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不卡一区二区三区,www.蜜臀.com,高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欧美日韩三级视频,欧美性综合,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99a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必修三物理知識點

時間:2023-12-16 15:22:50 物理 我要投稿

必修三物理知識點[匯編15篇]

  在我們上學期間,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知識點吧!知識點也可以理解為考試時會涉及到的知識,也就是大綱的分支。那么,都有哪些知識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必修三物理知識點,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必修三物理知識點[匯編15篇]

必修三物理知識點1

  【萬有引力定律及其應(yīng)用】

  1.萬有引力定律:引力常量G=6.67×N?m2/kg2

  2.適用條件:可作質(zhì)點的兩個物體間的相互作用;若是兩個均勻的球體,r應(yīng)是兩球心間距.(物體的尺寸比兩物體的距離r小得多時,可以看成質(zhì)點)

  3.萬有引力定律的應(yīng)用:(中心天體質(zhì)量M,天體半徑R,天體表面重力加速度g)

  (1)萬有引力=向心力(一個天體繞另一個天體作圓周運動時)

  (2)重力=萬有引力

  地面物體的重力加速度:mg=Gg=G≈9.8m/s2

  高空物體的重力加速度:mg=Gg=G<9.8m/s2

  4.第一宇宙速度----在地球表面附近(軌道半徑可視為地球半徑)繞地球作圓周運動的衛(wèi)星的線速度,在所有圓周運動的衛(wèi)星中線速度是的。

  由mg=mv2/R或由==7.9km/s

  5.開普勒三大定律

  6.利用萬有引力定律計算天體質(zhì)量

  7.通過萬有引力定律和向心力公式計算環(huán)繞速度

  8.大于環(huán)繞速度的兩個特殊發(fā)射速度:第二宇宙速度、第三宇宙速度(含義)

  功、功率、機械能和能源

  1.做功兩要素:力和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發(fā)生位移

  2.功:功是標量,只有大小,沒有方向,但有正功和負功之分,單位為焦耳(J)

  3.物體做正功負功問題(將α理解為F與V所成的角,更為簡單)

  (1)當α=90度時,W=0.這表示力F的方向跟位移的方向垂直時,力F不做功,

  如小球在水平桌面上滾動,桌面對球的支持力不做功。

  (2)當α<90度時,cosα>0,W>0.這表示力F對物體做正功。

  如人用力推車前進時,人的推力F對車做正功。

  (3)當α大于90度小于等于180度時,cosα<0,W<0.這表示力F對物體做負功。

  如人用力阻礙車前進時,人的推力F對車做負功。

  一個力對物體做負功,經(jīng)常說成物體克服這個力做功(取絕對值)。

  例如,豎直向上拋出的球,在向上運動的過程中,重力對球做了-6J的功,可以說成球克服重力做了6J的功。說了“克服”,就不能再說做了負功

  4.動能是標量,只有大小,沒有方向。表達式

  5.重力勢能是標量,表達式

  (1)重力勢能具有相對性,是相對于選取的參考面而言的。因此在計算重力勢能時,應(yīng)該明確選取零勢面。

  (2)重力勢能可正可負,在零勢面上方重力勢能為正值,在零勢面下方重力勢能為負值。

  6.動能定理:

  W為外力對物體所做的總功,m為物體質(zhì)量,v為末速度,為初速度

  解答思路:

 、龠x取研究對象,明確它的運動過程。

  ②分析研究對象的受力情況和各力做功情況,然后求各個外力做功的代數(shù)和。

 、勖鞔_物體在過程始末狀態(tài)的動能和。

 、芰谐鰟幽芏ɡ淼姆匠獭

  7.機械能守恒定律:(只有重力或彈力做功,沒有任何外力做功。)

  解題思路:

 、龠x取研究對象----物體系或物體

  ②根據(jù)研究對象所經(jīng)歷的物理過程,進行受力,做功分析,判斷機械能是否守恒。

 、矍‘?shù)剡x取參考平面,確定研究對象在過程的初、末態(tài)時的機械能。

  ④根據(jù)機械能守恒定律列方程,進行求解。

  8.功率的表達式:,或者P=FV功率:描述力對物體做功快慢;是標量,有正負

  9.額定功率指機器正常工作時的輸出功率,也就是機器銘牌上的標稱值。

  實際功率是指機器工作中實際輸出的功率。機器不一定都在額定功率下工作。實際功率總是小于或等于額定功率。

  【曲線運動】

  1.在曲線運動中,質(zhì)點在某一時刻(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是在曲線上這一點的切線方向。

  2.物體做直線或曲線運動的條件:

  (已知當物體受到合外力F作用下,在F方向上便產(chǎn)生加速度a)

  (1)若F(或a)的方向與物體速度v的方向相同,則物體做直線運動;

  (2)若F(或a)的方向與物體速度v的方向不同,則物體做曲線運動。

  3.物體做曲線運動時合外力的方向總是指向軌跡的凹的一邊。

  4.平拋運動:將物體用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拋出,不計空氣阻力,物體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運動。

  兩分運動說明:

  (1)在水平方向上由于不受力,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2)在豎直方向上物體的初速度為零,且只受到重力作用,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

  5.以拋點為坐標原點,水平方向為x軸(正方向和初速度的方向相同),豎直方向為y軸,正方向向下.

  6.①水平分速度:②豎直分速度:③t秒末的合速度

 、苋我鈺r刻的運動方向可用該點速度方向與x軸的正方向的.夾角表示

  7.勻速圓周運動:質(zhì)點沿圓周運動,在相等的時間里通過的圓弧長度相同。

  8.描述勻速圓周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1)線速度v:質(zhì)點通過的弧長和通過該弧長所用時間的比值,即v=s/t,單位m/s;屬于瞬時速度,既有大小,也有方向。方向為在圓周各點的切線方向上

  9.勻速圓周運動是一種非勻速曲線運動,因而線速度的方向在時刻改變

  (2)角速度:ω=φ/t(φ指轉(zhuǎn)過的角度,轉(zhuǎn)一圈φ為),單位rad/s或1/s;對某一確定的勻速圓周運動而言,角速度是恒定的

  (3)周期T,頻率f=1/T

  (4)線速度、角速度及周期之間的關(guān)系:

  10.向心力:向心力就是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受到一個指向圓心的合力,向心力只改變運動物體的速度方向,不改變速度大小。

  11.向心加速度:描述線速度變化快慢,方向與向心力的方向相同,

  12.注意的結(jié)論:

  (1)由于方向時刻在變,所以勻速圓周運動是瞬時加速度的方向不斷改變的變加速運動。

  (2)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向心力方向總指向圓心,是一個變力。

  (3)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受到的合外力就是向心力。

  13.離心運動: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在所受的合力突然消失或者不足以提供圓周運動所需的向心力的情況下,就做逐漸遠離圓心的運動

  如何加強訓練

  (1)物理實驗有條件自己做就自己認真做,把自己的想法問題等及時與老師同學交流并解決。

  (2)基礎(chǔ)習題、中考專題、重難點題型要適當多練習,達到練通為止,這樣能擴展自己的思路,避免掉入陷阱,提高做題效果,加深概念知識等的靈活應(yīng)用。

  (3)培養(yǎng)物理思維,多深入思考各種概念、規(guī)律間的聯(lián)系

  物理必背公式

  1.速度

  (1)定義:速度是描述質(zhì)點運動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等于位移和發(fā)生此位移所用時間的比值。

  (2)公式:v=s/t (v是速度 s是路程 t是時間)

  2.重力

  (1)定義:物體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2)公式:G=m_g (G為重力 m物體質(zhì)量 g重力系數(shù))

  3.密度

  (1)定義:某種物質(zhì)的質(zhì)量與體積的比值。

  (2)公式:ρ=m/V (ρ為密度 m物體質(zhì)量 V物體體積)

  4.壓強

  (1)定義:物體所受的壓力與受力面積之比叫做壓強。

  (2)公式:P=F/S (壓強P 壓力F 受力面積S)

  5.液體壓強

  公式:p?=ρgh?(ρ為液體密度,g為重力系數(shù),g=9.8N/kg;h為深度)

  6.機械功

  (1)定義:功等于力跟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的乘積?

