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托班育兒小知識給家長
托班育兒小知識給家長,孩子是媽媽們的心尖,身為家長的我們就需要及時的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一些托班育兒小知識是我們所需要的。接下來就由小編帶大家了解托班育兒小知識給家長。
托班育兒小知識給家長1
小孩流鼻血一般多是由于鼻中膈的前部受傷所致,這個區(qū)域有數(shù)條血管交會于此,且又是動脈,所以出血量很多。容易流鼻血的小孩大概可分為下列幾種:
一、罹患感冒的小孩──因為感冒會使得鼻黏膜的扺抗力降低,加上感冒的癥狀(鼻塞、流鼻水、鼻膿等)會令小孩做出一些直接傷害到鼻黏膜的動作(如用力擤鼻涕、挖鼻孔等),因而易流鼻血。
二、罹患鼻過敏的小孩──因鼻子發(fā)癢、流鼻水、鼻塞,會經(jīng)常挖鼻子,因而使得鼻黏膜經(jīng)常受傷而流血。
三、有用手指摳挖鼻孔習慣的小孩──由于經(jīng)常摳挖鼻孔使得鼻子等入口處及鼻前庭反復受傷,結(jié)痂,再沾上鼻屎,小朋友更會情不自禁地摳挖,如此惡性循環(huán),久而久之,鼻子入口處及前庭部就會產(chǎn)生潰爛,而容易流血。
四、有血液疾病的小孩──這種小孩雖然鼻子沒有受傷,但卻時常流鼻血,通常流速緩慢,但是次數(shù)卻很頻繁,這種型態(tài)的流鼻血常是由于血液疾病所致,遇上此情況,須立刻到醫(yī)院做血液檢查,以防萬一。
父母不可看到大量出血就亂了方寸,最好立刻用拇指及中指同時緊壓兩側(cè)鼻翼,使出血的部位受到壓迫而停止流血,約五分鐘后松手
看看是否止血了,若繼續(xù)流血,則再重復緊壓鼻翼五至十分鐘,則大多數(shù)可止血,若不行,就必須趕快找耳鼻喉科醫(yī)生急診了。
許多父母看見孩子流鼻血,常會用衛(wèi)生紙或棉花塞入小孩鼻腔意想止血,但常因壓力不夠或部位不對,不能止血,此時父母常會讓孩子平躺下來,以為可幫助止血,其實這么做并不是適當?shù),因為孩子一躺下來,原本往外流的鼻血就會往后流入口腔,流向喉嚨,反而使小孩呼吸困難,或吞入大量血液,刺激胃壁引致嘔吐且?guī)а,更令父母驚慌失措。
其實,小孩流鼻血不需太驚慌失措,只要妥善處置,大概可獲得解決,但最重要的還是預防重于治療,若小孩感冒,就趕快就醫(yī)休息,有鼻過敏的小孩就得長期控制過敏的發(fā)作,對于習慣摳鼻子的小孩,就得時時去勸止,對懷疑有血液疾病的小孩,須趕快送醫(yī)檢查。
家長要與幼兒園配合教育孩子
過了三歲后,寶寶會進入到一個新的環(huán)境中,就是幼兒園,他們要溶入一個大的大的環(huán)境中,不在是家里那么小的一個環(huán)境了,也不再是只有自己,而是要與一幫孩子在一起了,那么孩子的教育要如何做才能與幼兒園配合好呢?
