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搖籃曲》語文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欣賞兩首不同風格的《搖籃曲》,感受其優(yōu)美、抒情的特點,體會母親的愛。
2.讓學生用活潑、歡樂的歌聲演唱《一對好朋友》;培養(yǎng)同學之間團結友愛的好品德。
3.通過游戲《猜一猜,我是誰》來聽辨不同的音色,以培養(yǎng)聽覺的靈敏反應。
4.讓學生通過兒歌,學會朗讀快板,懂得互相配合、團結一致的道理。
[課時安排]
本課用4教時完成。
第一教時:聽賞《搖籃曲》;學唱《一對好朋友》。
第二教時:聲情并茂地唱好《一對好朋友》學會歌表演。
第三教時:音樂游戲《猜一猜,我是誰》。
第四教時:兒歌《大鈴與小鈴》;綜合復習。
[教學設計]
一、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唱好歌曲《一對好朋友》,并學會歌表演。
2.難點:唱準十六分音符、附點八分音符的時值,學會前倚音演唱方法。
二、突破口
通過看圖講故事,模仿鴨子和牛的叫聲引出新歌。為了把新歌的難點分散進行,教g16教學時可在練聲或新歌導入時把襯詞及前倚音唱法在前期教會學生。為了讓學生熟悉帶民歌風味的歌曲,可以采取多示范、多聽范唱的方法。
第一教時
教學內(nèi)容:
1. 聽賞《搖籃曲》;
2. 學唱《一對好朋友》。
教學過程:
一、聽音樂進教室
二、問好與練聲
練一練U,O,V
這些母音在本學期中已學過。用模聲曲是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它們的發(fā)聲、口形和演唱方法。這首練聲曲較長,除了可用師生對唱方法外,著重要指導學生學會自然、正確的換氣方法。
三、律動《蕩小船》
請學生移動重心,感受3拍子的節(jié)奏
四、欣賞《搖籃曲》。
1.指導學生看書上插圖,議論一下寶寶睡在搖籃里要入睡時的情景。
2.聽完錄音后,師生討論這首樂曲是優(yōu)美、抒情的,還是雄壯、活潑的?
3.聽辨舒伯特的《搖籃曲》是由誰演唱的,汪玲作曲的《搖籃曲》是誰演唱的?
4.可以讓學生跟著樂曲旋律拍拍娃娃,做些合適的動作,進一步體驗《搖籃曲》優(yōu)美、抒情的特點。
五、學唱《一對好朋友》。
1.讓學生邊看插圖,邊聽教師講故事,了解歌詞內(nèi)容。
2.讓學生即興模仿鴨子和牛的叫聲如:嘎嘎-----牟牟
3.根據(jù)歌曲襯詞對唱。
4.教師有感情地范唱后,提問:歌曲中歌唱了幾個小主人,他們是怎樣快樂地成為一對好朋友的?
5.教師第二次范唱,學生拍手哼唱
6.聽錄音拍節(jié)奏哼唱
7.學唱琦音的襯詞
8.按音樂節(jié)奏朗讀歌詞
9.初步學唱歌詞
① 集體跟琴輕輕演唱②分組演唱。
六、復習歌曲:《小豬睡覺》
1. 用LU哼唱歌曲
2. 邊拍節(jié)奏邊唱
3. 歌表演
七、課堂小結
八、師生告別,下課。
第二教時
教學內(nèi)容:
1. 聲情并茂地唱好《一對好朋友》
2. 學會歌表演。
教學過程:
一、聽音樂進教室
二、問好與練聲
1. 練一練U,O,V
2.
三、律動《繞圈圈》
讓學生在活動中熟練掌握2拍子節(jié)奏規(guī)律
四、復習歌曲《一對好朋友》
1. 用LU哼唱
2. 邊拍節(jié)奏邊唱
老師分析歌曲①老師示范②學生集體演唱一遍
“唱著歌兒”“回家走呀”“里落落”處,要唱的活潑,有彈性,不能拖長。最后一句琦音要唱的風趣,自豪。
五、歌表演
1. 請學生自由設計動作。
2. 教師示范歌表演。
3. 師生討論,進行歌表演?梢砸积R做,可以一對一對表演,也可以自由結合即興表演。要求學生在唱好歌曲的基礎上,表現(xiàn)出同學間親切友愛的情景。
【《搖籃曲》語文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語文《坐井觀天》教學設計07-22
語文教學設計08-18
《春》語文的教學設計08-31
語文白鵝教學設計11-04
語文《落葉》教學設計07-05
語文《匆匆》教學設計10-16
語文養(yǎng)花教學設計08-22
語文《貓》的教學設計07-10
語文教學設計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