  (2)公式:W=FS(W是功 F是物理受到的力 S是距離)

  7.功率

  (1)定義:單位時間內(nèi)所做的功叫功率。功率是表示物體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公式:P=W/t (功率P 功W 時間t)

必修三物理知識點2

  一、電路的組成:

  1、定義:把電源、用電器、開關(guān)、導線連接起來組成的電流的路徑。

  2、各部分元件的作用:

  (1)電源:提供電能的裝置;

  (2)用電器:工作的設(shè)備;

  (3)開關(guān):控制用電器或用來接通或斷開電路;

  (4)導線:連接作用,形成讓電荷移動的通路

  二、電路的狀態(tài):通路、開路、短路

  1、定義:

  (1)通路:處處接通的電路;

  (2)開路:斷開的電路;

  (3)短路:將導線直接連接在用電器或電源兩端的電路。

  2、正確理解通路、開路和短路

  三、電路的基本連接方式:串聯(lián)電路、并聯(lián)電路

  四、電路圖(統(tǒng)一符號、橫平豎直、簡潔美觀)

  五、電工材料:導體、絕緣體

  1、導體

  (1)定義:容易導電的物體;

  (2)導體導電的原因:導體中有自由移動的電荷;

  2、絕緣體

  (1)定義:不容易導電的物體;

  (2)原因:缺少自由移動的電荷

  六、電流的形成

  1、電流是電荷定向移動形成的;

  2、形成電流的電荷有:正電荷、負電荷。酸堿鹽的水溶液中是正負離子,金屬導體中是自由電子。

  七.電流的方向

  1、規(guī)定:正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為電流的方向;

  2、電流的方向跟負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相反;

  3、在電源外部,電流的方向是從電源的正極流向負極。

  八、電流的效應(yīng):

  熱效應(yīng)、化學效應(yīng)、磁效應(yīng)

  九、電流的大小:

  I=Q/t

  十、電流的測量

  1、單位及其換算:主單位安(A),常用單位毫安(mA)、微安(A)

  2、測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1)電流表;

  (2)量程;

  (3)讀數(shù)方法

  (4)電流表的使用規(guī)則。

  十一、電流的規(guī)律:

  (1)串聯(lián)電路:I=I1+I2;(2)并聯(lián)電路:I=I1+I2

  方法提示:

  1、電流表的使用可總結(jié)為(一查兩確認,兩要兩不要)

  (1)一查:檢查指針是否指在零刻度線上;

  (2)兩確認:

  ①確認所選量程。

  ②確認每個大格和每個小格表示的.電流值。

  兩要:一要讓電流表串聯(lián)在被測電路中;二要讓電流從+接線柱流入,從-接線柱流出;③兩不要:一不要讓電流超過所選量程,二不要不經(jīng)過用電器直接接在電源上。

  在事先不知道電流的大小時,可以用試觸法選擇合適的量程。

  2、根據(jù)串并聯(lián)電路的特點求解有關(guān)問題的電路

  (1)分析電路結(jié)構(gòu),識別各電路元件間的串聯(lián)或并聯(lián);

  (2)判斷電流表測量的是哪段電路中的電流;

  (3)根據(jù)串并聯(lián)電路中的電流特點,按照題目給定的條件,求出待求的電流。

  位移方向與速度方向

  速度方向與位移方向沒有直接關(guān)系,只有在沒有返回(即向著一個方向運動)的直線運動中,速度的方向與位移的方向一定是相同。除此之外,速度方向與位移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例如,在豎直上拋運動中,物體上升時,速度方向(向上)與位移方向(向上)相同,下落過程中在落回拋出點前速度方向(向下)與位移方向(向上)相反,若過拋出點后還可以繼續(xù)下落,則此后速度方向(向下)又與位移方向(向下)相同。因此要具體情況具體判斷。

  在曲線運動中,速度方向與位移方向大都不同。因為速度方向為軌跡的切線方向,與軌跡上任意兩點的連線(位移)方向多數(shù)成不為零的角。

  位移方向由運動的起點(你所選擇的運動的開始點)指向運動的終點(即末時刻物體所在的點,起點只有一個,而末時刻則可以由問題確定,對應(yīng)不同的時間段)。例如上述豎直上拋運動,起點是物體的拋出點,而終點則要看問題所給時間的長短,因為可以將整個運動過程分成幾段。

  電流公式

  1、電流強度:I=Q電量/t

  2、電阻:R=ρL/S

  3、歐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

  (2)Q=UIt=Pt=UQ電量=U2t/R (純電阻公式)

必修三物理知識點3

  光的偏振

  自然光:從普通光源直接發(fā)生的天然光是無數(shù)偏振光的無規(guī)則集合,所以直接觀察時不能發(fā)現(xiàn)光強偏于一定方向。這種沿著各個方向振動的光波的強度都相同的光叫自然光;

  太陽、電燈等普通光源發(fā)出的光,包含著在垂直于傳播方向的平面內(nèi)沿一切方向振動的光,而且沿著各個方向振動的光波強度都相同,這種光都是自然光。

  自然光通過第一個偏振片P1(叫起偏器)后,相當于被一個“狹縫”卡了一下,只有振動方向跟“狹縫”方向平行的光波才能通過。

  自然光通過偏振片Pl后雖然變成了偏振光,但由于自然光中沿各個方向振動的光波強度都相同,所以不論晶片轉(zhuǎn)到什么方向,都會有相同強度的光透射過來。再通過第二個偏振片P2(叫檢偏器)去觀察就不同了;不論旋轉(zhuǎn)哪個偏振片,兩偏振片透振方向平行時,透射光,兩偏振片的透振方向垂直時,透射光最弱。

  光的`偏振現(xiàn)象在技術(shù)中有很多應(yīng)用。例如拍攝水下的景物或展覽櫥窗中的陳列品的照片時,由于水面或玻璃會反射出很強的反射光,使得水面下的景物和櫥窗中的陳列品看不清楚,攝出的照片也不清楚。

  如果在照相機鏡頭上加一個偏振片,使偏振片的透振方向與反射光的偏振方向垂直,就可以把這些反射光濾掉,而攝得清晰的照片;此外,還有立體電影、消除車燈眩光等等。

  電場線

 。1)意義:如果在電場中畫出一些曲線,使曲線上每一點的切線方向,都跟該點的場強方向一致,這樣的曲線就叫做電場線。

  (2)特點:

  電場線不是電場里實際存在的線,而是為形象地描述電場而假想的線,因此電場線是一種理想化模型。

  電場線始于正電荷,止于負電荷,在正電荷形成的電場中,電場線起于正電荷,延伸到無窮遠處;在負電荷形成的電場中,電場線起于無窮遠處,止于負電荷。

  電場線不閉合,不相交,也不是帶電粒子的運動軌跡。

  在同一電場里,電場線越密的地方,場強越大;電場線越稀的地方,場強越小。

必修三物理知識點4

  第三章相互作用第一節(jié)重力基本相互作用力和力的圖示力定義:物體與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單位:牛頓,簡稱牛(N)。力的圖示定義:可以用帶箭頭的線段表示力。它的長短表示力的大小,它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箭尾(或箭頭)表示力的作用點,線段所在的直線叫做力的作用線。定義: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公式:G=mg重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重心定義:一個物體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的一點。質(zhì)量均勻分布的物體,常稱均勻物體,中心的位置只跟物體的形狀有關(guān)。質(zhì)量分布不均勻的物體,中心的位置除了跟物體的形狀有關(guān),還跟物體內(nèi)質(zhì)量的分布有關(guān)。四種基本相互作用萬有引力強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電磁相互作用第二節(jié)彈力彈性形變和彈力形變定義:物體在力的作用下形狀或體積發(fā)生改變。彈性形變:物體在形變后能恢復原狀的形變。彈力定義:發(fā)生彈性形變的物體由于要恢復原狀,對與它接觸的物體產(chǎn)生的力的作用。彈性限度:物體受到外力作用,在內(nèi)部所產(chǎn)生的抵抗外力的相互作用力不超過某一極限值時,若外力作用停止,其形變可全部消失而恢復原狀,這個極限值稱為“彈性限度”。產(chǎn)生彈力的物體是發(fā)生彈性形變的物體。方向:垂直于接觸面,指向形變物體恢復原狀的方向。幾種彈力壓力和支持力拉力重力重力胡克定律彈力的大小跟形變的大小有關(guān)系,形變越大,彈力也越大,形變消失,彈力隨之消失。公式:F=kxk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單位是牛頓每米(N/m)。第三節(jié)摩擦力摩擦力:連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當它們發(fā)生相對運動或具有相對運動的趨勢時,在接觸面上所產(chǎn)生的阻礙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的力。滾動摩擦力: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上滾動時產(chǎn)生的摩擦。靜摩擦力定義:兩個物體之間只有相對運動趨勢,而沒有相對運動時產(chǎn)生的摩擦力。方向:沿著接觸面,跟物體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靜摩擦力的增大有個限度,最大值在數(shù)值上等于物體剛剛開始運動時的拉力。只要一個物體與另一物體間沒有產(chǎn)生相對于運動,靜摩擦力的大小就隨著前者所受的力的增大而增大,并與這個力保持大小;瑒幽Σ亮Χx:當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滑動的時候,所受到的另一個物體阻礙它滑動的力。方向:沿著接觸面,跟物體的相對運動方向的方向相反。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壓力成正比。公式:F=μFNμ動摩擦因數(shù),它的數(shù)值跟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的材料有關(guān)。第四節(jié)力的合成合力:一個力,如果它產(chǎn)生的效果與幾個力共同作用時產(chǎn)生效果相同,那么這個力就叫做幾個力的合力。分力:如果一個力作用于某一物體,對物體運動產(chǎn)生的效果相當于另外的幾個力同時作用于該物體時產(chǎn)生的效果,則這幾個力就是原先那個作用力的分力。力的合成定義:求幾個力的合力的過程。平行四邊形定則:兩個力合成時,以表示這兩個力的線段為鄰邊做平行四邊形,這兩個鄰邊之間的對角線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余弦定理:F=F1+F2+2F1F2cosθ共點力共點力一個物體受到幾個外力的作用,如果這幾個力有共同的作用點或者這幾個力的作用線交于一點,這幾個外力稱為共點力。既不作用在同一點上,延長線也不交于一點的一組力。222非共點力第五節(jié)力的分解力的分解定義:求一個力的分力的過程。矢量相加的法則三角形定則矢量把兩個矢量首尾相接從而求出合矢量的方法。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時遵從平行四邊形定則(或三角形定則)的物理量。只有大小沒有方向,求和時按照算術(shù)法則相加的物理量。標量

