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作業(yè)練習
高二語文作文練習一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每對讀音都不相同的一組是( )
A.舸艦/坎坷 弱冠/雞冠 秉燭夜游/炳燭而學
B.蹊蹺/溪流 震撼/惑眾 寥寥數(shù)語/謬以千里
C.淋漓/撤離 咫尺/熾熱 模棱兩可/模山范水
D.煥發(fā)/渙散 溯源/夙愿 千里迢迢/沼澤果實
2.下面語段中畫線的詞語,使用不恰當?shù)囊豁検? )
散文,是我國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中絢麗一脈,自古以來多有名作佳構。散文,在中國文學發(fā)展的歷史進程中,源遠流長,根深蒂固。唐宋散文,便是文壇藝苑中的一枝奇葩。
A.佳構 B.源遠流長 C.根深蒂固 D.奇葩
3.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當代中國來說,現(xiàn)代化事業(yè)已經(jīng)取得了舉世矚目的非凡成就,但現(xiàn)代化的理想永遠不會終結,因為現(xiàn)代化沒有窮境,當前的現(xiàn)代化依然需要不斷地完善和發(fā)展。
B.無論是在大陸還是在臺灣,追尋現(xiàn)代化的思想與實踐始終不斷,激勵著無數(shù)華夏兒女為國家前途孜孜以求、為現(xiàn)代化事業(yè)不懈奮斗的理想征程。
C.回望90年前,中國的現(xiàn)代化進程受到諸多制約,專制主義、蒙昧主義等舊思潮依舊在中國大地肆虐,民主與科學,自由與平等這些人類共同追求的價值在中國還是空谷足音。
D.一個封閉、落后的舊中國尚能有五四一代人的朝氣蓬勃,新一代的青年人又怎么能夠不落后于先賢諸君呢?
4.在文中橫線處填入下列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 )
眼睛的近視可以用眼鏡或手術來緩解,但是視野的近視并不是一個容易解決的問題。周而復始、機械、單一的城市生活,讓我們對世事發(fā)展變化缺少思考,患上了視野近視病。 。 , 。 。
,那么總有一天你平靜的生活就會被外界的變化打破。我們這只井底之蛙,也就不得不因患了視野近視癥而被社會淘汰。
、僦皇沁@樣的日子對外面世界變化的反應與感受也是極其微弱的
、谶@種視野的近視讓我們自己成為了城市的井底之蛙都全然不知
、鄄还苣阍覆辉,外面的世界總是在不斷的變化,這樣的變化遲早會影響到你
、苋绻悴痪邆鋸V闊的視野,提前解讀社會的發(fā)展趨勢,為自己的未來積極準備
⑤過井底之蛙的日子,是舒服且沒有太多煩惱的
A.③②①⑤④ B.②⑤①③④ C.③②④①⑤ D.②③④①⑤
高二語文作文練習二
一、給下列加點的漢字注音。
垮( )臺 蛻( )變陳寅恪( )李翊( )
柳耆( )卿兩橛( )誨( )盜 寒磣( )
二、根據(jù)注音寫出漢字。
qiān( )就shēn( )士
chán( )宗虛wàng( )
cēncT( )錯落yí( )和園
三、解釋下列詞語或句子。
1.出奇制勝:
2.蜂擁而上:
3.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4.分水嶺:
5.不知子都之姣者,無目者也:
6.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聲也,有同聽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
7.氣盛言宜:
四、閱讀下面這段文字。并回答問題。
陶淵明有“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的詩句,那是一些“素心人”的樂事,“素心人”當然是雅人,也就是士大夫。這兩句詩后來凝結成“賞奇析疑”一個成語,“賞奇析疑”是一種雅事,俗人的小市民和農家子弟是沒有份兒的。然而又出現(xiàn)了“雅俗共賞”這一個成語,“共賞”顯然是“共欣賞”的簡化,可是這是雅人和俗人或俗人跟雅人一同在欣賞,那欣賞的大概不會還是“奇文”罷。這句成語不知道起于什么時代,從語氣看來,似乎雅人多少得理會到甚至遷就著俗人的樣子,這大概是在宋朝或者更后罷。
1.“可是這是雅人和俗人或俗人跟雅人一同在欣賞,那欣賞的大概不會還是‘奇文’罷”中,作者運用“大概”而不是“應該”,這是為什么?“那欣賞的大概不會還是‘奇文’罷”,那欣賞的是什么“文”呢?