一、應走出家教誤區(qū)
首先,教育孩子是家長一生的責任,無論孩子處于哪種環(huán)境中,都是離不開家長的教育的,所以家長要知道自己不可能把教育孩子的責任全都推給老師,以為只要有老師就行了,老師不可能把做人的道理,生活常識,知識等等全部都教給孩子,這是不可能的,老師也只是都會孩子一部分而已,大部分還是要靠家長來教的,所以父母要擺正心態(tài),當孩子上幼兒園時要及時與老師進行溝通,這樣才能很好的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現(xiàn)以及發(fā)生的事,并及時解決和究正孩子的不良習慣,而不是一味的全都推給老師,家長與孩子呆的時間是最長的,所以受家長的言行舉止的影響是最大的,所以我們的家長要為孩子做好第一老師。
其次,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不要一味的愛護或者一味的苛責,這都是不對的,該愛的時候就得愛,該嚴時就得嚴,要相結(jié)合才是科學的。
孩子的教育永遠是一個家庭最大的問題,而做為父母很多時候我們不能很好的掌握好愛與嚴的這個度,有的家長對孩子過分溺愛,孩子提什么要求都滿足,有的家長對孩子對過分嚴厲,一點小事也要打罵訓斥,這都是不對的教育方式,所以父母要好好的掌握一下這個度。
再次,家長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勿只重知識,輕個性行為發(fā)展。
家長注重孩子學到的知識量的同時,也要注意孩子品德與性格的形成,有的家長只關心孩子學到了什么,對于孩子在學校的表現(xiàn)則不予理彩,孩子還小,還是應該更形成良好的習慣為重,防止孩子不良習慣的形成。
二、積極配合,與幼兒園教育同步
首先,家長要時刻與老師進行溝通,現(xiàn)在一般老師都建QQ群,媽媽可以經(jīng)常在群上了解些信息,知道學校的教育規(guī)劃與知識要點,這樣在家也可以很好的'督促孩子,明確孩子的學習與生活準則,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
其次,平時家長除了與老師溝通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xiàn)外,還可以把家里的表現(xiàn)與老師進行溝通,這樣可以很好的協(xié)調(diào)好孩子學校與家里的表現(xiàn),好的就表現(xiàn),壞得就要改正。
三、積極參與幼兒園的家長活動,重視家園聯(lián)系
現(xiàn)在的幼兒園每學期都會有一次的家長開放日,家長要積極參加這類活,這樣可以觀察孩子在校的表現(xiàn),同時也可以很好的滿足孩子的心理需要,老師對每個孩子的態(tài)度和關心程度也會不一樣,家長去參加時也可以多注意老師對孩子的態(tài)度等方面。
此外,家長也必須用教育理論知識武裝自己,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以充分發(fā)揮家庭教育的效能。
總之,只要家長堅持家庭與幼兒園教育并重的原則,形成方向一致的教育合力,才能在培養(yǎng)幼兒良好行為習慣教育工作中收到事半功倍。
說了這么多,其實無外乎就是要與老師多溝通了解孩子的表現(xiàn)與習慣,同時要配合園方進行教育孩子,同時也要注重提高自己的教育方式,并且要認清自己對孩子的教育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寶寶入園后父母要做哪些準備
寶寶入幼兒園對他們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zhàn),雖然很多媽媽都已經(jīng)做好了孩子哭一個禮拜的打算,但是真的看見寶寶哭得皺巴巴的小臉蛋心就忍不住疼起來了,其實孩子入幼兒園是必經(jīng)的一個過程中,家長們也不能夠代替去承受,只有孩子自己來克服,但是家長能做的就是幫助他們做好過度,讓孩子可以有所進步。