必修三物理知識點5

  1、物質(zhì)是由分子組成的。分子若看成球型,其直徑以10—10m來度量。

  2、一切物體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的運動。

  ①擴散:不同物質(zhì)在相互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xiàn)象。

 、跀U散現(xiàn)象說明:

  A分子之間有間隙。

  B分子在做不停的無規(guī)則的運動。

 、壅n本中的裝置下面放二氧化氮這樣做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氮擴散被誤認為是重力作用的結(jié)果。實驗現(xiàn)象:兩瓶氣體混合在一起顏色變得均勻,結(jié)論:氣體分子在不停地運動。

 、芄獭⒁、氣都可擴散,擴散速度與溫度有關(guān)。

  ⑤分子運動與物體運動要區(qū)分開:擴散、蒸發(fā)等是分子運動的結(jié)果,而飛揚的灰塵,液、氣體對流是物體運動的'結(jié)果。

  3、分子間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①當分子間的距離d=分子間平衡距離r,引力=斥力。

 、赿

  ③d>r時,引力>斥力,引力起主要作用。固體很難被拉斷,鋼筆寫字,膠水粘東西都是因為分子之間引力起主要作用。

 、墚攄>10r時,分子之間作用力十分微弱,可忽略不計。

  破鏡不能重圓的原因是:鏡塊間的距離遠大于分子之間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圍,鏡子不能因分子間作用力而結(jié)合在一起。

必修三物理知識點6

  ●向心力

 。1)向心力是改變物體運動方向,產(chǎn)生向心加速度的原因。

 。2)向心力的方向指向圓心,總與物體運動方向垂直,所以向心力只改變速度的方向。

 。3)根據(jù)牛頓運動定律,向心力與向心加速度的因果關(guān)系是,兩者方向恒一致:總是與速度垂直、沿半徑指向圓心。

 。4)對于勻速圓周運動,物體所受合外力全部作為向心力,故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所受合外力應(yīng)是:大小不變、方向始終與速度方向垂直。

  ●向心力公式

 。1)由公式a=2r與a=v2/r可知,在角速度一定的條件下,質(zhì)點的向心加速度與半徑成正比;在線速度一定的條件下,質(zhì)點的向心加速度與半徑成反比。

 。2)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所受合外力全部作為向心力,故物體所受合外力應(yīng)大小不變、方向始終與速度方向垂直;合外力只改變速度的方向,不改變速度的大小。根據(jù)公式,倘若物體所受合外力F大于在某圓軌道運動所需向心力,物體將速率不變地運動到半徑減小的新圓軌道里(在那里,物體的角速度將增大),使物體所受合外力恰等于該軌道上所需向心力,可見物體在此時會做靠近圓心的運動;反之,倘若物體所受合外力小于在某圓軌道運動所需向心力,向心力不足,物體運動的軌道半徑將增大,因而逐漸遠離圓心。如果合外力突然消失,物體將沿切線方向飛出,這就是離心運動。

  ●用向心力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根據(jù)公式求解圓周運動的動力學問題時應(yīng)做到四確定:

 。1)確定圓心與圓軌跡所在平面;

 。2)確定向心力來源;

 。3)以指向圓心方向為正,確定參與構(gòu)成向心力的各分力的正、負;

  (4)確定滿足牛頓定律的動力學方程。

  常見考點考法

  【例1】一個大輪通過皮帶拉著小輪轉(zhuǎn)動,皮帶和兩輪之間無相對滑動,大輪的半徑是小輪半徑的2倍,大輪上的一點S離轉(zhuǎn)動軸的距離是半徑的1/3。當大輪邊緣上的P點的向心加速度是0.12m/s2時,大輪上的S點和小輪邊緣上的Q點的向心加速度各為多大?

  解析:P點和S點在同一個轉(zhuǎn)動輪子上,其角速度相等,即P=S。由向心加速度公式a=r2可知:as/ap=rs/rp,as=rs/rp?ap=1/30.12m/s2=0.04m/s2。

  由于皮帶傳動時不打滑,Q點和P點都在由皮帶傳動的兩個輪子邊緣,這兩點的線速度的大小相等,即vQ=vP。由向心加速度公式a=v2/r可知:aQ/aP=rP/rQ,aQ=rP/rQaP=2/10.12m/s2=0.24 m/s2。

  點撥:解決這類問題的關(guān)鍵是抓住相同量,找出已知量、待求量和相同量之間的關(guān)系,即可求解。

  【問題討論】(1)在已知ap的情況下,為什么求解as時要用公式a=r2、求解aQ時,要用公式a=v2/r?

  (2)回憶一下初中電學中學過的導體的電阻消耗的電功率與電阻的關(guān)系式:P=I2R和P=U2/R,你能找出電學中的'電功率P與電阻R的關(guān)系及這里的向心加速度a與圓周半徑r的關(guān)系之間的相似之處嗎?

  【例2】一圓盤可繞一通過圓盤中心O且垂直于盤面的豎直軸轉(zhuǎn)動,在圓盤上放置一個木塊,當圓盤勻角速轉(zhuǎn)動時,木塊隨圓盤一起運動,那么[ ]

  A、木塊受到圓盤對它的摩擦力,方向背離圓盤中心

  B、木塊受到圓盤對它的摩擦力,方向指向圓盤中心

  C、因為木塊隨圓盤一起運動,所以木塊受到圓盤對它的摩擦力,方向與木塊的運動方向相同

  D、因為摩擦力總是阻礙物體的運動,所以木塊所受到圓盤對它的摩擦力的方向與木塊的運動方向相反

  解析:從靜摩擦力總是阻礙物體間的相對運動的趨勢來分析:由于圓盤轉(zhuǎn)動時,以轉(zhuǎn)動的圓盤為參照物,物體的運動趨勢是沿半徑向外,背離圓心的,所以盤面對木塊的靜摩擦力方向沿半徑指向圓心。

  從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必須受到一個向心力的角度來分析:木塊隨圓盤一起做勻速圓周運動,它必須受到沿半徑指向圓心的合力。由于木塊所受的重力和盤面的支持力都在豎直方向上,只有來自盤面的靜摩擦力提供指向圓心的向心力,因而盤面對木塊的靜摩擦力方向必沿半徑指向圓心。所以,正確選項為B。

  點撥:1、向心力是按效果命名的,它可以是重力、或彈力、或摩擦力,也可以是這些力的合力或分力所提供。

  2、靜摩擦力是由物體的受力情況和運動情況決定的。

  【問題討論】有的同學認為,做圓周運動的物體有沿切線方向飛出的趨勢,靜摩擦力的方向應(yīng)該與物體的運動趨勢方向相反。因而應(yīng)該選取的正確答案為D。你認為他的說法對嗎?為什么?

  【例3】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光滑小孔O;一根輕繩穿過小孔,一端連接質(zhì)量為m=1kg的小球A,另一端連接質(zhì)量為M=4kg的重物B。

  (1)當小球A沿半徑r=0.1m的圓周做勻速圓周運動,其角速度為=10rad/s時,物體B對地面的壓力為多大?