答:
2.在朱自清看來,“雅俗共賞”似乎就是新提出的尺度或標準,這個標準是什么?
答:
高二語文作文練習三
一、現(xiàn)代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9分,每小題3分)
中國文化“走出去”需要新的傳播策略
焦雨虹
“中國文化走出去”已成為重要的國家文化戰(zhàn)略,它既是文化自身發(fā)展的長遠規(guī)劃,也是運用文化力量推動發(fā)展的一種策略。
關注中國當代現(xiàn)實生活、人文情境與文化生態(tài),表達中國人此時此地的心聲,展示社會、民族、地區(qū)的生活精神和文化狀態(tài)是文化當代性的核心,也是文化傳播的基本出發(fā)點。在過去的對外文化傳播過程中,或多或少存在著對當代文化的忽視,重點大多集中在對傳統(tǒng)文化遺產的繼承和張揚之中,舞獅子、打太極依然是不少對外文化活動的重頭戲,導致國外一些人以為現(xiàn)在的中國依然是個長袍馬褂的封建社會!拔幕袊毙蜗笾虚L期欠缺鮮活的、豐富的、多元的當代科技、文化、經(jīng)濟元素。因此,在文化走出去過程中,必須處理好“當代”和“傳統(tǒng)”的關系,在繼承傳統(tǒng)、弘揚傳統(tǒng)的同時,必須立足當代、立足本土,展現(xiàn)既積極、平和、快樂又存在矛盾的真實中國,呈現(xiàn)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中國對世界的理解和認識。
文化符號是民族文化意義和理念的載體。文化符號不僅與國家的歷史文化、民族特征息息相關,也與國家的政治、經(jīng)濟影響力密不可分。正如迪斯尼、好萊塢、華爾街、哈佛大學等符號是美國文化的象征。最能代表中國文化的符號究竟是什么?多次的中外民調以及對外傳播的現(xiàn)實基本可以證實,目前被認可的中國文化符號依然是以傳統(tǒng)文化為主,故宮、孔子、功夫、兵馬俑、瓷器、京劇、美食等耳熟能詳?shù)膫鹘y(tǒng)符號依然是主流,在海外甚至有“孔夫子+中餐館=中國文化”這一有失偏頗的戲謔之說。因此,尋找和建構更加多元、更加現(xiàn)代的文化符號,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任務。在文化符號建構的過程中,必須提升中國當代文化符號的影響力,尤其是科技、經(jīng)濟、文化等領域的符號建構急需加強。只有多元、現(xiàn)代的文化符號才能展示完整的、充滿活力的中國形象。
文化傳播的高層次傳播是價值觀、生活觀的傳播,溝通、對話、交流是其傳播的基本形態(tài)。文化走出去、文化滲透、文化輸入其核心都是強調文化潛移默化的、長期的熏陶和感染的力量。因此,文化走出去的方式應該是長期的戰(zhàn)略任務。在這個過程中,必須堅持多種傳播形態(tài)的融合,既要有政府為核心的公共傳播活動,也要有民間的、個體的交流與溝通,兩者必須相互兼容相互補充。國家、政府組織的大型活動資金大、場面大、時間長、話題多、關注度高,對提升國家間更加深層次的.理解和改變人民的國家觀念有著巨大的作用。但大型活動畢竟是短期的,時間和作用都具有短期性、即時性的特點。如果僅僅依賴大型活動,文化的傳播效果還是有限的。而民間的、個體的交流溝通具有日常性、長期性,彌補了大型活動的缺陷,其滲透的效果更加潛移默化,長期效果更為顯著。
中國文化如何處理與世界的關系?“和而不同”是我們一直堅持的文化理念和文化主張,和諧、寬容、共享是中國文化走出去的終極文化目標,在認同差異、接受差異的基礎上,互相交流、互相對話,最終達到共處、共享的世界文化大格局。
