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適合大班的公開課教案(通用11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適合大班的公開課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適合大班的公開課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受故事內容的有趣。體驗小動物齊心協(xié)力,成功嘗到月亮的快樂心情。
2、有興趣自主閱讀圖書,能對故事畫面大膽提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重點:
感受故事所蘊含的那種齊心協(xié)力和分享成功的喜悅之情。
活動準備:
故事圖書《月亮的味道》人手一本、與故事情節(jié)相符的PPT、背景音樂、故事錄音。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發(fā)想象
師:周老師知道小朋友一定嘗過許多東西的味道。但是有一樣東西的味道你們肯定沒嘗過。是什么味道呢?你們看--(出示圖書封面指向書面)(月亮的味道)師:哎,小朋友想想看,月亮會有味道嗎?那假如月亮有味道,你覺得月亮會是什么味道呢?(幼兒自由敘述,并說出原因。)師:呀,月亮的味道這么好呀!那么是誰想嘗月亮的味道呀?(長頸鹿)除了長頸鹿還會有誰也想嘗月亮的味道呢?你們想不想知道?(想)好,等一會兒我們跟著長頸鹿一起去嘗嘗月亮的味道。不過,你們在看的時候要一頁一頁仔細翻看,找找看哪一頁你覺得最有趣?有趣在哪里?等會講給在座的新老師和小朋友們聽,好不好?(好)師:現在請小朋友每人拿一本書,記住周老師剛才講的話哦!看清楚,哪里最有趣。
二、自主閱讀幼兒自由閱讀。教師巡回指導。
師:好,小朋友都看完了。剛才我發(fā)現小朋友看得都很認真,很仔細的。也一定發(fā)現了許多有趣的地方。那誰來說說,你覺得最有趣的'是哪一頁?上來幫周老師翻到這一頁。
預設提問p4師重點引導幼兒說出大象的大和烏龜的小,讓幼兒覺得有趣。
P11師重點引導幼兒說出小老鼠這么小,它怎么會吃到這月亮的?是靠小動物的幫忙。再讓幼兒猜測,小老鼠接下來會怎么做呢?
P12:
師重點引導幼兒說出小動物睡覺時的溫馨場面,體現小動物們團結。
三、完整欣賞,想象遷移
師:這確實是個有趣的故事,讓我們再來回味一下月亮的味道。
(播放配樂故事)師:小朋友聽得都很認真。那么剛才你們有沒有發(fā)現(翻到p1),這大月亮下面一點點的是什么?(眼睛)你們覺得是誰的眼睛?(動物的眼睛)有幾個動物?(九個)你們剛剛聽故事的時候聽到了幾個?(八個)少了誰?(小魚)(翻到p13)小魚為什么沒去?(引發(fā)幼兒思考)小魚又是怎么想的呢? (引導幼兒用故事中的話回答)師小結:小魚離不開水。月亮的倒影是吃不到的。(這一環(huán)節(jié)如果在第二環(huán)節(jié)幼兒提到就不用再講)師:我們再回過來想一想,月亮的味道怎么樣?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這是它們吃過的最好吃的東西)可是,小動物吃到月亮容易嗎?(不容易)師:是啊,真不容易!要不是小動物們齊心協(xié)力,它們怎么可能嘗到月亮的味道呢?那么,小朋友想想看,平時在我們游戲中,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呢?就是需要大家齊心協(xié)力才能取得成功的?(幼兒自由敘述)師:對了,像接力賽、小熊爬等游戲都是要靠齊心協(xié)力才能取得成功的。如果你是小動物,你會用什么方法去嘗月亮的味道呢?(幼兒自由敘述)師:小朋友的辦法一定還有很多很多。我們回 教室把想的辦法都畫出來,然后告訴小朋友們聽,好嗎?