 。2)當A球的角速度為多大時,B物體處于將要離開、而尚未離開地面的臨界狀態(tài)?(g=10m/s2)

  點撥:小球A作勻速圓周運動,由繩子的拉力提供向心力,從而使B對地面的壓力減少。

  當B物體將要離開而尚未離開地面時,小球A所需的向心力恰好等于重物B的重力

  參考答案

  (1)30N

 。2)20rad/s

  【例4】小球A和B用細線連接,可以在光滑的水平桿上無摩擦地滑動,已知它們的`質(zhì)量之比m1∶m2=3∶1,當這一裝置繞著豎直軸做勻速轉(zhuǎn)動且A、B兩球與水平桿子達到相對靜止時,A、B兩球做勻速圓周運動的[ ]

  A、線速度大小相等

  B、角速度相等

  C、向心力的大小之比為F1∶F2=3∶1

  D、半徑之比為r1∶r2=1∶3

  點撥:當兩小球隨軸轉(zhuǎn)動達到穩(wěn)定狀態(tài)時,把它們聯(lián)系在一起的同一根細線為A、B兩小球提供的向心力大小相等;同軸轉(zhuǎn)動的角速度相等;兩小球的圓周軌道半徑之和為細線的長度;兩小球的線速度與各自的軌道半徑成正比。

  汽化和液化知識點

  1、汽化:物質(zhì)由液態(tài)變成氣態(tài)的過程。汽化有兩種方式:蒸發(fā)和沸騰

  2、蒸發(fā)是只在液體表面發(fā)生的一種緩慢的汽化現(xiàn)象。蒸發(fā)在任何溫度下都可以發(fā)生。

  3、影響蒸發(fā)的因素:液體的溫度、液體的表面積、液面的空氣流通速度。

  4、物理降溫:在需要降溫的物體表面,涂一些易揮發(fā)且無害的液體,通過液體蒸發(fā)吸熱來達到降溫的效果。

  5、沸騰:在一定溫度下,在液體表面和內(nèi)部同時發(fā)生的劇烈的汽化現(xiàn)象。

  6、液體沸騰的條件:溫度達到沸點,且能繼續(xù)從外界吸熱。

  7、沸騰的現(xiàn)象:從底部產(chǎn)生大量氣泡,上升,變大到液面破裂,放出氣泡中的水蒸氣。

  液體沸騰時的溫度叫沸點,液體的沸點與氣壓有關(guān),液面氣壓越小沸點越低,氣壓越大沸點越高。高原地區(qū)普通鍋里煮不熟雞蛋,就是因為氣壓低,沸點低造成的。

  高壓鍋是利用增大液面氣壓,提高液體沸點的原理制成的。

  8、液化:物質(zhì)由氣態(tài)變成液態(tài)的過程。

  9、液化的兩種方式:降低溫度和壓縮體積。

  10、所有氣體溫度降到足夠低時都可以液化。氣體液化放出熱量。

  11、常用的液化石油氣是在常溫條件下,用壓縮體積的辦法,使它液化儲存在鋼瓶里的。

  電能

  1、電功W:電流所做的功叫電功。電流作功過程就是電能轉(zhuǎn)化為其它形式的能。

  公式:W=UQW=UIt=U2t/R=I2RtW=Pt單位:W焦U伏特I安培t秒Q庫P瓦特

  2、電功率P:電流在單位時間內(nèi)所作的電功,表示電流作功的快慢。【電功率大的用電器電流作功快。】

  公式:P=W/tP=UI(P=U2/RP=I2R)單位:W焦U伏特I安培t秒Q庫P瓦特

  3、電能表(瓦時計):測量用電器消耗電能的儀表。1度電=1千瓦時=1000瓦×3600秒=3.6×106焦耳

必修三物理知識點7

  1、分子熱運動速率的統(tǒng)計分布規(guī)律

 。1)氣體分子間距較大,分子力可以忽略,因此分子間除碰撞外不受其他力的作用,故氣體能充滿它能達到的整個空間。

 。2)分子做無規(guī)則的運動,速率有大有小,且時而變化,大量分子的速率按“中間多,兩頭少”的規(guī)律分布。

 。3)溫度升高時,速率小的分子數(shù)減少,速率大的分子數(shù)增加,分子的平均速率將增大(并不是每個分子的速率都增大),但速率分布規(guī)律不變。

  2、氣體實驗定律

  8、理想氣體

  宏觀上:嚴格遵守三個實驗定律的氣體,實際氣體在常溫常壓下(壓強不太大、溫度不太低)實驗氣體可以看成理想氣體

  微觀上:理想氣體的分子間除碰撞外無其他作用力,分子本身沒有體積,即它所占據(jù)的空間認為都是可以被壓縮的空間。故一定質(zhì)量的理想氣體的內(nèi)能只與溫度有關(guān),與體積無關(guān)(即理想氣體的內(nèi)能只看所用分子動能,沒有分子勢能)

  應(yīng)用狀態(tài)方程或?qū)嶒灦山忸}的.一般步驟:

 。1)明確研究對象,即某一定質(zhì)量的理想氣體;

  (2)確定氣體在始末狀態(tài)的參量p1、V1、T1及p2、V2、T2;

 。3)由狀態(tài)方程或?qū)嶒灦闪惺角蠼猓?/p>

 。4)討論結(jié)果的合理性。

  9、氣體壓強的微觀解釋

  大量分子頻繁的撞擊器壁的結(jié)果

  影響氣體壓強的因素:

 、贇怏w的平均分子動能(宏觀上即:溫度)

  ②分子的密集程度即單位體積內(nèi)的分子數(shù)(宏觀上即:體積)

必修三物理知識點8

  分子動理論是在堅實的實驗基礎(chǔ)上建立起來的。我們通過單分子油膜實驗、隧道掃描顯微鏡觀察碳原子的分布等實驗,知道物質(zhì)是由很小的分子組成的,分子大小在10—10m數(shù)量級。我們又通過擴散現(xiàn)象和布朗運動等實驗知道了分子是永不停息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的。分子動理論還告訴我們分子之間有相互作用力。

  (1)演示實驗:

 、匍L玻璃管內(nèi),分別注入水和酒精,混合后總體積減小。

 、赨形管兩臂內(nèi)盛有一定量的水(不注滿水),將右管上端用橡皮塞堵住,左管繼續(xù)注入水,右管水面上的空氣被壓縮。

  上述實驗可以說明氣體、液體的內(nèi)部分子之間是有空隙的。鋼鐵這樣堅固的固體的分子之間也有空隙,有人用兩萬標準大氣壓的壓強壓縮鋼筒內(nèi)的油,發(fā)現(xiàn)油可以透過筒壁溢出。

  布朗運動和擴散現(xiàn)象不但說明分子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同時也說明分子間有空隙,否則分子便不能運動了。

 。2)一方面分子間有空隙,另一方面,固體、液體內(nèi)大量分子卻能聚集在一起形成固定的`形狀或固定的體積,這兩方面的事實,使我們推理得出分子之間一定存在著相互吸引力。

  分子之間還存在著斥力。

  固體和液體很難被壓縮,即使氣體壓縮到了一定程度后再壓縮也是很困難的;用力壓縮固體(或液體、氣體)時,物體內(nèi)會產(chǎn)生反抗壓縮的彈力。這些事實都是分子之間存在斥力的表現(xiàn)。

  運用反證法推理,如果分子之間只存在著引力,分子之間又存在著空隙,那么物體內(nèi)部分子都吸引到一起,造成所有物體都是很緊密的物質(zhì)。但事實并不是這樣的,說明必然還有斥力存在著。

必修三物理知識點9

  第三章相互作用

  第一節(jié)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一、重力基礎(chǔ)概念

  即:重力定義、圖示、符號、計算公式、重心等(詳見課本P5153)。

  二、重點摘要

  1、重力屬于性質(zhì)力中的場力,即物體并不互相接觸,跟距離有關(guān)系。

  2、重力方向:指向地心(豎直向下)。

  3、g重力加速度g單位:m/sm/s加速度。

  4、g隨高度的增加而增加,隨緯度的升高而升高。例:在南北極,g=10N/kg在赤道,g=9.8N/kg。

  第二節(jié)彈力

  一、彈力基礎(chǔ)概念

  1、彈力定義:當物體發(fā)生形變,使物體變回原來狀態(tài)的力叫做彈力。

  2、彈力的形變分為:彈性形變、彈塑性形變、塑性形變。

  3、彈力的大小:由外力決定。

  4、彈力的方向:點、面、曲面。

  5、彈力的作用點:接觸面上。

  注意:有彈力一定有接觸面,有接觸面不一定有彈力。

  6、更多基礎(chǔ)概念(詳見課本P5456)。

  二、重點摘要

  1、胡克定律:

  F=k△x(F彈力;k勁度系數(shù)(N/m);△x形變量)注意:胡克定律只能應(yīng)用在常值物體。

  2、彈力的受力分析:

  彈力與面接觸:畫出的力的方向與接觸點垂直;彈力與曲面接觸:畫出的力的方向指向圓心。

  3、特殊物體上的彈力:特殊物體彈力的方向力的`大小關(guān)系能否發(fā)生突變輕繩相當于沿輕繩方力的大小處處相否向的拉力。等彈性繩相當于沿彈性繩力的大小處處相否方向的拉力。等彈簧沿彈簧軸方向的力的大小處處相否壓力或拉力。等。桿任意方向。力的大小處處相能等。注:

  1、突變指力的大小發(fā)成突然改變。

  2、在做受力分析時,桿上的力在任意方向上,所以不可先畫出來。

  第三節(jié)摩擦力

  一、摩擦力基礎(chǔ)概念

  1、摩擦力分為靜摩擦力和動摩擦力。

  2、滑動摩擦屬于動摩擦力;滾動摩擦本質(zhì)是既屬于靜摩擦力又屬于動摩擦力。

  3、動摩擦力產(chǎn)生的前提:有彈力,有正壓力(正壓力:垂直于接觸面的彈力,符號Fn)。

  4、動摩擦力與接觸面的相對運動有關(guān),方向與其運動方向相反,作用點在接觸面上。

  5、動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表面粗糙程度和正壓力有關(guān),表面越粗糙,μ越大。(用Fn表示)公式即:f動=μFn。(μ是比例常數(shù),叫做動摩擦因數(shù))