在中國文化走出去的過程中,必須堅持開放、多元、創(chuàng)新的原則,堅持傳統(tǒng)與當代的結合,創(chuàng)新與積淀的整合。一方面,必須保持中國文化的特性,另一方面,必須堅持創(chuàng)新發(fā)展,面對全球化的時代,賦予中國文化以新的內容、新的觀念,才能保持中國文化的活力和生命力。只有不斷創(chuàng)造,才能賦予傳統(tǒng)以新的生命。只有創(chuàng)新,才能賦予中國文化新的影響力、輻射力。
(選自2012年12月4日《文匯報》,有刪節(jié))
1. 有關“文化符號”的闡述不符合原文的一項是 ( )
A.“文化符號”體現(xiàn)一個國家的歷史文化、民族特征。
B.民族文化意義和理念要通過“文化符號”呈現(xiàn)出來。
C.政治、經(jīng)濟影響力是提升文化符號的影響力的前提。
D.“文化符號”具有當代性才能呈現(xiàn)它應該有的活力。
2.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
A.打太極、舞獅子在對外文化交流中依然是不少文化活動的重頭戲,對這種文化傳播活動作者顯然持完全否定的態(tài)度。
B. 文化傳播的出發(fā)點是關注中國當代現(xiàn)實生活、人文情境與文化生態(tài),表達中國人此時此地的心聲,展示社會、民族、地區(qū)的生活精神和文化狀態(tài)是文化當代性的核心。
C. 文化傳播的高層次傳播是價值觀、生活觀的傳播,其根本的傳播形態(tài)是溝通、對話、交流。
D. 在文化傳播過程中,既要有政府為核心的公共傳播活動,也要有民間的交流與溝通,兩者必須相互兼容相互補充。
3.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
A.迪斯尼、好萊塢、華爾街、哈佛大學等符號是美國文化的象征,因此美國文化的影響力都體現(xiàn)在其當代性上。
B.之所以在海外有“孔夫子+中餐館=中國文化”這一戲謔之說,是因為我們沒有建構更加多元、更加現(xiàn)代的文化符號。
C.由于文化走出去的方式應該是長期的戰(zhàn)略任務,因此,應具有日常性、長期性。
D.“和而不同”是我們在對外文化交流中一定要堅持的文化理念,只有如此,才能最終達到共處、共享的世界文化大格局。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一)文言文閱讀
張凝,滄州無棣人。少有武勇,倜儻自任。鄉(xiāng)人趙氏子以材稱,凝恥居其下,因挾弓與角勝負。約筑土百步射之,凝一發(fā)洞過,矢激十余步,抵大樹而止,觀者嘆服。節(jié)帥張美壯之,召置帳下。太宗在藩邸,聞其名,以隸親衛(wèi)。淳化初,以其有材干,授洛苑使,凝領肅州刺史。真宗踐祚,遷北作坊使。成平初,契丹南侵,凝率所部兵設伏于瀛州西,腹背奮擊,挺身陷敵。凝子昭遠,從行。即單騎疾呼,突入陣中,掖凝出,左右披靡不敢動。明年,契丹兵大至,車駕幸大名,凝據(jù)要害,斷其歸路。契丹宵遁,凝縱兵擊之,盡奪所掠。四年,召還。時斥候數(shù)擾,轉運使劉綜懼飛挽不給,問計于凝。凝曰:“今當深入,因敵資糧,不足慮也。”乃自白豹鎮(zhèn)率兵入敵境,生擒賊將,斬首五千余,降九百余人。慶州胡家門等桀黠難制,凝因襲破之。又熟戶與生羌錯居,頗為誘脅,凝引兵至八州原,降百七十余族,邊境獲安。時王超為總帥,以大兵頓中山,朝議擇凝與魏能分握精騎,俟契丹至,則深入以牽其勢。時魏能逗撓,退保城堡,眾皆憤悱,責讓能,凝獨默然;騿栔,凝曰:“能粗材險愎,既不為諸君所容,吾復切言之,使其心不自安,非計也!鄙下劧纹溆凶R。車駕觀兵澶淵,凝率眾抵易州。既而契丹受盟北歸,所過猶侵剽不已,遂以凝為緣邊安撫使,提兵躡其后,契丹乃不敢略奪。改高陽關部署。明年議勞,就加殿前都虞候,卒。凝忠勇好功名,累任西北,善訓士卒,繕完器仗,前后賞賜多以犒師,家無余資,京師無居第。真宗悼惜之,贈彰德軍節(jié)度,遣中使護喪還京,官給莽事,厚恤其家。
