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散文作文集合九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yōu)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散文作文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散文作文 篇1
善本自心之所在,何此欲以善為?不知為何,就會矯情地想提筆寫下這句話。也許就連自己也不懂莫名寫下的短句,似乎,又只有自己才懂得吧?
真正純粹的善,我從來都不會認為只是單純的善舉,也許是,又亦或不是。善在不同心境的人的眼里,得到的也許是不同的答案?晌揖髲姷貓猿种约旱摹鄙普摗埃瑹釔凵,亦本為善。
生活是一門學問,有待考究,也永待考究,生活是奇妙的東西,值得為此追求和執(zhí)念一生。心如止水,遠離城市喧囂是非之地,因而如此,享受生活,亦是善。
青磐石旁站定,悠然采擷叢邊的野花,輕輕地赤腳在涼冰冰地青石橋邊踏過,亦或下溪在水里趟幾個來回,涼絲絲的觸感從指縫流至腳心,最后暖至于心。嘴里哼出的不成調的小調子,看到了嗎,彼此粲然的笑容?
喜歡著去樹蔭下走一遭,密密麻麻重疊與此的樹影,那些不曾發(fā)覺的小小光斑,投影在靈魂之中。沐浴于大自然的饋贈之中,無不感嘆活著的美好,誰又亦或誰不為所動,觸得泛起的美好由心而靜。善自心境,取自人心,心境歸于自然。多少美好,在慢不下來的時光,逝去了呢?
善本歸何物,無從知曉。但我卻認世間從未分過善與惡,一切源于善,愛歸于善,恨也歸于善,多少是是非非都淪陷在這善的是非之中。活著就該知足,知足者必懂得如何享受生活,也必是善。
善本自心之所在,何此欲以善為?皆于善罷。
散文作文 篇2
云影重樓,月隱寒幽,窗處飄來雨聲點點,淅淅瀝瀝的雨聲,透過低垂的簾幕,在這寂靜的夜,顯得尤為清晰。夜空,人寂,有風起,《等到煙火清涼》的清韻在耳邊繚繞、回蕩,如絲縷、如點滴,輕輕地繞在心間、打在心上。我怔怔地看著手中染墨的筆,卻禁不住思緒萬千。
輕而短的和弦,時斷時停,伴隨著忽高忽低、由遠及近的“水漫聲”,有規(guī)律地響起,帶著幾分清越,幾分悠長,如一位認識了千年的老友,踏著時空,緩緩而來。呵~這究竟是怎樣一種聲音呢 ,浸透了歲月的滄桑,卻又恍如聽了千年萬年,陌生而熟悉!耙皶缣斓蜆,江清月近人”這是,孟翁的低吟么。煙波江上,玥影橫斜,蘆葦深處,寒光凝露。水滴聲聲,輕叩心上,是露珠經不住黑夜的重滑入水面的聲音吧,似寒鴉點水卻更像孟公的太息。
月上中天,時空轉換,皎潔的月,高懸在即墨的夜空,月色如水,傾灑而下,為這個遺世的海邊小縣披上素裹的銀裝。“玉漏銀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那一夜,即墨海邊,煙花極盡璀璨,大街小巷,張燈結彩,夜不閉戶的街道上,或成群、或結對,猜燈謎、舞龍獅、跑旱船、踩高蹺,熙攘聲中,演繹了一場與世無爭的傳奇。而在那燈火闌珊處,四人并肩,靜靜地看著遠方的萬家燈火,默默禱告。那一夜,看著他們在許下永遠的諾言,于是,不自覺的便笑了,月光散落一瞬的幸福,真實、恒久,幸福到沒有誰會去想,明年這個時候,還有沒有齊聚的機會。
