫了幾個方面的內容,教師適當點撥。
三、指導寫字。
1、師重點指導,學生寫字
2、展示評議
四、布置作業(yè)
1、讀熟課文
2、搜集剪紙資料
六年級上冊《姥姥的剪紙》教學設計 6
教學內容:
蘇教版國標本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課文《姥姥的剪紙》。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好詞佳句及其表現(xiàn)手法;
2.依托語詞,經歷把課文讀薄、把課文讀厚、把課文讀活的奇妙的閱讀之旅;
3.讀出姥姥的心靈手巧,讀出姥姥的舐犢情深,讀出作者的心夢之境,讀出對親人的感恩、對童年的眷戀之情。
教學過程:
第一部分:濃縮語詞,把課文讀薄
一度濃縮,把課文讀成幾個鏡頭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課文,題目叫《姥姥的剪紙》?蠢蠋煂懻n題。(師一筆一畫地板書:姥姥的剪紙,字跡端莊秀美。)
師:作者的名字很好聽,叫做笑源,微笑的源頭,哈哈。北方人管外婆叫姥姥,口語就一個字--姥,叫起來很親切。我們一起學著笑源,來叫一聲,姥姥。
生:(齊)姥姥。
師:(微笑地示意一學生)你來叫聲,注意兒化。
生:姥姥。
師:你再來叫,就叫一個字。
生:姥。
師:好聽!挺親切的。同學們,笑源的姥姥還有一樣拿手絕活兒呢!那就是--剪紙。
評點:很樸實的開頭,卻充滿情趣。當肖紹國老師在這堂課上的第一句話一出,就決定了他這堂課與他以往的所謂詩意語文課型的某些不同,今天的這堂課是輕松的、有趣的、簡樸的、親切的。
師:課文預習過了嗎?讀了幾遍?(學生回答略。)現(xiàn)在請大家在課堂上再讀一遍課文,這篇課文生字新詞比較多,特別還有幾個多音字,要力爭把它們讀準確,把課文讀通順,邊讀邊思考:圍繞著剪紙,作者回憶了他和姥姥的哪些往事?明白嗎?好的,放開聲音,按自己的節(jié)奏讀,開始。
。▽W生自由讀課文。)
師:大家讀得很投入,我發(fā)現(xiàn)有的同學讀著讀著,就忍不住抿著小嘴笑了起來,看來,你們被文中的我和姥姥吸引住了。好,先來檢查一下大家生字新詞學得怎樣?請看大屏幕。
。ù笃聊怀鍪緝山M詞語,左邊一組:嘖嘖贊嘆、刷刷刷刷、悅耳至極、清清爽爽;右邊一組:左鄰右舍、擇菜薅草、喜鵲登枝、牛馱小兔。)
師:屏幕上有兩組詞語,左邊一組,右邊一組,大家一組一組地自己先讀讀。(學生自由讀詞語。)
師:來,誰來讀左邊的這組詞語?
生:嘖嘖贊嘆、刷刷刷刷、悅耳至極、清清爽爽。
師:讀得不錯。我們來看這組詞語,先看第二個詞語,刷刷一詞在課文中出現(xiàn)了兩次,老師把它們放在了一起,課文中指什么發(fā)出的聲音?
生:剪刀剪紙時發(fā)出的聲音。
師:這種聲音你聽過嗎?感覺怎樣?
生:聽到過。感覺很輕快,很短促,很好聽的。
生:是很有節(jié)奏的。
師:是啊,這聲音帶給人的感覺是輕快的,短促的。那么,這個詞語應該怎么讀?你來試一下,行嗎?
生:(輕快地)刷刷刷刷。
師:這種刷刷刷刷的是聲音在作者心目中真是--悅耳至極,誰來讀這個詞語?
生:悅耳至極。
師:大家請注意這個悅,為什么用豎心旁呢?
生:跟心有關。是說這聲音傳到耳朵里,心里覺得很舒服。
生:這美妙的聲音讓人聽來覺得無比得愉悅、快樂。
師:看來這種短促、輕快的聲音一直鉆到了作者的心里去了。
師:這種刷刷刷刷的是聲音在作者聽來還是--清清爽爽的,你來讀這個詞語。
生:清清爽爽。
師:清清爽爽是一種怎樣的感覺?
生:我感覺清清爽爽的聲音傳入耳朵,讓人覺得無比純凈,沒有一點雜音。
生:清清爽爽是聽上去很清楚、很爽朗的感覺。
師:爽在字典中有三種解釋,請看屏幕。(點擊課件,呈現(xiàn)爽的三種解釋:① 明朗、清亮;② 率直、痛快;③ 舒服。)你認為清清爽爽的爽應該選擇哪一種?
生:我覺得應該是第一種,是明朗、清亮的意思。
評點:的本領,特別是對語境中字詞意思的把握,對孩子們來說是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最近,在各類教學大賽中我們驚喜地看到老師們在課堂上老老實實地指導學生,以培養(yǎng)學生對語境中字詞意思的把握能力,這種做法應該值得我們稱道。肖老師也這樣做了。
師:是的,清清爽爽的聲音是明朗的、清亮的。搞清楚了爽的意思,我們還要會寫這個字,拿起筆來,在課文后面的空白處跟老師一起來寫一個爽字:注意筆順,先寫一橫,再寫中間的四個小叉,多像抱得很攏的四個小孩,最后寫人,一撇,一捺,要舒展開來,要不然,四個小孩待在里面就不爽了!(學生隨老師寫一爽字。)
師:這種刷刷刷刷的聲音還引來了鄉(xiāng)親們的--嘖嘖贊嘆,嘖嘖一詞是從口語中而來。(教師模仿口語中嘖嘖的聲音。)誰也來模仿一下?
生:(一學生模仿口語中嘖嘖的聲音。)
師:你再來讀讀這個詞語。
生:嘖嘖贊嘆。
師:右邊還有四個詞語,誰來讀?
生:左鄰右舍、擇菜薅草、喜鵲登枝、牛馱小兔。
師:這里有兩個多音字,左鄰右舍的舍是個多音字,這里讀shè。擇菜的擇也是個多音字,讀成zhái。大家跟老師讀:左鄰右舍、擇菜薅草。
生:(齊)左鄰右舍、擇菜薅草。
師:你幫助媽媽擇過菜嗎?
生:擇過。有時媽媽買菜回來,如果有空,我就會幫助擇菜葉。但是,我不知道薅草是怎么回事?
師:薅草就是用鋤頭薅去莊稼地里的雜草,是這樣一個動作。(教師模仿薅的動作,學生競相模仿。)
師:課文中還寫到了姥姥干的哪些活兒?
生:洗衣服、納鞋底、淘米、喂豬……
師:后邊的兩個詞語,其實是姥姥的兩幅剪紙作品,是嗎?
生:(齊)是的。
師:一幅叫--
生:(齊)喜鵲登枝。
師:還有一幅叫--
生:(齊)牛馱小兔。
師:馱這個字在書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生:不要在大字的右上方多加一點。
師:是啊,千萬不要畫蛇添足。來,我們來齊讀第二組詞語。
生:(齊)左鄰右舍、擇菜薅草、喜鵲登枝、牛馱小兔。
評點:漢語基本上是以漢字為單位的,所以在語文讀寫活動中的理解和運用,也應該以漢字為切入點。識字學詞尤其應當成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這里教師對刷的輕快、短促感的喚起;從悅的豎心旁說快樂鉆到了心里;對爽的書寫指導的風趣;薅草的薅以動作演示等等,說明了今天的識字教學已不再將漢字看成僵化的、死的筆畫構成物,而是從發(fā)生學層面賦予了漢字以神奇的生命意識。這是詩意識字。
師:看來,同學們詞語學得不錯,現(xiàn)在請你選擇這兩組詞語當中的一個或幾個,聯(lián)系課文內容說說:圍繞著剪紙,作者回憶了他和姥姥的哪些往事?你看到了哪幾個鏡頭?請大家先準備一下,自己在心里想一想。
。▽W生靜默思考片刻后。)
生1:圍繞著剪紙,我看到作者刁難姥姥,蒙住姥姥的眼睛讓她剪喜鵲登枝的窗花的鏡頭。
師:哈哈,當時的我是個小調皮蛋。
生2:圍繞著剪紙,我看到了姥姥給作者剪牛馱小兔的窗花的鏡頭。
師:是呀,關于牛和小兔主題的窗花,姥姥可不止給我剪一張牛馱小兔呢!
生3:我還聽到了姥姥剪紙時剪刀發(fā)出的刷刷聲和鄉(xiāng)親們的嘖嘖贊嘆聲。
師:是呀,那聲音在作者心目中是如此得清清爽爽、悅耳至極!
