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赴靜寧考察學習心得體會
4月22日至25日在教體局領導的帶領下,我和我校3名教師及全縣123名教師、校長赴靜寧縣先后參觀考察學習了靜寧德順小學、靜寧三中、界石鋪小學、界石鋪中學,我們聽取了德順小學校長、界石鋪小學校長關于特色辦學的工作報告,并實地參觀了這四所學校的特色辦學及文化氛圍。觀看了靜寧三中的專題片。在考察學習的4天中,受益匪淺,讓我感到現(xiàn)在的素質教育需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文明安全、和諧愉快、積極上進的校園環(huán)境,需要的是一批團結進取、愛崗敬業(yè)、多才多藝的教師,更需要一位有思想,有遠見的校長。這次考察學習,為我指明了前進的方向與發(fā)展的目標。雖然這次靜寧考察學習活動已經(jīng)結束了,但所參觀的學校的校容校貌、教育理念、辦學特色、師生風采、務實苦干的工作作風、敬業(yè)愛崗的奉獻精神及深厚的文化底蕰,讓我們銘記于心、感慨頗多:
一、主要收獲
1、幾所學校都具有超前的辦學理念。無論是聆聽幾所學校校長的介紹還是深入?yún)⒂^他們學校,都能感覺到他們高-瞻遠矚的辦學思想。都有“以人為本,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基”的人本發(fā)展理念,有明確的“規(guī)范化——特色化”辦學目標。
2、都有獨樹一幟的辦學特色。參觀每所學校,一走進校園都會被各校特有的校園文化氛圍所包圍,身入其中不難發(fā)現(xiàn)這四所學校都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學校墻壁上掛滿了弟-子規(guī)、名人名言,每塊黑板上是各班主辦的學習板報,花園里、綠化帶邊、大樹下則是介紹該植物的小牌子,教室內是學生自己設計的墻壁宣傳欄,豐富多彩,寓教于樂。學生整天生活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抬頭看到的,低頭思考的,課間交流的,時時刻刻都被濃厚的文化氛圍所包圍,自然而然地深受熏陶,起到了潤物無聲的教育效果。走進展室,映入眼簾的是很多學生的各種作品,或者是書法,或者是繪畫,或者是各種有創(chuàng)意的張貼紙。學校各種活動的圖片穿插其中,令人賞心悅目。其他學校的展室雖然面積不大,但是非常充實,擺滿了學生和老師的各種創(chuàng)造成果,有剪紙、廢物利用的小制作、帶有泥土芳香的小泥塑、用沙粒制成的粘貼畫以及裝訂成冊的手抄報,各種各樣,琳瑯滿目。從中體現(xiàn)出學校的課外活動搞得扎扎實實,學生的活動豐富多彩,有音樂興趣小組、舞蹈興趣小組、器樂興趣小組、美術興趣小組、跳繩興趣小組、科技興趣小組等,素質教育得到了真正的落實。文化已進入他們的血液,滲入他們的骨髓,我們想復制都很難。
3、細節(jié)成就完美,務實造就輝煌。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場所,草率、粗放的校園環(huán)境無疑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傷害。我們所參觀的幾所學校,尤其是德順小學校園環(huán)境優(yōu)美,建筑設計布局合理,校園文化氛圍濃厚。名人畫像、雕塑、格言警句隨處可見。學生的繪畫作
品、書法作品、小制作、工藝品等在細微之處體現(xiàn)著教育者為學生才能的展現(xiàn)和拓展所做的努力與良苦用心。這些做法對我們都是一種啟發(fā)和提醒,如果我們在這些方面進入了一種常規(guī)教育的話,那么對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才能的展現(xiàn)無疑是一種促進。四所學校的教學常規(guī)工作做的很細,通過翻閱資料我們看出他們從備課、上課、考試整個過程突出了細、實,學科備課組、年級學科備課組對教師的日常備課督察指導,教案作業(yè)的檢查貫穿在教學過程中,既注重過程也注重結果。他們的工作都很務實,德順小學校長的話說他們是把虛的活做成了實的事,家長學校、防震減災安全教育這些在別的學校都認為是虛的工作,他們都能認真對待,且取得了實效。