活動反思:整個教學活動氣氛比較好,小朋友都能積極回答問題,閱讀習慣也很好。教師的設計:談話導入--自主閱讀--分析理解--想象遷移,條理清晰,從書本到現實生活,起到一定的教育意義。不足的是,在引入部分,當幼兒回答"月亮沒有味道時",教師再提出"那假如月亮有味道,你覺得月亮會是什么味道呢?" 就顯得不合理。或許轉變角色,說成"可是有一群小動物卻偏偏說它有味道,那會是什么味道呢?"這樣就銜接起來了。另外,在讓幼兒看書前,教師提的問題"找找看哪一頁你覺得最有趣?有趣在哪里?"目標太大,孩子思考點不明確,可以改為"還有哪些小動物也想嘗月亮的味道?它們用了什么辦法?最后嘗到月亮沒有?"其二、書本身沒有頁碼,教師可以編上頁碼,這樣既便于孩子對應翻閱,又是數字的整合。
適合大班的公開課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受藏族音樂,舞蹈的風格,喜愛學習民族舞蹈。
2、熟悉旋律,學習藏族舞蹈的基本動作(彈簧步。甩袖等)
3、道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感受多民族服裝的特點。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5、愿意參加對唱活動,體驗與老師和同伴對唱的樂趣。
活動準備:
⑴、日常活動中了解藏族舞蹈及服裝的特點,觀看過民族大聯(lián)歡的錄像帶,激發(fā)幼兒學習的欲望
、、磁帶、錄音機。
、、民族的服裝娃娃、圖片若干。
、、安門圖片、裝飾畫、藏族服裝、蠟筆。
活動過程:
Ⅰ、組織問好。
、、教師彈曲子,幼兒更節(jié)奏拍手。
、啤⒕毬暎骸段沂切⌒〔鑹亍、《山谷回音真好聽》
⑶律動:《手碗轉動》、《喜洋洋》
Ⅱ、與幼兒談話,引起幼兒興趣,導入課題。
“今天,老師帶了一個非常漂亮的民族娃娃來,你們想看看她嗎?想和他做好朋友嗎?”(出示藏族娃娃)“看,她漂亮嗎?”(漂亮)“小朋友知道我們中國有多少個民族嗎?”(56個民族)“那知道有那些少數民族嗎?”(藏族,朝鮮族,汗族,蒙古族,等等```)“那你們知道老師手上這個民族娃娃是哪個民族的'嗎?”(知道)“她是哪個民族的呀?”(藏族)“!小朋友真聰明,那你們是從哪里看出她是藏族來的小朋友?”(她穿的衣服袖子很長。腰上還有五彩腰帶)“哦,原來是從她的衣服上看出來的,藏族小朋友的衣服很漂亮,小朋友想和她做好朋友嗎?”(想)“那我們就先來聽聽藏族小朋友唱的歌,看看藏族的舞蹈,下面小朋友先聽聽藏族的歌``
、、欣賞《北京的金山上》
、、欣賞《北京的金山上》
、啤⒂變郝犚魳放墓(jié)奏,熟悉音樂旋律
、、欣賞舞蹈:教師示范跳一遍完整的舞蹈,引起幼兒興趣。
、、小結:“剛才小朋友跟音樂拍的節(jié)奏真好,來表揚一下自己(嘿嘿,你真棒)在聽完這首藏族歌曲后小朋友能告訴老師,歌曲的名字是什么嗎?”(北京的金山上),“這首很好聽的北京的金山上!
、簟W習基本工作。
、拧ⅰ安刈逵心男┗竟ぷ?”(甩袖。彈簧步)“好,下面小朋友跟老師來學習一下藏族舞蹈。
、僖荒_按拍子點地,雙手一上一下翻動
、陔p手捧哈達,從身體前方慢慢托起至頭頂上方,右腳做彈簧步,當手升到頭頂的時候雙手左右搖擺。
、厶c步,雙手一切甩袖。
④雙手從下往上翻,做彈跳步。
、菔稚舷滤π洌_前后點地。
⑥ “巴扎嗨”是雙手在身體的右前方做獻哈達壯,彎腰屈膝,右腳跟前側點地,“嗨”時雙手合拳拍擊一次原地上跳。
Ⅴ、學習舞蹈。
、、幼兒完整學習舞蹈。
“小朋友跳得真好看,來我們跟著音樂來跳一遍藏族舞蹈,好嗎?”(好)
、啤⒂變弘S著音樂跟老師表演舞蹈。
Ⅵ、小結舞蹈
今天我們班小朋友學了什么舞蹈呀?舞蹈的名字是什么呀,是哪個少數民族的?(北京的金山上。藏族舞蹈)
、鳌⒖偨Y:
、、除了藏族以外我們中國還有很多少數民族,秋天來了,天氣變冷了,那些少數民族的兄弟姐妹想叫我們大(1)幫的小朋友幫他們畫幾件漂亮的衣服,你們愿意嗎?(愿意)
、啤⒂變翰僮,教師巡回指導,引導幼兒用各種顏色來裝飾各民族服裝。
Ⅶ、評價幼兒作品。
來,舉起你們給那些兄弟姐妹畫的衣服來看看,畫得真漂亮呀。我們把你們給民族娃娃畫的衣服,送到天安門去給他們,好嗎?(好)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幼兒基本都會唱這首歌曲了,除了部分動作手腳還不能很好地協(xié)調配合外,基本能夠跟著音樂來跳這個舞蹈。在本次活動中幼兒體驗了樂曲輕快、悠揚的情緒,初步了解了藏族音樂的特點。更增進了幼兒對少數民族文化的了解。
經過這次活動,我發(fā)現在第一課時中應該讓幼兒重點欣賞歌曲,不要求幼兒能夠學唱歌曲,同時應插入基本步彈簧步、進退步、后替補、側點等步伐的學習。這樣幼兒在第二課時中才能較輕松地將手部動作與腳步動作協(xié)調配合起來。同時在教幼兒舞蹈的分解動作時,應更強調動作的細節(jié),提高幼兒舞蹈動作的準確性。在本次活動的第二課時中,我運用了圖譜進行教學。但是發(fā)現圖譜并沒有對幼兒的學習起到太大的作用,幼兒基本上還是跟著老師的動作學。圖譜的利用率不高,可能是因為圖譜畫的有些小,并且沒有將一句歌詞中出現的動作畫在一張紙上。下次如果仍然選擇用圖譜,那應該充分發(fā)揮圖譜的作用,提高它的利用率。
適合大班的公開課教案 篇3
活動目的:
1、學會仔細觀察圖片,講述森林里的小動物和植物在雨中的行為和變化
2、嘗試用比喻的方式描述故事中的植物
3、喜歡與同伴分享交流圖片上的故事。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幼兒用書、掛圖、掛圖片的架子。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 小朋友,你們喜歡下雨天嗎?那下雨的時候如果忘記帶傘了你們會怎么做?
