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自考《學前兒童語言教育》判斷題專項訓練2017
判斷題是自學考試《學前兒童語言教育》考試題型之一,為幫助考生們復習這一題型,以下是百分網小編搜索整理的一份自考《學前兒童語言教育》判斷題專項訓練題,預?忌鷤兛汲鲎约豪硐氲某煽!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持續(xù)關注我們應屆畢業(yè)生考試網!
判斷題
1、語言能力指的是個人使用語言的能力,具體表現為聽說讀寫四項。×
2、分析語言的能力,具體表現在對各語言層次和各語言單位所具有的特征的知覺上,帶有較強的直覺性。√
3、在一切動物中,唯獨人類具有高度發(fā)展的語言系統(tǒng)!
4、“早期閱讀”是指幼兒識一些字可以自己閱讀!
5、語言是先天遺傳的,生理上正常的孩子,長大就會使用語言!
6、沒有語言,人類不但沒法交流思想,并且也無法進行思維。√
7、軼事記錄法和實況詳錄法對學前兒童語言教育而言是比較適宜的研究方法!
8、“大班幼兒閱讀能力的調查”通過調查,發(fā)現并分析了幼兒園大班兒童早期閱讀中所存在的問題,它屬于原因調查!
9、“××地區(qū)幼兒學說普通話與方言關系的調查”,通過收集幼兒學說普通話過程中存在的發(fā)音問題,以便今后的語言教育中加以重點突破,它屬于跟蹤調查!
10、“兒童口吃成因的調查”旨在探討兒童口吃形成的可能原因,它屬于現狀調查!
11、“幼兒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發(fā)展關鍵時間的調查”主要調查兒童的語言發(fā)展特征隨時間推移而發(fā)展變化的情況,它屬于相關調查旨!
12、行動研究屬于正規(guī)性研究,其方案要求嚴密完善,并且有隨著研究與實踐的進程逐步加以調整!
13、動物也有語言,我們日常說的所謂“鶯聲燕語”就是動物的語言。×
14、語言是一種自然現象,是人生來就有的自然屬性!
15、語言是人類惟一的交際工具。×
16、文字突破了語言交際中的時空限制,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
17、一個社會可以沒有文字,但是不能沒有語言!
18、體態(tài)語可以脫離語言而獨立完成一定的交際任務,所以它能代替語言交際的功能!
19、思維活動,尤其是抽象思維活動,必須借助于語言,不能離開語言而單獨進行!
20、聾啞不會說話但能夠思維,這說明思維可以離開語言而單獨存在。×
21、語言符號的音義關系是由社會約定的,用什么樣的“音”去表達什么樣的“義”,完全由社會約定!
22、語言符號的語音形式和意義內容之間具有必然的、本質的聯(lián)系,不能任意聯(lián)系。×
23、人類的語言是分層裝置的,靠組合、替換來運轉。√
24、語言系統(tǒng)的底層是一套音位,上層一般分為三級:第一級是音素,第二級是詞,第三級是句子!
25、語言系統(tǒng)的上層是音義結合體,即符號和符號的序列,是表義單位。√
26、組合關系是符號與符號組合起來的關系,也就是構成線性序列的語言成分之間的結構關系!
27、發(fā)出聲音和獨詞句的出現是兒童學話中關鍵的兩步!
28、獨詞句體現了詞和事物的聯(lián)系,特別是詞指稱整類事物的概括性!
29、雙詞句體現了造句的基本原理!
30、后天環(huán)境決定論,強調環(huán)境和學習對語言獲得的決定性影響!
31、先天與后天相互作用論認為,個體的認知結構來源于主體和客體之間的相互作用。√
32、兒童在語言習得過程中是被動接收知識和能力的,聽到什么才有可能說出什么!
33、兒童模仿語言的過程是一個個性化的過程。×
34、學前兒童語言學習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大致可以分為生理因素、心理因素。×
35、語言發(fā)展最重要的生理基礎是人類的神經系統(tǒng)特別是大腦的發(fā)展!
36、成人的語言觀念對兒童的語言學習沒有多大影響!
37、語言是一種非常復雜的符號結構系統(tǒng),按其構成成分來說,包括音、形、義三個方面!
38、0—3歲是兒童語言真正形成時期,也是兒童語言發(fā)展最迅速階段!
39、語音是口頭語言的物質載體,是人類發(fā)音器官所發(fā)出的聲音!
40、咳嗽聲是人類發(fā)音器官發(fā)出的聲音,也是語音!
