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給予樹》課堂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huán)節(jié)。那要怎么寫好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語文《給予樹》課堂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語文《給予樹》課堂教學設計 篇1
一、教學實錄
(一)揭題導入,檢查預習
師:請同學們抬起頭,先看老師寫課題。(板書:給予樹。)誰會讀?(生讀課題。)真不簡單,不僅讀準了多音字“給”,也讀準了生字“予”。(分別給“給”和“予”注音)誰再來讀。(生再讀課題。)
師:課前大家已經(jīng)預習了這一課,生字你們一定會讀了,打開書找到認字表,同位之間互相檢查,有讀不準的就提個醒。(生生互查。)我來考考你們。(分別出示生詞。生讀,師相機正音。)
師:“援”還可以怎么組詞?
生:支援、援助、救援、聲援……
師:大家平時要注意積累。課文中還提到了援助中心,(出示“援助中心”)你了解“援助中心”嗎?
生:是專門幫助有困難的人的慈善機構(gòu)。
師:查找了資料,預習得多充分呀。
生:圣誕節(jié)的時候,援助中心在商場里設置給予樹,掛上一些人的心愿,希望大家?guī)退麄儗崿F(xiàn)愿望。
師:這位同學說到的這棵掛著愿望卡片的樹就是給予樹。(師板畫并貼心愿卡。)
師:再來看最后這個詞。(出示“棒棒糖”。生讀。)看這個“糖”字怎么才能寫好?誰當小老師提醒大家。
生:左窄右寬。
生:“米”變成偏旁時捺就得變成點。
師:(板書“米”字旁),再看右邊,橫真不少,也有規(guī)律,橫多距離要相等。(板書“唐”。)大家拿出筆來試著寫一寫,要注意寫字姿勢。(生練寫“糖”字。)
師:我發(fā)現(xiàn)同學們學得就是快,一下子就掌握了規(guī)律,字寫得不僅正確而且美觀。
(二)整體感知,自讀質(zhì)疑
師:生字大家掌握得不錯,誰愿意讀課文?讀的同學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聽的同學首先聽聽他們讀得對不對,然后找一找,故事里都寫到了誰?誰給你的印象最深?(生分別讀課文。)
師:他們讀正確了嗎?(生糾正。)
師:聽得真仔細。熟能生巧,多讀幾遍就能讀好。那誰來說說文章都講到了誰?
生:媽媽、金吉婭、小女孩、兄弟姐妹。
師:誰給你的印象最深?(生:金吉婭。師板書“金吉婭”。)
師:她做了什么事給你們留下了這么深的印象?生:金吉婭給陌生小女孩買了洋娃娃,給自己的家人買了棒棒糖。(師相機貼圖。)
師:(指板書)大家看,在圣誕節(jié)前夕,金吉婭送給自己家人棒棒糖,卻送給陌生小女孩一個洋娃娃,同學們,對金吉婭的做法,你有什么疑問嗎?
生:金吉婭為什么只給家人買了棒棒糖,卻要給小女孩買洋娃娃呢?
(三)精讀品賞,解疑悟情
師:對啊,金吉婭為什么要這樣做呢?讓我們走進課文,走近金吉婭的內(nèi)心世界。先來看看買了禮物走在回家路上的金吉婭吧,誰來讀讀第三自然段,(出示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學畫出描寫金吉婭的句子。(生讀第三自然段。)
師:你畫的描寫金吉婭的句子是什么?
生:只有八歲的小女兒金吉婭沉默不語。(課件將此句顏色變深。)
師:金吉婭現(xiàn)在什么樣啊?
生:沉默不語。(課件顏色變紅。)
師:知道什么是沉默不語嗎?(生作沉默狀。)對,就是這樣,一句話也不說。文中的金吉婭沉默不語,就是什么也不說,什么也不想,我理解的對吧?