師:同學們真會讀書!讀著讀著,就把長長的一篇課文讀成了幾個鏡頭和一串聲音,我們看了姥姥剪窗花的`鏡頭,看到了姥姥干活兒的鏡頭,看到了作者刁難姥姥的鏡頭,還聽到了姥姥那清清爽爽的剪紙聲……
評點:在以系統(tǒng)論為指導的現(xiàn)代教學設計領域里,任何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都不應是孤立的存在,而是整體中一個不可分割的構成部分。教師以識字學詞的兩組詞語為抓手,要學生接著用其中的一二個詞語聯(lián)系課文內容說說:圍繞著剪紙,作者回憶了他和姥姥的哪些往事?,很自然地由識字學詞引入到初知課文大意的訓練,恰似行水流云,了無斧跡刀痕。
二度濃縮,把課文讀成一個詞語
師:是呀,姥姥那清清爽爽的剪紙聲令作者魂牽夢縈、欲罷不能,請再次快速地瀏覽課文,找一找課文中的哪那一句話最能夠表達作者的這種魂牽夢縈、欲罷不能的心境與夢境?
生:事實上,我不管走多遠,走多久,夢中總不時映現(xiàn)家鄉(xiāng)的窗花和村路兩側的四季田野。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只要憶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紙聲,我的心境與夢境就立刻變得有聲有色。
師:就是這句話,我們一起來讀讀。(大屏幕出示: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只要憶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紙聲,我的心境與夢境就立刻變得有聲有色。)
生:(齊)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只要憶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紙聲,我的心境與夢境就立刻變得有聲有色。
師:這句話中有一組關聯(lián)詞,用得比較特殊,你注意到了嗎?
生:無論……無論……只要……就……這里連用了兩個無論。
師: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寫呢?你去讀讀,你感覺到了什么?
生:我感覺到作者是在強調不管在什么時間、什么地方,只要憶及剪紙聲,我的心境與夢境就變得有聲有色。
師:你能把你體會到的讀出來嗎?
生:(強調的口吻)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只要憶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紙聲,我的心境與夢境就立刻變得有聲有色。
師:好一個就立刻變得有聲有色,(教師端端正正地板書:有聲有色,極具書法美感。)聲就是聲音,這里的色,難道是顏色、色彩的意思嗎?你認為怎么講?
生:我認為是指作者孩提時的生活。
師:這種生活是充滿什么色彩的?
生:這種生活是赤、橙、黃、綠、青、藍、紫……七彩的。
生:是色彩斑斕的孩提生活。
師:請你仔細觀察屏幕上剛才的兩組詞語,左邊一組,右邊一組,你再聯(lián)系有聲有色這詞語,有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名堂來?(大屏幕再次出示剛才的兩組詞語,左邊一組:嘖嘖贊嘆、刷刷刷刷、悅耳至極、清清爽爽;右邊一組:左鄰右舍、擇菜薅草、喜鵲登枝、牛馱小兔。)
生:我發(fā)現(xiàn)第一組詞語都跟聲音有關。嘖嘖、刷刷都是聲音,悅耳至極、清清爽爽是聲音帶給人的感覺。都跟有聲有色的聲有關系。
生:我還發(fā)現(xiàn)第二組詞語其實跟色有關,不管是擇菜、薅草、剪窗花……都是描寫童年色彩斑斕的生活的。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那你能結合這兩組詞語,分別說說作者說的有聲有色的聲和色可能各是什么嗎?
生:聲可能是姥姥剪紙時的刷刷聲、鄉(xiāng)親們的嘖嘖贊嘆聲。
生:聲就是悅耳至極、清清爽爽的聲音。
生:色可能就是指姥姥給我剪喜鵲登枝,給我剪牛馱小兔,給左鄰右舍剪窗花……
師:是啊,這就是作者心中的有聲有色!
評點:由初識課文大意而至找出中心句,又由中心句而至讀成一個詞語--有聲有色,又以有聲有色復歸于已學的兩組詞語的聯(lián)系……如此從詳到略,而又以簡馭繁,在字--詞--句--篇間的往返穿行,讓學生快樂地初讀了課文,感受了姥姥的心境和作者的夢境,可謂匠心獨具、天機自然。
師:看來這兩組詞語在作者的心目中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你能用這樣的句式說一說嗎?
。ㄕn件點擊,在上面兩組詞語下面逐個出示,第一句:我只要憶及鄉(xiāng)親們的嘖嘖贊嘆聲,立刻就會回想起 ;第二句:我只要憶及悅耳至極的剪紙聲,立刻就會回想起 ;第三句:我只要憶及清清爽爽的剪紙聲,立刻就會回想起 。)
生1:我只要憶及鄉(xiāng)親們的嘖嘖贊嘆聲,立刻就會回想起左鄰右舍的窗子上,都貼著姥姥心靈手巧的勞作。
生2:我只要憶及悅耳至極的剪紙聲,立刻就會回想起姥姥熟練地給我剪喜鵲登枝。
生3:我只要憶及清清爽爽的剪紙聲,立刻就會回想起我纏著姥姥不停地剪牛馱小兔。
師:這就是作者心中和夢中的有聲有色,那么這些聲音和生活到底具有怎樣的魔力呢?要想有更加深入的體會,我們要深入到課文的字里行間中去感受感受。
第二部分:擴散語詞,把課文讀厚
一度擴散,讀出姥姥的心靈手巧
師:作者只要憶及鄉(xiāng)親們的嘖嘖贊嘆聲,他立刻就會回想起左鄰右舍的窗子上姥姥剪的窗花。書上哪幾自然段寫了這些內容?
生:1-3自然段。
師:請一位同學來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誰來讀?
生:大平原托著的小屯里,左鄰右舍的窗子上,都貼著姥姥心靈手巧的勞作。
師:讀得挺好的,知道什么是小屯嗎?
生:就是小村莊吧!
師: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個開頭寫得很有特色?特色在哪里?
生:是由遠到近地寫的。
生:從大平原到小屯到左鄰右舍最后到窗子,一步一步縮進,像電影鏡頭推進一樣,最后定在窗戶上。
師:這種寫法,讓你感受到什么?
生:讓人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生:就像看電影一樣,使我們的眼睛跟著文字進行了一番游歷。
師:真好,這就是語言的魅力。一個都字,還讓你感覺到什么?
生:姥姥的剪紙作品很受家鄉(xiāng)人們的歡迎,到處貼著她的作品。
生:我感覺到姥姥這個人真好,是有求必應。
師:你想想,當作者寫下這篇文章的第一句話的時候,他的心情會是怎樣的?
生1:自豪的。
師:請你帶著自豪的心情讀讀。
生1:大平原托著的小屯里,左鄰右舍的窗子上,都貼著姥姥心靈手巧的勞作。
生2:贊嘆的。
師:請你帶著贊嘆的口吻讀讀。
生2:大平原托著的小屯里,左鄰右舍的窗子上,都貼著姥姥心靈手巧的勞作。
生3:開心的。
師:請你帶著開心的心情讀讀。
生3:大平原托著的小屯里,左鄰右舍的窗子上,都貼著姥姥心靈手巧的勞作。
生4:溫馨的。
師:請你帶著溫馨的感覺讀讀。
生4:大平原托著的小屯里,左鄰右舍的窗子上,都貼著姥姥心靈手巧的勞作。
師: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句話。
生:(齊)大平原托著的小屯里,左鄰右舍的窗子上,都貼著姥姥心靈手巧的勞作。
評點:教師在讀中的點評相當精彩,如將課文開頭的小節(jié)喻為電影鏡頭由大到小的逐步收縮,最后定格在一個都字,即都是姥姥心靈手巧的勞作。這樣的點撥,不僅是對文句含義的闡釋,也是對表現(xiàn)魅力的鑒賞,更是對感情朗讀的喚起。如此一舉多得的點撥,在本堂課中多處可見。
師:這是作者對姥姥的贊嘆,鄉(xiāng)親們又是怎樣贊嘆姥姥的手藝的呢?誰來讀讀?
生:你姥姥神了,剪貓像貓,剪虎像虎,剪只母雞能下蛋,剪只公雞能打鳴。
師:這是嘖嘖贊嘆的口氣嗎?誰還想讀。
生:(惟妙惟肖地)你姥姥神了,剪貓像貓,剪虎像虎,剪只母雞能下蛋,剪只公雞能打鳴。
師:讀得真好。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句話很有意思?讀上去感覺怎樣?
生:瑯瑯上口,就像順口溜。
師:誰再來很有韻律地、有節(jié)奏地贊嘆一番?