4、辦好教育離不開政府、社會各界的支持。
幾所學校辦學條件都很好,學校校舍充裕,教學設施齊全,德順學校界石鋪小學建有青少年活動中心、科學探究室等,每個學校的教室內都配備了多媒體教學設備,這些都為學校實施素質教育提供了極大的物質基礎。從側面可以看出當?shù)卣畬逃母叨戎匾,靜寧社會各界對教學的大力支持。
5、“五苦”精神深入人心。靜寧是全國有名的教育名縣和“狀元縣”。這塊貧瘠的土地,孕育了一枝絢麗的教育之花。他們提倡的“五苦”精神已深入人心,教育已是當?shù)卣钠放茟?zhàn)略。無論多么困難的家庭,孩子上學是不可終止的,家長會傾其所有全力以赴供其子女上學,很少有綴學的孩子。動員一切社會力量支援學校的發(fā)展是
靜寧教育家的共識,靜寧籍官員學者無不關注家鄉(xiāng)的教育事業(yè)!翱茖W加五苦,創(chuàng)新爭一流”的教育精神是靜寧教育的核心和靈魂!面對高考取得的優(yōu)異成績,面對窮縣辦出大教育的生動事實,靜寧教育的“領導苦抓、教師苦教、學生苦學、家長苦供、社會苦幫”的“五苦”精神是取得卓著成績、得以出類拔萃的“教育真經(jīng)”。
《赴靜寧考察學習心得體會》全文內容當前網(wǎng)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6、比奉獻、出成績的廣大教師是靜寧教育事業(yè)的支柱。靜寧是人文始祖伏羲女媧誕生地,千百年來,這里蘊育出了無數(shù)優(yōu)秀的羲皇子孫,從古及今,廉能之吏,飽學之士,干練之才,代不乏人。參觀了四所不同類型的學校,從校長辦公室、教師辦公室、各功能室到各教室的布置都樸素至極。可進一步了解,他們在工作上處處凸顯出了“實、精、細”,通過實際查看我深深地感到他們的每項工作都是踏踏實實在做,而不是落在紙上去看的。我也覺得靜寧的教師是教育界的“老實人”“實在人”。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他們安于清貧,安心于教書育人。他們不是把教師行業(yè)看作一種謀生的職業(yè),而是當作一種事業(yè)去做。腳踏實地,安心育人,這從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就可以看出,那一摞摞整齊的作業(yè),雋秀的字跡和每個教師每篇教案的課后反思以及扎實的校本教研無不顯示出他們工作的“實、精、細”。正是這些“老實人”“實在人”才真正是他們教育的支柱。
二、幾點體會
1、加強學校特色建設,努力營造“書香校園”。這是這次靜寧之行,讓我感受頗深的一點。學習型的校園應該處處充滿書香。我們
不僅要布置書香型的教室,而且在校園的走廊、過道、宣傳欄也要定期展示一些師生作品、名人名言,乃至優(yōu)秀學生的“小名言”。讓學校的每一面墻壁都會說話,讓學校的每一個角落都能聞到書香,讓每一個孩子的閱讀能力得到提高,讓學生每天在這樣濃郁的校園文化氛圍中生活。從小處著手,從細微處品味,使學生能移步換景,在書香校園的氛圍中得到陶冶。促使他們養(yǎng)成“讀好書”、“好讀書”的良好習慣。
新課改實驗的倡導者朱永新博士說:“一個人的精神發(fā)育史實質上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全民族的閱讀水平。”引導學生從小積淀豐厚的文化底蘊,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職責。以學生發(fā)展為基礎,通過創(chuàng)設濃郁的文化氛圍,探索以課堂為主,課外校外為兩翼的新的教育模式,進一步提高師生的人文素養(yǎng),加強學校特色建設,努力營造“書香校園”,為學生創(chuàng)建享受成長快樂的理想樂園,為教師搭建實現(xiàn)專業(yè)發(fā)展的理想舞臺,為學校構建提升教育品牌的理想平臺,努力把學校建成一所特色鮮明、教師隊伍充滿活力、學生素質和諧發(fā)展的現(xiàn)代化學校。
