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荔枝核的功效與作用和食用方法
荔枝核配伍應(yīng)用
配橘核,專入肝經(jīng),直達(dá)少腹,祛寒止痛,散結(jié)消腫之功益彰。治小腸疝氣,陰囊、睪丸腫痛等以及少腹刺痛,腹內(nèi)包塊,虛寒性帶下等癥。
配香附子,專功肝郁,常治療閉經(jīng)、痛經(jīng)、經(jīng)前及產(chǎn)后血瘀腹痛,為婦人之良方!侗静菥V目》:“用荔枝核燒存性半兩,香附子炒一兩,為末。每服二錢,鹽湯、米飲送下。治婦人血氣刺痛”。皆是也。
配木香,常治療心腹胃脘久痛,食欲不振之脘腹脹痛等癥。
配炒小茴香,肝腎同治、為理氣療疝之良劑,常治療小腸疝氣、陰囊、睪丸腫痛等癥。
配酒,以酒調(diào)服,治心痛及小腸氣。
方劑制劑
荔香散《景岳全書》: 荔枝核3克,木香0.2克。劑型:散劑。服法用量:每服3克,清湯調(diào)服。具有溫中、行氣、止痛功效。主治寒凝氣滯的心腹胃脘久痛,屢觸屢發(fā)者。
荔核散《世醫(yī)得效方》:本品、青皮(全者)、舶上茴香等分。劑型:散劑。服法用量:酒下二錢,日三服。治腎大如斗。
荔枝散《證治準(zhǔn)繩》:本品(用新鮮者,燒灰存性)14枚,八角茴香(炒)、沉香、木香、青鹽、食鹽各3克、川楝子肉、小茴香各6克。上為細(xì)末,每服9克,空服時熱酒調(diào)下。主治疝氣核腫大,痛不可忍。
荔橘香散《中藥臨床應(yīng)用》 :本品、橘核各9 克,小茴香4.5克。劑型:湯劑。服法用量:水煎服,日三服。治男子疝痛。
玉環(huán)來復(fù)丹《坦仙皆效方》 :本品49個,陳皮 (連白)27克,硫磺l2克。劑型:丸,綠豆大。服法用 量:遇痛時,空心酒服9丸,良久再服。主治疝氣腫以 及諸氣痛。
荔枝核附方
治心腹胃脘久痛,屢觸屢發(fā)者:荔枝核一錢,木香八分。為末。每服一錢,清湯調(diào)服。(《景岳全書》荔香散)
治心痛及小腸氣:荔枝核一枚。煅存性,酒調(diào)服。(《本草衍義》)
治腎大如斗:舶上茴香、青皮(全者)、荔枝核等分。銼散,炒,出火毒,為末。酒下二錢,日三服。(《世醫(yī)得效方》荔核散)
治疝氣頹腫:荔枝核四十九個,陳皮(連白)九錢,硫黃四錢。為末,鹽水打面糊丸綠豆大。遇痛時,空心酒服九丸,良久再服,亦治諸氣痛。(《坦仙皆效方》玉環(huán)來復(fù)丹)
治血氣刺痛:荔枝核(燒存性)半兩,香附子一兩。上為末。每服二錢,鹽酒送下。(《婦人良方》蠲痛散)
治肋間神經(jīng)痛:荔枝核燒炭存性搗碎,取6克,加廣木香6克,水煎服。
治疝氣疼痛:㈠荔枝核15克,焙干研末,空腹時用開水送服。㈡炒荔枝核、大茴香各60克,研末,每日早晨用黃酒送服10克,亦治疝氣疼痛。
治癬:荔枝核研末,調(diào)醋搽患處。
治氣滯胃痛:荔枝核10克,木香10克,丁香10克,海螵蛸10克,川楝子10克,延胡索10克,白芍10克,柴胡10克,枳實10克,香附10克, 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服,連服2周為1個療程。服藥期間要避免精神刺激,忌食辛辣。
治睪丸腫痛:荔枝核10克,橘核10克,梔子10克,金銀花30克,連翹10克,苦參30克,蒲公英30克,紫花地丁15克,野菊花30克,延胡索10克,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服,連服2周為1個療程。服藥期間忌食辛辣、油膩之品。
治婦女痛經(jīng):荔枝核10克,川楝子10克,延胡索10克,黃芪30克,當(dāng)歸20克,川芎10克,丹參20克,益母草30克。水煎服。于經(jīng)前7天每日1劑,早晚分服,服至月經(jīng)來潮為止,連服3個月經(jīng)周期為1個療程。服藥期間要避免情志刺激,忌食辛辣、油膩之品。
