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夏至是哪一天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夏至是哪一天
夏至是哪一天1
立夏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七個節(jié)氣,也是夏季的第一個節(jié)氣。立夏預示著季節(jié)的轉(zhuǎn)換,表示盛夏時節(jié)的正式開始。那我們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21年夏至日是哪一天_夏至節(jié)氣氣候特點,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2021年夏至日是哪一天
2021年夏至是6月21日11:32:00,星期日,農(nóng)歷五月初一。
夏至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在每年公歷6月21日或22日。夏至這天,太陽運行至黃經(jīng)90度(處在雙子座),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此時,北半球的日照時間最長。在北京地區(qū),白晝時數(shù)可長達15小時。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陽光最多,比南半球多了將近一倍。
夏至是一年中最熱的一天嗎
不是的,夏至并不是一年中最熱的',最熱的應該在三伏天內(nèi)。
主要的原因是大氣層的作用。大氣層有很強的保溫作用。如果沒有大氣層,夏至以后,北半球日照時間逐日縮短,接收熱量一天比一天少,散失的熱量一天比一天多,溫度就會逐日下降。但是,由于大氣層的保溫作用,一天中,總的日照時間大于黑天時間,也就是說總的接收熱量時間,大于散失熱量的時間,所以,在大氣層的保溫作用下,溫度還會繼續(xù)上升。
夏至節(jié)氣氣候特點
1、對流天氣
夏至以后地面受熱強烈,空氣對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陣雨。這種熱雷雨驟來疾去,降雨范圍小,人們稱“夏雨隔田坎”。唐代詩人劉禹錫,曾巧妙地借喻這種天氣,寫出“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的著名詩句。對流天氣帶來的強降水,不都像詩中描寫的那么美麗,常常帶來局地災害。詩人徐書信在《暑雨》一詩中,也對夏日雷雨天氣進行了恰如其分的描述:“夏日熏風暑坐臺,蛙鳴蟬噪襲塵埃。靑天霹靂金鑼響,冷雨如錢撲面來!
2、暴雨天氣
多數(shù)情況,“夏至”期間,正值長江中下游、江淮流域梅雨,頻頻出現(xiàn)暴雨天氣,容易形成洪澇災害,甚至對人民生命財產(chǎn)造成威脅,應注意加強防汛工作。
3、江淮梅雨
夏至時節(jié)正是江淮一帶的梅雨季節(jié),這時正是江南梅子黃熟期,空氣非常潮濕,冷、暖空氣團在這里交匯,并形成一道低壓槽,導致陰雨連綿的天氣。
4、高溫天氣
夏至和冬至一樣,都是反映四季更替的節(jié)氣。天文學上規(guī)定,夏至為北半球夏季的開始。夏至過后,雖然太陽直射點開始從北回歸線逐漸向南移動,北半球白晝開始逐漸變短,對于北回歸線及其以北的地區(qū),正午太陽高度也開始逐日降低,但由于太陽輻射到地面的熱量仍比地面向空中散發(fā)的多,故在以后的一段時間內(nèi),氣溫將繼續(xù)升高,因此有“夏至不過不熱”的說法。
夏至是哪一天2
2017年夏至是哪一天
6月21日 12:24:06,農(nóng)歷2017年五月廿七。
夏至歷史淵源
夏至是24節(jié)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jié)氣。公元前七世紀,古人用土圭量日影,夏至這一天,日影最短,因此把這一天稱作“夏至”!躲∽駪椂瘸尽分姓f:“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
夏至,不僅是一個重要的節(jié)氣,還是中國民間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夏至是中國最古老的'節(jié)日之一,有一種觀點認為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的端午節(jié)就是源自夏至節(jié)。
夏至時值麥收,自古以來有在此時慶祝豐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災年豐。因此夏至作為節(jié)日,納入了古代祭神禮典。《周禮·春官》載:“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敝艽闹良郎瘢鉃榍宄哪、饑餓和死亡。