41、集合哨聲、進軍號角等有約定的意義,所以也是語音!
42、一般把從兒童出生到能夠說出第一個具有真正意義的詞之前的這一時期劃為言語發(fā)生階段。×
43、出生21天—5個月的嬰兒,有大量“玩弄”聲音的現象,此階段為非自控音階段。×
44、前語言階段,感知語音的能力是兒童獲得語言的基礎!
45、重疊音出現是兒童早期語言發(fā)展的重要現象,是嬰兒說話所呈現特殊的“小兒語”式發(fā)音。√
46、嬰兒出生后不久就有前語言交際的現象,如用不同的哭聲表達需要,吸引成人的注意。√
47、研究表明,一般從一歲開始,嬰兒才真正理解成人語言。×
48、看到月亮是圓的,就把圓形圖案、圓的東西也叫月亮。這是兒童理解詞義的泛化現象。√
49、把“媽媽”理解為僅指自己的媽媽,這是兒童理解詞義的特化現象!
50、兒童一般在3歲以后詞匯量大大增加,出現“詞語爆炸現象”,這是兒童語言發(fā)展最迅速的時期。×
51、語法的獲得,是指兒童對語句結構的獲得,包括理解和產生不同結構的語句!
52、雙詞句結構不完整,句子成分常常缺漏,表達的意思也不明確,所以不具備句子的雛形。×
53、成人問“吃了沒有”,嬰兒剛吃完飯,還是答“沒有”。答話和情景不符的現象是接尾策略在起作用!
54、嬰兒說多詞句時,不流暢、重復是不正常的口吃現象,成人應及時糾正,以免影響以后的語言學習理解!
55、培養(yǎng)嬰兒良好的傾聽習慣,是發(fā)展口語的先決條件。√
56、嬰兒都很喜歡反復聽同一故事,幾乎百聽不厭!
57、學前期是兒童語音發(fā)展的關鍵時期,也是學習普通話發(fā)音的最好時期!
58、會說普通話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任務,所以幼兒園不必使幼兒在入學前基本掌握普通話音節(jié)的發(fā)音!
59、詞匯量是兒童智力發(fā)展的標志之一,兒童智力水平較高,詞匯量就越豐富!
60、詞匯量是從數量方面說明兒童詞匯的水平,而詞類范圍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兒童詞匯的質量!
61、詞匯教育的首要任務是豐富詞匯,要不斷為幼兒提供大量新詞,讓他們去理解和記憶!
62、幼兒聽到別人說“知不道”提出異議,指出應該說“不知道”。這說明幼兒有了一定的語法意識。√
63、識字是閱讀活動的最基本的要求,所以幼兒在識字前是不具備閱讀能力的!
64、傾聽是幼兒語言學習不可缺少的一種行為能力,在幼兒階段,培養(yǎng)兒童傾聽行為是十分重要的!
65、早期閱讀主要是幫助幼兒從口頭語言向書面語言過渡的前期閱讀和前期書寫準備。√
66、幼兒語言教育的具體活動目標是指某一具體的教育活動中要達到的目的,一般由專門的機構制訂!
67、學前兒童語言教育的基本任務就是促進幼兒語言的發(fā)展,提高幼兒運用語言的能力!
68、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語言形式、語言內容和語言運用三方面交互作用的過程中逐漸發(fā)展起來的。√
69、在確定幼兒語言教育內容時,要把語言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作為語言教育內容的重點、難點在教育過程中給予突出與強調。√
70、學前兒童語言教育內容可以分為專門的語言教育內容和滲透的語言教育內容兩類結構!
71、幼兒園的談話活動旨在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中,幫助幼兒學習傾聽,學習與別人交流的方式。一般沒有明確的目的和計劃!
72、復述是發(fā)展幼兒獨白語言的一種教育方式,是我國幼兒園語言教育中頗具特色的一種教育內容!
73、識字也是幼兒的學習任務,幼兒園組織開展的早期閱讀活動就是幫助幼兒獲得識字經驗,提高幼兒對文字的敏感程度!
74、能認真傾聽并理解教師講述的內容,以此指導自己的行為。這也是語言教育的內容。√
75、幼兒園語言教育方法一般的方法有:示范模仿法、視聽講做結合法、游戲法、表演法、練習法等!
76、示范模仿法是指教師通過自身的規(guī)范化語言,為幼兒提供語言學習模仿的榜樣,讓幼兒始終在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中自然地模仿學習理解!