  6、靜摩擦力產(chǎn)生的前提:有正壓力,有接觸面,有相對運動趨勢(使物體產(chǎn)生靜摩擦力的外力),方向與外力方向相反。

  7、在作受力分析時,不要先把靜摩擦力畫出來,應(yīng)先通過計算,若再沒有計算靜摩擦力前,各個力已經(jīng)平衡,則無摩擦力,若反之,則有摩擦力。8

  、其他(詳見課本P5760)。

  二、重點摘要

  1、判斷摩擦力的做題步驟:

  ①找到有彈力的接觸面,看一看是否存在相對運動。

 、谠倥袛嗍莿幽Σ亮是靜摩擦力。

 、圩詈笈袛,方向是否與相對運動方向相反。

  2、最大靜摩擦力:一個物體剛能被推動時,此時靜摩擦力最大,稱為靜最大摩擦力。

  此時,最大靜摩擦力與動摩擦力的關(guān)系是:f最大≥f動,一般最大靜摩擦力是動摩擦力的1.2倍。

  3、當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運動方向相同時,是動力;反之,則是阻力。第四節(jié)力的合成

  一、力的合成基礎(chǔ)概念

  1、合力定義:當一個物體受到幾個力的共同作用時,我們常常可以求出這樣一個力,這個力產(chǎn)生的效果跟原來的幾個力的共同效果相同,這個力就叫做那幾個力的合力。

  2、分力定義:原來的幾個力叫做分力。

  3、力的合成定義:求幾個力的合力的過程叫做力的合成。

  4、其他(詳見課本P6163)。

  二、重點摘要

  1、力的合成應(yīng)用條件:

 、僖粋物體只受到三個方向上的力,且這三個方向的力中,有2個方向的力互相垂直。

 、谶@3個力中必須有一個不變力(如重力)。

 、郾厝挥幸粋變化角。

 、芰Φ暮狭τ糜谇蟪瞿骋粋力的變化情況,并不能求得數(shù)值。

  2、力的合成原則:

  ①平行四邊形原則:讓力作成平行四邊形,合力就是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

 、谌切卧瓌t:將兩個分力平移,首尾相接,從出點到末點的連線就是合力,并且表示它的大小和方向。

  3、力的合成公式:

必修三物理知識點10

  一、能源的分類

 。1)可再生能源(舉例水能、風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陽能);

 。2)非可再生能源(舉例煤炭、石油、天然氣等礦物能源和核能)。

  二、資源開發(fā)條件

  1、資源狀況——煤炭資源豐富,開采條件好

  (1)儲量豐富

 。2)分布范圍廣,40%的土地下都有煤田分布

 。3)煤種齊全,十大煤種都有分布

 。4)煤質(zhì)優(yōu)良,低灰、低硫、低磷、發(fā)熱量高

  (5)開采條件好,多為中厚煤層,埋藏淺

  2、市場——廣闊

 。1)人口增加和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使我國對能源的需求進一步增加;

 。2)我國以煤為主的能源結(jié)構(gòu)在相當長的時期內(nèi)不會改變。

  3、交通條件——位置適中,交通比較便利

  北中南三條運煤鐵路分別是大秦線、神黃線、焦日線。

  三、能源基地建設(shè)

  1、擴大煤炭開采量

  2、提高晉煤外運能力,以鐵路為主,公路為輔

  3、加強煤炭的加工轉(zhuǎn)換:一是建設(shè)坑口電站,變輸煤為輸電;二是發(fā)展煉焦業(yè)。

  四、能源的綜合利用

  1、存在的問題——產(chǎn)業(yè)結(jié)構(gòu)單一、經(jīng)濟效益低下、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嚴重

  2、采取的.措施——結(jié)合鐵礦、鋁土礦等資源優(yōu)勢,圍繞能源建設(shè),構(gòu)建煤電鋁、煤鐵鋼、煤焦化三條產(chǎn)業(yè)鏈

  3、能源綜合利用的結(jié)果:

  (1)山西省產(chǎn)業(yè)結(jié)構(gòu)由以煤炭開采業(yè)為主的單一結(jié)構(gòu)轉(zhuǎn)變?yōu)橐阅茉、冶金、化工、建材為主的多元結(jié)構(gòu)。

 。2)原料工業(yè)逐步超過采掘工業(yè)而占到主體地位。

 。3)實現(xiàn)了產(chǎn)業(yè)結(jié)構(gòu)的升級。

  五、環(huán)境的保護與治理

  1、提高煤的利用技術(shù):推動以潔凈煤為代表的清潔能源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

  2、調(diào)整產(chǎn)業(yè)結(jié)構(gòu):以重化工業(yè)為主的產(chǎn)業(yè)結(jié)構(gòu)是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根源所在:

 。1)對原有重化工業(yè)進行調(diào)整,使產(chǎn)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發(fā)展;

 。2)大力發(fā)展農(nóng)業(yè)、輕紡工業(yè)、高技術(shù)產(chǎn)業(yè)和旅游業(yè)。

  3、“三廢”的治理:

 。1)廢渣:回收再利用

  (2)廢氣:消煙除塵,營造防風林帶

  (3)廢水:沉淀凈化

必修三物理知識點11

  一、重力

  1.產(chǎn)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

  2.大小:G=mg.

  3.方向:總是豎直向下.

  4.重心:因為物體各部分都受重力的作用,從效果上看,可以認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點,這一點叫做物體的重心.

  二、彈力

  1.定義:發(fā)生彈性形變的物體由于要恢復原狀,對與它接觸的物體產(chǎn)生力的作用.

  2.產(chǎn)生的條件

  (1)兩物體相互接觸;

  (2)發(fā)生彈性形變.

  3.方向:與物體形變方向相反.

  三、胡克定律

  1.內(nèi)容:彈簧發(fā)生彈性形變時,彈簧的彈力的大小F跟彈簧伸長(或縮短)的長度x成正比.

  2.表達式:F=kx.

  (1)k是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單位為N/m;k的大小由彈簧自身性質(zhì)決定.

  (2)x是彈簧長度的變化量,不是彈簧形變以后的長度.

  四、摩擦力

  1.產(chǎn)生:相互接觸且發(fā)生形變的粗糙物體間,有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時,在接觸面上所受的阻礙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的力.

  2.產(chǎn)生條件:接觸面粗糙;接觸面間有彈力;物體間有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

  3.大。夯瑒幽Σ亮f=μFN,靜摩擦力:0≤Ff≤Ffmax.

  4.方向:與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

  5.作用效果:阻礙物體間的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

  【重要考點歸納】

  考點一 彈力的分析與計算

  1.彈力有無的判斷方法

  (1)條件法:根據(jù)物體是否直接接觸并發(fā)生彈性形變來判斷是否存在彈力.此方法多用來判斷形變較明顯的情況.

  (2)假設(shè)法:對形變不明顯的情況,可假設(shè)兩個物體間彈力不存在,看物體能否保持原有的狀態(tài),若運動狀態(tài)不變,則此處不存在彈力;若運動狀態(tài)改變,則此處一定有彈力.

  (3)狀態(tài)法:根據(jù)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利用牛頓第二定律或共點力平衡條件判斷彈力是否存在.

  2.彈力方向的判斷方法

  (1)根據(jù)物體所受彈力方向與施力物體形變的方向相反判斷.

  (2)根據(jù)共點力的平衡條件或牛頓第二定律確定彈力的方向.

  3.計算彈力大小的三種方法

  (1)根據(jù)胡克定律進行求解.

  (2)根據(jù)力的平衡條件進行求解.

  (3)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進行求解.

  考點二 摩擦力的分析與計算

  1.靜摩擦力的有無和方向的判斷方法

  (1)假設(shè)法:利用假設(shè)法判斷的思維程序如下:

  (2)狀態(tài)法:先判明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即加速度的方向),再利用牛頓第二定律(F=ma)確定合力,然后通過受力分析確定靜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

  (3)牛頓第三定律法:先確定受力較少的物體受到的靜摩擦力的方向,再根據(jù)“力的相互性”確定另一物體受到的靜摩擦力方向.

  2.靜摩擦力大小的計算

  (1)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靜止或勻速運動),利用力的平衡條件來判斷其大小.

  (2)物體有加速度時,若只有靜摩擦力,則Ff=ma.若除靜摩擦力外,物體還受其他力,則F合=ma,先求合力再求靜摩擦力.

  3.滑動摩擦力的計算

  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用公式Ff=μFN來計算,應(yīng)用此公式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μ為動摩擦因數(shù),其大小與接觸面的材料、表面的粗糙程度有關(guān);FN為兩接觸面間的.正壓力,其大小不一定等于物體的重力.

  (2)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的運動速度和接觸面的大小均無關(guān).

