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一年級數學《十的認識》教學設計
小學一年級數學的教學要讓學生們初步孕伏10個一就是1個十的思想,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和語言表達能力。以下是小編精心為大家整理的一年級數學《十的認識》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年級數學《十的認識》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
1.在生活情境中激發(fā)學生數數的愿望,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中認、寫10,理解10以內數的順序,學會比較10以內數的大小。
2.初步孕伏10個一就是1個十的思想,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和語言表達能力。
3.在教學過程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提問:
(1)每個小朋友都有生日,誰來說說自己的生日是幾月幾日?
(2)我們祖國媽媽的生日又是幾月幾日呢?
談話:再過幾天就是10月1日國慶節(jié)了,全國各地都在歡慶祖國媽媽的生日。我們學校的小朋友也載歌載舞慶祝國慶。
二、講授新知,感知數10
1.初步感知——看圖數一數。
提問:這幅圖上畫的是什么?(許多穿著各民族服裝的小朋友在跳舞)
追問:究竟有多少個小朋友在跳舞呢?
先讓學生看圖輕聲數一數,然后請一個學生上來大聲數一數。
小結:同學們數得對!有10個小朋友在跳舞。
2.實物操作——動手擺一擺。
談話:如果按照圖上的人數擺小圓片,一個小朋友擺一個,你們能不能用小圓片來表示跳舞的小朋友呢?
操作:同桌合作共同擺小圓片。(學生動手擺小圓片)
提問:按照圖上的人數來擺,數一數你們擺了多少個小圓片。
小結:對!按照圖上的人數來擺,桌上擺了10個小圓片。
3.實際應用——看數說一說。
談話:我們已經認識了10這個數,愿意和10交朋友嗎?讓我們聯(lián)系生活用10說一句話。(學生分小組活動)
交流:學生匯報用10說的。一句話,教師選擇并加以推薦。如:
(1)我們兩只手有10個指頭。
(2)我們小組有10個小朋友。
(3)9月10日是教師節(jié)。
(4)早操排隊時,我站在第10個。
4.臨摹寫數——照著寫一寫。
談話:10這個數和我們以前學過的數不——樣,它是由“1”和“0”兩個數字合成的。寫10的時候要擺好兩個數字的位置,先看老師怎么寫——左邊一半先寫1,右邊一半再寫0。(在田字格上示范)注意兩個數字不要靠得太緊,也不要離得太開。(學生臨摹寫數)
5.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又認識了一個新朋友——10。
(板書課題:10的認識)那么圖畫上的10個小朋友在唱什么歌呢?我們一起采聽一聽、唱一唱。(放歌曲《娃哈哈》)
三、鞏固深化,掌握新知
1.“想想做做”第1題。
(1)讀出直尺上的`數,先從左往右讀,再從右往左讀。(小組活動,讀給同伴聽)
(2)同桌游戲:一人順著讀直尺上的數,另一人倒著讀這些數。
2.“想想做做”第2題。
要求:拿出小棒,先數出10根放在桌上,然后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
提問:1根小棒表示幾?而1捆又表示幾呢?
最后說一說:10根小棒捆成一捆,一捆小棒有10根。
3.“想想做做”第3題。
(1)讓學生數數一共有多少顆櫻桃。學生可能會1顆1顆地數,也可能2顆2顆地數。
(2)要求同桌互相2顆2顆地數,在書上填數。
(3)伸出自己的左手,數數有幾個手指;數數兩只手一共有幾個手指,在書上填數。
(4)說明:數數時,可以1個1個地數,也可以2個2個或5個5個地數。
4.“想想做做”第4題。
5.“想想做做”第5題。
(1)數一數,再填空。
(3)指導學生用“第幾只”回答問題。
(4)分別指出10只小鴨和從左邊數起的第10只小鴨。
6.互動游戲。
(1)準備:把0~10各數寫在小卡片上(一張卡片上寫一個數),發(fā)給每一個學生;并且做一些用于抽簽的紙條,把問題寫在上面。
(2)游戲開始,指定一個學生抽出一張紙條,并大聲讀出問題。凡是手中有符合問題答案的卡片的學生,立即站起來。比一比,看誰的反應最快。
抽簽的紙條上寫以下問題:
(1)比5大的數。
(2)比8小的數。
(3)6和8中間的數。
四、總結評價,完成作業(yè)(略)
教學反思
《標準》中明確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
現代教育理論主張讓學生動手去“做”數學,而不是用耳朵“聽”數學。因此,教學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活動的機會,使學生在動手中學習,在動手中思維,在思維中動手,讓學生在動手、思維的過程中探索、創(chuàng)新。另外,一年級的學生年齡小、生活經驗少,選擇兒童身邊最熟悉的事,容易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便于理解和接受。因此,“數學教學,要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fā)”,在研究現實問題的活動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和發(fā)展數學。
本課教學設計的主要特點是:引導學生在歡度國慶歌舞表演的情境中,通過參與看圖數一數、動手擺一擺、看數說一說、照著寫一寫等學習活動,經歷了初步感知物操作——實際應用——臨摹寫數等認識數10的過程。教學設計注意突出10的基數與序數意義,幫助學生理解10
的含義,初步形成10的概念。在“想想做做”的練習中,既滲透10可作為計數單位,又突出可以2個2個、5個5個地計數,建立按群計數的觀念;通過讀數和寫數,引導學生掌握
0—10的順序和大小比較,建立起相對完整的認知結構。用學生熟悉的鴿子引入,自然貼切,既吸引了學生,又進行了熱愛和平的教育,把學生的注意力很順利地引到主題圖上