生:(惟妙惟肖、富有節(jié)奏地)你姥姥神了,剪貓像貓,剪虎像虎,剪只母雞能下蛋,剪只公雞能打鳴。
師:請注意這番話中鄉(xiāng)親們僅僅是在贊嘆姥姥剪什么剪得活靈活現(xiàn)?
生:(齊)動物。
師:除了動物,姥姥還會剪什么?書上怎么說的?
生:人物、植物、器物等等。
師:現(xiàn)在請你扮演鄉(xiāng)親們,學著書上這句話的韻味和形式來夸夸姥姥剪的其它東西,前后同學先互相夸夸。(大屏幕出示:你姥姥神了,剪 像 ,剪 像 ,剪個 ,剪個 。)
。▽W生討論,互相夸夸。)
師:來,這位老鄉(xiāng),你來贊嘆贊嘆。
生:你姥姥神了,剪小孩像小孩,剪老人像老人,剪個娃娃會哭笑,剪個老漢長胡須。
師:小孩兒是最喜歡姥姥剪的這些個人物。
生:你姥姥神了,剪樹像樹,剪花像花,剪個桃子紅通通,剪個香蕉長溜溜。
師:是在贊嘆姥姥剪的花兒和水果。
生:你姥姥神了,剪凳子像凳子,剪桌子像桌子,剪個花籃喜洋洋,剪個房子好氣派。
師:這位老鄉(xiāng),如果您兒子結婚您就讓姥姥給您剪這些吧!
師:是呀,聽著鄉(xiāng)親們的嘖嘖贊嘆,也難怪作者會發(fā)出這樣的感嘆:無論何時,無論何地,要憶及鄉(xiāng)親們對姥姥的這些嘖嘖贊嘆聲,我的心境與夢境就立刻變得有聲有色。(師指點板書上的有聲有色。)
二度擴散,讀出姥姥的舐犢情深
師:更讓作者難以忘懷的是當他憶及那悅耳至極的剪紙聲,就會立刻回想起姥姥給他剪喜鵲登枝的窗花的事;當他憶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紙聲,就會立刻回想起姥姥給他剪牛馱小兔等關于牛、兔主題的窗花的事。當作者這樣想的時候,他的心情會是怎樣的?
生:一定是甜蜜的。
生:非常溫馨的。
生:我想還可能有一種依戀的感覺。
師:請同學們默讀課文中描寫這些事情的段落,把你覺得甜蜜的、溫馨的、依戀的地方用波浪線畫下來,反復地在心中讀上幾遍,讓心緒隨著波浪蕩漾開去。
評點:剪紙聲,心聲也:甜蜜的、溫馨的、依戀的……這是叩詢文本的一把鑰匙,也是課堂敘事的一條脈絡。肖老師深諳此道,一句請同學們默讀課文中描寫這些事情的段落,把你覺得甜蜜的、溫馨的、依戀的地方用波浪線畫下來,反復地在心中讀上幾遍,讓心緒隨著波浪蕩漾開去……即是對此道的回望和印證。
師:來,把你覺得甜蜜的、溫馨的、抑或是依戀的地方讀給大家聽聽。好嗎?
生1:我畫的是這個句子:我是個出名的調皮蛋,經常變著花樣刁難姥姥。一天,我用雙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雙眼,讓她摸著剪窗花。
師:先說說你的感受?
生1:童年的我是那么調皮,竟然捂住姥姥的雙眼,姥姥不但不生氣,還樂呵呵地剪起紙來。我想,長大了作者回憶起來一定很甜蜜。
師:你能把我的調皮勁兒讀出來嗎?
生1:我是個出名的調皮蛋,經常變著花樣刁難姥姥。一天,我用雙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雙眼,讓她摸著剪窗花。
師:我的刁難手段就是--
生:死死地捂住姥姥的雙眼,讓她摸著剪窗花。
師:誰再來讀讀這句話,把姥姥的眼睛捂得再緊點兒?
生:(夸張地)我是個出名的調皮蛋,經常變著花樣刁難姥姥。一天,我用雙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雙眼,讓她摸著剪窗花。
生2:我畫的是這個句子:我服了,可還耍賴:姥姥,你從我手指縫里偷著往外看了!
師:你耍賴過嗎?你能把耍賴的感覺讀到這話中去嗎?如果我是文中的姥姥,你沖著我耍賴。
生2:(用耍賴的口吻)姥姥,你從我手指縫里偷著往外看了!
師:(幽默地)你差點把姥姥的眼珠子按冒了!
師:(用指頭點一下學生2的鼻子)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
師:姥姥熟能生巧的本領是怎么練就的呀?
生:數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燈光下剪,甚至摸黑剪。
師:來,讓我們也跟著姥姥來學一學剪紙,這一排同學,請站起來,你冬天剪,你夏天剪,你白天剪,你晚上剪,你燈光下剪,你摸黑剪,咱們來合作讀一讀,好嗎?請注意現(xiàn)在你們在干嗎?
生:(齊)剪紙。
師:不好剪啊,剪不好要剪到自己的手的,有信心嗎?
生:(齊)有!
師:孩子,要想做到熟能生巧,你得:數九隆冬--
生1:剪!
師:三伏盛夏--
生2:剪!
師:日光下--
生3:剪!
師:月光下--
生4:剪!
師:燈光下--
生5:剪!
師:摸黑--
生6:剪!
師:剪紙有趣嗎?你們達到熟能生巧了嗎?
生:(齊)還沒有。
師:來,讓我們繼續(xù)剪,男生冬天剪,女生夏天剪,男生白天剪,女生晚上剪,男生燈光下剪,女生摸黑剪,準備,開始。
。◣熢俅我x,男女生輪流接讀。)
師:再來一遍,這遍要剪得快一點呦。◣熢俅我x,男女生再次輪流接讀,速度越來越快。)
師:有沒有人剪到手呀?
生:(齊、笑)沒有!
師:看來你們基本練就了熟能生巧的本領。是呀,那剪刀聲如此悅耳至極,作者怎么不會發(fā)出這樣的感嘆: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只要憶及那悅耳至極的剪紙聲,我的心境與夢境就立刻變得--有聲有色。(師指點板書上的有聲有色。)
評點:以一個詞語熟能生巧統(tǒng)領4-6自然段的探究,可謂提領一頓,百毛皆順:以甜蜜、溫馨、依戀由讀而思,訴說心情;以雙手死死捂住姥姥的雙眼也能剪窗花,暢敘感受;以學生多種多樣的讀,體悟姥姥在各時各地的剪,頻生情趣,真正體現(xiàn)出人文就在語文中的和諧融通。
師:來,繼續(xù)把你覺得甜蜜的、溫馨的、依戀的地方讀給大家聽聽。
生1: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險,便用剪紙把我拴在屋檐下。姥姥是多么得愛我呀!心思是那么細膩,用剪紙把我拴在了屋檐下,真是別出心裁。
生2:唔!姥姥生肖屬牛,而我屬兔。我嚷著還要。這是多么快樂甜蜜的回憶啊!
生3:姥姥把我摟在懷里夸道:機靈鬼!我從這里看出姥姥是非常疼愛作者的。
生4:從那時候起,我總是纏著姥姥剪兔子和老牛--蹦跳的兔子,奔跑的兔子,睡覺的兔子;拉車的老牛,耕地的老!羞@樣的姥姥該多幸福!
師:是呀,對于姥姥給我剪牛馱小兔等關于牛、兔主題的窗花的往事,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獨特的感受,那都是非常真實的。我們先來看看這個地方的描寫: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險,便用剪紙把我拴在屋檐下。
師:請同學們自己讀讀這句話。
生:(自由地)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險,便用剪紙把我拴在屋檐下。
師:這看似平淡的一句話,有一個字卻用得很傳神,你認為是哪一個字?
生:拴。
師:你認為是哪一個字?
生:拴。
師:你認為是哪一個字?
生:我認為也是這個拴字。
師:誰能上臺來做一個拴的動作?
生:(做拴的動作。)
師:(插話)拴東西,一般用什么拴?拴好后別忘了打一個結。(教師演示打結的動作。)
師:課文中是用繩子拴嗎?用什么拴住了什么?
生:用剪紙把我拴在屋檐下。
生:用剪紙拴住了我那顆貪玩的心。
師:拴得緊嗎?誰來讀讀?
生: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險,便用剪紙把我拴在屋檐下。
師:拴是拴住了,但還沒有打結,誰再來讀讀?
生:(很有趣味的)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險,便用剪紙把我拴在屋檐下。
師:那么,姥姥的剪紙到底有什么神奇的功能,牢牢地拴住了上學前的我呢?請同學們趕快讀讀下文,到字里行間中去找答案。(生自由讀課文)
師:從哪些句子的字里行間中看出我被姥姥的剪紙拴住了?你來讀,要讀得讓我們真得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生:她從舊作業(yè)本上撕下一頁紙……姥姥把我摟在懷里夸道:機靈鬼!