2、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為我們的教育提供保障。靜寧縣采取“以考促學,以學促研,以研促教”的措施,加大校本培訓來督促教師學習。現(xiàn)在教師每年都要自覺訂閱一本教育雜志,每年讀一本教育專著,并且都有讀書日記。我們所到的每個學校,都有許多老師在省級以上報刊發(fā)表過文章或獲過論文獎。日積月累的學習,使他們的教
育理論和教育經(jīng)驗與時俱進,為教育質量提供了有力保障。而我們的教師大多都是經(jīng)驗性教學,在吃老本。雖然上級要求教師加強學習,可我們教師對自己的學沒有真正落到實處。同時,我們參觀的學校,大多重視校園文化建設,學校都有文化墻。三字經(jīng),弟-子規(guī)、唐詩宋詞等隨處可見,學生都背得朗朗上口。他們的一位老師說:全世界都在學習國學,而我們再不學那就是落后了,況且我們還是中國龍文化的發(fā)源地。而且,每個班都有各自的特色,如每個班都有各自的班規(guī)、班風、獨特的教室布置等。
3、進行規(guī)范化的常規(guī)管理,是提高教育質量的有效途徑。德順小學把學校管理和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建立健全各種規(guī)章制度,做到每件事情都有章可循,貫穿教育過程的始終。從早讀、早操、早自習、課堂教學、課間活動與課外活動,下午自習、上下學、學生考勤,到教案、作業(yè)、教師讀書筆記檢查,課程的日常檢查,實行全程監(jiān)管。他們的常規(guī)管理 “精、細、實”。養(yǎng)成教育卓見成效,他們把養(yǎng)成教育作為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貫穿于教育的各項工作中。他們養(yǎng)成教育的理念是“以德為首、育人為本、自主管理、個性發(fā)展”思路是“六抓六講志愿者,三聲三歌手拉手”。所有教研活動,都是實實在在在做,而不是掛在嘴上,寫在紙上應付檢查的。他們的集體備課、教后反思,以及校本培訓,教師都在用心去做。他們還尤其重視學生的行為習慣和養(yǎng)成教育,學生的養(yǎng)成習慣好了,成績也就上去了。我們的一位校長在看了人家學生整潔的作業(yè)本后,感
慨地說:我們的學生根本不愛護自己的作業(yè)本,人家學生的作業(yè)本用廢舊的書紙包了皮,然后老師用工整的毛筆字寫上年級姓名,沒有卷頁,更沒有爛頁。而我們學生的作業(yè)本不堪入目,一有領導檢查,教師則強調學生換新的。我們事實如此。
4、真正踐行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形成“比實績、重貢獻”的良好氛圍。和靜寧的教師比,我們的教師安于現(xiàn)狀,享樂主義盛行。陪同考察的一位同志謙虛地說:你們遠道來參觀學習,我們也沒有什么可看的,實際就是兩個字——實干。我們的教師除了安心于教書外,社會上很多娛樂他們都不會,因為他們沒有時間去享受。教師確實教得苦,只不過他們苦中作樂,生活過得充實罷了。
《赴靜寧考察學習心得體會》全文內容當前網(wǎng)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縱觀這次參觀學習的幾所學校,給我的一個印象就是:各種工作都做到了“精、細、實”,各學校的常規(guī)管理已經(jīng)成為學校師生自覺遵守的習慣,已經(jīng)內化為師生們的素質,進而形成了學校的傳統(tǒng),達到了管而不管,似有似無的境界,形成了習慣。我們看著心動,但更多的是內心的激動。我們敬佩靜寧人的敬業(yè)精神,為靜寧人對教育的執(zhí)著而感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相信靜寧先進的教育理念,成功的教學經(jīng)驗,一定會促進我校教育的發(fā)展。
三、下步設想
感悟名校的成功之道,反思我們的教育實踐,不為眼前成績所喜,不為一時之難所困。在發(fā)展定位上,發(fā)展中比快慢,發(fā)展中縮差距。 下一步,我們要立足本校實際,充分挖掘學校內涵發(fā)展的要素,