充分利用主題圖所提供的資源,引導學生多角度地觀察,從不同的起點數鴿子的只數和師生的人數,然后從中抽象出數10。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正處于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階段。他們的思維往往還要借助于形象直觀的實物圖像和實踐操作的體驗活動作為認識的基礎,這樣的設計適合兒童的認知特點和規(guī)律。
從本節(jié)課的數學實踐來看,學生學得輕松愉快,積極主動,教學效果較好。
一年級數學《十的認識》教學設計 2
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數學第一冊第54-55頁。
教學目的:
1.使學生會數數量是10的物體,會讀會寫數字10,知道1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以內數的大小,掌握10的組成。
2.培養(yǎng)學生眼、腦、口、手協(xié)調活動的能力。
3.讓學生充分感受美,初步培養(yǎng)學生感受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
4.結合主題畫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民族團結教育。
教學設想: 1.通過觀察主題畫、拼擺圖案,"蘋果"連線等創(chuàng)造美的氛圍,通過積極的即時評價和活動,溝在通師生情感,為學生營造一個怡人、愉悅的課堂物化環(huán)境和人際環(huán)境。
2.以操作為認知的突破口,使學生主動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不斷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3.合理增加教學厚度,滲透有關數軸和數物、數形對應的思想。
教學重點:
教學10的組成。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如何有序的分解10。
教具準備:
主題畫、小圓片、小紅花、計數器、小棒、投影片、五角星圖、梨子圖片、貼在小黑板上的蘋果圖片(圖上有數)
學具準備:
直尺、10朵小紅花、10根小棒。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誘導立美
同學們,你們有誰知道10月1日是什么節(jié)日?對,10月1日是國慶節(jié),今年國慶節(jié)天安門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式,非常熱鬧,大家想看看節(jié)日的天安門是什么樣的嗎?(出示主題畫)引導學生觀察紅旗、燈籠的數量(8),每幅標語的字數(9),幾位小朋友、幾個汽球(9)。教師拿一張帶汽球的小朋友圖片邊跑邊說,又來了一個小朋友,她手里也拿了一個汽球(貼上畫面),現在畫面上有幾個小朋友?幾個汽球?(10)
板書:10的認識
你能用10說一句完整的話嗎?
二、建構認知,操作立美
1、初步認識數字10。
(1)領讀10。
看看10和我們前面學的0-9有什么不同?
(0-9是一個數字,10是兩個數字組成)
(2)請同學們拿出10朵小紅花,擺成好看的圖案。(巡視時發(fā)現不同圖案,有選擇地上黑板擺。然后小結:同學們經過動腦擺出了許多好看的圖案,老師也來擺幾種。
老師今天帶來了10朵小紅花,準備獎給那些守紀律、肯動腦的同學。
2、教學10以內數的順序。
(1)出示計數器,先撥9個,再撥1個。"一共有幾個珠子?""10個珠子怎樣得來的'?
(2)拿出直尺。我們數數,從哪個數字開始數?(0是起點)
從0到9有幾個數字?(10)第10個數字是幾?(9)找到10,9和10的順序是怎樣的?(9在10前面,10在9后面)
誰能按從小到大(從大到小)的順序說一遍?
(3)幻燈出示:按順序填數。
、5口7口口口
、诳9口口6口口
3、 比較9和10的大小。
貼第一、二幅五角星圖,板書:9 10
9和10誰大誰小?中間用什么符號連接?(左手中、食指叉開示"<")
出示第三、四幅五角星圖,板書:10 9
10和9用什么符號連接?(右手中、食指叉開示" )" )
10還可以比哪些數大?(10比0→9中的每一個數都大)
4、教學10的組成。
請同學們拿出10根小棒,把它分成兩堆?纯从袔追N不同的分法。(學生邊擺邊輕輕地說組成,教師巡
視指導。)
指名學生回答,你想出幾種擺法?怎樣擺又好記又不會漏掉呢?(按順序)
10 10 10 10 10
即↓↓↓↓↓↓↓
9 1 8 2 7 3 6 4 5 5
5、教學10的寫法。
投影片示范,10由兩個數字組成,所以寫時占兩格。第55頁書寫格學生先描后寫。
三、游戲鞏固,合作立美
1.對口令。男:我說7。女:我對3。同位合:7和3組成10。(同時手指表示)
2.找朋友。
請10位同學到講臺前來,每人一張寫上數字的梨子圖片。(叫了7名同學后問:"我還要叫幾名同學"?)分成二組,1--5一組,5--9一組。
手拿"1"的說:"我是1,誰是1的好朋友?"手拿"9"的同學迅速跑到"1"旁邊,"我是9,9是1的好朋友。全班齊答:"對對對,
請上位",兩人握手上位。
四、練習反饋,成功立美.
(1)第55頁"做一做。
第1題讓學生在數軸上填數,練習數序。
第2題讓學生用線連出組成10的兩個數。教師巡視指導,請學生板演。(小黑板上貼有寫上0-9的一個重復數字5的蘋果圖片)
(2)幻燈片出示練習題。填">"、"<"號
口>8 口<10 口>9
五、課堂小,整體立美。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
老師拿出一個寫有0的紙片說:"我是0,誰是0的好朋友?"學生討論回答,"我是10,10是0的好朋友"。師說:"對對對,老師和同學是好朋友"。
【一年級數學《十的認識》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十的認識》教學設計09-02
認識直角數學教學設計08-17
數學認識周長教學設計08-06
數學角的認識教學設計09-14
小學一年級《十的認識》教學設計06-04
數學認識圖形的教學設計09-10
0的認識數學教學設計09-29
小學數學《圓的認識》教學設計08-27
一年級數學認識乘法的教學設計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