今天啊,也有一群小動物和植物們,他們也忘記帶雨傘了,我們來看看他們是怎么做的。
二、教師出示圖片,引導幼兒看圖編故事。
1、出示圖片1師:小朋友,圖片上是什么天氣?你看到了哪些動物?他們在干什么?跑到哪里躲雨了呢?你是怎么看出來他們是跑進樹林里的?
哦,下雨了,小刺猬、小兔和小熊露出驚慌的表情,急忙地沖進樹林里,大樹叔叔說:"快來吧,快來吧,快到我這里躲雨吧。"
2、出示圖片2、3、4、5、6(幼兒看圖編故事)師:
(1)那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雨中的森林發(fā)生了什么故事吧!
。2)小朋友要認真看看這幾張圖,想想這些小動物和植物在下雨的時候是怎么做的.?可以先和你旁邊的小伙伴說一說,等下老師請一些小朋友上來說說你的故事。
(3) 你最喜歡哪張圖?你給它編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4)有些小動物是害怕下雨的,而有些小動物和小植物是不怕下雨的,你們看到他們是下雨的時候是怎么做的?
、偎麄冾^上頂的是什么?他們把芭蕉葉拿來當?(雨傘)那你們覺得小狐貍、小猴還有熊貓躲在芭蕉葉下面會說些什么呢?
教師小結:小狐貍、小猴、熊貓他們找到了芭蕉葉當雨傘,他們躲在芭蕉葉下面高興地說:",下吧,沒關系,我們有芭蕉葉當雨傘,這樣就不怕別雨淋了。"
、谀憧吹搅似咝瞧跋x是怎么來躲雨的?(哦,原來它躲在了一片大樹葉下面)那你覺得這片大樹葉長得像什么?(七星瓢蟲很小,樹葉很大,下雨了,樹葉把七星瓢蟲緊緊的包住,就像一座帳篷,可安全了。)
、圻?圖片有什么啊?松鼠姐姐是怎么來幫鳥寶寶遮雨的啊?
教師小結:鳥寶寶看到下雨了都害怕地嘰嘰喳喳叫了起來。松鼠姐姐聽見了,連忙抖出它那又長又軟的尾巴,為鳥寶寶遮雨,她說:別怕,別怕,我來為你們遮風擋雨。
④兩只青蛙看到下雨了,可高興了,還跳起來歡快的舞蹈!
⑤花兒看到下雨,都張開了大嘴巴,咕嚕咕嚕地喝了好多的雨水,喝完之后,花兒就開出了五顏六色的花朵!
3、出示圖片7、8、9、10師:
。1)滴答滴答,雨慢慢地停了。小朋友看一看,小動物和植物都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呢?
。2)圖片的蜘蛛姑娘在干什么?(她可愛美了,她吐出銀絲,把掛在樹上的小水珠串成一條條亮晶晶的項鏈。)
(3)有的雨水啊落到了地面上,那地面上會長出什么呢?(地面上長出了許多鮮艷的蘑菇還有美麗的花朵)那誰會看到這些蘑菇呢?它們看到了之后會怎么做。
。4)地板上的這些是什么?小刺猬看到了它是怎么做的?旁邊的小熊在干什么?你們覺得他會做什么動作呢?(小熊高興地一邊拍手一邊說:雨停了,大家快出來玩啊。)
。5)天晴了,天空上會出現什么?(彩虹)小動物們踏著彩虹橋,帶著它們的戰(zhàn)利品高高興興地去玩了!
三、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完整地看圖編故事。
1、剛剛我們都為這些美麗的圖片編了一個好聽的故事,現在呢,我們要把這個故事連起來編成一個大故事,跟著老師一起來吧!
2、這么好聽的故事,是不是應該給它取一個好聽的名字呢?你們覺得可以取什么名字?老師給它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做雨中的森林,你們喜歡嗎?