師:這段話中,拴住作者的是什么?
生:姥姥剪的牛馱小兔。
生:還有牛和小兔一起吃草這幅作品。
師:這段話中,拴住你的是什么?
生1:拴住我的是姥姥的親切和慈祥的面容。
生2:拴住我的是姥姥說話時的輕聲慢語、一副和顏悅色的樣子。
生3:拴住我的是那段屬于作者的快樂、愜意的夏日午后的日子。
師:想走進這溫馨的盛夏午后嗎?來,同桌一個讀姥姥的話,一個讀作者的話,姥姥是輕聲慢語,作者是如癡如醉,用心感受感受,讀一讀。(生自由對讀。)
師:誰愿意上來和老師一起表演著讀讀?(請一生上臺。)你讀文中的我,我讀姥姥的話,其他同學就幫助我倆描述當時的場景,讀旁白,好嗎?
生:(全體)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險,便用剪紙把我拴在屋檐下。她從舊作業(yè)本上撕下一頁紙,刷刷幾下,就剪出一幅圖樣。我搶過來看了,是一只頑皮的小兔子騎在一頭溫順的老牛背上。我不解地問:
生:(不解地)牛干啥馱著兔子?
生:(全體)姥姥笑了:
師:(打趣地)誰讓牛是兔子的姥姥呢?
生:(全體)唔!姥姥生肖屬牛,而我屬兔。我嚷著還要。
師:(指著該生)你嚷呀!你不嚷我就不剪呀!
生:(大嚷道)我還要!我還要!我還要!
生:(全體)姥姥又剪出一幅:一頭老牛和一只兔子在草地上啃食青草。姥姥問:
師:看明白了嗎?
生:(全體)我想了想說:
生:(調皮地)我知道了,是說我和姥姥在一個鍋里吃飯吶!
生:(全體)姥姥把我摟在懷里夸道:
師:(教師將該生摟在懷里,疼愛地)機靈鬼!
師:我們表演得怎樣?你們感覺到文中的我被牢牢地拴住了嗎?
生:感覺到了。
師:你還從哪些句子的字里行間中看出我被姥姥的剪紙拴住了?
生(讀):從那時候起,……對活潑的兔子與敦厚的老牛充滿了好感。
師:這段話中,拴住作者的還是什么?
生:活潑的兔子與敦厚的老牛。
師:哪一個字眼強烈地表達了我被牢牢地拴住了?
生:纏。
師:我怎么纏的?可能有哪些動作,說了哪些話?來,把我當姥姥,你來纏纏我。
生1:姥姥,我屬兔,你再給我剪一只兔子吧!要不然,我可要去游泳啦!
師:別去,危險!那好吧,姥姥就給你剪只蹦跳的兔子。你也來纏纏我。
生2:姥姥,你屬牛,剪一頭牛給我這只小兔子吧!
師:這孩子,我就給你剪只拉車的老牛吧。你也來纏纏我。
生3:姥姥,再給我剪一張吧,明天我要拿給小伙伴看。
師:我的小機靈鬼,你還有完沒完,這是最后一張了啊,剪只睡覺的兔子給你。
師:這真得是最后一張嗎?
生:(齊)不是。
師:從哪兒看出?
生:我總是纏著姥姥剪兔子和老牛--蹦跳的兔子,奔跑的兔子,睡覺的兔子;拉車的老牛,耕地的老!覐倪@里的省略號看出,姥姥還給我剪了許許多多的兔子和牛。
評點:教師從課文中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險,便用剪紙把我拴在屋檐下的拴,引導學生體悟拴的傳神,演示拴的動作,引出剪紙怎樣拴住了上學前的我,又怎樣拴住了讀著這篇課文的你……為領悟課文為什么要這樣寫提供了一個富有啟示性的范例。肖紹國老師一直倡導對語文教學文化細節(jié)的詩意追尋,我們驚喜地發(fā)現(xiàn),這里的拴正是他以敏銳的慧眼找到的所謂的文化細節(jié)。此課的后半節(jié)課圍繞拴字,讓學生入乎其內,而又出乎其外。正如王國維先生所講:入乎其內,故能寫之。出乎其外,故能觀之。入乎其內,故有生氣。出乎其外,故有高度。此一處文化細節(jié)的敲打,有生氣!有高度!
師:是呀,姥姥那神奇的剪紙,牢牢地拴住了上學前的我。我由衷地發(fā)出了這樣的感嘆: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只要憶及那悅耳至極的剪紙聲,我的心境與夢境就立刻變得--有聲有色。(師指點板書上的有聲有色)
三度擴散,讀出笑源的心夢之境
師:(音樂:經典銀幕金曲《A time for us相處歲月》響起,旋律動聽懷舊。)剪呀剪,拴呀拴,剪只兔,剪頭牛,牢牢拴住蘿卜頭。姥姥的剪紙拴住了我的幼年時代,拴住了我上學前的一個個密云多雨的盛夏,后來我上學了,小學、中學、大學--越走越遠了,還拴得住我嗎?何以見得?
生:還拴得住。因為我還是不斷收到姥姥寄來的剪紙,……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只要憶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紙聲,我的心境與夢境就立刻變得有聲有色。
。襟w出示:我還是不斷收到姥姥寄來的剪紙,其中有一幅是這樣的:一頭老牛定定地站著,出神地望著一只歡蹦著遠去的小兔子,聯(lián)結它們的是一片開闊的草地。我知道,這是姥姥對我的期待。事實上,我不管走多遠,走多久,夢中總不時映現(xiàn)家鄉(xiāng)的窗花和村路兩側的四季田野。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只要憶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紙聲,我的心境與夢境就立刻變得有聲有色。)
師:我們來齊讀這段有聲有色的文字。
生:(齊讀上段文字。)
師:請你把目光移到那幅剪紙上,誰再來讀讀描寫這幅剪紙的文字。(課件點擊:一頭老牛定定地站著,出神地望著一只歡蹦著遠去的小兔子,聯(lián)結它們的是一片開闊的草地。下出現(xiàn)一條紅線。)
生:一頭老牛定定地站著,出神地望著一只歡蹦著遠去的小兔子,聯(lián)結它們的是一片開闊的草地。
師:如果,讓你給這幅剪紙取個名兒,你會取什么名兒?
生:《凝望》。
師:以老牛的目光來取名,可謂含義深刻。
生:《無聲的愛》。
師:真好,這幅剪紙作品濃縮了姥姥對孩子深深的愛!
生:《我的童年》。
師:是的,作者那有聲有色的童年就是在姥姥的呵護中快樂而甜蜜地度過的,這幅剪紙作品就是最好的見證。
生:《我是風箏,你是線》。
師:多富有詩意的名字,說說它的含義。
生:不管我飛得再遠,姥姥的剪紙總是拴住我的心、我的夢。
生:我取的名字就是這句話中的一個詞語--《聯(lián)結》。
師:姥姥這頭敦厚的老牛定定地站著,笑源這只活潑的兔子歡蹦著遠去,聯(lián)結它們的是一片開闊的草地。請大家把目光再投到聯(lián)結這個詞語上,能給它找一個近義詞嗎?
生:連接。
師:那么作者怎么會想到用聯(lián)想的聯(lián)和打結的結呢?看老師把這兩個字的甲骨文寫給大家看看,你再想一想,作者為什么用這個詞語?(教師現(xiàn)場板書聯(lián)想兩字的甲骨文。)
生:老牛用繩子拴住了小兔子,所以用聯(lián)結。
生:我覺得聯(lián)結這個詞語就好像在作者的心中打了一個心結,心有千千結,這個詞語用得妙!
師:姥姥的剪紙拴了我多久?還將拴我多久,還能拴我多久?
生:姥姥的剪紙拴了我的童年、小學、中學、大學,還將拴我一生。
生:姥姥的剪紙是一筆寶貴的財富,給了我五彩繽紛的童年生活,還將拴我一輩子,讓我的生活永遠有聲有色。
師:何以見得還將拴我一生,還能拴我一輩子?別說,你能把作者這種堅定的預見和充沛的情感帶到這段話的朗讀中去嗎?(指名讀媒體出示的那段話。)
師:如果說童年時拴住的是我的身體,那么到現(xiàn)在拴住的其實是我的什么?