遠方,有綿長的曲管響起,似呼喚,又似清遠的笛,那是,故鄉(xiāng)的歌么。悠長的風,把思緒帶到河陽的街道,冷月無聲,無聲地注視著人世間的滄桑變幻,漠然的眼中,或許也在嘲笑那個可憐的人兒吧。二胡聲聲,抑揚斷續(xù),如泣、亦如訴,街上的枯葉,在風中打了個轉,又無力地落在鬼厲的腳上;秀遍g,有更聲傳來:“天干物燥,小心火燭”,原來,已是更深人靜,燈火沉寂的時候了呵。在這煙火清涼的深夜,唯有他還在街上漫無目的地漂泊著,十年的往事,在心中輾轉浮現,碧落青云的刻骨傷痛,遠走異鄉(xiāng)的孤寂落寞,從草廟村的懵懂少年到現在的魔道悍將,一歷歷,一幕幕,是如此遙遠,又是如此清晰。忽然間,他笑了,如瘋子般,笑得放肆,笑得蒼涼:“舊時意,滄桑過,還記否,傷心人。白發(fā)枯燈走天涯,一朝寂寞換宿醉”蒼涼的笑聲,傳出很遠,終又隨風消融在夜空中。”呵~拳喁之心,有幾人懂,回首斯人,終已無信……
木魚輕叩,時空再換,于回環(huán)五調的“天干物燥”中歌聲轉緩。 河陽城頭,鬼厲和周一仙并肩而立,這一晚,月明星稀,古老的城墻在如水的月光映照下顯得亙古而蒼涼, 他們就這般靜看著城下的燈火,誰也沒有開口打破這份沉默。默然良久,鬼厲忽然道:“前輩你游戲人間,見識非凡,我有一事,困惑于心,請問前輩,你說我們人活一世,所為何來?”周一仙一怔,上上下下打量了鬼厲一番,面上戲謔之色漸隱,沉吟半晌,才緩緩道:“你看眼前是什么?” 鬼厲一呆,繼而道:“這是百家里的燈火! 周一仙點頭道:不錯,便是燈火了。這一點點燈火,便如一個個鮮活的人,他們都在這世間活著,或得意,或不如意,但他們終歸是要活下去的,蕓蕓眾生中,不知有多少人只是為了活著而活著,如你這般去思考自己為何活著的人,萬中無一。鬼厲啞然,這種說法他從未想過,但從周一仙空中聽到的,似乎大有道理,自己竟不能反駁,不覺間又陷入了長久的沉默。 周一仙靜靜地望著鬼厲,也不打擾,只是他目光已然沒有了往日的游戲紅塵,反而多了一份看透世事滄桑的大智慧。
一時間,城垣之上,朗月清風,星移斗轉,蒼穹無限。
回環(huán)八轉,歌聲在此因為京腔的加入而再度升華,平添的京腔,看似突兀甚至荒誕不經,卻跟《千秋月別西楚將》的京調唱法如出一轍,唱出了悠長而蒼涼的意境,把歌曲推向了高潮,于極盡升華中,有荊軻的影子掠過。
漸離筑臺唱離歌,寒煙不散千秋索。
十里相送別荊軻,孤鋒飲恨壯士歿。
君恩難報空余恨,血灑長空染山河。
荒草殘廟誰之過,千載興亡故事多。
千秋的月,依舊映照著長河緩緩向東而流,昔日的人呵,已去了,惟河畔青柳,仍流傳美談千秋。
回環(huán)九轉,復又回轉舒緩,如自語,如輕訴的歌聲,把思緒帶到那隱世的碧水寒潭,是無名與殘劍舞劍祭飛雪的高義么?若不是,為何又如此相似?
末句輕吟,如夢似幻,恍若放大的氣泡,七色的光彩中清晰地倒映著腦海中閃過的一幕幕,卻又忽然間崩碎,凡此種種,皆化為虛影,消于無形。
去掉外飾,重歸于真,看似單一的重復的“天干物燥,小心火燭”背后卻是那一抹洗盡鉛華的煙火清涼。
窗外,雨聲依舊,在眼前的,還是那支染墨的毛筆,只是,墨已半干。想著想著,不覺悵然:原來,一切都是南柯一夢呵。
于是,在這種奇異的狀態(tài)中,寫下了:
夜里挑燈,染墨點水卻見硯臺漣;
杯中橫笛,聲消云隱獨聽新雨寂。
后記:
在《等到煙火清涼》之前,只聽過許嵩的歌,只有《半城煙沙》、《斷橋殘雪》、《清明雨上》等寥寥數首,不曾了解過寫作背景,也沒查過作者資料。與朋友的聊天中,偶然得知這首只有八字歌詞的奇異的“神曲”,于是在好奇心驅使下,點開播放器,卻一發(fā)不可收,不覺間便沉醉在一種美妙的感覺中,并寫下了《聽》。都說人若其文,非如此之境不能寫斯文。始終相信,文字,是通往人心靈深處的第二扇窗口。文、曲同理,文如此,曲亦然。為了印證心中想法,于是去查找了歌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