(選自《宋史卷二百七十九》,有刪節(jié))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節(jié)帥張美壯之 壯:贊賞 B.以大兵頓中山 頓:屯駐
C .車駕幸大名 幸:寵愛 D.遣中使護喪還京 喪:靈柩
5.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張凝“有識”的一組是(3分)
、倌话l(fā)洞過,觀者嘆服 ②今當深入,因敵資糧,不足慮也
、鄢h擇凝與魏能分握精騎 ④吾復切言之,使其心不自安,非計也
、輵c州胡家門等桀黠難制,凝因襲破之 ⑥家無余資,京師無居第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張凝年輕時威武勇猛,豪爽自信。他曾與同鄉(xiāng)相約比試射箭,觀看的人對他的技藝都很贊嘆佩服。后來,節(jié)度使張美把他召到帳下。
B.太宗做藩王時,聽到張凝的名聲,就召他到王府作侍衛(wèi)。淳化初年,官授洛苑使,兼任繡州刺史,后來,太宗又提拔他擔任北作坊使。
C.張凝有智謀,善用兵。咸平二年,契丹大舉入侵,張凝占據(jù)險要地勢,截斷契丹軍隊的退路,乘敵軍逃跑之機,縱兵追擊,取得了勝利。
D.張凝為官清廉,所受的賞賜大多用來犒勞軍隊;他死后家里沒有多余的錢財,京城沒有府第。真宗為此哀傷惋惜,對他的家人優(yōu)厚撫恤。
7.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鄉(xiāng)人趙氏子以材稱,凝恥居其下,因挾弓與角勝負。(5分)
(2)時魏能逗撓,退保城堡,眾皆憤悱,責讓能,凝獨默然。(5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回答8-9題
采桑子
晏殊
時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長恨離亭,淚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風急,淡月朧明,好夢頻驚,何處高樓雁一聲?
8.“好夢頻驚”是全詞點睛之筆,詞中引起“好夢頻驚”的原因有哪些?請結合全詞簡答。(5分)
9.這首詞運 用了多種表現(xiàn)手法,請結合具體的詩句,選擇其中兩種進行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
10. 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小樓昨夜又東風, 。(李煜《虞美人》)
(2) ,長使英雄淚滿襟。(杜甫《蜀相》)
(3) ,惟有幽人自來去。(孟浩然《夜歸鹿門歌》)
(4)湖月照我影, 。(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5)歌臺暖響, 。 ,風雨凄凄。(杜牧《阿房宮賦》)
【高二語文作業(yè)練習】相關文章:
語文練習作業(yè)07-24
暑假語文作業(yè)及練習07-11
高二語文暑假作業(yè)練習題07-25
高二語文練習07-28
語文暑期練習作業(yè)08-01
暑假語文作業(yè)練習答案07-25
暑假小學語文作業(yè)練習07-11
智趣暑假高二語文暑假作業(yè)練習11-02
高二語文同步練習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