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鯨》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是一門運用系統(tǒng)方法科學解決教學問題的學問,它以教學效果最優(yōu)化為目的,以解決教學問題為宗旨。具體而言,教學設計具有以下特征。接下來小編為大家編輯整理了《鯨》第二課時教學設計,更多教學設計請關注應屆畢業(yè)生考試網。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鯨的形體特點、進化過程、種類和生活習性等方面的知識,激發(fā)學生探索海洋動物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的情感。
3、認識列數(shù)字、舉例子、假設、作比較、分類別、打比方等說明的方法,感悟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
教學重難點分析
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學習作者用多種方法說明事物特點的表達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回顧引入,理清脈落
1、我們已經學習了《鯨》這一課的生字詞,現(xiàn)在就讓我們回顧一下,看看誰的字詞掌握的牢。(課件)
上節(jié)課我們交流了關于鯨的資料,并初讀課文,了解了課文內容。那么誰能說說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介紹鯨的?
(板書:形體、進化、種類、生活習性)
2、課文從哪些方面來介紹鯨的生活習性呢?
(板書:進食、呼吸、睡覺、生長)
二、閱讀分析;
請說說鯨的形體有什么特點?(大)
你能用一個詞來形容大嗎?那課文又用了那些說明方法來介紹鯨的呢?請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
(學生匯報師板書)作比較、列數(shù)字、假設、舉例子。
具體說說:生;不少人看到過象,都說象是很大的動物。其實還有比象大得多的動物,那就是鯨。比較)
師:對,用了比較,寫到相應位置。還有嗎?
生:列數(shù)據。
師:不錯,用了列舉數(shù)字的方法。最大的有16萬公斤,最小的也有2千公斤。16萬公斤是什么概念!?
生:十六噸。
師:一噸是一千千克,我才50千克,最小的鯨有多少個我這么重?
生:40多個!
師:一條舌頭就有十幾頭大肥豬重。我見過的最大的肥豬,有800多斤。想想看,相當于十幾頭大肥豬啊,這鯨,大不大呀?(課件)
生;大!
師:(出示大屏幕:目前已知最大的鯨約有十六萬公斤重,最小的也有兩千公斤。我國發(fā)現(xiàn)過一頭近四萬公斤重的鯨,約十七米長,一條舌頭就有十幾頭大肥豬那么重。)這是列舉數(shù)字的方法,標注上。
師:這也是一種讀書筆記的方式,叫批注。我認為批注是最好的讀書方法之一,希望同學們能經常使用。
這一段還有一個非常獨特的說明方法。(課件出示課文片段:它要是張開嘴,人站在它嘴里,舉起手來還摸不到它的上腭;四個人圍著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書,還顯得很寬敞。)
這是一種什么樣的說明方法?
生:打比方。
師:打比方,同意嗎?(生答:同意。)打比方就是把一個事物比作另一個事物,請問,這里把什么比作什么?(生搖頭)那就不是啦!
生:我覺得是舉例的說明方法。
師:舉什么例?
生:舉了一個是“人站在它嘴里,舉起手來還摸不到它的上腭”,還有一個是“四個人圍著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書,還顯得很寬敞”。
師:舉例,舉例,舉的例子一般都是真實的事。如果有一頭鯨在這兒,你敢不敢坐在它嘴里?(生:不敢。)你都不敢,這個例子能舉嗎?誰敢?
師:它不“吃”你,而是“吞”你嘍!看來,這不是例子嘍。
生:假設。
師:假設?你怎么知道是假設?
生:我是從“要是”兩個字中知道的。
師:張開嘴沒有?(生答:沒有。)從“要是”兩個字看出假設,不簡單!我們讀書要,除了要整體把握,特別要注意抓住關鍵的詞,這樣就能解決許多問題。你們以后要寫說明文,凡事都可以假設,不過要大膽、合理的想象才行。讓我們一起把假設這兩個字寫在相應的位置上。
三、指導朗讀:師:看課文第一段,這樣的一頭鯨,誰能把它讀得非常大?
是個別讀還是集體讀?(生齊答:集體讀。)(教師起頭,生齊讀第一自然段)
朗讀時──該輕的輕、該重的重、該急的急、該緩的緩,聲音可以壓低一點。輕一點,只要語氣到位了,完全投入了,你的表情自然就豐富了。我們地球上生擁有這么大的鯨,我們應該感到自豪,我們的臉上應該洋溢著自豪和驕傲。如果是這樣,效果保證好。聲音壓低點,語速慢一點。讀──
(學生按照老師的指導齊讀)
師:有進步;厝ズ蠖鄬χR子練一練吧。
師:咱們分著讀,我先讀比較,找一人讀例舉數(shù)字。為了更加精彩,全班同學一起來讀“假設”。讓我們把它讀的更大些,好不好?
