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語文上冊同步練習及答案的內(nèi)容
第一課時陋室銘
學生準備:預習課文,了解“銘”這種文體;對照注釋,翻譯全文.對重點句翻譯:有仙則名|、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何陋之有。
教學目標:
一、知識和能力:掌握相關(guān)的文言字詞,翻譯并背誦課文,學習托物言志的寫法。
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理解作者高潔傲岸的節(jié)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自學過程及指導:
一、導入新課
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陋室銘》及作者劉禹錫。
二.預習檢測:
1.給下面加線的字注意:
德馨()苔痕()鴻儒()案牘()調(diào)素琴()
2.《陋室銘》選自《》,作者是(朝代)著名詩人。
關(guān)于“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銘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
3.下列句子,朗讀停頓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
A、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B、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C、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D、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答案:1.注音xīntáirúdútiáo
2.《全唐文》、唐代、劉禹錫。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常用排比、對偶句。3.D
三.初讀課文
1.采用多種方式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和節(jié)奏
2.根據(jù)頁下注釋理解課文內(nèi)容(先個人譯,有疑難小組解決,小組不能解決的再提出來全班來理解),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再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可以給課文內(nèi)容配上怎樣的畫面。
3.教師點出重點詞句.(名、靈、斯、馨、上、入、亂、勞、之)
四.自學指導:
1.能概括全文主旨的一句話是哪句?它的深刻含義是?(指導學生理解比興)
2.本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陋室的?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情懷?
3.小結(jié)寫法:托物言志(板書:托物言志)
五.課堂達標:
1.翻譯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3)、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4)、孔子云:何陋之有?
2:文中統(tǒng)領(lǐng)全篇,是全文的文眼;作者沒有直接寫陋室,而是從山水寫起,這是運用的手法。
3:陋室究竟是如何的簡陋?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表現(xiàn)其“陋”的?結(jié)合文章的內(nèi)容具體分析。
4:文章結(jié)尾作者為什么寫到諸葛廬,子云亭?這里運用了什么樣的表現(xiàn)手法?
5:文章結(jié)尾引用孔子的話,有什么含義?
6:學習這篇文章后,你覺得作者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答案:1、這是簡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簡陋了)
苔痕碧綠,長到階上;草色青蔥,映入簾里。
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耳朵,沒有成堆的公文勞累身心。
孔子說:“有什么簡陋的呢?”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比興
3.三個方面,分別為環(huán)境幽雅、往來者淵博、興趣高雅。
4.運用類比,引古賢之名室比陋室”不陋,以“諸葛、子云“自比,意在以古代名賢自況,表明“陋室”的主人(作者)也具有古代名賢的志趣和抱負。
5.:含義:與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互相照應,這是全文點睛之筆,表明作者高潔偉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初二語文上冊同步練習及答案的內(nèi)容】相關(guān)文章:
初二語文上冊同步練習及答案07-13
人教版初二語文上冊同步練習及答案06-06
人教版初二語文上冊的同步練習及答案06-06
人教版初二語文上冊同步小練習及答案06-06
初二語文上冊同步練習及參考答案06-05
人教版初二語文上冊同步練習和答案06-06
人教版初二語文上冊同步練習及答案推薦05-27
初二語文同步練習及答案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