在前四張創(chuàng)作專輯收獲了一長串的樂壇獎項與聽眾認可之后,許嵩對待演藝工作依然保持著若即若離的狀態(tài),不驕不躁為創(chuàng)作留足空間與時間。近兩年的時光,除了常規(guī)演出之外,他選擇了將生活的大部分內容轉向旅行,讀書,進修,創(chuàng)作攝影隨筆集,以及創(chuàng)作制作本張專輯。“不如吃茶去”像一句隨性的口頭禪,而這份悠游自在,正是他真實的生活狀態(tài)。他的平和、干凈、低調,是經過了時間檢驗的個人特質,這樣的個性注定與娛樂絕緣。(引自百度)
作為生活的有心人,或許,正是這份自在悠然的心態(tài),賦予了他靈動的思維和捕捉生命中極致之美的靈感,在歌曲開頭的滴水聲中,許嵩把這點演繹到了淋漓盡致,這種極致,便如細雨閑庭中,聆聽落花輕叩地面的清音。
歌曲的妙,除了樂曲賦予的意境,便是看似平淡無奇的“天干物燥,小心火燭”,整首歌反反復復就是這一句,平淡而真實,煙火清涼之時,已是夜深人靜,空寂的夜空中,唯有打更人的聲音傳來,而這份平靜中,又賦予人無限的想象空間。一如佛陀拈花,咋看平平無奇,細細品味,卻又禪意無盡?瓷竭是山,看水還是水,許嵩所要表達的,或許便是這種返璞歸真意境吧。
散文作文 篇3
有個朋友曾經問我:所到過的地方那里最浪漫,那里適合倆人牽手去的地方。其實,浪漫不在那里,而是在于你是否有浪漫的情懷。
如果要說浪漫,最佳的選擇應該是鳳凰古城了。古城到了夜晚,迷離的夜色,沱江邊飛檐翹角的吊腳樓泛著古意。酒吧不時傳來音樂聲,如夢幻般摩沙著古城的夜空。
聽著古韻的絲竹,看著煽情的文字:“守望古城,帶我走吧!”讓我深深地愛上這里。這里是放松心情的地方,是我尋覓了多年,曾經在夢境中出現過的城垣。是廊橋遺夢邂逅的開始,也是把往事的記憶遺留在這里……古城到處都飄動著浪漫的氣氛。
到古城來,一定要帶上心愛的人,在小橋上緊牽愛人的手,小心翼翼地過橋。可以領著心愛的人到酒吧喝上一小盅,也可以隨著音樂而起舞。入夜,站在江邊,江邊三倆人在放河燈,河燈在夜里閃爍。它載著祈福和心中的祝愿緩緩的流淌著……
我醉了,沉浸在古城的風月之中。不時徘徊燈火闌珊中的古風庭榭,流連月光傾瀉下的小橋流水;使人油然而生一種遠離塵囂的感覺……
還來不及把夢的思緒攏回,古城已漸漸的遠去。總期盼有什么方式把我純真的夢定格下來,即使若干年把她翻閱的時候,依然清晰可辨?傁M趬舻穆飞狭粝履愕纳碛埃墒菈魸u漸的遠去。
多少次想把夢和魂一并焚燒,化作一縷青煙。因為不能污染古城的浪漫,那么只有把你放在沱江邊,讓沱江的水把塵世的浮華沖刷。
散文作文 篇4
一眸遇見,紛飛了素雪。繁華如三千東流水,我只取一瓢愛了解。挽起你發(fā)如雪,若雪紅顏,斷橋,笑靨遇見。雪問離殤,曲終人散,墨染三月雪,且為誰思念?——題記
緣字訣,幾番輪回,飲盡風雪,塵埃是非。
流年斑駁,時光清淺,心心念念的歲月,細數著這個季節(jié)里幾多思念。我懷抱琵琶,撥絲弄弦,為你,一闕發(fā)如雪。青絲三千暮成雪,攜一縷彎月,簫音盈盈,白裙醉,惹誰塵埃念?似水若風,我殷殷的想念,素手溫柔了耳畔深情,留戀幾闕懷念,觸手你溫暖的紅顏。
你發(fā)如雪,紛飛了眼淚,我等待,蒼老了誰?
素白時光,擱淺歲月,風,滑落指尖,等待心間的桃花流水。盈袖心香,泅渡流年,一直堅信,那些幽幽怨怨的十指誓言,彈指若煙。往事如煙,或深或淺,鐫刻著我回眸的留戀,心事若蓮。三生花落,誰知誰憐,琴箏一曲,誰來和弦?