如辦學理念、治學風格、優(yōu)質師資、優(yōu)良傳統(tǒng)等。努力積淀自己的校園文化,發(fā)展自己的校園特色,提煉出自己的學校精神內核,聚結成學校最寶貴的財富,激發(fā)出廣大師生奮發(fā)向上的情緒與敬業(yè)勤奮的精神,推動學校工作不斷前進。從現(xiàn)在起我們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打造學校的校園文化特色,形成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努力打造墨香校園,讓學校的角角落落,甚至空氣都彌漫著教育的芬芳,使學校永遠充滿旺盛的生命。
要在現(xiàn)有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學校基礎設施建設,現(xiàn)代化教育技術建設,以“辦一流學校,創(chuàng)一流質量,育一流人才”為目標,本著“突出重點,分層推進”的原則,全力推進學校建設。逐步使校舍、設備達到規(guī)范化的要求。要積極爭取項目解決教師宿舍修建問題,搞好教學樓內部裝修及校園文化建設,逐步在教室內配備多媒體教學設備,大力發(fā)展現(xiàn)代教育技術,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向縣、市品牌學?待R,使學校設施建設再上一個新臺階。
要在人事管理上創(chuàng)新,充分利用事業(yè)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有關政策,建立“將勤罰懶,優(yōu)勝劣汰”的用人機制,著力構建干部能上能下,人員能進能出,工資能多能少,職稱能高能低的公平競爭機制,有效流動機制和有效激勵機制。加大骨干、優(yōu)秀教師的培養(yǎng),培訓力度,充分挖掘他們的潛能。通過管理創(chuàng)新,增強活力,激發(fā)熱情,鼓舞士氣,凝聚人心,推動學校發(fā)展。
教育工作,教學是中心,質量是生命,要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為
契機,進一步深化教學領域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使我校真正成為全縣學校的亮點和品牌。要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做到“走精品路,打質量牌”這篇文章。
總之,通過這次考察學習使我們開闊了眼界、拓寬了思路,進一步促進了觀念轉變。深深地感受到靜寧教育的新發(fā)展、新理念。尤其他們靈活的機制、寬松的政策及辦學環(huán)境、剛柔并進的方法等都給我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幾位校長的解說、報告都高屋建瓴、真誠質樸,體現(xiàn)著人生的追求和令人學習的人格魅力。他們的敬業(yè)精神、工作藝術、對教育的理性思考都令人欽佩。在收獲的同時也使我們陷入深深地思考。
赴靜寧考察學習心得體會 [篇2]
3月15日至3月18日,在教育局和學區(qū)領導的帶領下,我黃家窯小學一行四人和隴陽中心小學、10人先后參觀了靜寧界石鋪鎮(zhèn)中心小學、德順小學、我們聽取了兩校負責人有關特色辦學的口頭報告,并實地參觀了兩所學校的特色辦學及文化氛圍。本人聽課16節(jié),都做了課堂記錄。雖然這次考察學習活動已經(jīng)結束了,但所參觀的學校的校容校貌、教育理念、辦學特色、師生風采、務實苦干的工作作風、敬業(yè)愛崗的奉獻精神及深厚的文化底蕰,讓我們銘記于心、感慨頗多。
一、學;厩闆r
靜寧縣界石鋪小學位于素有平?jīng)觥拔鞔箝T”之稱的靜寧縣界石鋪鎮(zhèn),著名的界石鋪紅軍長征紀念館就建于此。多年來,靜寧縣界石鋪小學,全面貫徹教育方針,積極推行素質教育,加強學校管理,狠抓師德師風建設,注重學風校風的優(yōu)化,靠教學理念先進,辦學目標明確,使學校質量穩(wěn)中有升。其中,德育工作和教研教改是該校辦學的兩大特色,形成了獨特的育人目標。該校高舉“繼承傳統(tǒng)美德,弘揚時代精神,培養(yǎng)良好習慣,塑造健全人格”的教育大旗,形成了一套卓有成效的教學管理理念,欲求學問,先學做人,學生良好的行為養(yǎng)成教育在這里獨樹一幟。