四、活動延伸
師:小朋友可以把這個好聽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適合大班的公開課教案 篇4
一、設計意圖:
“我要上小學”是我班最近剛開展的主題。隨著畢業(yè)時間的臨近,跟著爸爸媽媽去小學報名,孩子們自然轉向了讀小學的話題。為此,我們召開家長會,讓家長帶著孩子一起去買書包、學習用品等,并帶到幼兒園里來,開展了主題“我要上小學了”。學習活動“小書包”我結合了教材上的第一個二級主題:我和書包做朋友和第二個二級主題:書包里的朋友。每一個孩子的書包都有它的來歷,我就讓他們自主地交流,在交流中體現家長對孩子的期望,激發(fā)他們入小學的欲望。書包的識別、書包的整理都是孩子最有益的經驗,孩子通過觀察了解各種書包的外形,用他們特殊的方式辨別自己的書包。在整理書包的過程中,以動制靜,充分讓孩子動手操作,并把自己整理的方法和同伴一起交流分享。當即時生成一些問題,如“書包里是不可以放玩具和零食的”等等,我覺得很有價值,就進行點撥,讓孩子充分的交流、討論,豐富他們的經驗。在活動中,我又整合了自編的歌曲“小書包”,讓幼兒在唱唱、跳跳中進一步感受背上小書包的神氣,激發(fā)上小學的愿望。
二、活動內容與要求:
1、觀察、討論書包的外形、特征等,嘗試正確使用小書包。
2、初步激發(fā)幼兒入小學的愿望。
三、環(huán)境與材料的準備:
為了主題的順利開展,我認真分析了教材上的主題,對每一個點進行了研究,明確了各個小主題,并做了一些前期的準備:
1、開家長會,讓家長和幼兒一起準備書包、學習用品,并帶到幼兒園來。
2、區(qū)角活動的滲透。在區(qū)角中投放各種小學里要使用的文具,讓幼兒寫寫字,整理整理書包。
3、更換班級主題環(huán)境,創(chuàng)設了“小學校園”“我的小書包”等等。
4、準備了關于小學,書包等歌曲,讓幼兒聽。
5、帶幼兒參觀小學,和小學生一起交流,感受小學和幼兒園的異同。
6、班級里懸掛倒計時牌,讓孩子們在每天的翻翻、數數中萌發(fā)入小學的愿望。
7、問題角的創(chuàng)設。我們提出了“為什么上校學要帶書包?”“為什么上校學要戴紅領巾?”“書包里該放些什么東西?”等等問題,讓幼兒在問題中發(fā)現幼兒園與小學的.不一樣,激發(fā)他們想入小學的愿望。
四、活動過程:
。ㄒ唬┘ぐl(fā)幼兒入小學的愿望
T:我們離幼兒園畢業(yè)已經進入倒計時了,還有幾天?(20天)
再過20天我們就要畢業(yè),做一個真正的小學生了。我們做小學生要準備些什么呢?(買新衣服,買書包等)!今天你們都帶來了自己的書包。
。ǘ┗ハ嘟涣饔懻摃窃趺磥淼模
1、你的書包是怎么來的?(幼兒交流)
2、教師小結:施老師知道了你們的書包有送的,也有和爸爸媽媽一起去買的。他們希望你們以后做個好學生,戴紅領巾,做大班長。
(三)互相交流討論書包的外形、特點等
T:那你的書包是什么樣的?我們找個好朋友介紹一下吧!
1、和同伴交流書包的外形、特點
2、個別介紹
Q:如果班級里的2只書包一樣,你怎樣來識別呢?(幼兒充分討論)
教師小結:我們的每一只書包都是不一樣的,有的可以雙肩背,有的可以拎的,還有的書包是拉鏈的,有的是按鈕的,而且每個書包上口袋的數量也是不一樣的。
3、交流討論:你的小書包里放些什么呢?
Q:上小學可不可以拿玩具?
讓幼兒充分討論
Q:書包里可以放點心零食嗎?
教師小結:原來書包里也是一個小世界,所有的學習用品都可以放在里面,現在讓我們把書包里的東西一樣一樣拿出來,看誰整理的又快又好。
。ㄋ模﹪L試整理書包
1、幼兒嘗試整理書包
2、個別幼兒介紹
T:你是怎么樣整理的?
Q:你為什么要這樣放?
教師小結:哦,原來書包里的每一樣東西都要放在各自的地方,這樣我們拿的時候就很方便了,很快就能找到。
。ㄎ澹┪璧浮缎
T:你們的書包整理好了嗎?讓我們一起背上小書包,學做小學生吧。(幼兒用舞蹈來表達表現背上書包的神氣,進一步激發(fā)上小學的愿望)
五、活動延伸:
1、和小學生做朋友,和哥哥姐姐一起再一次整理書包,觀察書包里有沒有缺少學習用品?如果缺少,交流少了什么?為什么不能少?