生:現(xiàn)在拴住的其實是我的一顆心。
生:現(xiàn)在拴住的其實是我的一個夢。(教師板書:心 夢)
師:我心飛揚,我夢依舊,姥姥的剪紙將拴我一生,拴我一世,在這經典銀幕金曲《相處歲月》的旋律中讓我們飽含真情地齊讀這段話。
評點:還是這個拴字,不僅拴住了我的童年,還拴住了我上小學、中學、大學--越走越遠的人生之路;不僅拴住了我的身體,還拴住了我的夢,我的心……至此,課文又由讀厚變成讀薄了。這里的關鍵便在教師引領學生對拴字的合理延伸,把姥姥、剪紙、善緣、親情共同提煉成為人性之美。肖紹國的文化細節(jié)中的文化味可見一斑。
生:(再次齊讀媒體出示的那段話。)(讀完后《相處歲月》音樂停。)
第三部分:變異語詞,把課文讀活
師:孩子們,你們想聽聽那清清爽爽的剪紙聲嗎?
生:(齊)想。
師:請閉上你的眼睛盡情地享受,用心靈去傾聽。(課件播放清清爽爽的剪紙聲。)你們聽到了什么?你聽到的僅僅是剪紙聲嗎?
生1:我聽到了鄉(xiāng)親們嘖嘖的贊嘆聲。
生2:我聽到了姥姥關心我的話語。
生3:我聽到了我的深情告白--姥姥,無論走遍天涯海角,我都忘不了您,忘不了您那出神入化的技術!忘不了您那心靈手巧的作品!
師:有位同學讀了這篇文章之后寫下了這樣一首小詩,題目叫《想》,我們來讀一讀:
。襟w出示小詩:聽那悅耳至極的剪紙聲 / 想起月光下姥姥 / 還是那月光下的話語 / 還是那慈祥的面容 / 還是那恬靜的微笑 / 真想 / 再一次回到姥姥的身邊 / 懷念姥姥親切的話語 / 懷念姥姥勤勞的身影 / 懷念姥姥剪紙的刷刷聲 / 好想 / 一切都回到從前 / 好想 / 再回到姥姥的身邊)
師:自己先讀讀這首小詩,感覺怎樣?我們一起來讀讀。
生:(齊讀小詩。)
師:你能否寫出屬于你自己的小詩呢?(媒體點擊出現(xiàn)空白的詩行:聽那悅耳至極的剪紙聲 / 想起月光下姥姥 / 還是那 / 還是那 / 還是那 / 真想 / 再一次回到姥姥的身邊 / 懷念姥姥 / 懷念姥姥 / 懷念姥姥 / 好想 / 一切都回到從前 / 好想 / 再回到姥姥的身邊)拿起筆來寫下你自己心中的詩,寫在《作業(yè)紙》上。(學生練筆。)
師:好,讓我們來交流一下,哪位小詩人先來?
生1:聽那清清爽爽的剪紙聲∕想起月光下姥姥∕還是那形象生動的喜鵲登枝∕還是那其樂濃濃的牛馱小兔∕還是那各式各樣的美麗窗花∕真想∕再一次回到姥姥的身邊∕懷念姥姥額上的皺紋∕懷念姥姥嘴邊的嘮叨∕懷念姥姥延長的手指--剪刀∕好想∕一切都回到從前∕好想∕再回到姥姥的身邊
師:是啊,懷念姥姥,多想再回到從前,多想再回到姥姥的身邊。
生2:聽那清清爽爽的剪紙聲∕想起月光下姥姥∕還是那蹦跳的兔子∕還是那拉車的老牛∕還是那青青的草地∕真想∕再一次回到姥姥的身邊∕懷念姥姥的抱∕懷念姥姥的笑∕懷念姥姥無盡的好∕好想∕一切都回到從前∕好想∕再回到姥姥的身邊
評點:讀寫的自然融合,使讀觸發(fā)了學生渲洩的激情,使寫成了讀的必然延續(xù),形成了一條讀寫一體的生態(tài)鏈。這堂課體現(xiàn)了在閱讀教學中實現(xiàn)人的發(fā)展的表征,不僅僅是消極被動的吸收,更是一種能動的自我實現(xiàn)。
師:多么深情的話語!你讀懂了作者的那顆心,你沉浸于作者的那個夢,F(xiàn)在,讓我們一起回到作者的心上,你認為姥姥的剪紙拴住的是一顆什么之心?
生1:思念之心。
生2:依戀之心。
生3:懷舊之心。
生4:感恩之心。
生5:回歸之心。
師:是呀,思念之心、依戀之心、懷舊之心、感恩之心、回歸之心統(tǒng)統(tǒng)被姥姥的剪紙拴住了。(板書:拴)有一首歌這樣唱著:(教師輕聲哼唱)我來自偶然,像一顆塵土,有誰看出我的脆弱;我來自何方,我情歸何處,誰在下一刻呼喚我……(隨后陳紅《感恩的心》響起。)
師:(在音樂聲中)孩子,記。禾斓仉m寬,這條路卻難走,親人、故鄉(xiāng)永遠是你情歸的港灣,感謝親人、感謝命運、感謝生活……下課!
總評:
這堂課的價值所在,正如肖紹國老師所表述的,在于試著嘗試一種新的詩意語文的課路:以一顆平淡之心、一顆童真之心走進課堂,簡簡單單教語文、扎扎實實教語文,但不變的是--詩意的境界。詩意應該不在乎一味追求課堂上是否有動聽的音樂,是否有驚艷的畫圖,是否有一流的多媒體課件,是否有教師的大段排比導語或凝重神色……其實,詩意就樸實地棲居在語文之中,更重要的在于能否昭示漢字筆畫組合之間的生命意態(tài),在于能否喚醒漢語意合感悟之中的原初詩性。因為言語即詩,詩與言語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性(海德格爾語);而課文言語所描繪的生活也是詩。本堂課極其生動、扎實的字詞教學和對學生讀通課文、讀好課文的引領,既是語文教學的本色本真,也是語文教學的詩性光輝。在具體的教學展開過程中,肖老師敏銳地捕捉了好幾處課文中的文化細節(jié):有聲有色、熟能生巧、拴……特別是在拴處的敲打,讓我們每一個人跟隨著作者讀出了童年的心夢之境。
想起林海音女士在《城南舊事》中寫到的: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寫?匆姸栂碌鸟橊勱犠哌^來,聽見緩慢悅耳的鈴聲,童年重臨于我心頭。
我在聽肖紹國老師《姥姥的剪紙》以至后來評點這堂課的時候:我靜靜地聽,默默地想,慢慢地寫?匆娎牙鸭舻哪切┥衿娴拇盎,聽見刷刷悅耳的剪紙聲,童年重臨于我心頭。
如果把這堂課視為對詩意語文的突破和發(fā)展,不僅對于肖紹國老師,即使對于我們大家亦當不以為過。
六年級上冊《姥姥的剪紙》教學設計 7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
2、聯(lián)系上下文,并結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這句話的含義。
3、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靈手巧、勤勞善良和對“我”濃濃的親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間流露的對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學重點:
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靈手巧、勤勞善良和對“我”濃濃的親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間流露的對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學難點:
聯(lián)系上下文,并結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這句話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欣賞剪紙
1、姥姥的剪紙是什么樣的?課文里哪些語句具體描寫了姥姥的剪紙?請分別找出來,朗讀體會剪紙的特點。
2、學生自由讀課文,找出相關的語句,體會相應的特點。
3、了解學生朗讀感悟情況,并隨即點撥,引導學生欣賞姥姥的剪紙。
。1)“要什么就有什么了,……無所不能”這個句子寫出了姥姥剪紙的內容廣泛,題材對偶,也說明了姥姥的確是剪紙行家,(抓住“無所不能”。)
。2)“你姥姥神了,……公雞能打鳴”這句話生動地說明姥姥的剪紙形態(tài)逼真,栩栩如生,突出的顯示了姥姥的神剪紙技藝高超。(指名帶著贊美的語氣來讀)
。3)“嗬……無可挑剔”這句話是“我”發(fā)自內心的贊賞。由此可只,姥姥的剪紙形神兼?zhèn),是完美無缺的工藝品。
。4)“我搶過來一看……老牛背上。”(5)姥姥又剪出……肯食青草
4、出示幾幅剪紙,一起欣賞
5、通過欣賞這些剪紙,用一個詞來贊美一下這些剪紙。
姥姥的剪紙真是啊。ò鍟杭艏堣蜩蛉缟、活靈活現(xiàn))
二、認識姥姥
1、姥姥為什么能剪出如此精美的藝術作品?
2、到文中找一句最有代表性的話(“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
。1)出示“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
(2)“熟能生巧”是什么意思?
。3)姥姥靠什么才能“熟能生巧”?