第一、教給孩子一定的人際交往技巧
很多孩子哭泣的原因是因為離開了爸爸媽媽溫暖的懷抱,來到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身邊一堆小朋友讓他們覺得害怕,無從交流,針對于寶寶的這個小心理,爸爸媽媽可以在孩子還未入園之前就培養(yǎng)下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多讓孩子跟同齡寶寶玩耍,帶著孩子多出去走一走不要總是呆在家里面,習慣于呆在家里面而減少跟外界溝通的孩子會更加敏感,適應起幼兒園生活所花費的時間要更加長。
第二、開導孩子,及時疏散負面情緒
孩子對于幼兒園的抵觸心理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這種排斥需要爸爸媽媽幫助他們紓解開來,如果孩子始終對于幼兒園很抗拒,對于他后面的生活以及個性培養(yǎng)都有負面的影響,爸爸媽媽跟幼兒園老師要多交流,并且?guī)椭⒆涌梢泽w會到幼兒園生活給他帶來的成就感,最為行之有效的辦法就是肯定孩子的進步,當孩子學會一首歌或是一支舞蹈的時候,父母要不吝嗇夸獎,讓孩子可以對幼兒園有一份感激喜歡的心情。
第三、懂禮貌的孩子會更受歡迎
現(xiàn)在大多數(shù)孩子都是獨生子女,他們有著家人全部的關愛,但是愛孩子要有一個度,不要溺愛他們,家長在寶寶小的時候就要有意識的培養(yǎng)他們懂禮貌的好習慣,教孩子可以在生活中使用些文明詞匯,例如“謝謝”,“不客氣”等。大方地向別人問好等。孩子說話時,教他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意愿。
第四、積極參與幼兒園的活動
入園之后,父母要主動跟老師進行溝通,跟老師介紹自己孩子的個性特點,以便老師們可以因材施教,另外鼓勵孩子多參與一些群體的活動,許多幼兒園都會給孩子很多交流和玩樂的機會,像是益智游戲,群體游戲等,愛玩是孩子的天性,等孩子感受到游戲帶來的樂趣后,他們對于幼兒園的排斥也沒有那么深了。
總結(jié):孩子上幼兒園,牽動的是全家人的心,為了讓孩子可以盡快的適應幼兒園生活,家長要多加費心,平時多跟孩子進行交流,減少孩子的不安和顧慮,幫助孩子積極成長,在培養(yǎng)孩子方面,父母和教師是一條戰(zhàn)線上的“戰(zhàn)友”,要彼此信任,跟老師做好配合,多跟教師交流孩子的情況,教育發(fā)揮最大效率。
托班育兒小知識給家長2
幼兒園托班育兒知識:送寶寶到托兒所家長要注意
1、孩子在心理上必須成熟到足以承受和媽媽分開的程度。對于那些還不滿兩周歲的孩子來說,只要他在自己的身邊看不到自己的母親,他們就會誤認為,媽媽永遠地從自己身邊消失了,從而就會產(chǎn)生巨大的心理不安。一般來說,只有當孩子長到3周歲左右的時候,他才能夠產(chǎn)生“媽媽只是暫時不見了,過一會還會回來”這樣的想法。當然,孩子和孩子之間的差異還是很大的。通常,女孩子在這方面成熟的會比男孩子更快一些。對于那些成熟得特別快的孩子,即使在他們2周歲左右的時候就把他們送到托兒所,他們一般也會適應的。對于未滿2周歲的孩子,則要盡可能地不把他們送到托兒所里去。因為只有當孩子具備了一定的表達能力的時候,他們才能夠把自己的意思正確地傳達給他人。對于未滿2周歲的孩子,他們的.表達能力還非常欠缺,所以就很難判斷他們的心理成熟程度究竟如何。
2、孩子要具有能夠和自己的朋友達成一定程度的妥協(xié)的能力。如果你的孩子現(xiàn)在還處于霸著自己的東西不放、別人連碰都不能碰一下的階段,或者還存在著總是試圖“獨占”自己老師的情況,那么,要想把他送到托兒所則為時尚早。
3、孩子必須懂得自己上廁所,不隨地大小便,食欲好,不挑食,同時身體也要健康。
對于正處在生長期的孩子們來說,他們的免疫系統(tǒng)還沒有得到完全的發(fā)育,如果經(jīng)常和其他孩子在一起活動,就非常容易生病。因此,對于那些身體素質(zhì)弱的孩子,應該等他們長到一定的程度以后,再把他們送到托兒所里去。這樣做的話,就可以減少以上情況的發(fā)生。