2、整理鉛筆盒?纯淬U筆盒的文具,用用、試試,了解他們的使用方法。
3、根據教材上的案例與分析,我們還將制作背上小書包計劃,讓孩子嘗試按計劃帶學習用品。
適合大班的公開課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欣賞散文詩,感受其優(yōu)美、童趣的語言和意境。
2、學習象聲詞沙沙沙、滴滴答、吱溜溜、叮叮叮,感受象聲詞的韻律美。
3、嘗試大膽想像、創(chuàng)編散文詩。
4、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圖譜、樂器
活動過程:
一、在雨聲中,帶領幼兒園進入活動室。
1、集體表演"歡樂雨點"激發(fā)幼兒活動興趣
2、師:喜歡下雨嗎?為什么喜歡下雨?
3、師:小雨會唱什么歌?
二、欣賞散文詩、能找出小雨滴好聽的聲音,感受象聲詞的韻律美。
1、幼兒看課件、欣賞師朗誦詩歌
2、提問:小雨滴發(fā)出了哪些好聽的聲音?
三、幼兒再次欣賞散文詩,感受小雨滴的童趣,理解散文優(yōu)美的意境。
1、師:小雨滴的聲音真好聽,頑皮的小雨滴到處去到找朋友,小雨滴你們找到了哪些朋友?
2、帶著問題欣賞作品
(1)小雨滴找到了哪些朋友?和朋友們在干什么?(幼兒自由討論)
(2)結合圖譜、身體動作分段理解散文優(yōu)美童趣的意境
(3)完整欣賞,提升幼兒對作品的理解
(4)幼兒有感情的完整朗誦,表現散文優(yōu)美的意境
五、幼兒嘗試創(chuàng)編散文,大膽表達
1、幼兒討論,嘗試創(chuàng)編
2、師即興將幼兒創(chuàng)編內容簡筆畫記錄
3、完整朗誦創(chuàng)編后的作品!
六、延伸活動:小雨音樂會
今天老師帶來了幾個小樂器,聽聽他像小雨發(fā)出的.什么聲音?我們把小樂器留給你們,回到教室里和你的朋友一起開一個小雨音樂會吧。
(1)小雨滴落在傘頂上,發(fā)出什么聲音?(引導幼兒用手邊拍打滴滴答的節(jié)奏邊去朗誦,鼓勵幼兒學習老師和同伴發(fā)出歡快的聲音)
(2)小雨鉆進花蕊,發(fā)出什么聲音?為什么會發(fā)出吱溜溜的聲音呢?教師向幼兒解釋花蕊的意思,并幫助幼兒理解小雨滴從花的花瓣上慢慢地滾到花蕊里的。引導幼兒用動作來朗誦吱溜溜的聲音。
(3)小雨落在窗玻璃上,發(fā)出什么聲音。(引導幼兒用手邊拍打叮叮叮的節(jié)奏邊去朗誦,鼓勵幼兒學習老師和同伴發(fā)出清脆的聲音)
適合大班的公開課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謎語的基本形式,嘗試獨立地創(chuàng)編動物謎語。
2、發(fā)展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3、 體驗有節(jié)奏地念謎語的快樂,在創(chuàng)造中感受到挑戰(zhàn)性,并勇于戰(zhàn)勝困難。
活動準備:
PPT、動物圖片、謎語箱、音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1)今天老師請來了幾位動物好朋友,想知道他們是誰嗎?(教師出示謎語箱)他們都在這里面呢!嘴尖尾巴長,偷油又偷糧,白天洞里躲,夜晚出來忙。---- 老鼠 你知道它是誰了嗎?
(2)教師與幼兒一同分析謎語:你們?yōu)槭裁磿鲁鍪抢鲜竽?一般動物謎語有幾句?動物謎語一般是四句,在四句中要把動物最明顯的特征說出來,使別人能猜出來。
二、出示PPT,學習新謎語。
(1)有個媽媽真奇怪,身上帶個大口袋。不放蘿卜不放菜,里面放個小乖乖。-- 袋鼠 知道它是誰了嗎?
(2)換謎語。幼兒通過謎語游戲,進一步了解動物謎語的'基本特點并熟練其結構。
頭上兩根毛,身穿彩花袍。飛舞花叢中,快樂又逍遙。 -- 蝴蝶頭上長著樹杈杈,身上繡著梅花花。四腿一抬跑得快,渾身是寶人人愛。 --梅花鹿
三、觀看PPT,看圖片嘗試謎語創(chuàng)編。
(1)教師出示圖片請幼兒創(chuàng)編,幼兒嘗試按節(jié)奏創(chuàng)編。
(2)幼兒不看圖,在音樂下自由創(chuàng)編。
四、結束部分。
師幼以合作創(chuàng)編的方式進行猜動物游戲。
五、活動延伸。
適合大班的公開課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獲得光與色的感性經驗,初步了解光的七色時赤橙黃綠青藍紫。
大膽想象、續(xù)編,理解光與環(huán)境以及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活動準備: 故事課件、七色寶寶、活潑音樂一首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今天老師帶來了幾個漂亮的色彩寶寶,他們是誰呢?我們來認識一下吧!