指導讀好第6自然段:
A 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剪
B.用不管……還是……不管……還是……不管……還是……
C.分組讀
(4)現(xiàn)在姥姥的手巧到什么程度?
。5)什么叫“準頭”?
(6)書中舉了個什么樣的例子來說明的?
A 工夫不大……
B 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剪成的?
C 我是個怎樣的孩子?從哪些詞語能感受到?這些詞語在感情色彩上是什么詞?在這里是什么意思?從中你讀懂了什么?
D 指名分角色朗讀,演出作者的調皮
。7)舉舉生活中的例子,用下面句式來說一說。
熟能生巧,總(),()!”
3、從中說明姥姥是一位怎樣的人?(板書:姥姥心靈手巧)
4、除此之外,姥姥還是一個怎樣的`人?
。1)出示第3自然段
。2)抓住“廣結良緣、有求必應”進行理解
(3)指導朗讀
。4)板書:勤勞善良
三、體味祖孫之情
1、姥姥對鄉(xiāng)親們是如此友好、熱情,對我這個孫子更是疼愛有加,她是怎么通過剪紙傳達這份情的呢?
2、讀讀第三段,找找在這里具體寫了幾幅姥姥的剪紙?是什么樣的?
。1)指名交流
。2)出示描寫剪紙的語句
一只頑皮的小兔子騎在一頭溫順的老牛背上。
一頭老牛和一只兔子在草地上啃食青草。
一頭老牛定定地站著,出神地望著一只歡蹦著遠去的小兔子,聯(lián)結它們的是一片開闊的草地。
。3)這三幅剪紙的圖案有什么特點?兔子和老牛各代表什么?
。4)剪紙中的老牛和兔子有什么特點?你體會到什么?
理解:12小節(jié)(抓住幾個“總是”指導背誦)
(5)說說這三幅圖仿佛在告訴我們什么?
(6)重點理解第三幅圖
A 一片開闊的草地指什么?老牛是怎樣的神態(tài)?
B從剪紙中看出了,從姥姥的眼神中,你仿佛看到了一份。
四、作業(yè)
1、背誦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
板書設計: 姥姥的剪紙
剪紙:栩栩如生、活靈活現(xiàn)
姥姥:心靈手巧、勤勞善良
六年級上冊《姥姥的剪紙》教學設計 8
姥姥的剪紙是一篇小學的課文,大家是否有學過的呢。姥姥的剪紙課文教案,我們來了解一下。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聯(lián)系上下文,并結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這句話的含義。
3、 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靈手巧、勤勞善良和對我濃濃的親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間流露出的對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學重點:
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靈手巧、勤勞善良和對我濃濃的親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間流露出的對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學難點:
聯(lián)系上下文,并結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這句話的含義。
教學突破:
1、 讓學生親自動手,體會剪紙的樂趣與難度,激發(fā)對剪紙的興趣,加深對姥姥剪紙技藝高超的理解。
2、 默讀課文,品味課文的語言文字體會姥姥剪紙技藝的高超和對我濃濃的親情。
教學準備:音樂、剪紙作品、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導入,欣賞剪紙
1、 今天我們將繼續(xù)學習第12課《姥姥的剪紙》。
2、 同學們昨晚已經在家親身體驗了一下剪紙的樂趣了,誰來展示一下自己的剪紙作品?說說剪紙的'感受。
3、 教師展示剪紙。
4、 師:其實真正的剪紙高手是文中的姥姥,從課文中哪些句子能反映出姥姥的心靈手巧呢?默讀課文16自然段,畫出相應的句子。
二、認識姥姥
1、 學生自主學習課文,畫出相應的句子。
2、 交流句子:
。1) 課文第二自然段
引導:①哪些詞語具體體現(xiàn)了姥姥的心靈手巧,畫下來。說說理由。
、谀隳馨堰@句話讀好嗎?
③小結,齊讀。
(2)第四自然段部分句子。
引導:①這幅喜鵲登枝是姥姥在什么情況下完成的呢?聯(lián)系自己剪紙的感受,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诮處熜〗Y,指導朗讀。
。3)第六自然段部分句子
引導:①剪刀就像姥姥的手指是怎么回事?
、谛〗Y,指導朗讀。
3、 姥姥為什么有這么精湛的剪紙技藝?用姥姥的話來說就是:
。1)出示這句話,問:熟能生巧是什么意思?從哪里能看出姥姥剪紙剪得多?
。2) 用句式練習說話:因為姥姥不管還是;不管 還是;不管還是,都沒有停止過剪紙,所以手都有準頭了。
。3) 姥姥剪紙好,還有別的原因嗎?
4、 除了心靈手巧,姥姥還是一個怎樣的人?
三、體會祖孫之情
1、 過渡:讀到這里,姥姥的心靈手巧,勤勞善良躍然紙上,而字里行間流露著的濃濃親情更讓人動容,除了喜鵲登枝、家家戶戶的窗花之外姥姥剪得最多的是什么?
2、 默讀課文7-12自然段,找找在這里具體寫了姥姥的幾幅剪紙,內容分別是什么?想一想,這些剪紙?zhí)N涵了姥姥對我怎樣的感情?
3、 師:是呀,作者的頑皮可愛愉悅著姥姥,姥姥的慈祥疼愛感染著作者,屋檐下洋溢著濃濃的親情,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用剪紙的魅力,成功地把調皮的我拴在了屋檐下。老師想和大家一起來分角色朗讀,大家一起營造出一種其樂融融的場景。
4、 引讀第13自然段:我上學了,小學、中學、大學越走越遠了,但我還是不斷收到姥姥寄來的剪紙,其中有一幅是這樣的:(出示句子,齊讀)
。1) 問:我明白了姥姥對我有什么期待?
。2) 是啊,無論我走多遠,都走不出姥姥的目光,走不出姥姥的牽掛,頑皮可愛的作者讓姥姥牽腸掛肚,心靈手巧的姥姥讓作者魂牽夢繞,我們被他們之間濃濃的親情感染了,讓我們帶著這種感動,齊讀課文最后一個小結。
。3) 簡介原文的一個片斷
當時,我也動過要學剪紙的心思,可惜我當時有其他的事,后來也離了鄉(xiāng),遠離了姥姥,遠離了她美麗的剪紙。直到前年春節(jié)家里通知說姥姥病危,我才匆匆趕回家 里,看到了一別三年的姥姥,此時她已經披上了送老衣,很怪異地躺在當門的床上。我當時就傻了,我知道只有去世的人才會躺在那兒。我不顧一切地去看,我看到 了一張有點浮腫的臉,再試試鼻息,姥姥還活著,我哇地一聲哭了。我的姥姥還活著,我上學起早貪黑給我做飯的姥姥還活著。
師:是啊,兒時的記憶怎能忘記,慈祥的姥姥作者又怎會忘懷?學習了這篇文章,你想起了你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了嗎?他們是怎么關心你的呢?
師:也許,他們沒有一手令人驚嘆不已的絕活,但他們有著和姥姥一樣永恒的動作,也許,只是端著一碗熱湯向你走來,也許只是在燈下幫你縫一顆紐扣,也許只是 把好吃的飯菜夾到你的碗里,但他們都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著對我們濃濃的愛。讓我們永遠記住這個親切而又溫暖人心的名字姥姥!
板書:
姥姥的剪紙
姥姥 心靈手巧 勤勞善良
六年級上冊《姥姥的剪紙》教學設計 9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
2.聯(lián)系上下文并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理解“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這句話的含義。
3.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靈手巧、勤勞善良和對“我”的濃濃的親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間流露的對姥姥的思念和依戀。
[教學重點]體會“我”與姥姥之間的濃濃親情。
[教學難點]理解“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這句話的含義。[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欣賞剪紙,復習導入
1、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姥姥的剪紙》(齊讀課題),姥姥的剪紙可有名了,老師今天專門為同學們搜集了幾幅姥姥的剪紙,請大家欣賞!
(課件出示,欣賞剪紙)
2、看著這么多精美的剪紙,你想說點什么?
二、學習1-2自然段,初次體會姥姥剪紙的“神”
姥姥的剪紙的確是又漂亮又逼真,你知道鄉(xiāng)親們是怎么贊嘆的呢?請你打開課文,自由朗讀1-2自然段。
1、誰來當一回老鄉(xiāng),夸一夸姥姥的剪紙。
(指名學生朗讀)
2、姥姥。真是剪什么像什么,要什么有什么,人物、動物、植物、器物,無所不能。用一個字來稱贊,那就是--“神”。
3、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呢?
