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古箏的基本構造
古箏的音色優(yōu)美,音域寬廣、演奏技巧豐富,具有相當強的表現力,因此它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此次給大家分享的是古箏入門介紹:古箏基本構造。以下僅供參考!
箏主要由面板,底板、邊板、箏頭、箏尾、岳山、碼子、琴釘、出音孔和箏弦等部位組成。
。1)琴弦:
目前常用箏共有二十一根弦,靠近演奏者的第一弦是箏的最高音,第二十一弦上的按音所升高的小三度音是箏的最低音。在用弦上,根據不同的需要,而將銅絲弦、金屬纏弦或尼龍纏弦以及其他種弦加以適當的配置。由于用途、風格和習慣的不同,在配置方法上也有不同。有以鋼絲弦為主,適當配置金屬纏弦或尼龍纏弦的;也有以尼龍纏弦為主,適當配置鋼絲弦的;也有全部用尼龍纏弦或絲弦的。鋼絲弦音色明亮,纏弦音色渾厚。
。2)琴碼(又稱:雁柱):
支撐琴弦,琴碼的右側為演奏區(qū)域,左側為左手補韻的裝飾音區(qū)域。
一般用木制作,也有用紅木、牛骨、塑料、象牙制成的,以木的效果為佳。在桅木上還鑲有一個小骨片,在骨片上刻槽,以穩(wěn)固箏弦。每個碼子支撐著一根弦,共有二十一個碼子。在演奏時,弦的振動由碼子傳遞到面扳,再通過共鳴體而發(fā)出音樂的效果。碼子可左右移動,以調整音高。碼子有時也稍作前后移動,以適當調整音質。
(3)岳山:
分為前岳山,后岳山,分別鑲嵌在琴面板的首部和尾部。
。4)面板:
琴面略有弧度的木板。
面板用放置多年、木質干而松的梧桐木來制作,以木紋順直、沙眼大的沙桐為佳,如帶有活疤節(jié)的發(fā)音更為脆亮。面板決定箏的音色和音量。也有人試用白松制作。蒙族箏的面板用楊木制成。
(5)調弦盒:
內有弦軸,用于調音;琴盒內可以放指甲,琴扳手等物件。
。6)琴釘:
也稱肖子。它用于上弦,調整弦的松緊,控制音的高低。箏的琴釘也有用鋼琴肖釘代替的,或用硬質木料制成弦軸上弦的。
。7)出音孔:
箏有三個出音孔(也有兩個出音孔的),在箏頭側面有一個,底板上有兩個(一個在底板的中部,一個在底板接近箏尾處)。出音孔的位置、形狀和大小關系到音色、音量。
【古箏的基本構造】相關文章:
古箏養(yǎng)護的基本方法08-16
古箏的基本功練習十點07-24
古箏考級10-19
古箏保養(yǎng)07-12
古箏演奏的技巧-古箏獨奏曲的欣賞05-09
古箏的挑選技巧10-01
怎樣給古箏調音10-14
古箏映山紅簡譜07-27
如何挑選古箏07-24
映山紅古箏簡譜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