教師逐一出示七色寶寶,誰來了?(紅色寶寶)誰來跟紅色包包打個招呼?怎么說?幼兒:“紅色寶寶”你好,然后把它貼到空白圖上。
色彩寶寶有了你們這么多的好朋友,今天我們來聽一個和色彩寶寶有關的故事。
二、基本部分
1.教師完整講述故事一遍提問:
太陽公公有幾個光線寶寶?他們的名字是什么?
教師小結:太陽公公有七個光線寶寶,我們叫他七彩光寶寶。七彩光寶寶的名字是紅橙黃綠青藍紫。
2.這些調皮的七彩光寶寶去了很多地方玩,現在他們還到老師的電腦里玩了,我們一起看看吧。
3.教師邊演示課件邊講述故事一遍,提問:
調皮的七彩光寶寶來到那里?那里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幼兒回答問題并說好聽的句子。
他們溜到向日葵上,向日葵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他們來到果園里,橘子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他們跑到草地上,草地上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他們跳到大海里,大海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他們經過沙灘,小螃蟹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他們親親番茄和茄子,番茄和茄子有什么變化?
4.調皮的七彩光寶寶還會到其他地方玩,他還會把世界上各種東西變上好看的顏色,你覺得調皮的七彩光寶寶,除了故事中他們來過的地方,還會到哪里?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呢?哪位小朋友來說一說?請幼兒想象事物的顏色,嘗試仿編。
5.剛才小朋友說了那么多七彩光去的`地方,讓那么多東西有了漂亮的顏色,那如果沒有七彩光,我們世界會變得怎么樣?讓幼兒講述。
教師小結:如果沒有光,我們的世界會一片漆黑,所有的東西沒有了顏色,所以光對我們人類,動物,植物都是非常重要的。
三、結束: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當調皮的七彩光寶寶,到外面找好朋友,給好朋友顏色好嗎?放音樂出教室。
活動延伸:課后在語言角投放七彩頭飾供幼兒創(chuàng)編表演故事。
適合大班的公開課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能圍繞故事主題大膽表述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2、初步感受微笑的社會價值,懂得只要有愛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幫助別人。
3、愿意給別人帶去快樂,并從中體驗快樂。
活動準備:
一封信、一本故事書、音樂《歌聲與微笑》、微笑標志(與幼兒人數相等)、圖片(老人、孤兒、失學兒童、殘疾人、病人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
用一封信導入:今天小兔給我們班送來了一封信,是誰寄來的呢?(神秘的語氣)(小蝸牛),你們想不想知道信里面都寫些什么?(拆信)原來是一只微笑的蝸牛,還有一張字條:親愛的老師和小朋友們:當你們孤單和不快樂的時候,別忘了你的好朋友小蝸牛正在對著你們微笑!
你們喜歡小蝸牛的微笑嗎?看了信以后你心里感覺怎么樣?
小蝸牛為什么會給我們寫信呢?這還得從森林里的小動物說起呢!
二、展開
1、幼兒看故事圖1、圖2:
【插問】小鳥、大象、小兔愿意為朋友們做事,讓他們高興?小朋友們,你們愿意為朋友們做什么事?讓他們高興呢?
大家都在為朋友做事,小蝸牛也想為朋友們做點什么,小朋友們你能不能幫它想一想,小蝸牛應該為朋友們做點什么呢?(鼓勵幼兒結合自己的經驗充分想象并講述,幼兒自由討論)
2、講述故事圖3、4、5
提問:小蝸牛為朋友們做了一件什么高興的事情?(把微笑送給大家),朋友們?yōu)槭裁炊颊f小蝸牛了不起?
小結:小蝸牛雖然能力很小,只會爬,但它有一顆愛心,它把微笑寄給了所有認識和不認識的,見面和不見面的,近處和遠方的朋友。給大家?guī)チ丝鞓贰K源蠹叶加X得它很了不起。我們也來表揚它一下。
3、用微笑傳遞快樂
。1)體驗微笑:小蝸牛的微笑真甜啊,你會微笑嗎?來,笑一個。
(2)送微笑:
A、老師這里有許許多多的微笑(出示自制微笑標志),我要把它送給你們?讓你們高興!