幼兒園托班育兒知識:托兒所的老師們要注意
1、托兒所里的老師要盡可能地多一些。對于那些還不滿3周歲的孩子來說,平均每3-4個孩子就需要有一名老師照顧他們。對于3-5周歲的孩子,則平均每7-8個孩子就需要有一名老師。
2、如果托兒所里的老師所學的專業(yè)就是“幼兒教育”的話,當然更好。但是,無論如何最重要的還是她們要真正地喜歡孩子、并且心地善良、熱情。當然,如果你重視的只是孩子的學習,那就另當別論了。
3、托兒所里的通風要好,空間也要盡可能地大。
當然,也會存在這樣一些情況:自己住處周圍的托兒所并不能完全具備以上的條件,可是由于客觀的原因,你又不得不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托兒所去。在這種情況下,你不要突然就把孩子長時間地送到那里,而是要有一個過渡期。開始的幾天,你要和孩子一起去那兒呆上幾天;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每天你可以和孩子分開1-2個小時左右的時間;然后,再逐漸加大和孩子分開的時間。采用這種方式就可以逐漸減少孩子心理上的不安,使他逐步適應托兒所里的生活。
在這種情況下,托兒所里的老師也要對這個孩子格外地加以照顧,要經(jīng)常抱孩子,讓他經(jīng)常呆在自己的身邊,從而使他和自己逐漸親近起來。有時候,孩子上托兒所上得好好的,可是在某一天突然就不想去了。這時,你就要認真地檢查一下,到底是哪些因素使孩子不想去了。等到這些因素都被完全消除以后,你再送他們?nèi)ヒ膊贿t。如果你為了養(yǎng)成孩子上托兒所的習慣,經(jīng)常使用強迫的方法硬讓他們?nèi),那么在不久的將來,很可能就會出現(xiàn)孩子堅決拒絕上幼兒園的情況。
如果孩子們硬鬧著不想去托兒所了,那一定是有原因的,即使你暫時還搞不清楚這些原因到底是什么。你一定要有耐心,你可以先讓孩子休息幾天,然后再送他去。
幼兒園托班育兒知識:孩子不愿意去托兒所怎么辦?
1、保持一顆平常心,自己不要太緊張,你一緊張,你的態(tài)度、言詞、語調(diào)、甚至眼神都會表現(xiàn)出來,孩子也會緊張。
2、要表現(xiàn)出愛他,但不要好像他在托兒所受委曲,回來“補償”,給買許多好吃的。好玩的,以使他對比這兩個地方,覺得家里比托兒所好,不想去。
3、和老師經(jīng)常聯(lián)系,把孩子在家的表現(xiàn)向她反映,希望她更關愛他,讓他快一點渡過這個不適應的階段。
4、有意識地在他和家人面前談托兒所的優(yōu)點,比如老師怎么怎么好、玩具怎么怎么多、有小朋友一塊兒玩怎么怎么開心等,讓他對托兒所更有好印象,愿意去。
5、既然已經(jīng)決送孩子去托兒所了,就這樣做下去,過兩三個月再看,如果他還是哭鬧,可以不送,等到三歲再送,那時,他會比較容易適應新環(huán)境了。最要緊的一點,是不要經(jīng)常去托兒所“偷看”他(許多家長都有過這種做法),當他發(fā)現(xiàn)一次,就老會期待再看到你,反而不愿在托兒所了。
6、在家長可以進行早期教育,自己當老師。
幼兒園托班育兒知識:孩子不愿意去托兒所的原因
1、年齡:兒童從五、六個月開始到兩歲左右,有一種害怕陌生人、害怕陌生環(huán)境的現(xiàn)象,感到在陌生人面前或陌生環(huán)境中,沒有安全感;
2、氣質(zhì):敏感的孩子適應環(huán)境慢;
3、平時很少見到陌生人的孩子、很少到陌生環(huán)境去的孩子,適應環(huán)境也慢;
4、孩子入托以前對他的入托準備(主要是精神上的準備)做得不夠,以使托兒所的一切,對他來說非常陌生,也就沒有安全感了。
5、老師的教育方式。過份嚴厲和放任不管都不好。
托班育兒小知識給家長3
托班家長育兒知識:寶寶要不要提早上托班
要不要把兩歲寶寶送托班?有觀點是說這么早送托班過早母子分離長大后缺乏安全感?
