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月夜》的閱讀及翻譯
月夜
劉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詩是抒寫感受大自然物候變化的,清新而有情致。
。1)“更深”“闌干”是什么意思?請選擇其中一個回答。
(2)“蟲聲新透綠窗紗”描寫了怎樣的情景?表達(dá)了詩人什么心情?
(3)這首詩的語言一直被后人所稱道,請分析此詩的語言特點。
。4)有人認(rèn)為這首詞勝在后兩句,你同意這種看法嗎?為什么?
參考答案:
。1)“更深”是夜深的意思。(“闌干”是橫斜的樣子。)
。2) 詩句描寫了蟄蟲涌動,春天來臨的情景,表達(dá)了詩人喜悅(驚奇、喜愛)的心情。
。3)語言清麗、細(xì)膩、新穎、雋永,獨具一格。
。4)詩的前兩句在描繪月夜的靜謐方面是成功的,但它所顯示的只是月夜的一般特點。詩的高妙之處,就在于作者另辟蹊徑,在三、四句展示出了一個獨特的、很少為人寫過的境界。在靜謐的月夜的蟲聲標(biāo)志著生命的萌動,萬物的復(fù)蘇。后兩句使得全詩構(gòu)思新穎別致,不落俗套。(意對即可)
二:
(1)從視角看,詩的前二句是寫 ,寥廓天宇,月色空明;后二句是寫俯視, , 。
(2)詩歌構(gòu)思新穎別致,不落窠臼,用語清麗細(xì)膩,妙然生趣,請舉例說明。
(3)“今夜偏知春氣暖”中的“偏知”字是什么意思?說說它的妙處。
參考答案:
(1)仰望 大地靜謐(夜寒料峭) 蟲聲新透;
(2)初春的蟲子也許還很稀少,,但是詩人已經(jīng)感受到了春天的氣息。蟲聲是生命的萌動,萬物的復(fù)蘇,也令人油然生發(fā)出春回大地的美好聯(lián)想。
。3)偏知:才知。是誰“偏知”呢?應(yīng)該是正在試鳴新聲的蟲兒。盡管夜寒料峭,敏感的蟲兒卻首先感到在夜氣中散發(fā)著的春的信息,從而情不自禁地鳴叫起來。和后文的“新”字緊相呼應(yīng)。充分地表達(dá)了作者感受到春的氣息的欣悅之情。
三
(1)首句中“更深”二字在詩中有何作用?請作簡要賞析。(4分)
(2)“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表達(dá)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請作簡要分析。 (4分)
參考答案
。1)“更深”二字,點明了時間,也為全詩營造了靜謐的氛圍。“月色半人家”是更深二字的具體化, “北斗闌干南斗斜”是更深在夜空的表現(xiàn)。
(2)寫出春天來臨的一片生機(jī) 和詩人喜悅的心情!捌币徽Z洋溢著自得之情。寫隔窗聽到蟲聲,用“透”字給人以生機(jī)勃發(fā)的力度感。窗紗的綠色,體現(xiàn)出詩人內(nèi)心的盎然春意。
簡要分析一下這首詩的意境。
這首詩意境清新明麗:夜深人靜,朦朧的月光斜照著村落里的人家,庭院一半沉浸在月光下,另一半籠罩在夜的暗影里。這明暗的對比更襯托出月夜的靜謐。遼闊的天空中,一輪斜月和橫斜的北斗星和南斗星在暗示著時間的流逝。然而,就在這寒氣襲人、萬籟俱寂的夜晚,小蟲首先感受到了夜空中散發(fā)著的春的信息,因此情不自禁地鳴叫起來,而詩人也在蟲鳴聲的啟發(fā)下感受到春的來臨,發(fā)現(xiàn)透過窗紗能夠隱約看出一絲新綠。此詩以靜謐的月夜為背景,采用了靜中有動,以動襯靜的寫法,表現(xiàn)了對春天來臨的無比喜悅之情。
大意:夜深了,月兒向西落下,院子里只有一半還映照在月光中;橫斜的北斗星和傾斜的南斗星掛在天際,快要隱落了。就在這夜深人靜、寒冷襲人的時候,忽然感到了春天溫暖的氣息;你聽,冬眠后小蟲的叫聲,第一次透過綠色紗窗傳進(jìn)了屋里。
賞析:
《月夜》寫得自然流暢,生趣橫溢,洋溢著詩人對春天、對生命的贊頌!跋x聲新透綠窗紗”一句,展現(xiàn)詩人捕捉物象的敏銳能獨特的審美視角,特別是一個“透”字,寫出了“感覺”,可謂傳神。這首詩寫的是月夜中透露出的春意,構(gòu)思新穎別致。詩人選取了靜寂的散發(fā)著寒意的月夜為背景,從夜寒中顯示出春天的暖意,從靜寂中顯示出生命的萌動,從幾聲蟲叫引起人們對春回大地的美好聯(lián)想。
【《月夜》的閱讀及翻譯】相關(guān)文章:
月夜憶舍弟原文翻譯05-29
《月夜》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12-19
PETS背誦閱讀及翻譯10-09
關(guān)于PETS的背誦閱讀及翻譯10-12
PETS背誦閱讀和翻譯06-27
《于仲文傳》閱讀答案附翻譯12-17
有關(guān)咖啡的中葡對譯翻譯閱讀05-26
中葡對譯翻譯葡語閱讀08-13
呂余慶傳閱讀理解翻譯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