  方法技巧:

  (1)在分析兩個或兩個以上物體間的相互作用時,一般采用整體法與隔離法進行分析.

  (2)受靜摩擦力作用的物體不一定是靜止的,受滑動摩擦力作用的物體不一定是運動的

  (3)摩擦力阻礙的是物體間的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但摩擦力不一定阻礙物體的運動,即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

必修三物理知識點12

  究形變與彈力的關(guān)系

  認識形變

  1.物體形狀回體積發(fā)生變化簡稱形變。

  2.分類:按形式分:壓縮形變、拉伸形變、彎曲形變、扭曲形變。

  按效果分:彈性形變、塑性形變

  3.彈力有無的判斷:

  1)定義法(產(chǎn)生條件)

  2)搬移法:假設(shè)其中某一個彈力不存在,然后分析其狀態(tài)是否有變化。

  3)假設(shè)法:假設(shè)其中某一個彈力存在,然后分析其狀態(tài)是否有變化。

  彈性與彈性限度

  1.物體具有恢復原狀的性質(zhì)稱為彈性。

  2.撤去外力后,物體能完全恢復原狀的形變,稱為彈性形變。

  3.如果外力過大,撤去外力后,物體的形狀不能完全恢復,這種現(xiàn)象為超過了物體的彈性限度,發(fā)生了塑性形變。

  探究彈力

  1.產(chǎn)生形變的物體由于要恢復原狀,會對與它接觸的物體產(chǎn)生力的作用,這種力稱為彈力。

  2.彈力方向垂直于兩物體的接觸面,與引起形變的外力方向相反,與恢復方向相同。

  繩子彈力沿繩的收縮方向;鉸鏈彈力沿桿方向;硬桿彈力可不沿桿方向。

  彈力的作用線總是通過兩物體的接觸點并沿其接觸點公共切面的垂直方向。

  3.在彈性限度內(nèi),彈簧彈力F的大小與彈簧的伸長或縮短量x成正比,即胡克定律。

  F=kx

  4.上式的k稱為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倔強系數(shù)),反映了彈簧發(fā)生形變的難易程度。

  5.彈簧的串、并聯(lián):串聯(lián):1/k=1/k1+1/k2并聯(lián):k=k1+k2

  速度變化的快慢加速度

  1.物體的加速度等于物體速度變化(vt—v0)與完成這一變化所用時間的比值

  a=(vt—v0)/t

  2.a不由△v、t決定,而是由F、m決定。

  3.變化量=末態(tài)量值—初態(tài)量值……表示變化的大小或多少

  4.變化率=變化量/時間……表示變化快慢

  5.如果物體沿直線運動且其速度均勻變化,該物體的運動就是勻變速直線運動(加速度不隨時間改變)。

  6.速度是狀態(tài)量,加速度是性質(zhì)量,速度改變量(速度改變大小程度)是過程量。

  高一必修三物理知識點筆記

  時間與時刻

  1.鐘表指示的一個讀數(shù)對應(yīng)著某一個瞬間,就是時刻,時刻在時間軸上對應(yīng)某一點。兩個時刻之間的間隔稱為時間,時間在時間軸上對應(yīng)一段。

  △t=t2—t1

  2.時間和時刻的單位都是秒,符號為s,常見單位還有min,h。

  3.通常以問題中的初始時刻為零點。

  路程和位移

  1.路程表示物體運動軌跡的長度,但不能完全確定物體位置的變化,是標量。

  2.從物體運動的起點指向運動的重點的有向線段稱為位移,是矢量。

  3.物理學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稱為標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稱為矢量。

  4.只有在質(zhì)點做單向直線運動是,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兩者運算法則不同。

  動力學的兩類基本問題:

  (1)已知物體的受力情況,確定物體的運動情況.基本解題思路是:

 、俑鶕(jù)受力情況,利用牛頓第二定律求出物體的加速度.

 、诟鶕(jù)題意,選擇恰當?shù)倪\動學公式求解相關(guān)的速度、位移等.

  (2)已知物體的運動情況,推斷或求出物體所受的未知力;窘忸}思路是:

  ①根據(jù)運動情況,利用運動學公式求出物體的加速度.

  ②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確定物體所受的合外力,從而求出未知力.

  (3)注意點:

  ①運用牛頓定律解決這類問題的關(guān)鍵是對物體進行受力情況分析和運動情況分析,要善于畫出物體受力圖和運動草圖.不論是哪類問題,都應(yīng)抓住力與運動的關(guān)系是通過加速度這座橋梁聯(lián)系起來的這一關(guān)鍵.

 、趯ξ矬w在運動過程中受力情況發(fā)生變化,要分段進行分析,每一段根據(jù)其初速度和合外力來確定其運動情況;某一個力變化后,有時會影響其他力,如彈力變化后,滑動摩擦力也隨之變化.

  物理考試答題技巧分別有哪些

  第一、要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

  物理與生活聯(lián)系非常密切,很多知識是生活中常見的,大部分中考物理題考得很實用,是同學們熟悉的。所以做題時不要有不必要的擔心,應(yīng)該保持沉著冷靜自信,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是成功的一半。

  第二、先易后難,合理安排時間。

  做題時要先做會做的、有把握得分的題,遇到少數(shù)難題,如果兩三分鐘內(nèi)還沒有較好思路,就要先做其他容易題,等到最后再回過頭來攻堅。在一兩個題上消耗大量時間導致會做的題拿不到分數(shù)是最愚蠢的做法?偟脑瓌t是“穩(wěn)中求快,準確第一”。

  第三、縝密審題、緊扣題意。(審題慢、準;計算要快、穩(wěn))

  在物理做題過程中,審題的重要性是第一位的,審題要細致認真,快速抓住關(guān)鍵字眼,準確找到顯性條件,充分挖掘蘊含條件,只有在審題的過程中“慢”下來,做題的過程中才能“快”。所以這里“慢”就是“快”,“快”反而因為出錯導致“慢”。同學們都有這樣的經(jīng)驗,有不少題不是不會,而是因為看錯題、主觀歪曲題意而出錯,然后輕易的歸結(jié)為“粗心、馬虎”,其實,仔細審題是一種良好的習慣和能力體現(xiàn),也是一個人綜合素質(zhì)的細微體現(xiàn)。而能力和習慣不是一天兩天能養(yǎng)成的,所以在平時就應(yīng)該養(yǎng)成良好的審題習慣。在關(guān)鍵時刻注意提醒自己,記。鹤鲱}過程中思路一旦遇到阻礙、或者疑問就應(yīng)該回過頭來重新審查題意!

  第五、思路受阻時注意理論聯(lián)系實際。

  初中物理的最大特點是與生活聯(lián)系非常緊密,當做題時看到理論問題想不出答案時,應(yīng)該多想想生活現(xiàn)象;當做題中看到生活現(xiàn)象問題時,應(yīng)該立刻想到物理定理定律或者公式。如此物理好多難題迎刃而解。

  第六、重視檢查,有漏必補,有錯必糾確保準確率。

  最后做完題,對于心存疑慮的'問題,換種思路重新快速解答一遍,當然如果沒有充分證據(jù)的情況下就要“相信第一感覺”。 要檢查有無漏題,有無筆誤,是否切題,力爭解答的內(nèi)容乃至標點、符號、文字、圖表都準確無誤(如U與v,P與p,W與w等等不要寫錯)。特別注意檢查以下幾點:

  一是單位,檢查單位換算是否正確,是否忘記書寫或者寫錯;

  二是公式,是否寫錯,結(jié)合公式的成立條件思考一下是否引用出錯,三是結(jié)果,重算一下看是否計算出錯,思考一下生活看是否符合常理和生活實際。

  總之,在物理中考過程中要始終保持堅定的信心,要一心一意放在解題上,解題要力求“穩(wěn)、準、狠”,發(fā)揮出最佳水平,做到考后無悔。既要有“我難他更難,新題當作陳題解”的靈活性;也要有“我易他也易。但我更仔細,陳題當作新題解”的警惕性。在有實力的基礎(chǔ)上采取得當?shù)牟呗院头椒ū啬苋〉美硐氲某煽儭?/p>

  學好物理的“四字訣”是什么

  1.“恒”,高中物理知識一環(huán)緊扣一環(huán),整體性很強,前后都有聯(lián)系,任何一章出問題都會影響到整體,所以在學習過程中一定要持之以恒,堅持不懈。

  2.“勤”,高中物理中有著豐富的物理現(xiàn)象、物理概念和物理模型,了解這些現(xiàn)象,掌握這些物理模型,和物理概念,需要勤思多練不斷積累。

  3.“鉆”,高中物理有些內(nèi)容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深入鉆研細心領(lǐng)會是不可缺少的,對學習中有疑問的地方一定要想辦法弄個水落石出。

  4.“活”,物理學得好壞關(guān)鍵在于是否能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這需要多思、多想、多總結(jié)。