B、那你們想把微笑送給誰?為什么?誰最需要我們帶去微笑?(圖片老人、孤兒、失學兒童、殘疾人、病人等)
4、小蝸牛真了不起,它把微笑送給了森林里的`每一位朋友,也送給了我們,我們又把微笑送給了老人、孤兒、失學兒童、殘疾人、病人……,微笑真的很好,它能給孤單的人帶去快樂,讓難過的人高興起來。
5、這個快樂、美麗的故事就叫《微笑》(翻回封面)。我們一起來講一遍好嗎?師幼完整講述故事。
三、結束
邀請舞:《歌聲與微笑》
適合大班的公開課教案 篇9
設計意圖:
《花園里有什么》是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詩,作者以獨特的視角,將花園里各種看得見的、看不見得、感受到的、感受不到的事物,以優(yōu)美的語言、排比的句式呈現在孩子們的眼前,繪本的畫面人物形象突出、色彩柔和美麗,營造出一種和諧動人的意境。這樣的一首散文詩正適合大班幼兒的欣賞與學習,它能夠帶給幼兒美的欣賞,陶冶幼兒的情操,促進幼兒審美能力的發(fā)展。
活動目標:
1.通過不同感官感知花園中的動植物特征。
2.嘗試使用形容詞描述在花園里的感受。
3.愿意在同伴面前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重點:
通過不同感官感知花園中的動植物特征。
活動難點:
嘗試使用形容詞描述在花園里的感受。
活動準備:
1.圖畫書《花園里有什么》人手一本。
2.配樂散文(配套CD)。
3.小圖片、大色紙兩張。
活動過程:
一、和幼兒討論有關花園的經驗。
--散步的時候,你在花園里發(fā)現了什么?
--小朋友們有的用眼睛看到了一些東西,有的用耳朵聽到了一些聲音,還發(fā)現了小花園的變化。
--今天請大家一起看一本圖書,看看書中的花園里究竟有什么。
二、閱讀圖書上的小花園。
1、仔細翻閱圖書。
1.提問:花園里有什么?
2.根據幼兒的回答,將相應的小圖片呈現在黑板上。
3.完整欣賞配樂圖畫書內容。
提問:花園里有什么?
2、分類游戲,解讀圖畫書內容。
在黑板上出示兩張色紙,分別呈現文字"看不見的"、"看得見的",暗示兩個不同集合。(操作提示:哪些是看得見的,哪些是看不到的?請大家根據聽到的故事,把圖片放到合適的位置)提問:(出示藏在泥土里的)這個為什么沒有被看到呢?
小結:原來花園里的很多東西藏了起來,有的要翻開表面才能看到,有的要仔細觀察才能看到,有的要耐心等待才能看到。比如藏在泥土里的,穿了隱身衣的。所以不是看不到,是不容易被看到。
提問:(出示花兒的圖片)那么,花的香氣看不到,為什么會被發(fā)現呢?
小結:原來"涼涼的微風"是看不見的,"花兒的清香"是看不見的,"蟲兒的叫聲"是看不見的,要用鼻子才聞得到,用耳朵才聽得到,用皮膚才感受得到。嫩嫩的、淡淡的、涼涼的、癢癢的、香甜的,這些形容詞表達的意思,就是用眼睛也看不到。
提問:這個花園這么美,在這樣的花園里玩,寫這個故事的人是什么心情呢?你看到了嗎?你聞到了嗎?你聽到了嗎?
小結:原來需要用"心"才能感受得到。花園多美呀,大自然多美呀!寫這個故事的人,還有我們讀這個故事的人,心情都變好了!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中,在幼兒自主欣賞之后,教師關注幼兒對散文詩意境的感受,創(chuàng)設寬松的心理氛圍,引導幼兒運用詞語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而完整欣賞散文詩的環(huán)節(jié)也顯得十分重要,幼兒前期的自主欣賞會存在不完整性,而完整欣賞的環(huán)節(jié)能幫助幼兒從整體上理解散文詩的內容。
適合大班的公開課教案 篇10
一、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活潑歡快的情緒,學習《撥浪鼓》中前半段的二聲部輪唱。
2、在教師指揮動作和圖譜的提示下,遷移原有歌曲中回聲經驗學習演唱第二聲部。
二、活動準備
1、會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聽》
2、已學會歌曲《撥浪鼓》后半段。
3、原聲和回聲圖1-8。
三、活動過程
(一)復習歌曲《山谷回音真好聽》
1、教師和幼兒合作演唱歌曲。
2、引導幼兒回憶《山谷回音真好聽》中原聲和回聲的關系。
(二)欣賞歌曲《撥浪鼓》前半段,初步感受二聲部輪唱的形式。
1、教師和配班教師合作二聲部輪唱《撥浪鼓》,幼兒初步感受二聲部輪唱。
2、教師再次合作演唱,引導幼兒說出二聲部輪唱的方式并嘗試演唱。
3、教師范唱第一聲部,幫助幼兒了解歌曲內容。
(三)教師逐步出示圖譜,引導幼兒學習二聲部輪唱。
1、根據幼兒所聽到的歌曲內容,教師逐步出示圖譜并練習。
2、引導幼兒觀察圖譜,了解每個樂句的音值并正確演唱。
(三)幼兒嘗試演唱《撥浪鼓》,體驗合作演唱的樂趣。