生:不對,是什么也沒說,可并不是什么也沒想。
師:沉默不語的金吉婭究竟在想些什么呢?自由讀1-3自然段,想一想。(生自讀。)
生:媽媽讓我們每人至少買四份像樣的禮物,可我只買了棒棒糖,多不好意思。
師:這位同學真會讀書,他聯(lián)系了文中具體的句子,體會到了金吉婭沒有給家人買到像樣的禮物,心里很難過。金吉婭的心里還會想什么?
生:媽媽好不容易攢了錢,我給小女孩買了禮物,怕媽媽生氣。
師:是的,她的心里始終想著媽媽,很在乎媽媽的感受。
生:我應該向大家送上最誠摯的祝福,可我只買了棒棒糖,怎么面對大家呢?
師:這是對家人,對媽媽的愧疚呀。多么體貼的孩子。透過沉默不語我們體會到了金吉婭的內(nèi)心,帶著自己的體會,誰再來讀讀這句話?(生讀。)
師:如果和哥哥、姐姐興高采烈的樣子對比著讀,就更能讀出金吉婭沉默不語時的心情。誰愿意讀?(生再讀。)
師:哥哥姐姐興高采烈是什么樣?(生作手舞足蹈興奮狀)金吉婭沉默不語呢?(生表演沉默狀)一邊想象,一邊讀,誰再試試?(生又讀。)
師:我們透過沉默不語,聯(lián)系著上文,體會到了金吉婭的內(nèi)心,感到她是那樣體貼家人,可是她卻只買了棒棒糖給家人,而給陌生小女孩的則是洋娃娃,這究竟是為什么呢?請大家默讀第四自然段,看看能不能解答這個問題?可以畫出相關(guān)的句子。(生自讀,畫句子。)
師:金吉婭為什么要給小女孩買洋娃娃?你畫了哪些句子?
生:她一直盼望圣誕老人送給她一個穿著裙子的洋娃娃。
生:可是媽媽,我們有這么多人,已經(jīng)能得到許多禮物了,而那個小女孩卻什么都沒有。
師:我注意到有不少同學都找了這句話,我把它打在屏幕上,看著屏幕誰再來讀一讀?(出示漏掉“什么都”的句子。生讀,發(fā)現(xiàn)錯了。)
生:老師你打錯了,少了三個字。(師:少了哪三個字?)“什么都”。師:(出示正確的句子)不加“什么都”三個字不行嗎?也很通順呀,不信你們讀一讀。
生:不行,“什么都沒有”就是一丁點兒也沒有,絲毫都沒有,任何禮物也沒有,比一般的沒有程度更深。
師:圣誕節(jié)是多么讓孩子們盼望的節(jié)日呀,(課件出示各種禮物)因為那一夜他們會收到許多禮物,他們會沉浸在快樂和幸福中?墒沁@個小女孩呢?她卻什么都沒有。(課件變成空白)你想,她沒有什么?
生:沒有禮物,沒有關(guān)心,沒有快樂,沒有愛。
師:是的,小女孩什么都沒有,在金吉婭心里小女孩多么可憐呀,誰再來讀讀這句話?(生讀。)
師:(音樂響)多么可憐的小女孩呀,圣誕前夜她什么都沒有,孩子們,現(xiàn)在你就是金吉婭,你走進圣誕節(jié)的商場,看到了那棵掛滿心愿的給予樹,小女孩的心愿卡吸引了你,金吉婭,摘下這張卡片,小女孩寫什么了?(一生摘下卡片,讀:快樂的圣誕節(jié)又到了,可是我總想哭。我一直盼望一個穿裙子的洋娃娃,我要做她的媽媽,不讓她孤單。請好心人幫我實現(xiàn)這個愿望吧。)
師:原來,小女孩她一直盼望一個洋娃娃呀,白天,小女孩一個人獨處的時候她一直盼望,晚上,面對著漆黑的屋子,小女孩還在盼望,甚至在夢中她還想著洋娃娃呀?粗∨⒌目ㄆ,金吉婭,你的心里在想些什么?