師:你們已經讀得非常好!尤其是我們班的男子漢、帥哥們,你們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相信自己。你們跟我說“一條舌頭就有十幾頭大肥豬那么重”(生讀:一條舌頭就有十幾頭大肥豬那么重)“十幾頭大肥豬”說!(生讀:十幾頭大肥豬)強調“十幾頭”,讀!(生:讀“十幾頭”)全班讀:十幾頭大肥豬。(課件)
從我們全班的朗讀中我確實體會到了鯨的大。
下面老師給你們講個小故事,想不想聽?
話說,一天,東海龍王突然心血來潮,想搞個魚類比賽活動,比一比哪一種魚最大,哪一種魚最重。得到名次的,龍王將給予重獎。到了比賽那一天,許許多多,各色各樣的魚都游到指定的海峽,并順利通過了蟹將軍的查驗進入了賽場。鯨得到這個消息,他也想趁機溜進去拿個大獎。當他正準備混進賽場時,被蟹將軍擋在了門外。鯨和蟹將軍發(fā)生了爭吵,蟹將軍說出不準他參賽的理由,鯨只好灰溜溜地游回去了。
⑴ 請同學們想一想,鯨想混進去拿大獎會怎樣說?蟹將軍說出了哪些理由讓鯨只好灰溜溜地游回去了? ⑵ 認真讀第2、5、7段課文,然后把自己當作是鯨魚,將這一段話轉述給同學聽。
學生轉述。所以我灰溜溜的走了,嗨,做人要誠信呢,否則,太丟臉了。
師:好,知錯就改就是好樣的! 、 從他”的解釋中,我們現(xiàn)在明白了蟹將軍不讓鯨參加比賽原因了吧?
同學們鯨在他的敘述的過程中,運用了那些說明方法呢?(作比較、打比方、列數(shù)字)
“鯨”,明明不是“魚”,是“哺乳動物”,為什么還是“魚”字旁?用自己的話來敘述。(課件演示進化過程)
師:因為“鯨”原來是生長在陸地上的,是慢慢的“進化”過來的,提到進化我想起了一個外國人,達爾文他寫了一部《進化論》,我們有時間可以看看這本書寫了什么。
回頭來看,鯨的種類有哪些:投影出示。一起讀文章。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作比較)
下面用我們前面批注的方法,小組合作學習,鯨的生活習性部分,并探討用了什么說明方法。(學生匯報時,播放課件)
師:說明性文章,不僅要有到一些說明方法,還要注意用詞的準確性,老師這有一組句子,請大家看看帶點的詞用的好在哪里?文中還有這樣的句子嗎?說的很好。
課后3題:(課件)
須鯨主要吃蝦和小魚。 須鯨吃蝦和小魚。
師:學完課文,我們不僅知道這是一篇說明文,而且還學了他的一些的說明方法,相信同學們對鯨又有了更為具體的了解。與現(xiàn)在的人類擁有的“鯨”的資料相比,這只是滄海一粟。老師這有一份資料,想不想繼續(xù)了解一下鯨呢?(課件)
四、練筆
下面請同學們借助手中的資料,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種鯨,以鯨的口吻把自己介紹給大家,并且運用到我們所學的列數(shù)字,打比方,作比較等說明方法。怎樣介紹呢?請大家先聽聽藍鯨的自我介紹。
(出示多媒體課件──藍鯨的圖片及自述:我,很帥,是鼎鼎有名的藍鯨,是世界上最大的動物。我身長3米,體重190噸,相當于 33頭大象或300多頭黃牛的體重。我的一條舌頭就有4噸重,比一頭大象還重。我的力氣特別大,能抵得上一個火車頭的拉力。因此,有人管我叫“大力士”。怎么樣,大家記住我了嗎?)
板書: 形體 列數(shù)字
進化 作比較
鯨 種類 進食 假設
生活習性 呼吸 打比方
睡覺 舉例子
生長 分類別
【《鯨》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鯨第1課時教學設計10-03
《鯨》第二課時教案設計08-09
鯨第二課時教案09-07
《鯨》教學設計精選09-07
鯨教學設計09-20
《鯨》教學設計10-08
鯨教學設計10-07
課時教學設計10-19
《鯨》教學設計模板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