  物理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上課專心聽講

  上課要認真聽講,不要以為老師講得簡單而放棄聽講,如果真出現(xiàn)這種情況可以當成是復習、鞏固。盡量與老師保持一致、同步,不同看法下課后再找老師討論。做好筆記為輔,好的解題方法,好的例題,聽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記下來。課后還要整理筆記,一方面是為了“消化好”,另一方面還要對筆記作好補充。

  自覺獨立復習

  要獨立地(指不依賴他人),保質(zhì)保量地做一些題。題目要有一定的數(shù)量,更要有一定的質(zhì)量,就是說要有一定的難度。此外學習資料要保存好,作好分類工作,還要作好記號。學習資料的分類包括練習題、試卷、實驗報告等等。要想對于物理的過程中,要清楚的,不管是理論,還是實踐,我們都要先把圖畫出來,還有在學習的時候,我們都要專心的聽講,在上課的時候不走神,還有不要自以為是,要不斷的學習,向老師和同學問一下,還有這樣的話我們要多練習,這樣的話就能好好的把物理學下去,在學習的時候多練習。

  重視知識應(yīng)用

  家里突然停電了,你還會像小時候那么害怕嗎?八成是保險絲燒掉了,快去看看。百米賽跑時,為何要求計時員看到槍冒煙開始計時,而不是聽到槍聲計時?你學了光速比聲速大很多,計算一下,就明白了。為什么汽車剎車后還要行駛一段距離?在雨雪天氣路滑時,如何減小交通事故的發(fā)生?這與慣性、摩擦有關(guān)。如何判斷戒指是否純金?測量質(zhì)量與體積,計算密度,查密度表對比吧!隨著物理學習的深入,你會豁然明朗,生活到處是物理謎語,等待你去解開。

  答題有技巧

  在考試的時候,先揀會做的做,這樣你就有一部分分穩(wěn)穩(wěn)的握在手里了,你的心態(tài)也會不一樣了心理就有底了。拿到物理知識卷子先用三分鐘時間大概掃一下,整套卷子的難度分布大概確認一下答題策略,先做會做的,在做可能會作的,最后作不會做的,不會做的盡量寫。

必修三物理知識點13

  相互作用

  一、 三種常見的力

  1、 重力:由于地球?qū)ξ矬w的吸引而產(chǎn)生的。大。篏=mg,方向:豎直向下, 作用點:重心(重力的等效作用點)

  2、彈力

  (1)、形變、彈性形變、定義等。

  (2)、產(chǎn)生條件:接觸 彈性形變 方向:彈性形變恢復的方向

  (3)、拉力、支持力、壓力。(按照力的作用效果來命名的)

  (4)、彈簧的彈力的大小和方向,胡克定律F=kx

  (5)、可用假設(shè)法來判斷是否存在彈力。

  3、摩擦力

  (1)、靜摩擦力: ①、產(chǎn)生條件:粗糙接觸面 接觸面間彈力 相對運動趨勢 ②、方向判斷:與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

 、邸⒋笮。 要用“力的平衡”或“牛頓運動定律”來解。

  (2)滑動摩擦力:①、產(chǎn)生條件:粗糙接觸面 接觸面間彈力 相對運動

  ②、方向判斷:與相對運動方向相反

  ③、大小:f=u 。也可用“力的平衡”或“牛頓運動定律”來解。

  (3)、可用假設(shè)法來判斷是否存在摩擦力。

  二、力的合成

  1、定義;由分力求合力的過程。

  2、合成法則:平行四邊形定則或三角形定則。

  3、求合力的方法

  ①、作圖法(用刻度尺和量角器) ②、計算法(通常是利用直角三角形)

  2、 合力與分力的大小關(guān)系

  三、力的分解

  1、 分解法則:平行四邊形定則或三角形定則、

  2、 分解原則:按照實際作用效果分解(即已知兩分力的方向)

  3、 把一個已知力分解為兩個分力

 、佟 已知兩個分力的方向,求兩個分力的大小。(解是唯一的)

 、、 已知一個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另一個分力的大小和方向,(解是唯一的) (注意:通過作平行四邊形或三角形判斷)

  4、 合力和分力是“等效替代”的關(guān)系。

  三、 實驗: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或“驗證平行四邊形定則”)

  如何提高物理成績

  1.首先是高中最常見的,又最百變的傳送帶問題。最為一名過來人,這類題目無非就是考能否保持靜止,停在哪個位置,位移多少,路程多少?或者有時會跟追擊問題聯(lián)系起來,兩個運動相反的物體,能否在傳送帶上相遇?對于這類問題,最重要的就是分析運動過程。不要被大批大批的文字題目嚇到了。不要心急,慢慢來,不要弄錯了摩擦系數(shù),摩擦力。

  2.再就是勻加速運動或是自由落體運動的相關(guān)問題。首先不要被題目坑了,尤其是大題,沒說重力加速度是10就不要自己為是,有時候還會告訴你是9.8,所以要注意小細節(jié),否則一分沒有。這類題目一般都有幾個不同的加速度。所以還是要分析過程。最好能列個草表,把每個階段的運動性質(zhì),加速度,初速度,末速度列出來,這樣方便分析。

  3.對于學習選修3-5的同學而言,還有一個選修的大題,一般是動量動能守恒,一般的題目背景就是射子彈,撞擊,扔貨物等等。記住基本的動量守恒公式是非常重要的。以及動量動能守恒式的聯(lián)立的兩個解的公式(老師應(yīng)該都會補充的)。記住動量守恒、動能守恒的分別適用條件。不過一般出的題目都是動能守恒的',至于動量守不守恒就要靠自己判斷的。

  4.再次就是圓周運動,這類知識點選擇題,實驗題,計算題都會考到,我個人認為這類題比較簡單,因為只有那么幾個公式。背下了就好了。

  5.對于天體運動的問題,考點還是比較多變的。有許多條條框框,比如,什么時候可以用萬有引力定律,什么時候不考慮萬有引力之類的。?键c就是衛(wèi)星發(fā)射,變軌,人造衛(wèi)星等問題。這些就需要記住三個宇宙速度以及適用條件。開普勒第三定律也是很重要的。

  氣體的性質(zhì)知識點

  1.氣體的狀態(tài)參量:

  溫度:宏觀上,物體的冷熱程度;微觀上,物體內(nèi)部分子無規(guī)則運動的劇烈程度的標志

  熱力學溫度與攝氏溫度關(guān)系:T=t+273 {T:熱力學溫度(K),t:攝氏溫度(℃)}

  體積V:氣體分子所能占據(jù)的空間,單位換算:1m3=103L=106mL

  壓強p:單位面積上,大量氣體分子頻繁撞擊器壁而產(chǎn)生持續(xù)、均勻的壓力,標準大氣壓:

  1atm=1.013×105Pa=76cmHg(1Pa=1N/m2)

  2.氣體分子運動的特點:分子間空隙大;除了碰撞的瞬間外,相互作用力微弱;分子運動速率很大

  3.理想氣體的狀態(tài)方程:p1V1/T1=p2V2/T2 {PV/T=恒量,T為熱力學溫度(K)}

  注:(1)理想氣體的內(nèi)能與理想氣體的體積無關(guān),與溫度和物質(zhì)的量有關(guān);

  (2)公式3成立條件均為一定質(zhì)量的理想氣體,使用公式時要注意溫度的單位,t為攝氏溫度(℃),而T為熱力學溫度(K)。

必修三物理知識點14

  基本要求:

  1、知道靜摩擦力的產(chǎn)生條件,會判斷靜摩擦力的方向、

  2、通過實驗探究靜摩擦力的大小,掌握靜摩擦力的值及變化范圍、

  3、知道滑動摩擦力的產(chǎn)生條件,會判斷滑動摩擦力的方向、

  4、會運用公式F=μFN計算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5、知道動摩擦因數(shù)無單位,了解動摩擦因數(shù)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

  6、能用二力平衡條件判斷靜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1、摩擦力方向的判斷

  (1)滑動摩擦力方向的判斷方法

  滑動摩擦力的方向總跟接觸面相切,并且跟物體的相對運動方向相反、不難看出,判斷滑動摩擦力方向的關(guān)鍵是判斷“相對運動的方向”、要做到這一點不是很難,因為物體的運動是比較直觀的,但千萬不要認為“相對運動的方向”是物體相對于地面的運動方向,這是初學者容易犯的一個錯誤、所謂的“相對運動的方向”是指“受力物體”相對于“施力物體”的運動方向、例如,你在運動的汽車上推動箱子時,箱子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的方向與箱子相對于汽車的運動方向相反、

 。2)靜摩擦力方向的判斷方法

  靜摩擦力的方向總跟接觸面相切,并且跟物體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當然這里的關(guān)鍵也是判斷“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而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又難以判斷,這就使靜摩擦力方向的判定成為一個難點、同學們可以采用下列方法判斷靜摩擦力的方向:

  ①用假設(shè)法判斷靜摩擦力的方向,我們可以假設(shè)接觸面是光滑的,判斷物體將向哪滑動,從而確定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進而判斷出靜摩擦力的方向、②根據(jù)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判斷靜摩擦力的方向