生:小女孩好可憐呀,她什么也沒有。
生:我想給她買一個洋娃娃,我想幫她實現(xiàn)這個愿望。
師:可是金吉婭,這是媽媽辛辛苦苦攢的錢,她希望你和哥哥姐姐來分享禮物,你確定要幫一個不認識的小女孩嗎?你想清楚了嗎?
生:想清楚了,小女孩什么也沒有,她更需要禮物,更需要我的幫助。
師:多么善良的孩子呀,帶著你的體會,再來讀讀這段話。(生再讀。)此時,金吉婭為什么只給家人買棒棒糖,卻要給小女孩買洋娃娃的原因我們?nèi)靼琢。那金吉婭送給小女孩的僅僅是洋娃娃嗎?
生:還送給了她快樂,送給了她溫暖,送給了她關(guān)心,送給了她愛。
師:多么善良的孩子呀,我們感受到了她的仁愛,感受到了她對小女孩的同情和體貼。(板書“善良”“仁愛”“同情”。)
(四)拓展延伸,升華情感
師:(圣誕音樂響)聽,圣誕的樂章奏響了,給予樹上,有著一個小女孩的夢想,給予樹下,另一個小女孩金吉婭幫她實現(xiàn)了這個夢想,如果我就是媽媽,我擔心過,生氣過,可是現(xiàn)在,我高興極了,緊緊地擁抱著金吉婭。(出示需補充的句子)同學們?nèi)绻阋彩墙鸺獘I的家人,你又會是怎樣的心情?
生:我欣慰極了,緊緊地擁抱著金吉婭。
生:我自豪極了,緊緊地擁抱著金吉婭。
生:我感動極了,緊緊地擁抱著金吉婭。
師:是啊,作為媽媽的我,我會──(師范讀最后一段。)
師:作為姐姐的你會──(生讀。)
師:作為哥哥的你會──(生讀。)
師:還有我們每一個被感動的人會──(生齊讀。)
師:讓我們記住金吉婭,記住金吉婭給予我們的這些,一起來背誦,背不過的可以看著屏幕讀。(生背誦。)
師:同學們,八歲金吉婭的善良、仁愛、同情和體貼,深深地感動著我們。大家能夠想象到小女孩收到洋娃娃時幸福的笑臉,那一刻她會對金吉婭說些什么呢?課后請同學們寫一寫。
二、《給予樹》設計思路
《給予樹》向我們講述了一個美麗的故事。在圣誕節(jié)到來之前,家里并不寬裕的八歲小女孩金吉婭,在商場的給予樹上發(fā)現(xiàn)了一個素不相識的小女孩渴望得到洋娃娃的心愿卡,便把應該給家人買禮物的錢買了一個洋娃娃,送給了小女孩。展現(xiàn)了金吉婭善良、仁愛的美好心靈。
設計本節(jié)課,我力求:圍繞一個中心,抓住三個關(guān)鍵點,落實一個統(tǒng)一,體現(xiàn)一個情趣。
(一)圍繞“一個中心”──體現(xiàn)主體性
“圍繞一個中心”,即設計本節(jié)課時,都圍繞著“發(fā)展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這一中心展開,力求充分體現(xiàn)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通過這節(jié)課要讓學生在哪些方面有所發(fā)展呢?我依據(jù)學情、年段特點、課文特點等實際情況,確定了如下教學目標:會認、會寫本課的生字新詞;能運用透過詞語體會內(nèi)心,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沉默不語”等詞句,練習默讀、朗讀,體會金吉婭的美好品質(zhì),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
(二)抓住“三個關(guān)鍵點”──突出發(fā)展性
關(guān)鍵點一:抓重點內(nèi)容──巧設質(zhì)疑點,在探究中激活思維。我抓住金吉婭給家人和陌生小女孩所送禮物的強烈反差,引發(fā)學生思考,進行質(zhì)疑,學生提出了“為什么要給陌生的小女孩送洋娃娃?”這一問題,這就是觸摸人物內(nèi)心的重點和關(guān)鍵。也想通過這樣的`設計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三年級學生的質(zhì)疑能力。當學生帶著自己提出的有價值的問題進行探究時,思維就會更加活躍,思考就會更加深入,理解就會更加深刻。