77、為了讓幼兒更好容易理解語言,與幼兒交流時教師要模仿幼兒常用的詞語,如把“小狗”說成“小狗狗”、把“一根線”說成“線線”等。×
78、示范模仿法,是孩子重復或搬套教師示范的語句及其敘述程序,一般不需要孩子創(chuàng)新!
79、視聽講做結合法中,“視”、“聽”要為“講”、“做”服務,在“講”、“做”的過程中,促使幼兒語言能力的發(fā)展!
80、語言教育活動是幼兒自發(fā)地觀察、模仿學習語言的過程!
81、語言角的主要作用是讓幼兒閱讀文學作品,讓有興趣的幼兒認讀漢字或練習運筆。×
82、在音樂活動中滲透語言教育,可以讓兒童在學習歌曲后把歌詞內容改編成故事,以提高音樂欣賞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83、在美術教育活動中滲透語言教育,可以讓兒童的對自己的作品進行講述,也可以在繪畫和手工活動時中,加進孩子喜聞樂見的兒歌等!
84、兒童文學作品是指那些淺顯的的詩歌、小說、散文、劇本等!
85、文學作品作為藝術品,首要的是審美價值,其次才是其他的認識價值、娛樂價值等!
86、復述和朗誦是背書式的重復,經常進行練習可以提高兒童的記憶能力和對語言的直覺敏感性。×
87、仿編是通過想象和聯(lián)想,對原作的某些部分進行擴充!
88、擴編要求幼兒仿照某一篇作品的框架或某一個段落,編出自己的文學作品或段落!
89、在談話活動中,教師不能忘記自己組織者的身份,要直接對孩子的語言進行指導!
90、教師在創(chuàng)設談話情境時,應多用擺設,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啟發(fā)引導幼兒進入談話話題。×
91、在談話活動中,教師要做示范,給幼兒一些提示,及時糾正幼兒說話時用詞造句的錯誤。×
92、為更好地掌握談話技能和規(guī)則,在談話活動中,要讓幼兒反復練習某一交往技能,還可以讓幼兒將某些交往詞語背誦下來!
93、談話活動要求幼兒使用的是獨白語言,是培養(yǎng)鍛煉幼兒獨白語言的特別途徑!
94、講述的語言要求比談話的語言要求高,并且建立在一般交談的語言基礎之上。√
95、講述活動為幼兒提供的是一種相對正式規(guī)范的語言運用場合。√
96、實物講述應在熟悉實物的基礎上進行,所以教師首先要花大量的時間讓幼兒認識實物。×
97、聽說游戲是由兒童自發(fā)組織,教師利用游戲中兒童的興趣而進行聽說教學的游戲!
98、聽說游戲主要為了吸引幼兒愉快地參與活動,一般沒有明確的語言教育目標。×
99、早期閱讀活動主要是為學前兒童提供閱讀圖書的經驗,包括早期識字經驗和早期書寫經驗!
100、早期閱讀環(huán)境包括精神環(huán)境和物質環(huán)境兩個方面!
101、閱讀區(qū)具有以下三種功能:提高兒童的閱讀水平、為有計劃的閱讀活動做準備、培養(yǎng)幼兒對圖書的興趣。√
102、教育評價是為了甄別、檢查兒童語言學習和發(fā)展的狀況!
103、學前兒童語言教育評價的內容主要包括兩方面:對學前兒童語言發(fā)展的評價,對學前兒童語言教育活動的評價!
104、學前兒童語言發(fā)展水平的評價目標中包含著認知、情感與態(tài)度、技能和習慣這三個方面!
105、對學前兒童語言發(fā)展評價的主要方法有:觀察評估法、作品分析法、談話法、檔案評估法等等。√
106、觀察評估法方法是由孩子通過觀察、模仿老師的示范,從而學習語言的一種方法!
107、他人評價法客觀性強、可信度較高,有利于優(yōu)秀經驗的及時分享與推廣,所以應頻繁進行。×
108、雙語學習是指的是同一個人同時學習和使用兩種語言的現象!
109、“言語”就是“語言”,兩者只是名稱不同,實質上沒有什么區(qū)別!
110、學前全語言教育是指通過加強字詞、句的傳授,全面發(fā)展學前兒童聽、說、讀、前書寫以及外語等的語言能力!
【自考《學前兒童語言教育》判斷題專項訓練】相關文章:
自考《學前兒童語言教育》模擬檢測卷10-17
自考《學前兒童語言教育》預測題答案09-27
《證券交易》判斷題專項訓練07-14
《證券投資分析》判斷題專項訓練08-02
學前兒童語言教育試題2015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