你鎖眉,哭紅顏喚不回,縱然青史已經成灰,紅塵醉,微醺歲月。
懷抱一份思念入骨,攜一卷經年。你輕顰一笑,惹得我桃花染血。我越滄海,度桑田,只為與你園前生夢,今生情,來生戀。未央夜,斷腸弦,流水幽怨。一滴淚,一縷念,請別揉碎,我對你款款的桃花思念。風,遺落在指尖,溫柔,流年。
我焚香感動了誰?邀明月讓回憶皎潔,闕闕,片片。
三月,若水穿塵,芳菲我?guī)资懒髂。浮世清歡,柔柔心漣,風花雪月,搖曳蔥蘢的念,你淺笑,清瘦了歲月,你顰眸,婉約了流年。絕塵的愛戀,待到花開傾城美,發(fā)如白絲雪,弱水三千魂夢斷,琴箏和鳴兩纏綿。
眉間,經年,輾轉思念。
紅塵相依,只是一懷柔情,便已滿眼愛憐。
小橋庭院,素年錦時,桃染簇簇芳菲,婉約幾盞紅顏。
三月,流水,桃花,思念。
打馬而過,柔腸遇見,今生最美,便是與你共一幅情暖云煙,系半闕憂思如畫。折字煮酒,只為花開纏綿,不訴情深緣淺。愛染流年,相思繾綣,輕拾一份如詩若畫的感動,折疊山重水復的溫柔,低眉,淺笑,落花韶華,悠然前。
狼牙月,伊人憔悴我舉杯,飲盡了風雪,是誰打翻前世柜,惹塵埃是非緣字訣。幾番輪回你鎖眉,哭紅顏喚不回,縱然青史已經成灰,我愛不滅。
繁華如三千東流水,我只取一瓢愛了解,只戀你化身的蝶。你發(fā)如雪,凄美了離別,我焚香感動了誰,邀明月,讓回憶皎潔。愛在月光下完美,你發(fā)如雪,紛飛了眼淚,我等待蒼老了誰?紅塵醉,微醺的歲月,我用無悔,刻永世愛你的碑。
淡藍溫暖,穿透思念,素心為筆,相思為箋,為你夢一場花開無言,許一場地老天荒。流年深處,只是一眼,便是溫柔;只是一瞬,便是無言。碎碎念,深深緣,月光水岸,柔弱了誰夢里飄雪。盈著清淺的季節(jié),一曲簫音,發(fā)如雪。
散文作文 篇5
在我的回憶中,始終有些溫暖而美好的片斷是關于太白山的,太白山游記散文作文。那是20xx年的4月底第一次登太白山時因身體不適,同行朋友一路悉心照顧,心存感激對太白山的美景更是回憶深刻。
時光悄然劃過九個年輪,今年的7月初,有機會與外出療養(yǎng)的一行40余人再登太白山。
當天,天公作美,天陰有點涼。這對于愛美怕曬的女人來說,真是萬分地慶幸,不過,同行中有人怕冷早已租衣準備御寒。游車載著我們幽長的湯浴溝里一路曲折上行,車行一段,觀景一處,沿途的“蓮花峰瀑布”、“潑墨山”讓人感受的是山因水而靈動,水因山而挺拔的意境。還沒回過神來,“世外桃源”帶人入洞悠然回到古往,幾間茅草房、千年古樹圍抱,還有無數游人寄掛在古樹高處的平安紅色飄帶,一景一物讓人過目不忘。出洞繼續(xù)乘車向上攀行到“森林浴場”,一行人漫步而上,曲徑通幽處所見如黑皮楊等參天大樹不計其數,暢然呼吸,怡然接受大自然賜予的“天然氧吧”。
稍作休息坐上纜車繼續(xù)上行。此時俯視山下,蜿蜒曲折的山路呈“S”型千轉百回綿延至山底。纜車節(jié)節(jié)攀升,仰望山上還是遍野綠色,令人愜意無比。一行人相繼乘纜車到達登山處,真正考驗我們的時候到了。
這段山路對我來說真的不易,爬得心跳加快,體力不支,困乏無比,曾多次想駐留不前,同行者一路高呼低喚。只是偶爾停憩之時,能看到山路兩旁枝丫各異的松樹站成了一道道景色,還有那些白的紫的叫不上名的野花,不管有沒有人觀賞,依然堅強地怒放著,充滿了靈動的熱情。
同行的10余名男士早已爬到“天圓地方”處,揮舞著“太白山3511米主峰留念”標志旗,個個豪情滿懷,傲視前方,頗有我是英雄舍我其誰的味道。我們幾位緊隨其后,終于疲憊地站在3511米主峰處,興奮地高呼:我來了……我來了……此一刻,我們迎著山巔陰冷的風,早已忘卻了寒意,時時感受著“山登絕頂我為峰”的豪邁。環(huán)顧四周,峽谷深幽,峰巒疊嶂,云霧翻騰,四野彌漫,遍山蔥蘢,蓊蓊郁郁,目及之處的綠色一片片地迷漫開來,仿佛要注入人的心里,滌清人心中的雜念和萬慮……。