一般來說,不主張2歲的孩子上全天的托班,因為這個階段的寶寶,無論從生理還是心理上都還不能完全適應集體生活。
1、生理上,2歲左右寶寶自理能力還不夠,吃飯、睡覺、大小便等各方面都是問題,2歲左右的寶寶,語言能力相對也較差,如果寶寶這些方面都不能自理,話又說不清楚,去了幼兒園以后會很受罪。
2、幼兒園老師可能照顧不周。幼兒園一般都是3個老師,即使一個班只有10個孩子,每個老師也要看3個孩子,有時候,很難做到面面俱到,照顧好每一個孩子。如果寶寶尿褲子或睡覺起床后,老師很難即使發(fā)現(xiàn)和更換,寶寶就特別容易受涼生病。
3、心理上,2歲的寶寶正是自我構(gòu)建的關鍵時期。出生時,寶寶都認為媽媽和自己是一體的,2歲時,他們剛認識到媽媽和自己是不同的個體,自我開始形成,但這時的寶寶的注意力還是集中在自己身上,所以他們依然粘著媽媽,不愿分享玩具,與周圍的小朋友也沒有互動。
一直要等到寶寶3歲后,自我構(gòu)建完成,這個時候他們開始有與同齡人交往的渴望,他們更愿意離開媽媽,與同齡的小朋友一起享受集體生活。這就是為什么很多3歲以上小朋友要上幼兒園的原因。
4、寶寶面臨人生中第一次“分離焦慮期”。最最重要的是,無論是上托班還是上幼兒園,孩子都將面臨生命中的第一次“分離焦慮”,如果處理不好,可能會對孩子產(chǎn)生長久的影響。
如果您因為家庭原因,只能送孩子上托班,也不是完全不可行,但是要請您考慮以下兩個因素:
1、寶寶的自理能力是否準備好。如果寶寶飯吃得很好,不要人哄就能安靜入睡,入睡時、起床后能自己把衣服穿好,小便能自理,大便會告訴老師,可考慮讓孩子去托班。
如果孩子什么都不會,還是等孩子大一點,各方面自理能力更強一點了再進幼兒園。
2、孩子心理上是否做好建設。寶寶在此之前是否有機會和媽媽分離達到一天之久。
家長還需要考慮的是送寶寶入托班的初衷:
1、單純?yōu)閷W知識送托班沒必要。有些家長送孩子入托班是為了孩子養(yǎng)成好習慣,或是希望孩子能提早系統(tǒng)地學一些知識,如果抱著這樣的心態(tài)送孩子上幼兒園,完全沒有必要。
2歲時托班還不會教什么實質(zhì)性知識,而且2歲兒童對學習完全沒有概念,無論是理解力還是吸收能力都尚未發(fā)育成熟。
2、家長自身是否有焦慮。如果家長自己本身就非常焦慮,擔心孩子在幼兒園里受傷、被人欺負、餓肚子、生病等等的話,那么建議家長緩一緩再將孩子送進幼兒園。例如家長每天去接孩子時,一見到孩子就非常緊張地檢查孩子有沒有受傷,又看又摸,深怕孩子哪里不舒服,哪里吃虧了。這就對孩子傳達了一種焦慮的情緒,而且會在孩子身上得到強化,孩子自己對上幼兒園也會焦慮起來。所以這種情況不建議家長過早把寶寶送入幼兒園。
托班家長育兒知識:托班新生入園三部曲
1、入園前
對于一個從未離開過家庭的幼兒來講,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huán)境和人群中長時間地生活,很自然地會產(chǎn)生不安全感及各種不適應的反應。家長應于幼兒入園前一段時間給予幼兒情緒上的輔導,告訴他(她)幼兒園及所在班級的名稱,并結(jié)合幼兒的興趣將幼兒園的有趣之處描述給孩子。同時,家長還可以提前帶孩子一起來幼兒園參觀,看看幼兒園里漂亮好玩的玩具,認識一下班里的老師和小朋友,熟悉環(huán)境和教師,使幼兒園對孩子來說不再是一個完全陌生的環(huán)境。家長還可以將幼兒園的有趣之處描述給孩子,使孩子從內(nèi)心向往幼兒園,誘發(fā)寶寶入園的欲望。根據(jù)孩子的具體情況,初入園的孩子可以帶一兩件自己特別喜歡的玩具,手里拿著自己熟悉的東西,孩子會有一定的安全感。
2、初入園