舊時古人十分重視夏至節(jié),清代之前的夏至日全國放假一天,而宋代在夏至之日始,百官還放假三天,遼代則是“夏至日謂之‘朝節(jié)’,婦女進彩扇,以粉脂囊相贈遺!辈噬扔脕眚(qū)熱,香囊可驅(qū)蚊抑臭。
夏至 ,古時又稱“夏節(jié)”、“夏至節(jié)”。古時夏至日,人們通過祭神以祈求災消年豐!吨芏Y·春官宗伯第三·司巫/神仕》載:“以夏日至致地示物鬼,以禬國之兇荒、民之札喪。”周代夏至祭神,意為清除疫癘、荒年與饑餓死亡!妒酚洝し舛U書》記載:“夏至日,祭地,皆用樂舞!毕闹磷鳛楣糯(jié)日,宋朝在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遼代則是“夏至日謂之‘朝節(jié)’,婦女進彩扇,以粉脂囊相贈遺”,清朝又是“夏至日為交時,日頭時、二時、末時,謂之‘三時’,居人慎起居、禁詛咒、戒剃頭,多所忌諱……”。夏至接近遠日點,冬至接近近日點,且近日點地球公轉(zhuǎn)速度快,遠日點地球公轉(zhuǎn)速度慢,夏長冬短由此得來。
夏至這天雖然白晝最長,太陽高度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候。因為,接近地表的熱量,這時還在繼續(xù)積蓄,并沒有達到最多的時候。俗話說“熱在三伏”,真正的暑熱天氣是以夏至和立秋為基點計算的。大約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我國各地的氣溫均為最高,有些地區(qū)的最高氣溫可達40℃左右。
“不過夏至不熱”,“夏至三庚數(shù)頭伏”。夏至雖表示炎熱的夏天已經(jīng)到來,但還不是最熱的時候,夏至后的一段時間內(nèi)氣溫仍繼續(xù)升高,大約再過二三十天,一般是最熱的天氣了。過了夏至,我國南方這時往后常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出現(xiàn)伏旱。華南西部雨水量顯著增加,使入春以來華南雨量東多西少的分布形勢,逐漸轉(zhuǎn)變?yōu)槲鞫鄸|少。如有夏旱,一般這時可望解除。近三十年來,華南西部6月下旬出現(xiàn)大范圍洪澇的次數(shù)雖不多,但程度卻比較嚴重。因此,要特別注意作好防洪準備。夏至節(jié)氣是華南東部全年雨量最多的節(jié)氣,為了增強抗旱能力,奪取農(nóng)業(yè)豐收,在這些地區(qū),搶蓄伏前雨水是一項重要措施。
夏至農(nóng)諺
過了夏至節(jié),夫妻各自歇
芒種火燒天,夏至雨漣漣。
芒種火燒天,夏至水滿田。
芒種火燒天,夏至雨淋頭。
芒種不下雨,夏至十八河。
芒種雨漣漣,夏至火燒天。
芒種雨漣漣,夏至旱燥田。
芒種夏至是水節(jié),如若無雨是旱天。
芒種夏至常雨,臺風遲來;芒種夏至少雨,臺風早來。
芒種夏至天,走路要人牽。
芒種怕雷公,夏至怕北風。
芒種西南風,夏至雨連天。
夏至楊梅滿山紅,小暑楊梅要出蟲
芒種栽薯重十斤,夏至栽薯光根根
芒種火燒雞,夏至爛草鞋
愛玩夏至日,愛眠冬至夜
夏至楊梅滿山紅,小暑楊梅要生蟲
不到冬至不寒,不至夏至不熱
夏至大爛,梅雨當飯
夏至無雨三伏熱
夏至餛飩冬至團,四季安康人團圓
冬至一場風,夏至一場暴
夏至悶熱汛來早
夏至是哪一天3
夏至是哪一天?
夏至時間:6月21號22點57分37秒,農(nóng)歷五月初四,星期三。在夏至到的時候,陽光幾乎直射北回歸線上空,北半球正午太陽最高。
夏至吃什么?
夏至這天,不同地域的習俗不同,有的地方習慣在這天吃面,有的地方則吃夏至蛋、夏至羹等。. 一起看看各地的夏至飲食吧。. 夏至面. 夏至時節(jié),空氣潮濕、溫度高,我國很多地區(qū)都有吃夏至面的傳統(tǒng)。. 關(guān)于夏至吃面的說法由來已久,在明清時期,就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 在《帝京歲時紀勝》中有記載稱,當時北京人夏至日家家都吃冷淘面,清涼爽口。. 如今,夏至面在不同的地區(qū)形成了不同的吃法。. 例如在北京,就有很多老北京人喜歡在夏至吃涼面和炸醬面;山西有吃涼面即"三伏面"的習俗;而在江南一帶,一般會吃陽春面、過橋面及麻油涼拌面等。
夏至吃什么傳統(tǒng)食物?
夏至面
民間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所以我國很多地區(qū)都有吃夏至面的傳統(tǒng)。我們通常在夏至日吃的并不是熱湯面,而是過水面。面煮熟后,過水,等面冷卻后,澆上鹵汁和小菜,吃一碗涼面透心涼,可以消暑降溫又開胃。炎炎夏日不知道吃點什么?來碗涼絲絲,滑爽筋道,唇齒留香的夏至涼面吧,保準你食欲大增,吃到撐!