下山返程途中,碰到西安歡樂谷的驢友們,約有20余人,個個裝備齊全,氣定神閑地慢速爬山。聽說,他們要通過3511米的主峰,經過大爺海、二爺海,前往3767米的目的地安營扎寨。想必3767米的拔仙臺定會是另外一番景色。
兩次游太白,還有未看到的美景。只有等待機會下次再來了。
散文作文 篇6
一場淅淅瀝瀝的清明雨過后,不經意間,桃紅漸褪的長堤上,濕潤的柳梢,綠了。晴光暖照里,弱柳扶風,秀色正嫩,千般婀娜。漫步在柳絲輕拂的草徑上,肺腑間,就如初漲的溪水一樣,既溫軟,又明澈。泥融沙暖的季節(jié)里,遲來的燕子,在輕快的翻飛中,斜剪春暉、呢喃低語。生機蔥蘢的眼簾外,流金的菜花和涌翠的麥苗,渲染出一圍濃郁而閑適的田園風光。
我喜歡在花影闌珊的日子里,輕挽絲絲縷縷的煙雨,無需撐傘,一個人默默地走在柳色沾衣的河堤上。在一陣詩情畫意的微醺中,我與清麗的梅風笛韻一起,輕輕走入一幅疏淡而工巧的水墨畫,于是,音緩韻長的二月雨,淋濕了我的發(fā)梢和衣襟,而我無眠的感覺,卻在黃昏的另一端,不停地尋覓——思緒縈繞的故鄉(xiāng)。流連在小橋流水的背景里,我依稀看見,一葉扁舟,在“夾岸桃花蘸水開”的時候,輕搖一江蘊碧的春水。此時此刻,你的意象,便在我溫暖的眼神里,款款凌波、含羞抽簪。入夜,我的睡夢里,蒙蒙細雨中,一定會有烏瓦粉墻、青石小巷;簾卷西窗時,也一定會有紅杏綠柳、草長鶯飛……
我喜歡在驟雨初歇的夏日,一個人靜靜地端坐在清涼的柳蔭里。眼前,一泓秀水,一池荷花,幾只蜻蜓,交織成艷陽下一首纖麗而婉約的宋詞,讓人在圓荷滴露的想象中,斟滿一壺閑茶,然后,斜倚東風十二闌,獨自品味江南水鄉(xiāng)的煙柳畫橋,和煙柳畫橋上――那朵粉紅的陽傘。終于,田田蓮葉間鮮活的游魚,以一段平平仄仄的韻律,寫入我回腸蕩氣的詩行。醉眼迷離之間,我看到盛裝出游的畫舫,在一片不絕于耳的絲竹交響之中,搖曳一櫓飄紅的流水,在南宋清亮的湖光山色里,隨著我手中徐徐打開的折扇,漸行漸近,又漸行漸遠。那一闕粉香撲鼻的宋詞啊,最終化作我耳畔的天籟之音——柳浪聞鶯、夜半鐘聲……
我喜歡在暮靄沉沉的秋天,佇立在菊香淡淡的楊柳岸,用飽蘸寥落的畫筆,輕輕勾勒一軸曉風殘月的意境。不知道那一只楚天蕩漿的蘭舟,是不是還能載得動雙溪的傷感和憂愁。冥色漸濃的古渡口,有誰,還在西風殘照里,舞動惜別的`衣袖?縱有千絲綠柳,又怎能系得住游子的漂泊和天涯的浪跡。一樹低囀的蟬唱和一杯簡約的黃藤酒,永遠定格在《雨淋鈴》潮濕的記憶里。寂寞,有時候真的可以綻開花蕊,就如江楓漁火一樣,點亮你的心燈,讓你在無邊的思念里,享受一種巴山夜雨般細膩而甜潤的孤獨。參差的柳影,不一定要圓滿一個“月上柳梢頭”的等待,帶有缺憾的情緒,也許,更深沉,更濃稠,更悠長……
其實,我最喜歡的是一種隨心隨意、隨緣隨遇的性格,一如長堤上婆娑多姿的垂柳,并沒有刻意的選擇和多余的修飾。真誠地表白,可以讓人敞開緊閉的心扉;自然地流露,就能詮釋美的真諦;隨遇而安,就能繁衍出一片又一片攏翠的濃蔭。
我喜愛那給我無限遐想和許多慰籍的青青河邊柳。
散文作文 篇7
元宵佳節(jié)晚上,皓月當空,滿眼的彩燈,多么美妙的月圓之夜。一元復始,大地回春,人們都沉浸在團聚的歡樂中。我們的激情也被濃濃的節(jié)日氛圍點燃,我們一家三口決定去KTV唱歌。在那樣一個溫馨浪漫的小天地里,燈光音響讓人徹底放松了:兒子歡天喜地邊跳邊唱,小家伙居然能唱來十幾首歌曲《奔跑》、《曹操》、《大笑江湖》、《存在》、《我的滑板鞋》、《好漢歌》、《我的未來不是夢》……他居然還會用粵語唱《海闊天空》,各種風格的歌曲都唱到精致,字正腔圓,蠻有歌手范兒。我和丈夫也情不自禁跟著唱。獨唱、合唱,三個不同組合唱,要么伴唱要么伴舞,一家人玩得很盡興。