指名回答,并相繼板書。(栩栩如生、活靈活現(xiàn)、惟妙惟肖…)
三、學習3-6自然段。再次體會姥姥剪紙的“神”
1、姥姥剪紙的“神”還體現(xiàn)在哪里?請你快速朗讀3-6自然段,劃劃相關句子。
2、學生匯報:
a、噢,捂住姥姥的雙眼也能剪?肯定你沒捂緊,讓姥姥從手指縫里偷著往外看了。
b、你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姥姥沒偷看?
3、那讓我們趕快去欣賞一下姥姥摸著黑剪的“喜鵲登枝”圖吧。
(課件出示“喜鵲登枝”圖,)
4、同學們,你感覺這幅“喜鵲登枝”怎樣?
5、指名朗讀,讀出這份驚嘆。
6、姥姥這么高超的剪紙技藝是生來就有的嗎?文中姥姥的那一句話就道出了這個秘密?(課件出示句子;“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
7、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a、“熟”指什么?“巧”呢?“手能生巧”什么意思?
b、結合你的生活體驗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
8、姥姥是如何達到手能生巧的呢?誰能用文中的句子來回答?
a、齊讀:數九隆冬剪,三伏…
b、由姥姥剪紙的身影我想到了一句話:“冬練三九夏練三伏”,你還想到哪些俗語?
從中說明姥姥是一位怎樣的人?(板書:姥姥心靈手巧)
10、除此之外,姥姥還是一個怎樣的人?
a、出示第3自然段
b、抓住“廣結良緣、有求必應”進行理解
c、指導朗讀
板書:勤勞善良
四、學習7-12自然段。體會姥姥剪紙的“情”
心靈手巧的姥姥給對鄉(xiāng)親們有求必應,什么都剪,給我剪得最多的是什么?為什么姥姥剪得最多的是牛和兔呢?請你默讀7-12自然段,看文中具體描寫了幾幅“牛兔”剪紙圖?
學生匯報。
指名讀這兩幅圖,思考:
a、姥姥剪“牛和兔子”的最初目的是什么?(拴住我)
b、你從這個“拴”字中讀出了什么?
。ㄗx出了姥姥對我的--關心、愛護、疼愛……)
c、分角色讀課文中“我”與姥姥的對話:
讀出我的頑皮、可愛,讀出姥姥的慈祥、讀出姥姥對小孫子的疼愛來。
如果說姥姥最初拴住的是我的身體,那后來拴住的則是我的什么呢?
4、從那時候起,我總是纏著姥姥剪兔子和老牛,它們形象各異--引讀--姥姥剪的兔子和老牛無論形象怎么改變,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引讀(兔子總是在玩耍,老?偸窃诟苫睿。從此段話中你體會出作者飽含了什么感情呢?(贊美、依戀)
原來姥姥的.剪紙會說話、能傳情,傳達的是濃濃的祖孫情。(板書:濃濃親情)
五、學習13自然段。體會姥姥剪紙的“夢”
1、“姥姥的剪紙陪伴我度過了快樂的童年,后來,我上學了,小學,中學,大學--越走越遠了,但我還是不斷收到姥姥寄來的剪紙,其中一幅是這樣的:一頭老牛定定地站著,出神地望著一只歡蹦著遠去的小兔子,聯(lián)結它們的是一片開闊的草地。我知道,這是姥姥對我的期待!
2、姥姥的期待是什么?
3、請你給這幅剪紙取個名。
4、從這幅剪紙看出了姥姥對我的牽掛,我有何從忘記過姥姥,引讀:事實上……
5、你讀出了姥姥牽掛的是一顆什么樣的心?(思念的心、依戀的心、感恩的心……)
6、指導朗讀最后一段,讀出姥姥對我的牽掛、我對姥姥的思念。
課外拓展
出示小練筆:“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只要憶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紙聲,我的心境與夢境就立刻變得有聲有色。我仿佛聽到了(),聽到了(),又仿佛看到了(),看到了()……
七、課堂總結:剪紙不僅展示了姥姥的心靈手巧、技藝高超,更體現(xiàn)了姥姥對“我”的疼愛與牽掛,同時也寄托了“我”對姥姥的思念和依戀。讓我們永遠記住這份寄托濃濃的親情的見證--姥姥的剪紙(讀題)。
八、作業(yè):
1、抄寫課堂上積累的四字詞語和俗語。
2、課后小練筆:課件出示一幅剪紙,仔細觀察,寫一段話。
板書設計
12、姥姥的剪紙
剪紙:栩栩如生活靈活現(xiàn)
姥姥:心靈手巧請老善良
濃濃親情
六年級上冊《姥姥的剪紙》教學設計 10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9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詞語。
3、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靈手巧、勤勞善良和對我濃濃的親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間流露的對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學重點: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理清課文脈絡。
教學過程:
一、揭題解題
1、揭示課題,指名讀一遍
2、姥姥是誰?
3、說說對題目的理解,并推測課文會寫哪些內容?
二、自學生字,疏通課文
1、學生自學生字詞語
2、初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
三、檢查自學情況
1、交流所學,不會的提出來在全班解決。
2、指名分節(jié)讀課文及時疏通課文,糾正錯誤。
四、初讀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思考;哪些自然段講的是一個方面的意思,可以合并起來。
2、學生默讀思考,同桌交流。
3、指名說說全文共寫了幾個方面的內容,教師適當點撥。
五、指導寫字。
1、師重點指導,學生寫字
2、展示評議
六、布置作業(yè)
1、讀熟課文
2、搜集剪紙資料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
2、聯(lián)系上下文,并結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這句話的含義。
3、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靈手巧、勤勞善良和對我濃濃的親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間流露的對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學重點:
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靈手巧、勤勞善良和對我濃濃的親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間流露的對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學難點:
聯(lián)系上下文,并結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這句話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欣賞剪紙
1、課文里哪些語句具體描寫了姥姥的剪紙?請分別找出來,朗讀體會剪紙的特點。
2、學生朗讀課文找出相關的語句,體會相應的特點。學生小組討論交流。
3、了解學生朗讀感悟情況,并隨即點撥,引導學生欣賞姥姥的剪紙。
。1)要什么就有什么了,無所不能這個句子寫出了姥姥剪紙的內容廣泛,題材對偶,也說明了姥姥的確是剪紙行家,無所不能。
。2)你姥姥神了,公雞能打鳴這句話生動地說明老老的剪紙形態(tài)逼真,栩栩如生,突出的`顯示了姥姥的神剪紙技藝高超。
(3)嗬無可挑剔這句話是我發(fā)自內心的贊賞。由此可只,姥姥的剪紙形神兼?zhèn),是完美無缺的工藝品。
。4)我強過來一看老牛背上。
。5)姥姥又剪出肯食青草
4、學生朗讀有關詞語,邊讀邊展開想象體會姥姥的剪紙是何等精美,何等的有意義。
5、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能夠表現(xiàn)出老老的剪紙相關特點的句子,讀出贊賞之意。
二、認識姥姥
1、欣賞完姥姥如此眾多的剪紙作品,你們想知道寫什么?
2、指名說一說。
(1)姥姥是怎樣剪紙的?姥姥為什么能剪出如此精美的藝術作品?
。2)姥姥是一位怎樣的人?
3、同學們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在課文中,請在自己朗讀思考的基礎上,同拙見相互交流,相互提示相互啟發(fā)。
4、學生自主讀悟,同桌互動。
5、學生抓住相關的詞句,朗讀體會老老的特點,把握人物形象,感悟任務的內在的品格。
6、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有關語句。
三、質疑問難
1、學生朗讀課文,尋找疑惑之處,小組交流對疑難之處的理解。
2、引導學生解決典型的疑難問題。我是個出名的調皮蛋刁難挑剔耍賴問題:著是課文第四節(jié)中的一句話,其中的刁難、挑剔、耍賴、調皮蛋等含有明顯的貶義成分。如何準確的理解這些詞語呢?
試解:課后練習第三題這樣提示我們查,并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
四、練習深化
1、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后最后兩節(jié)爭取回背誦。
2、引導背誦
(1)從那時侯起,我達到老牛
。2)一頭老牛變得
3、熟能生巧,準頭了結合你生活中的體驗,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
4、讀完這篇課文,你想對姥姥說些什么?