豌豆糕
夏至這一天,過去有在夏至前后吃豌豆糕的食俗,這項食俗的由來是因為夏令天氣火熱,人們多不思飲食,才讓小孩先吃豌豆糕開胃。
先將脫皮干豌豆泡水,然后加入水煮至豌豆能夠壓成泥的狀態(tài),取出豌豆,倒入料理機打碎。然后將豆泥倒入不粘鍋里,加入白糖和黃油,炒至不粘鍋狀態(tài)后關(guān)火放涼。取40克左右搓成團裹入餡料后用模具壓成型,放入保鮮盒冷藏四小時后口感更佳。這么熱的天,美美的泡一杯茶,吃幾塊冰鎮(zhèn)的豌豆糕,這感覺實在是好啊。
餛飩
在我國南方有“夏至吃餛飩熱天不疰夏”的說法,意思是夏天炎熱又潮濕,人非常容易長痱子,后來人們就會在夏至這一天吃上一碗混沌,寓意著餛飩一吃,不長痱子。還有一種說法就是古人稱餛飩“有如雞卵,頗似天地混沌之象”,而“餛飩”又與“混沌”諧音,所以夏至的時候吃餛飩可以使人變得更聰明。無論怎樣,夏至吃餛飩都代表了人們對生活的美好愿望。
夏至吃什么水果?
1、荔枝
除了吃狗肉之外,還有吃荔枝的習慣,廣州粵語地區(qū)和廣西的`欽州、玉林等地區(qū)都非常喜歡吃夏至的狗肉和荔枝,兩者合吃不熱。大量食用荔枝容易引起低血糖癥,也就是“荔枝病”,因此一定要適量。
2、過水面
山東各地在夏至的這一天里是要吃涼面條的,也就是過水面,用麥秸編一個精致的小笊籬,在湯水中一次一次的往嘴里撈面吃,對于小孩子來說已經(jīng)不只是吃飯了,更是一種游戲,充滿了樂趣。
3、餛飩
無錫人中午吃餛飩,取其混沌和合之意。有民諺說:“夏至餛飩冬至團,四季安康人團圓!泵耖g還有吃了餛燉之后為孩子量體重,希望孩子體重增加,身體健康的習俗。
4、莧菜和葫蘆
某些地區(qū)夏至當天未成年的外甥和外甥女會到娘家吃飯,舅舅家就會準備莧菜和葫蘆做菜,寓意吃了莧菜就不會發(fā)痧,吃了葫蘆腿就有力氣。
5、圓糊醮
醮坨由米磨粉做成,加韭菜等佐料煮食,又名圓糊醮。“夏至吃了圓糊醮,踩得石頭咕咕叫”,以前很多的農(nóng)戶會將做好的醮坨用竹簽穿好,插在水田的缺口流水的地方,并且燃燒香以此祭祀,祈求可以豐收。因此浙江紹興依然有夏至吃圓糊醮的習慣。
6、粽子
西北有些地區(qū)夏至吃粽子。在西北地區(qū)如陜西,此日食粽,并取菊為灰用來防止小麥受蟲害。
7、麥粥
江蘇無錫的人在夏至這一天,早餐會吃麥粥。麥粥不僅是清香宜人、健脾養(yǎng)胃、老少咸宜的美味,能有效緩解人們“苦夏”時的食欲不振,同時還可祛濕利尿,是夏至節(jié)氣不可多得的美味。
夏至有什么植物?
1、蜀葵花 蜀葵花在每年6月~9月之間開放,所以夏至有蜀葵花開放,這是一種非常漂亮的植物,花朵顏色鮮艷無比給人一種舒適的好感,并且蜀葵花的分布較廣,在我國大部分地區(qū)都有栽培,用來公園美化和觀賞,具有極強的觀賞性。
2、一串紅 一串紅是夏季常見的一種花卉植物,在每年5月開放,所以每到夏至時節(jié)有一串紅的存在很正常,一串紅的顏色鮮艷,它比較耐高溫和喜陽光,夏至時節(jié)的陽光越充足它花的顏色就會更深,它既適合露地栽培也能做盆栽養(yǎng)殖。
3、鳳仙花 鳳仙花是夏季常見的花卉植物,養(yǎng)護十分簡單,對各方面的要求都較低,只需要有充足的光照它的花就可以盛開得非常分外有特色,這種花的植株較大,一般在園林里面露天栽培,由于花色多,所以具有較高的觀賞性。
【夏至是哪一天】相關(guān)文章:
今年夏至是哪一天03-24
夏至的含義03-08
夏至的作文02-15
夏至的介紹03-15
立夏是哪一天05-27
小年是哪一天05-26
立冬是哪一天04-21
夏至是幾月幾號12-29
夏至唯美短句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