我和他合唱一曲《知心愛人》,這是我們兩第一次在一起唱歌。兒子在一旁高興地笑著,一邊拍手,一邊叫好。害羞和激動讓我們都不好意思了。用心唱出來才覺得一種久違的幸福涌上心頭,歌詞貼心,唱來心醉。那字字歌詞就是我們十多年生活的真實寫照;是責任和愛戀最好最真的詮釋;是風雨和苦樂的合唱。他深情看著我,我看著他,我倆對唱這首歌,十多年的共同經歷像電影一樣在腦海一個個掠過,一路走來,不離不棄,平淡也快樂,辛苦卻浪漫。今夜用心唱出來,居然我倆的眼里都閃出了淚花。的確如此,“一生之中最難得有一個知心愛人”,能有一個懂你疼你的愛人,這是何其之幸運?他是我的牽掛,我是他的天堂。早晨帶著彼此的祝福離開家,我們開始一天的忙碌,晚上一回到家,我們像朋友一樣有說不完的知心話,談工作聊心情,開心的事要彼此分享,不開心的也要說出來才輕松。即使鬧矛盾也不會過夜,一定要當天化解才會睡去。十多年來,我們是靈魂的伴侶,我們是彼此的影子,無論分開多久,心是相通的,一個微笑、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彼此都能懂。
他還執(zhí)意讓兒子給我點了一首蔡國慶的《三百六十五個祝福》,這首歌是我在高中時在班上教大家唱過的,他現在還記得,嬉笑著要我再唱一遍,他還調侃著我那時候唱歌的樣子和聲調。
多年沒唱過了,當再一次唱出這首歌,卻感覺意味深長。他是職業(yè)司機,常年奔波在路上,我的心也跟著在路上,他的每一趟行程,對我都是一種期盼和煎熬。每次出車我都會反復叮囑:“慢行,安全第一!”每一次平安回家都是幸福的祈禱。13個365個日子在我的期盼和煎熬中拉長,綿長而幸福!今夜當我為他唱出“每一天都要祝你快快樂樂,每一分鐘都盼望你平平安安……”仿佛這首歌就是唱給他聽的,是為他量身定制的,這十多年我一直用自己的行動給他唱著這首歌,是我穿越了10多年的時空來到他的身邊。
上高中時學習很緊張,我學會了張學友的一首情歌《情網》,每當我動情哼唱起那首歌時,常常會幻想自己的另一半長什么樣子呢?那朦朧甜蜜的期盼陪伴了高中苦澀緊張的生活。原來我一直苦苦尋找的那個人就是他,原來他就在我得身邊!可那時候,我們倆卻沒有多說過一句話。無言無聲中的意境: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回家的路上丈夫笑著說,以前他也去過歌廳卻總是聽眾,從來沒有唱過,今晚他是第一次開唱。我和兒子高興地贊美他是:不唱則已,一唱驚人。今夜一家人K歌讓我們更加恩愛,更加懂得擔當和責任,更加懂得珍惜。原來愛要唱出來,要大聲唱出來。
散文作文 篇8
漫步于涼亭之中,手提酒壺,獨自飲酒?疵髅髟鹿馔高^朦朧的樹影,灑向了大地。昨日的貴妃捧墨,力士脫靴,是何等的虛無縹緲;今朝的落魄又是何等的難以置信。你遙望頭頂上的明月,又俯首看地上的白霜,幾日之隔,輝煌已成往事。你不甘,低聲說了句:“行路難。”看著你疲倦的面龐,我終于懂得了你在官場懷才不遇的激憤,對人生前途的不甘,也終于懂得了“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真正含義。
披著春花秋月,默默的登上西樓,看那輪如鉤的月亮掛在蒼穹。那些雕欄玉砌應該還在原處吧?只是換了個主人而已!從一名至高無上的君主淪落為了他人的階下囚,這是何等的恥辱。磕愠钣诮癯穆淦,又悔于昨日的不理朝政。那往日的些些許許宛如流水落花,隨著春天一同逝去,處境從天上跌入人間。你說“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那一江的春水又何以帶走你滿腔的悔恨與憂愁呢!從你那憂傷的眸子里,我終于讀懂了你對逝去歲月的追悔;對往日毫無意義生活的追悔;也終于懂得了若不珍惜現在,將來獲得的只有無盡的悔恨。
