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送你一籠豐糕作文
近日一位老同學忽然將他家新蒸的豐糕送了幾籠給我,一算日子,原來已是臘月了。在桐城這地方,臘月前后是有做豐糕傳統(tǒng)和送豐糕習俗的,以前沒有豐糕店,條件好的家庭幾乎都做,現(xiàn)在因為條件都好了,做豐糕的就只剩下幾個專業(yè)戶了。因而,還沒到臘月,豐糕店就門庭若市,豐糕簡直供不應求。
正是早上,不想去街上吃早點,就在家油煎豐糕吃。拿刀在橢圓形的豐糕上切上一塊,再均勻的切成薄片,將鍋里倒上香油,等油熱了,就把豐糕放進去。軟軟的豐糕一與油接觸,就傳出了滋滋的聲音,非常悅耳,分明是在挑逗食欲。不一會兒,豐糕就外焦內(nèi)酥了,飛快地撈進盤里,一股香氣就從盤中冉冉升起,輕輕一吸,胃口就被撩撥得火燒火燎的了。再放一片入嘴,那種清香綿軟,令人口齒留香,以至嘗了還想再嘗。
很快地將一盤豐糕下肚,余味還未盡,我就坐在桌前,泡上一壺茶,思考著這普通的食物究竟有何魅力俘虜著胃口。我們來看豐糕的制作,這就要選上等的米,洗凈后放入缸里用清水浸泡五六天,等到米發(fā)漲變白,撈出洗凈,再用石磨將米磨成粉,然后將粉放入缸中,按照6:1的比例配上面粉,酵母,放上白糖,揉搓成面團,放上案板,按壓成較厚面快,用滾筒滾成一定長度的薄面片后,再用刷子在面的表層,刷上液體的熟豬油,或者再撒上一些白糖以增加甜味,同時將金桔干、蜜棗干均勻地撒在面皮上,然后,從面皮一端卷向另一端,卷成長條形的厚面餅。再用搟面杖把面餅按壓成片,搟成長條,把兩端分別向中間對折,再從中間對折成長方形,放在籠屜上蒸45 分鐘,直到表層起泡花,如此,豐糕就蒸熟了。
蒸熟的豐糕也有多種,有寫字的,如豐糕上寫新年好,壽比南山,合家幸福等等,不寫字的里面大都點綴一點紅棗,灑一些紅絲,青絲什么的等等,這些都帶有喜慶祝福的意味。
而豐糕的吃法也有多種,除了油煎外,還可以在飯上蒸,肉湯泡等等,但不論何種吃法,豐糕都是質(zhì)地松軟,久食不膩,回味悠長。
另外豐糕本身,也有祝福人步步高升和年年吉祥的含義。正因有了這些意義,豐糕就成為了春節(jié)期間饋贈親朋好友的一種禮品。在過年時,不論誰去人家拜年,幾乎家家主人都會端上一盆蒸得熱騰騰香噴噴的豐糕片,這時候,客人一般都要嘗嘗表示接受了祝福,哪怕胃口吃得太飽,都不會拒絕,這應該是豐“糕”(高)兩個字所包含的祝福和希望吧。
小的時候,我看見過人家臘月里蒸豐糕。但那時不懂,只曉得剛出籠的豐糕,清香白嫩,誘惑得我嘴巴砸吧砸吧的響。人家看到我想吃,就切上一塊給我,囫圇吞棗的吃下去,立即跑回家嚷著母親給我做,雖說那時家貧,母親也總是想方設法做上一籠。那年月,豐糕伴隨我走過一個個春節(jié)。
同學送來的豐糕,我也送了一籠給母親。在母親那里,我終于得知了桐城豐糕的來歷。原來這有一個古老的傳說,桐城在唐朝時,發(fā)生過一場罕見的干旱,大地上河水斷流,田地龜裂,百姓哀聲慟地。知縣張孚卿心急如焚,一日,他來不及吃飯,就足蹬芒鞋,頭頂烈日,跪在高山,祈求神靈,他的行動終于感動了上蒼。驟然,大雨傾盆而下,霎時山洪爆發(fā)。張大人來不及上馬奔跑,就被水淹死了。張大人以自己的生命換來了干旱后的大豐收,桐城百姓為了感激他,就把收下來的大米磨成粉,蒸成米糕來祭祀它。
時光流逝,物轉(zhuǎn)星移。一代傳一代,當年祭祀的米糕,到現(xiàn)在就逐漸演變成了現(xiàn)在的豐糕。這也說明,人們始終沒有忘記知縣張大人。
又將是春節(jié)來臨,親朋好友之間必將禮尚往來,我得打電話給同學,讓他多準備一些。我將送你一籠有豐厚內(nèi)涵的豐糕,這,應該是皆大歡喜的吧。
【送你一籠豐糕作文】相關(guān)文章:
一盤糕粿作文08-07
簡與豐作文08-15
送你一縷春風作文08-29
送你一輪明月作文07-06
送你一輪明月作文08-29
送你一輪明月作文[精選]02-26
送你一束康乃馨作文07-30
送你一縷春風作文07-19
燈盞糕的作文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