  2、摩擦力大小的確定

 。1)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滑動摩擦力的大小遵循關(guān)系式F=μFN,式中的FN是兩個物體表面間的壓力,稱為正壓力(垂直于接觸面的力),性質(zhì)上屬于彈力,它不是物體的重力,許多情況下需結(jié)合物體的平衡條件加以確定;

  式中的μ為動摩擦因數(shù),它的數(shù)值跟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的材料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guān),與兩物體間的正壓力及是否發(fā)生相對滑動無關(guān),μ沒有單位、

  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間接觸面積的大小無關(guān),與物體的運動性質(zhì)無關(guān),與相對運動的速度大小無關(guān),只要出現(xiàn)相對滑動,滑動摩擦力恒為F=μFN、

  (2)靜摩擦力的大小靜摩擦力的大小隨推力的增大而增大,所以靜摩擦力的大小由外部因素決定,一般應(yīng)根據(jù)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來確定其大小、目前可根據(jù)初中二力平衡知識求解靜摩擦力、當人的水平推力增大到某一值時,物體就要滑動,此時靜摩擦力達到值,我們把它叫做靜摩擦力(Fm)、故靜摩擦力的取值范圍是0

  3、正確理解摩擦力產(chǎn)生的條件及效果

  (1)兩物體間產(chǎn)生摩擦力必須同時滿足以下三個條件:

 、賰蓚物體的接觸面粗糙;

 、趦晌矬w間存在彈力;

 、蹆晌矬w有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

  因此,若兩物體間有彈力產(chǎn)生,不一定產(chǎn)生摩擦力,但若兩個物體間有摩擦力產(chǎn)生必有彈力產(chǎn)生、

 。2)靜摩擦力中的“靜”指的是相對靜止,滑動摩擦力中的“滑動”指的也是相對滑動,其中應(yīng)以摩擦力的施力物體為參考系、靜摩擦力產(chǎn)生在相對靜止(有相對運動趨勢)的兩物體間,但這兩個物體不一定靜止,它們可能一起運動,所以,受靜摩擦力作用的物體不一定靜止、滑動摩擦力產(chǎn)生在相對滑動的兩物體之間,但受到滑動摩擦力作用的物體可能是靜止的

 。3)在兩種摩擦力的定義中都出現(xiàn)了“阻礙”一詞,所以有些同學就認為,摩擦力總是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反,總是阻礙物體的運動、其實不然,摩擦力的方向只是與相對施力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反,阻礙的只是物體相對于施力物體的運動,對于物體的實際運動(通常以地面作為參考系),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動力、例如:人跑步時地面給人的摩擦力就是動力;傳送帶上的物體隨傳送帶一起向上運動時,摩擦力也是動力、

  壓強知識

  1、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1 g/ cm3

  2、 1m3水的質(zhì)量是1t,1cm3水的質(zhì)量是1g。

  3、利用天平測量質(zhì)量時應(yīng)"左物右碼"。

  4、同種物質(zhì)的密度還和狀態(tài)有關(guān)(水和冰同種物質(zhì),狀態(tài)不同,密度不同)。

  5、增大壓強的方法:

 、僭龃髩毫

 、跍p小受力面積

  6、液體的密度越大,深度越深液體內(nèi)部壓強越大。

  7、連通器兩側(cè)液面相平的條件:

  ①同一液體

 、谝后w靜止

  8、利用連通器原理:(船閘、茶壺、回水管、水位計、自動飲水器、過水涵洞等)。

  9、大氣壓現(xiàn)象:(用吸管吸汽水、覆杯試驗、鋼筆吸水、抽水機等)。

  10、馬德保半球試驗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托里拆利試驗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值。

  11、浮力產(chǎn)生的原因:液體對物體向上和向下壓力的合力。

  12、物體在液體中的三種狀態(tài):漂浮、懸浮、沉底。

  13、物體在漂浮和懸浮狀態(tài)下:浮力=重力

  14、物體在懸浮和沉底狀態(tài)下:V排= V物

  15、阿基米德原理F浮= G排也適用于氣體(浮力的計算公式:F浮= ρ氣gV排也適用于氣體)

  電動勢的方向知識點

  電動勢的方向可以通過楞次定律來判定。高中物理楞次定律指出:感應(yīng)電流的磁場要阻礙原磁通的變化。對于動生電動勢,同學們也可用右手定則判斷感應(yīng)電流的方向,也就找出了感應(yīng)電動勢的方向。需要注意的是,楞次定律的應(yīng)用更廣,其核心在”阻礙”二字上。

 。1)E=n_ΔΦ/Δt(普適公式){法拉第電磁感應(yīng)定律,E:感應(yīng)電動勢(V),n:感應(yīng)線圈匝數(shù),ΔΦ,Δt磁通量的變化率}

  (2)E=BLVsinA(切割磁感線運動)E=BLV中的v和L不可以和磁感線平行,但可以不和磁感線垂直,其中sinA為v或L與磁感線的夾角。{L:有效長度(m)}

 。3)Em=nBSω(交流發(fā)電機最大的感應(yīng)電動勢){Em:感應(yīng)電動勢峰值}

  (4)E=B(L2)ω/2(導體一端固定以ω旋轉(zhuǎn)切割)其中ω:角速度(rad/s),V:速度(m/s)

  電磁感應(yīng)現(xiàn)象是電磁學中最重大的發(fā)現(xiàn)之一,它顯示了電、磁現(xiàn)象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和轉(zhuǎn)化,對其本質(zhì)的深入研究所揭示的電、磁場之間的聯(lián)系,對麥克斯韋電磁場理論的建立具有重大意義。電磁感應(yīng)現(xiàn)象在電工技術(shù)、電技術(shù)以及電磁測量等方面都有廣泛的應(yīng)用。

必修三物理知識點15

  一、能量量子化

  1、量子理論的建立:1900年德國物理學家普朗克提出振動著的帶電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個最小能量值ε的整數(shù)倍,這個不可再分的能量值ε叫做能量子

  ε=hν

  h為普朗克常數(shù)(6.63×10-34J.S)

  2、黑體:如果某種物體能夠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種波長電磁波而不發(fā)生反射,這種物體就是絕對黑體,簡稱黑體。

  3、黑體輻射:黑體輻射的規(guī)律為:溫度越高各種波長的輻射強度都增加,同時,輻射強度的極大值向波長較短的方向移動。(普朗克的能量子理論很好的解釋了這一現(xiàn)象)

  二、科學的.轉(zhuǎn)折光的粒子性

  1、光電效應(yīng)(表明光子具有能量)

  (1)光的電磁說使光的波動理論發(fā)展到相當完美的地步,但是它并不能解釋光電效應(yīng)的現(xiàn)象。在光(包括不可見光)的照射下從物體發(fā)射出電子的現(xiàn)象叫做光電效應(yīng),發(fā)射出來的電子叫光電子。(實驗圖在課本)

  (2)光電效應(yīng)的研究結(jié)果:

  新教材:

  ①存在飽和電流,這表明入射光越強,單位時間內(nèi)發(fā)射的光電子數(shù)越多;

 、诖嬖诙糁闺妷;

 、劢刂诡l率:光電子的能量與入射光的頻率有關(guān),而與入射光的強弱無關(guān),當入射光的頻率低于截止頻率時不能發(fā)生光電效應(yīng);

 、苄(yīng)具有瞬時性:光電子的發(fā)射幾乎是瞬時的,一般不超過10-9s。

  老教材:

  ①任何一種金屬,都有一個極限頻率,入射光的頻率必須大于這個極限頻率,才能產(chǎn)生光電效應(yīng);低于這個頻率的光不能產(chǎn)生光電效應(yīng);

  ②光電子的初動能與入射光的強度無關(guān),只隨著入射光頻率的增大而增大;

 、廴肷涔庹盏浇饘偕蠒r,光電子的發(fā)射幾乎是瞬時的,一般不超過10-9s;

 、墚斎肷涔獾念l率大于極限頻率時,光電流的強度與入射光的強度成正比。

  (3)光電管的玻璃泡的內(nèi)半壁涂有堿金屬作為陰極K(與電源負極相連),是因為堿金屬有較小的逸出功。

  2、光子說:

  光本身就是由一個個不可分割的能量子組成的,頻率為ν的光的能量子為hν。這些能量子被成為光子。

  3、光電效應(yīng)方程:

  EK=h-WO

  (掌握Ek/Uc—ν圖象的物理意義)同時,h截止=WO(Ek是光電子的初動能;W是逸出功,即從金屬表面直接飛出的光電子克服正電荷引力所做的功。)

【必修三物理知識點】相關(guān)文章:

必修三物理知識點12-27

必修三物理知識點12-11

必修三物理知識點11-07

物理必修三必備知識點01-22

必修三物理知識點大全02-18

物理必修三知識點匯總10-24

必修三物理知識點13篇12-27

必修三物理知識點(13篇)12-28

物理必修三知識點8篇05-22

物理必修三知識點(8篇)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