夜深人靜,窗外的風呼嘯而來,撲打著空曠的庭院,雨淅淅瀝瀝下個不停。你躺在床上聽窗外的風雨,夢里回想起戰(zhàn)爭時的沖鋒聲,真想沖上疆場去為國效力!你日日盼望著祖國統(tǒng)一,可是歲月不饒人,沒等到全國統(tǒng)一你就病了。臨走之前,你囑咐兒子在中原統(tǒng)一的那一天,一定要“告訴”你。我看著那首《示兒》,淚水盈滿了眼眶。這時,我終于懂得,祖國的利益高于一切;我終于懂得,要像你一樣:自始至終都要愛國。
回眸歷代文人,我從他們的詩詞歌賦中,悟出了許多道理。從李白身上懂得了積極和樂觀,從李煜身上知道了珍惜現在,從陸游身上學會了熱愛自己的祖國。這一切的一切,在這一刻,我終于懂得。
散文作文 篇9
小時候,每到過年前,我們便有些興奮的。因為,總在臘月的某一天,定會看到一個戴著一頂舊氈帽的中年人,挑著一個又黑又大的“鐵葫蘆”在村頭出現,口里喊著:“爆米花啰”,我們實在是受不了這誘惑性的吆喝,便央母親兜了一升白米,帶著幾根柴火去爆米花吃。
舊氈帽把那白森森的米很小心地從“鐵葫蘆”的小嘴上抖落進去,擰緊閥門后,便架起“鐵葫蘆”,在那機器下面添了柴火,便開始運作了起來,那師傅一邊用扇子扇旺那呼呼叫的火,一邊不停地轉搖著那“葫蘆”,還時不時地看看搖把上的壓力表,我們圍在他的四周,眼巴巴地看著那在火上不斷在滾動的“葫蘆”。時辰一到,坐著的舊氈帽便立了起來,先在“鐵葫蘆”的尾部綁上一個長長的布袋子,然后用腳支住那機器,一只手握住長柄用力往下一摁,只聽得“砰”的一聲巨響,一股熱浪伴隨著陣陣稻米的香氣便在空中彌散開來,那膨化了的香嫩酥脆的爆米花便從那長長的布袋里冒著熱氣被倒在了母親早早準備好了的簸箕上,此時的我們便會歡呼著蜂擁而上,用稚嫩的小手捧著熱乎乎的爆米花急急地往嘴里送,那可愛的胖米粒兒,牙一碰就脆,舌一舔便化,如果是放了糖精的,那便更有一股香潤的甜味兒,那時,那怕就是吃得再多,也總還是感到沒吃夠味,就是年過完了,我們還在“嘖嘖”地回味。成年后,離那爆米花香的歲月越來越遠,雖然現在還常常能在大街上看到有人用一個大大的塑料袋,裝著爆米花放在小推車上在叫賣,我也偶爾買些回家,可怎么吃也吃不出當年的那種味道來。
小時候只是一味的在意爆米花的香甜,未曾想過那“鐵葫蘆”的神奇,現在喜歡敲打些零零碎碎文字的我卻突然莫明其妙地把能爆出米花來的“鐵葫蘆”與寫作聯系了起來。其實,寫作與爆米花卻是有幾分的神似。
一篇文章寫出來總是要表達某種思想的,思想是文章的精髓和靈魂。像人一樣,如果沒有骨架,血肉再多也無處所依,同樣,如果一篇文章洋洋灑灑的寫將出來,卻不見筋骨,與行尸走肉又有何異?不過是文字的堆砌,或是無病呻吟之后的不知所云罷了,毫無價值的文字,讓人一無所獲,不僅證實了作者的淺陋,更是有罪于讀者的,因為讓讀者浪費了其閱讀精品文章的時間和精力,而浪費別人的時間是最不仁道的,魯迅先生說:“浪費別人的時間無異于謀財害命”。因此,為文貴在立意。要中心明確,言之有物,要讓讀者有感,有悟,有得,才是寫文章的目的。如果思想模糊,內容空乏,如果只是幾個文字在文中翻來滾去,讓人讀之味同嚼蠟,便失去了寫作的意義,會招致自己的不堪,便類似于“鐵葫蘆”裝了主家的白米后,炒來炒去的,最后卻是一聲悶響,倒出來的卻是原來的幾粒烤糊了的大米,那么這位操作手除了要賠主家的大米外,外帶要賺得幾聲罵的。
