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關系解除的情形有哪些
勞動關系就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達成的一種關系,如果隨意的解除勞動關系,在我國是要付出一定的賠償?shù),那么是不是不能解除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勞動關系解除的情形有哪些吧。
合法勞動關系成立后,并非一成不變,正如普通合同有解除情況一樣,勞動合同在出現(xiàn)無法維持情形時也要解除。因勞動合同的解除用工雙方的權利義務即行終止:
1、用工雙方合意解除勞動關系。在勞動合同約定的期滿前,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xié)商解除勞動關系,未履行的勞動合同權利義務則不再履行。按照《勞動法》第24條規(guī)定:“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xié)商一致,勞動合同可以解除”。協(xié)議解除勞動合同的,沒有必要分清是誰的責任導致。
2、過失性辭退和非過失辭退導致勞動關系的解除。過失性辭退即勞動者的行為違反《勞動法》和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由用人單位予以辭退而解除勞動合同,勞動關系消滅。即《勞動法》第25條規(guī)定的情形;非過失性辭退是指非因職工原因由用人單位辭退職工而解除勞動合同。《勞動法》第26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情形,但是應當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即非過失性辭退情況):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因工損傷,醫(y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jù)的客觀情況發(fā)生重大變化時,致使原合同無法履行時,經當事人協(xié)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xié)議的。
3、經濟性裁員和企業(yè)富余職工辭職導致勞動關系解除。用人單位瀕臨破產或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fā)生嚴重困難,必須裁減人員的,被裁員人員即與企業(yè)解除勞動關系。《勞動法》第27條對此類勞動合同的解除作了明確規(guī)定。企業(yè)富余人員辭職按國務院有關規(guī)定是允許的,同樣也導致勞動關系的.解除。
4、勞動者主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導致勞動關系的解除。《勞動法》第32條規(guī)定了勞動者可以隨時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3種情況:
(一)在試用期內;
(二)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
(三)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
5、勞動合同終止導致勞動關系的自然解除。
《勞動法》第23條規(guī)定了勞動合同的終止,即“勞動合同期滿或者當事人約定的勞動合同終止條件出現(xiàn),勞動合同即行終止!
在我國可以解除勞動關系的情況有五個,關于這五種情況小編在上述的內容中已經為大家做了詳細的闡述。希望小編的闡述能夠讓您對這方面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若您還是不太明白的話,在我們網站有專業(yè)律師期待為您服務。
【勞動關系解除的情形有哪些】相關文章:
勞動關系的解除情形有哪些01-05
解除勞動關系有哪些情形05-18
事實勞動關系的解除有哪些情形05-20
懷孕員工可以解除勞動關系有哪些情形05-27
解除勞動關系補償包含哪些情形?05-24
事實勞動關系有哪些情形05-21
事實勞動關系的情形有哪些05-08
協(xié)商解除勞動關系的情形05-23
勞動合同解除情形有哪些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