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百字令·德祐乙亥》褚生詞作鑒賞
百字令·德祐乙亥
褚生
半堤花雨,對芳辰、消遣無奈情緒。
春色尚堪描畫在,萬紫千紅塵土。
鵑促歸期,鶯收佞舌,燕作留人語。
繞欄紅藥,韶華留此孤主。
真?zhèn)恨殺東風(fēng),幾番過了,不似今番苦。
樂事賞心磨滅盡,忽見飛書傳羽。
湖水湖煙,峰南峰北,總是堪傷處。
新塘楊柳,小腰猶自歌舞。
褚生詞作鑒賞
1275年(宋恭宗德祐元年),皇帝年幼,朝政大權(quán)操縱在賈似道這個奸相手中。元兵大兵南下,臨安已為其囊中物。朝廷上下恐慌一片。獨有賈似道卻匿情不報,在杭州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曾有人作詩諷刺他:“山上樓臺湖下船,平章醉后懶朝天。羽書莫報樊城急,新得蛾眉正少年!
這首詞《百字令》即作于此時。詞的基調(diào)較為哀婉動人,令人心中自然升騰起一種對賈氏之流的切齒之恨。在1276年,元兵攻入臨安,太后降詔投降,南宋小朝廷臨安至此而亡。
上闋寫杭州西湖景色!鞍氲袒ㄓ辍逼鹁洌圩∥骱。游人繞堤游覽,堤上春花凋殘、落地如雨:“對芳辰”三月暮春。這樣的西湖景觀,寫得既概括,又形象!跋矡o奈情緒”,“無奈”,空虛廖落、無可奈何。愁緒滿腹,賞景排遣,誰知所對芳辰,竟是春意闌珊,反而加重了內(nèi)心的愁緒。正所謂“抽刀斷水水更流,舉酒消愁愁更愁!毕旅鏀(shù)句寫觸目所見,其中浸透了這種對景難排的惜春、傷春之情。
“春色尚堪描畫在,萬紫千紅塵土”春色雖尚堪描畫,但如錦如簇的春花已塵落矣。好景不長,大勢已去!谤N促歸期,鶯收佞舌,燕作留人語!倍霹N哀啼,呼喚歸去。黃鶯收起歌喉,春光寥寂;惟有紫燕呢喃,尚作留語!袄@欄紅藥,韶華留此孤主”:紅紅的芍藥花在欄干邊盛開,仍在裝點著春色,灼人的紅色,卻點綴在“萬紫千紅”已“塵土”的背景之上,使人寂寞,甚至有點慘然!“韶華留此孤主”情景雙繪,它既是西湖景色的聚焦點,又是情感流露的突破口。對著“繞欄芍藥”,詞人心中的凄涼幽怨之情噴發(fā)而出,使人頓起惜春、傷春之情。
“真?zhèn)恨殺東風(fēng),幾番過了,不似今番苦!笨倲埳详I、引出下闕。“真?zhèn)”表明惱恨已極。東風(fēng)過了,春意闌珊,令人可恨。細(xì)分析詞人恨之所在,不是自然界的節(jié)序更替,而是人事的滄桑變化。“樂事賞心磨滅盡,忽見飛書傳羽”。直陳其事,南宋君臣的宴安享樂如過眼云煙,傾刻磨滅,而軍情緊急,北兵將至。
“湖水湖煙,峰南峰北,總是堪傷處!泵鎸Υ蠛煤由,而亡國之禍將臨,此景此情,令人怎不神傷。字字凄咽,語語沉痛!聯(lián)系“無奈情緒”其政治內(nèi)涵,更一目了然了!靶绿翖盍,小腰猶自歌舞!贝司皩懬椋P直書,表達(dá)極為含蓄。回到春景,“猶自”兩字,用筆拙重,如王安石詩中表意!案艚q唱后庭花”。楊柳裊娜,如在東風(fēng)中舒腰曼舞,它何曾懂得世人憂國傷時的苦痛呢!
這是一首暮春游湖,即景抒懷之作。但詩中表達(dá)的意蘊已大大超越了賞景的本身。在國破家亡之際,詩中心中所想的不是花枝柳色,而是國家興亡。詞中的暮春之景,恰如將亡的偏安南宋王朝。清朝陳廷焯在《白雨齋詩話》中評論此詞說:“宋德祐太學(xué)生《百字令》!蹲S⑴_近》兩篇,字字譬喻,然不得謂之比也。此詞太淺露、未合風(fēng)之旨!边@篇評論非作者本意,是陳氏未揣透之。
【《百字令·德祐乙亥》褚生詞作鑒賞】相關(guān)文章:
《唐多令》鑒賞09-09
《高陽臺》詞作的鑒賞05-01
《謫嶺南道中作》鑒賞03-01
《尉遲懷·離恨》詞作鑒賞10-19
《木蘭花》詞作鑒賞06-27
《虞美人》劉過的詞作鑒賞09-22
《憶故人》王詵詞作鑒賞09-06
《淡黃柳》姜夔詞作鑒賞08-06
《人月圓》吳激詞作鑒賞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