1、教師與幼兒合作輪唱歌曲前半段。
2、教師指揮,幼兒與幼兒合作輪唱歌曲前半段。
3、教師指圖,幼兒與幼兒合作輪唱歌曲前半段。
4、幼兒看圖譜輪唱歌曲前半段。
(四)完整演唱表演歌曲
幼兒自由選擇原聲或回聲,加入歌曲后半段,完整演唱歌曲。
活動反思:
本活動是參加名師工作室的第一次展示活動。在活動的設計和組織過程中,我主要把握了三點
1.歌曲的截選。(設計意圖中具體談到)
2.圖譜的運用。這首歌曲是敘事性的,歌詞里面描述的事件通過圖譜方式
呈現,直觀形象,幫助幼兒不僅理解歌詞,也感受歌曲的意境,為幼兒的學習、表現搭建了很有力的支架。
3.情緒的把握。我比較注重幼兒對歌曲情緒的把握,所以在感受階段,我
主張讓孩子們多聽、仔細聽,并設計了“一家人去玩是一件怎么樣的事情?”“可以怎么表現?”等這樣的問題,為的就是引導幼兒激發(fā)、表現出歌曲的情感,也為最后的創(chuàng)編打好基礎。那么在實際執(zhí)教過程中,我盡可能地富有激情,因為只有我自己被音樂感動,才能感動孩子、感動大家。歌曲很受孩子的`喜歡,接唱環(huán)節(jié)興趣濃厚,情感表現真實,師幼互動比較有效。
但是通過展示,也折射出一些問題值得探討:
1.如何使圖譜更有效?因為在我的圖譜中很好地展現了歌曲的畫面,但是沒有呈現節(jié)奏。前面四個樂句的節(jié)奏都是統(tǒng)一的,也是我在創(chuàng)編中要引導幼兒按照這個節(jié)奏去表現的。所以在設計時,我想要把節(jié)奏隱含在圖譜中,但是就是設計不出合理、形象地節(jié)奏、畫面相融合的圖譜,糾結了好久。
2.創(chuàng)編是否需要在第二課時再去達成?我預設了感受、學唱和創(chuàng)編三大環(huán)節(jié),在實際執(zhí)教中,時間比較緊張,而且導致前面的感受和學唱稍微急了一點點。如果沒有創(chuàng)編環(huán)節(jié),我可以將前面走得更穩(wěn)固、扎實一點,對整個歌曲的把握會更好。
適合大班的公開課教案 篇11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搓、捏、連接等技法,嘗試塑造糕點的形狀。
2、用紅、黃、藍三種彩色泡泡泥調配出自己需要的顏色搓出糕點。
3、學會多人合作完成糕點拼盤活動。
4、鼓勵兒童發(fā)現生活中的美,培養(yǎng)幼兒對美術的熱愛之情。
5、激發(fā)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紅、黃、藍三種彩色泡泡泥每組若干,墊板人手一塊,各種各樣糕點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教師提問:你吃過哪些糕點?它是什么顏色、什么形狀的?
2、出示圖片幼兒觀察圖片上有哪些糕點?它是什么顏色、什么形狀的.?
二、進行部分。
1、教師介紹幾種制作糕點的手法,講解幾種糕點的制作過程,讓幼兒了解具體的制作方法。
指導幼兒將泡泡泥放在手掌里搓成球形,再壓片成圓片狀,用小尖刀課上不同的花紋或用泡泡你在原片上面裝飾成蛋糕等等,幼兒大膽想象,制作與別人不一樣的糕點。
2、提出制作要求。根據高點的顏色,選擇三原色來搭配自己喜歡的顏色,搓捏出糕點的主要部分,在糕點上裝飾出花紋來。
三、將幼兒分成四組,多人合作進行糕點拼盤的操作活動。幼兒分工合作將這一組的幼兒作品品達成糕點拼盤造型。
四、舉辦《糕點拼盤展覽會》,將每一組的糕點拼盤放入展示區(qū)進行展示。
五、活動延伸:回家與爸爸、媽媽一起制作不一樣的糕點,帶到班上,放入幼兒作品展示區(qū),進行展示。
【活動反思】
由于事前老師只提供了紅、黃、藍三種顏色的泡泡泥,幼兒在配色上有些顏色較深,所以影響了制作的效果。在制作糕點的過程中,孩子們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設計制作出各種各樣的糕點,但是剛開始合作拼搭糕點拼盤時,都爭先恐后的將自己的作品放到盤中,所以拼盤搭配的很亂,在老師的講解和圖片展示中,收到了啟發(fā),每組的幼兒慢慢開始協(xié)商來進行糕點拼盤的搭配了。由于幼兒對此活動非常感興趣,所以老師組織幼兒進行完了一次設計后,可以再次用不同的材料進行設計,在此活動中,幼兒的想象更為大膽,每組作品富有創(chuàng)意。
【適合大班的公開課教案】相關文章:
應彩云大班公開課優(yōu)秀教案大全04-02
大班有趣的統(tǒng)計數學公開課教案(通用15篇)11-09
幼兒園大班公開課《綠色食品》教案設計04-12
《故都的秋》公開課教案06-11
定語從句公開課教案06-29
《鄉(xiāng)間的小路》公開課教案04-12
《小小少年》音樂公開課教案04-12
幼兒園優(yōu)秀公開課教案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