板書設計:
姥姥的剪紙
剪紙:栩栩如生、活靈活現(xiàn)
姥姥:心靈手巧、勤勞善良
六年級上冊《姥姥的剪紙》教學設計 11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1、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題目叫《姥姥的剪紙》。(板書課題)
2、北方人管外婆叫姥姥,口語就一個字姥,叫起來非常親切。我們一起來叫一聲,姥姥。(學生齊叫)加上兒化(范讀),你來叫一聲。(指名)你再來叫一聲。(指名)讀得真親切。這位姥姥有一手絕活,那就是剪紙。我們一起來讀一遍課題。(齊讀)
二、預習課文,初步感知
1、因為事先沒有布置預習,所以我們要在課堂上來完成這一環(huán)節(jié)。請大家打開課本,認真地讀一讀課文,這篇課文生字新詞比較多,特別還有幾個多音字,要力爭把它們讀準確,把課文讀通順,邊讀邊思考:這位姥姥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開始讀。(媒體出示要求,學生自由讀書)
2、先來檢查一下大家生字新詞學得怎樣,請看大屏幕。(出示詞語)自己先讀讀。(學生自由讀詞語。)請高凌來讀一下。(指讀)這里有兩個多音字,左鄰右舍的舍是個多音字,這里讀shè。擇菜的擇也是個多音字,讀成zhái。(媒體突出:舍、擇)大家跟我讀:左鄰右舍、擇菜。一起讀一讀這些詞語。(齊讀)在這些字詞中,你認為同學們哪些字特別容易寫錯,你要給他進行一下友情提醒的。(指名回答)
3、看來,同學們詞語學得不錯,現(xiàn)在請你聯(lián)系課文內容說說:這位姥姥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媒體切換,指名回答)的確,這是一位技藝高超、勤勞善良、呵護晚輩的姥姥。(相機板書)
三、品讀文字,揣摩語言。
1、這節(jié)課,我們首先來體會一下姥姥高超的剪紙技藝。
2、請大家自由讀課文,從文中找出表現(xiàn)姥姥技藝高超的句子,并用橫線畫出來。(學生讀文)
l 3、討論交流(誰愿意將自己的收獲與大家分享?相機出示句子)
A、大平原托著的.小屯里,心靈手巧的勞作。(出示)
。1)知道什么是小屯嗎?(小村莊)
。2)整個小村莊,都貼著姥姥心靈手巧的勞作。心靈手巧的勞作就是剪紙,這句話中有一個字用得特別好,你找到了嗎?(媒體突出都)好在哪兒?(作品很受歡迎,姥姥有求必應)
。3)同學們想想,當作者寫下這句話的時候,他的心情會是怎樣的?(自豪)請你自豪地讀一讀這句話。(指名讀)有這樣的姥姥真讓人自豪,讓我們一起來體會這種情感。(齊讀)
過渡:這是作者對姥姥的贊嘆,鄉(xiāng)親們又是怎樣贊嘆姥姥的手藝的呢?誰來讀讀?(指名讀)
B、我從小就聽人嘖嘖贊嘆公雞能打鳴。 (出示)
(1)這是嘖嘖贊嘆的口氣嗎?誰還想讀。 (再指讀)
。2)讀得真好。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句話很有意思?讀上去感覺怎樣? 我們再來很有韻律地、有節(jié)奏地贊嘆一番。(齊讀)
(3)請注意這番話中鄉(xiāng)親們僅僅是在贊嘆姥姥剪什么剪得活靈活現(xiàn)?(動物)除了動物,姥姥還會剪什么?( 指名回答)
(4)現(xiàn)在請你們扮演鄉(xiāng)親們,學著書上這句話的韻味和形式來夸夸姥姥剪的其它東西,同桌先互相夸夸。(大屏幕出示:你姥姥神了,剪 像 ,剪 像 ,剪個 ,剪個 。)
。5)來,這位老鄉(xiāng),你來贊嘆贊嘆。(指名回答)
。6)鄉(xiāng)親們的贊嘆讓我們感受到姥姥高超的剪紙技藝。
C、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無所不能。(出示)
(1)無所不能的意思就是
(2)誰來談一談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指名回答)
(3)是呀,普普通通的剪刀,普普通通的彩紙,在姥姥的手里卻能變成各種各樣的栩栩如生的剪紙,這不能不說明姥姥的剪紙技藝高超。(媒體突出兩個普普通通、無所不能)
。4)我們一起讀好這句話。(齊讀)
D、事例:我故意刁難姥姥,可姥姥仍剪得形象至極。(學生分析)
4、作者用生動傳神的語言將一位心靈手巧、技藝高超的姥姥帶到了我們的眼前,同學們想不想看一看姥姥手下栩栩如生的剪紙呢?我們一起來欣賞。(媒體播放)感覺怎么樣?誰能用一句話夸一夸姥姥呢?讓我們把剛才找出來的四段話連起來讀一讀,讀出對姥姥的贊美之情。
四、小結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主要體會了姥姥剪紙技藝的高超,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體會姥姥的勤勞善良和對晚輩的呵護。
六年級上冊《姥姥的剪紙》教學設計 12
教材分析:
課文為我們描述了“我”有一位剪紙技藝高超的姥姥。說她普通,她實在又不普通。一手高超的剪紙技藝,讓所有的人都贊不絕口。姥姥手里的剪紙會說話,會傳情,永遠牽動著“我”的心,讓祖孫有了太多的回憶與快樂;說她不普通,她實在又太普通,每天洗衣、擇菜、淘米、喂豬,與所有的姥姥一樣,樸實平凡,日夜勞作,與外孫相濡以沫,有著濃得化不開的親情。
“剪紙”是貫穿全文的線索,也是情感的載體。抓住這個主線,披文入情,就能走進姥姥與作者的內心情感世界。本文語言優(yōu)美,情感飽滿,可以通過感情朗讀來感受姥姥對“我”的申請以及“我”對姥姥的思念。課文中的插圖,形象地表現(xiàn)了姥姥與“我”的融融親情,教學時應該注意運用和聯(lián)系,幫助理解課文。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好詞佳句及其表現(xiàn)手法;
2.依托語詞,經歷把課文讀薄、把課文讀厚、把課文讀活的奇妙的閱讀之旅;
3.讀出姥姥的心靈手巧,讀出姥姥的舐犢情深,讀出作者的心夢之境,讀出對親人的感恩、對童年的眷戀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
在字里行間感受姥姥的心靈手巧、與人為善、舐犢清深,感受對姥姥的思念之情。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 學會生字新詞,理解有關詞語的意思。讀懂“有聲有色”的含意。
2. 讀通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一、讀題、揭題。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課文,題目叫《姥姥的剪紙》。看老師寫課題。作者的名字很好聽,叫做笑源,微笑的源頭。北方人管外婆叫姥姥,口語就一個字——姥,叫起來很親切。我們一起學著笑源,來叫一聲,姥姥。注意兒化。笑源的姥姥還有一樣拿手絕活兒呢!那就是——剪紙。
二、初讀課文。
這篇課文生字新詞比較多,特別還有幾個多音字,要力爭把它們讀準確,把課文讀通順,邊讀邊思考:/article/圍繞著剪紙,作者回憶了他和姥姥的哪些往事?
三、檢查生字新詞學習情況:
。ǔ鍪緝山M詞語,左邊一組:嘖嘖贊嘆、刷刷刷刷、悅耳至極、清清爽爽;右邊一組:左鄰右舍、擇菜薅草、喜鵲登枝、牛馱小兔。)
自己先讀讀。再指名讀。
1. “刷刷”一詞在課文中出現(xiàn)了兩次,老師把它們放在了一起,課文中指什么發(fā)出的'聲音?(剪刀剪紙時發(fā)出的聲音。)
這種聲音你聽過嗎?感覺怎樣?
這聲音帶給人的感覺是輕快的,短促的。那么,這個詞語應該怎么讀?
這種“刷刷刷刷”的聲音在作者心目中真是——悅耳至極,誰來讀這個詞語?
2.“悅耳至極”:“悅”為什么用豎心旁呢?看來這種短促、輕快的聲音一直鉆到了作者的心里去了。)
3.這種“刷刷刷刷”的聲音在作者聽來還是——清清爽爽的,讀“清清爽爽”這個詞語!扒迩逅笔且环N怎樣的感覺?
“爽”在字典中有三種解釋。(呈現(xiàn)“爽”的三種解釋:① 明朗、清亮;② 率直、痛快;③ 舒服。)你認為清清爽爽的“爽”應該選擇哪一種?
清清爽爽的聲音是明朗的、清亮的。搞清楚了“爽”的意思,我們還要會寫這個字,拿起筆來
【六年級上冊《姥姥的剪紙》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姥姥的剪紙》教學設計05-23
《姥姥的剪紙》教學設計「整理」04-26
人教版《姥姥的剪紙》教學設計01-06
《姥姥的剪紙》優(yōu)秀教學設計(精選10篇)04-29
《姥姥的剪紙》第一課時教學設計01-22
姥姥的剪紙優(yōu)秀教案12-27
六年級《姥姥的剪紙》第二課時教學設計02-26
語文閱讀試題:姥姥的剪紙04-08
雪花剪紙教學設計范文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