關(guān)鍵點二:抓重點詞──精選訓練點,在訓練中得到發(fā)展。我抓住最能體現(xiàn)金吉婭矛盾心情的重點詞語“沉默不語”進行訓練。從引導學生進行表演體驗理解它的表面意思,到聯(lián)系上下文透過該詞體會金吉婭的內(nèi)心,再通過對比朗讀、想象朗讀等策略,來感悟她對家人的愛。此環(huán)節(jié),既學習了理解詞語的方法,又透過神情走進了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體會出了情感。這樣,從詞入手,不僅讀懂詞語的表面意思,又讀出語言文字背后的東西,由淺入深,層層深入,在進行扎扎實實語言文字訓練的同時,還追求達到披文入情的目的,實現(xiàn)三個維度的整體推進。
關(guān)鍵點三:抓重點句──挖掘動情點,在體驗中受到熏陶。我抓住“可是媽媽,我們有這么多人,已經(jīng)有許多禮物了,可是小女孩卻什么都沒有”這句話。言為心聲,這是一個八歲女孩的真情流露,它展示了金吉婭的美好品質(zhì),深深地打動著我們。課堂上,我抓住這個動情點,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從“什么都沒有”入手,理解金吉婭要送洋娃娃的原因。透過金吉婭的這一語言,去觸摸她關(guān)愛他人的那顆善良的心靈,學生真正在情感體驗中做到了入境動情。在這樣的過程中讓孩子們從中發(fā)現(xiàn)生活世界中向善的人性,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從而也帶著一顆善心去融入社會、關(guān)愛生命。
(三)落實“一個統(tǒng)一”──突出學科性
落實“一個統(tǒng)一”主要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這就是語文學科的基本特點。突出了它也就凸顯出了“語文味”。在指導學生理解“沉默不語”和“什么都沒有”重點詞句時,力求做到理解語言和體會情感的有機結(jié)合,既不是孤零零的訓練語言文字,也不是脫離語言文字去憑空感悟,而是真正讓“三個維度整體推進”,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落到實處,突出學科性。
(四)體現(xiàn)“一個情趣”──凸顯情趣性
語文教學內(nèi)容本身就是充滿情、趣、美、理的,在這堂課的教學設計中我運用了情趣教學的思想,有意識地營造了有情有趣的教學氛圍,如課前的游戲激趣,課中的創(chuàng)境激情,課后的寫話釋情等,使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始終投入地、情趣盎然地、充滿自信地學習語文。
讓學生在情趣中,不知不覺地享受學習語文的幸福和快樂,在趣與情的完美結(jié)合中,自然而然地發(fā)展語文素養(yǎng)。這就是設計這節(jié)課的基本理念。
小學語文《給予樹》課堂教學設計 篇2
一、教材簡說:
課文寫的是在圣誕節(jié)到來之前,小女兒金吉婭把應該給家人買禮物的錢買了一個洋娃娃,送給了一個素不相識的需要幫助的女孩。課文贊揚了金吉婭的愛心和她的善良品質(zhì)。
圣誕節(jié)是西方最重要的節(jié)日,這是一個愛意流動的日子。在這樣的一個特殊節(jié)日里,一個小女孩渴望擁有一個洋娃娃的愿望,另一個素不相識的小女孩金 吉婭幫她實現(xiàn)了,這是一個多么美麗的故事。金吉婭小小的年紀,卻能夠?qū)⑿谋刃,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從中可以看到她金子般的心靈。
課文從媽媽“我”的角度來敘述故事,通過“我”的觀察、心理變化及行為來體現(xiàn)金吉婭的善良品質(zhì)。特別是通過孩子的做法和“我”開始對金吉婭的誤解,襯托了金吉婭的美好心靈。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體會金吉婭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并從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二是繼續(xù)學習體會課文中人物思想感情的訓練要點,積累語言。
二、教學重點:
通過媽媽感情的變化,體會金吉婭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質(zhì),理解課文的最后一段話。
三、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給予、試探、心意、祝福、甜蜜、擔心、寬裕、前夕、提醒、興高采烈、暗示、猜測、立即、卡片、盼望、顯然、擁抱、仁愛、同情、體貼”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培養(yǎng)關(guān)愛他人的感情。
4.積累語言。
四、教學過程:
1.布置學生了解圣誕節(jié),教師搜集圣誕節(jié)的背景音樂和西方過圣誕節(jié)的圖片資料。
2.本課的識字量和寫字量都較大,可以讓學生運用不同的方法識記生字。學習中,教師要對易讀錯、易寫錯的字重點指導。
需要注意讀音的字:“圣”“償”都是翹舌音和后鼻音,“予”讀yu,不讀yu!皳笔嵌嘁糇郑疚淖xdan,另外還有dan的讀音;“卡”,可讀ka,還可以讀qia。
有些字易混淆,如“予” 和“矛”,“買” 和“賣”,“即” 和“既”。有些字雖然筆畫簡單,但不容易寫勻稱,如“予、卡、仁”等,教師需做書寫指導。
3.本課表現(xiàn)的是外國兒童的生活,有一些風俗對學生來說不太熟悉,教師要想辦法縮小文化差距,讓學生深入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
如果有條件,教師可以從圣誕節(jié)的快樂氛圍導人教學,給學生展示一些圣誕節(jié)的圖片,播放圣誕節(jié)的音樂,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在閱讀前,教師對一些學生不熟悉的國外事物和名詞可以直接說明,如“圣誕節(jié)”“援助中心”“給予樹”。可以先指導學生閱讀課后的資料袋,或者給 學生補充一些材料,讓學生明白圣誕節(jié)是西方最重要的節(jié)日,也是最快樂的節(jié)日!霸行摹薄敖o予樹”則可以給學生直接解釋,是慈善組織辦的贊助機構(gòu),他們 在圣誕樹上掛上反映孩子心愿的卡片來請求人們贊助。
4.本單元的專題是“愛的奉獻”。教師可以以“愛”為線索,抓住“愛”字來進行教學。
首先,課文的時間背景是圣誕節(jié)前夕,這是人們最快樂的日子,也是充滿了濃濃愛心的日子。
其次,文章主要表現(xiàn)的是金吉婭對陌生女孩的愛,即理解和同情。金吉婭拿著并不多的錢,本來要給哥哥姐姐買圣誕禮物,但當她發(fā)現(xiàn)“給予樹”上的卡 片后,便毅然給小女孩買了洋娃娃,而且,她對自己的行為有簡單而充分的理由:“我們有這么多人, 已經(jīng)能得到許多禮物了,而那個小女孩卻什么都沒有!边@直接反映了金吉婭的善良和仁愛,這是人性 中美好的一面。金吉婭的“給予”不光是禮物,還有同情和愛心。
最后,課文中還有幾種不易發(fā)現(xiàn)的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找一找。例如,“母子之愛”和“手足之愛”,母親在家里并不寬裕的情況下,仍然給每個孩子 錢讓他們買圣誕節(jié)禮物,這是母子之愛的表現(xiàn);媽媽聽完金吉婭的陳述后,沒有責備她,卻為她的行為而感動,也是母子之愛的表現(xiàn)。買禮物前,孩子們“希望送出 最誠摯的祝福,收到最甜蜜的笑容”,這是手足之愛的表現(xiàn);買完禮物后,孩子們“你給我一點兒暗示,我讓你摸摸口袋,不斷讓別人猜測自己買了什么禮物”,這 也是手足之愛的表現(xiàn)。這兩種愛,是為金吉婭對陌生人的愛做鋪墊的,更襯托出金吉婭對小女孩的愛的可貴。同時我們也可以感受到,金吉婭的“給予”行為雖然源 于她善良的本性,但和她成長在這樣一個“愛” 的家庭氛圍中也有很大的關(guān)系。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提問不斷引發(fā)學生思考,例如,“為什么媽媽很生氣?”“金吉婭在給小女孩買洋娃娃的時候,心里是怎么想的?”“聽完金吉婭的講述后,媽媽的心情是怎樣的?”