“鐵葫蘆”爆不出理想的米花來,不外乎這幾種情形,第一種情形是那容器里沒有大米,玉米等材料,也就是“肚里沒貨”,所以,無論怎樣的燒,怎樣的轉,一聲爆響后,放出來的就只能是一陣烘人的熱氣,只博得看客的幾聲哄笑而已。這就如同網絡文學中出現的許許多多的“假大空”的文章。凡是上過幾天學,認得幾個字的,都敢拿起筆來涂鴉,用文字來附庸風雅,證明自己是文人,文人于己于人都是有幾份灑脫的,這便是中國文人越來越多,而真正的文人卻越來越少的原因。殊不知,寫作是需要真實的材料,真正的學問的,此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得有一個厚積薄發(fā)的積累過程。古人云:“閱書百紙盡,落筆四座驚”,“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看來要想用“有神之筆”達到“驚四座”之效,把心沉下去,靜讀萬卷書,這種功夫是斷然少不得的。著名歷史學家范文瀾先生的自勉聯,便道出了讀寫的真諦:“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
第二種情形是,“鐵葫蘆”的肚子里倒是有白米等材料,只是機器下面少了烈火的燒烤。沒有烈火的煅燒,沒有內能的膨脹與擴張,無論那搖把轉得多激烈或多優(yōu)雅,便連最后的一聲響也是沒有的。西方有一個“學者”,嗜讀成性,手不釋卷,逢書便讀,窮其一生,閱盡世間所有文字,可謂“學富五車”,只可惜該先生是一個只進不出的“吝嗇鬼”,臨死也未曾有一字半句留存于世。只知積累,而不知運用,無濟于事,實為一“書蟲”而已,不過是“兩腳書廚”罷了。如此,再多學問又有何用?雞雀常在進食時總要吃些沙石以助消化,而沙石僅從雞胗和雞腸里過一趟,什么模樣進去就什么模樣出來,不像食物,營養(yǎng)被吸收了,廢物排出體外也能成有機肥料,至少肥了一方土,深受土中的小草所歡迎。而沙石還是沙石,干干凈凈的進去,卻是帶著臭味骯骯臟臟的原樣出來,很有些像不知選擇,不懂斟酌,不去推敲,不去磨煉,生搬硬套的作文。吃得再多再好,如果不去消化,不去運動,存于體內或原原本本的拉了出來,于身體是有大礙的。
第三種情形是,貨也有,火也烤,可就是缺乏經驗與技巧,不是轉得快了就是轉得慢了,不是早了就是遲了,總是掌握不了時間,把握不了火候,所以“砰”的一聲,不是生了就是焦了。這樣的情形大多是生手,就像我們這些愛好文字而剛開始學寫作的新手一樣,還沒弄懂如何布局謀篇,尚不知起接轉襯,該怎樣起承開合,便急不可待地敲著快捷鍵向文檔里輸文字,鼠標輕輕一點,文章就成了,便有些自得,輕噓一氣:“寫文章原來如此容易!”以為書看得多了,筆動得多了,文章自然也就寫得熟練了,這自然有道理,然而,并非多就能熟,也并非熟就能生巧的,有人十年如一日地從事同一項工作,以為自己經驗很老到,技術很高超了,可是他十年后的做法和十年前的方式沒有絲毫區(qū)別,沒有絲毫長進,這就只能說他簡單機械的進行了3650天的重復,是一點成就也沒有的,頂多算是一“匠”,卻是永遠成不了“師”的。更何況有些功成名就的大家,也常常因為過分自信,也有“失荊州”的時候,“善泳者溺,善騎者墜”,名人大家,自相矛盾,筆誤連連,也是常見。
一鍋爆米花沒爆好,不收工錢,賠了米,挨幾聲罵也就了事了,可是對于寫文章,則就大不同,“文章千古事”,所以,對于文字,還得謹慎才是。
【實用的散文作文集合九篇】相關文章:
【實用】散文的作文集合八篇12-05
【實用】散文的作文集合8篇11-26
【實用】散文的作文集合五篇11-05
【實用】散文的作文集合10篇10-30
實用的散文作文集合六篇10-27
實用的散文作文集合8篇10-15
實用的散文作文集合5篇10-15
實用的散文作文集合6篇10-06
實用的散文作文集合7篇10-05
【實用】散文的作文集合六篇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