幼兒年齡較小,正是分離焦慮表現(xiàn)較明顯的時期,所以幼兒來園難免有哭鬧現(xiàn)象。但孩子這時的注意力也容易轉(zhuǎn)移,在教師組織活動的情況下,孩子的哭鬧現(xiàn)象會有所好轉(zhuǎn),但孩子思維的另一個特點是直覺形象性,看到家長(不僅是自己的家長)又會想家、想爸爸媽媽。所以為避免增加刺激孩子的機會,家長送完孩子后即可離去,相信教師會用適當?shù)姆椒ㄞD(zhuǎn)移孩子的`注意力,使之投入到幼兒園的生活中去。如果媽媽舍不得寶寶哭,一哭,媽媽就妥協(xié)讓步,很可能使寶寶形成習慣,久而久之,哭就成了要挾媽媽的手段,孩子的分離焦慮不但不能很好的解決,反而有可能加重。
對于初入園的孩子,媽媽要注意多問一些正面的話題,如在幼兒園里有什麼高興的事啊,和小朋友們玩過哪些好玩的游戲啊,講一講班里有意思的故事等。最好不要問孩子是不是受委屈了,是不是想媽媽了。本來孩子就覺得離開父母受了很大的委屈,再一強化,很可能使寶寶傷心備至,進而更對幼兒園產(chǎn)生逆反心理。
新入園的前一兩個星期,孩子可能會對幼兒園產(chǎn)生抵觸情緒,還可能身體不適,不愿去幼兒園,有的還可能會出現(xiàn)夢中驚醒的現(xiàn)象。這時父母要密切觀察孩子身體、情緒等各方面的變化,盡量給孩子心理上的安慰,使幼兒有安全感,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幼兒園的樂趣,幫助他們親近班里的老師和小朋友,對老師有信賴感。一般情況下不要輕易給孩子請假,在孩子面前要表現(xiàn)出堅決要求他去幼兒園的態(tài)度,一般來說,隨著幼兒對新環(huán)境的熟悉,幼兒會在20天左右的時間適應幼兒園生活。
3、入園第一個月
幼兒園的食譜是考慮到營養(yǎng)的均衡經(jīng)園醫(yī)的營養(yǎng)計算而制定的,但新入園幼兒可能有自己喜歡和不喜歡的食物,加上尚未適應幼兒園生活,可能會上火,所以要注意給孩子多喝水、多吃水果。一般來說,初入園幼兒由于心理不適應,情緒不穩(wěn),會造成免疫力下降,部分寶寶入園一個月左右,體重會有所下降,也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病狀。只要不是十分嚴重,均屬正,F(xiàn)象,家園溝通,加強生活護理和幼兒心理的調(diào)試,一般會度過難關。
托班家長育兒知識:托班入園物品清單
1、一個小書包,做上方便辨認的小標記。小標記可以個性化定制,寫上小朋友的名字,也可以使用小朋友喜歡的小動物的貼紙等。書包不用買太花哨,不用買太大,能放下一兩件換洗衣服就可以了。準備書包是為了培養(yǎng)小朋友上學的感情,裝他自己的東西,最好能讓孩子自己整理。
2、書包內(nèi)準備一套換洗的內(nèi)衣褲。小朋友在幼兒園發(fā)生突發(fā)情況后可以更換。大部分幼兒園會給每個孩子準備一條墊被毛巾,特別會出汗的小朋友建議家長多備一條干凈的小毛巾。
3、可以帶一樣小朋友特別喜歡的小玩具,小玩偶,繪本等。這些小玩具可以讓孩子在幼兒園有熟悉的物品記憶,也可以跟其他小朋友分享,緩解入園的焦慮。
4、準備一套小朋友的個人頭像照片,一般準備6-7張。這些頭像照片會貼在書包柜、座位、茶杯位、毛巾位等地方,幫助小朋友盡快找到自己的個人物品。
5、幼兒園的棉被,床上用品,開學報到可以提前帶回家,家長做上標識。繡上、寫上名字都可以。
6、最好不要帶零食之類的東西。
【托班育兒小知識給家長】相關文章:
托班家長會04-10
大班家長育兒經(jīng)驗分享03-07
草莓班的托班幼兒半日活動范文10-23
科學小知識06-03
托班綜合活動《拉小車》09-05
主題活動:果寶寶(托班)08-06
幼兒園托班兒歌04-12
數(shù)學趣味小知識06-27
關于環(huán)保小知識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