治乳腺小葉增生:荔枝核10克,地龍12克,當(dāng)歸20克,川芎10克,益母草30克,丹參15克,桃仁10克,紅花10克,青皮10克,柴胡12克,川楝子10克,延胡索10克,香附12克,昆布10克,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服,連服2周為1個療程。服藥期間要避免情志刺激,忌食辛辣。
荔枝核的副作用
荔枝作為果品,深受人們喜愛,不僅味美,而且營養(yǎng)十分豐富,含有大量的果糖、維生素、蛋白質(zhì)、檸檬酸等,對人體有補(bǔ)益作用。然荔枝究屬濕熱之品,因為人們的“貪吃”,于是就有人患上了荔枝病。臨床表現(xiàn)為:頭暈心悸、疲乏無力、面色蒼白、皮膚濕冷,有些患者還可出現(xiàn)口渴和饑餓感,或發(fā)生腹痛腹瀉癥狀,個別嚴(yán)重患者可突然昏迷,陣發(fā)性抽搐,脈搏細(xì)弱而速,瞳孔縮小,呼吸不規(guī)則,呈間歇性或嘆息樣,面色青灰,皮膚紫紺,心律失常,血壓下降等。
食用荔枝核,并無明顯副作用。
用法用量
內(nèi)服:5—9克,煎湯;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
《本草從新》:無寒濕滯氣者勿服。
【毒性】
荔枝核急性毒性甚低,以20g/kg的劑量給小鼠灌胃,服藥后3天內(nèi)無一死亡。
宜忌配伍
得橘核、香附為之使。
荔枝核怎么吃
荔枝核蜜飲
材料:
荔枝核30克,蜂蜜20克。
做法:
(1)將荔枝核敲碎后放入沙鍋。
(2)加水浸泡片刻,煎煮30分鐘。
(3)去渣取汁,趁溫?zé)嵴{(diào)入蜂蜜,拌和均勻,即可。
(4)早晚2次分服。
健康提示:
本品能理氣,利濕,止痛。主治各類慢性盆腔炎,下腹及小腹兩側(cè)疼痛,不舒,心情抑郁,帶下量多。
荔枝核海帶湯
材料:
荔枝核、茴香、青皮各5錢,海帶50克。
做法:
將所有材料加適量水煮成湯即可。每日飲用1次,可以改善肝硬化現(xiàn)象。
荔枝核散
材料:
荔枝核60克,炮山甲15克,黃酒少許。
做法:
將荔枝核、炮山甲一同研成細(xì)末。每天2次,每次服9克,用溫黃酒送下。
功效:
適用于急性腰扭傷患者的治療。
荔枝核葛根羹
材料:
荔枝核15克,葛根10克,山藥60克。
做法:
將荔枝核、葛根、山藥分別洗凈,曬干或烘干,敲碎或切碎,共研成細(xì)末,用溫開水調(diào)勻,呈稀糊狀,置小火上制成黏稠羹。早晨空腹服用。
功效:
適于各型糖尿病。
荔枝核研細(xì)末降糖
中醫(yī)認(rèn)為,荔枝核性溫,味甘、微苦。具有行氣散結(jié)、祛寒止痛之功效,常用于胃脘痛、脅痛及疝氣等病癥。
近年來研究表明,荔枝核中所含的皂甙成分具有降血糖的作用。臨床應(yīng)用單味荔枝核輔助治療非胰島素依賴性(2型)糖尿病有較滿意的療效,能較好輔助降糖,治療中未見副作用發(fā)生。
方法:取荔枝核烘干后研為細(xì)末,每次10克,每日3次,飯前30分鐘溫水送服,1個月為1療程。患者不妨一試。
【荔枝核的功效與作用和食用方法】相關(guān)文章:
肉桂的功效與作用和食用方法10-21
冬蟲夏草的功效和作用及食用方法09-03
鹿茸的功效和作用及食用方法08-28
人參的功效作用和食用方法10-18
蜂蜜的功效與作用和食用方法04-13
黃芪的功效與作用和食用方法05-14
山楂的功效和作用與食用方法10-08
白術(shù)的功效和作用及食用方法08-29
蜂蜜的功效與作用和食用方法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