課文中有兩個泡泡,第一個是通過金吉婭的神態(tài)來突出她內(nèi)心的難過,這種心情在后面金吉婭的講述中有提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文中找一找。第二個是讓學生通過讀課文,做開放性的聯(lián)想,加深讀課文后的體會。
5.課文中有一些詞語,需引導學生加以理解。如“善良”“仁愛”,本身有很深的含義,可以讓學生體會到的是“心地純潔的”“同情、愛護和幫助人 的思想感情”就可以了,不宜做更深的解釋。而有的詞語則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在課文中深入體會,例如,學生可能知道“分享”的意思是“和別人一起享受”,但老 師可以進一步問學生:“課文中的人物都分享了什么呢?”引導學生理解他們不但是分享了禮物,還分享了快樂,金吉婭還和一個陌生女孩分享了愛!芭d高采烈” 可以和后面的“沉默不語”一起來理解,這是買完禮物后哥哥姐姐和金吉姬完全相反的神態(tài),哥哥姐姐們興致很高,非常高興,但金吉婭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一方 面,她為沒能給大家買到更好的禮物而難過,另一方面她也害怕媽媽的責怪!叭缭敢詢敗痹谖闹惺侵感∨⒌脑竿玫搅藢崿F(xiàn),教師可以提問讓學生回答:“小女 孩的愿望是什么?她的愿望是怎么得到實現(xiàn)的?你覺得她的愿望實現(xiàn)以后心情是怎么樣的?”通過對這些問題的回答來加深對詞語的理解。
課文的最后一句話是本課的難點!斑@個圣誕節(jié),她不但送給我們棒棒糖,還送給我們善良、仁愛、同情和體貼,以及一個陌生女孩如愿以償?shù)男δ!?這句話的表達方式是把“實物”和“精神品質(zhì)”聯(lián)系在一起,顯得新穎而別致。在體會句子含義時,教師可以提問:“媽媽為什么說金吉婭還送給了我們善良、仁 愛、同情和體貼呢?”引導學生認識到媽媽通過這件事看到了女兒身上的可貴品質(zhì)。
6.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是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課后第二題設計意圖是:通過媽媽心情的變化去體會金吉婭的可貴品質(zhì)。在圣誕節(jié)來臨前,媽媽擔心家里 不寬裕,沒有更多的錢讓孩子們購買禮物;當看見金吉婭買的棒棒糖時,媽媽有些生氣,同時又有些疑惑;聽完金吉婭的講述后,媽媽為金吉婭的送禮行為和愛心高 興、激動。要注意的是,媽媽心情變化無非是突出金吉婭的美好心靈的陪襯。教師可以提問引導學生:“媽媽為什么會有這些變化呢?”
小練筆是“替那個女孩子寫幾句感謝的話”,對學生的要求不要太高,可以結(jié)合下面的活動進行。
7.本課教學時,可以配合圣誕節(jié)或元旦節(jié)搞一些活動。如“新年的祝!,可以鼓勵學生自制賀卡,給父母親或朋友送上。
【小學語文《給予樹》課堂教學設計】相關(guān)文章:
《給予樹》第一教時教學設計10-30
給予是快樂的教學設計09-26
小學語文教師課堂教學論文04-28
2021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總結(jié)10-15
小學語文《練習》教學設計05-29
《給予是快樂的》教學設計(15篇)10-19
《樹之歌》教學設計08-19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優(yōu)化論文04-21
《給予是快樂的》教學設計集錦15篇10-28
小學語文《練習8》教學設計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