靜寧縣德順小學成立于2017年8月,是一所“特普聯(lián)辦”的全日制公辦學!,F(xiàn)有教學班45個,學生2180名。,學校占地面積21.7
畝,建筑面積9500多平方米。學校環(huán)境優(yōu)雅整潔,布局合理有序,教學設施齊全。學校辦學宗旨為 “學校發(fā)展,教師成功,學生成人”,工作思路為“加強普教,規(guī)范特教,相互促進,和諧發(fā)展”,治校方略為貫徹落實“質量立校、科研興校、特色強校、改革活!。學校狠抓校園文化建設。在規(guī)劃設計上,既注意前瞻性,又側重實用性,堅持綠化、凈化、亮化、美化校園環(huán)境,讓每株花草會說話,每面墻壁能育人,為每一個孩子快樂學習、健康成長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育人氛圍,為每一位教師潛心教學、鉆研業(yè)務提供了優(yōu)質的條件。學校狠抓學生養(yǎng)成教育,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狠抓藝術教育,先后組建了美術、舞蹈、聲樂、器樂、鼓號隊、體操隊、乒乓球等興趣小組,大力發(fā)展學生興趣特長,已成功舉辦三屆校園藝術節(jié),為每一位師生提供了展示才藝的舞臺。學校先后創(chuàng)辦了校報和?痘ㄩ_有聲》、《德順苑》,創(chuàng)建了學校網(wǎng)站和“校園之聲”廣播,極大地豐富了師生校園文化生活。
學校樹立了“以課題促教研,以教研促課改”的理念,開展了多種教研活動:每年一屆的青年教師課堂賽講、教師基本功競賽、“我的教學觀”演講比賽、多媒體技術培訓等;在教育教學研究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三年來有50多篇教師專題論文、教學心得及教學設計在市級以上刊物發(fā)表;在2017年3月全縣展開的“學洋思”新模式課堂改革實驗中,我校廣大教師立足實際,積極參與教學改革,更新教育觀念,堅持教育創(chuàng)新,使課堂教學效率有了極大提升。
二、主要收獲
1、兩所學校都具有超前的辦學理念。無論是聆聽幾所學校校長的介紹還是深入?yún)⒂^他們學校,都能感覺到他們高-瞻遠矚的辦學思想。都有“以人為本,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基”的人本發(fā)展理念,有明確的“規(guī)范化——特色化”辦學目標。
2、都有獨樹一幟的辦學特色。參觀每所學校,一走進校園都會被各校特有的校園文化氛圍所包圍。身入其中不難發(fā)現(xiàn)這兩所學校都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文化已進入他們的血液,滲入他們的骨髓,我們想復制都很難。
3、細節(jié)成就完美,務實造就輝煌。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場所,草率、粗放的校園環(huán)境無疑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傷害。我們所參觀的學校,尤其是德順小學校園環(huán)境優(yōu)美,建筑設計布局合理,校園文化氛圍濃厚。名人畫像、雕塑、格言警句隨處可見。學生的繪畫作品、書法作品、小制作、工藝品等在細微之處體現(xiàn)著教育者為學生才能的展現(xiàn)和拓展所做的努力與良苦用心。這些做法對我們都是一種啟發(fā)和提醒,如果我們在這些方面進入了一種常規(guī)教育的話,那么對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才能的展現(xiàn)無疑是一種促進。四所學校的教學常規(guī)工作做的很細,通過翻閱資料我們看出他們從備課、上課、考試整個過程突出了細、實,學科備課組、年級學科備課組對教師的日常備課督察指導,教案作業(yè)的檢查貫穿在教學過程中,既注重過程也注重結果。他們的工作都很務實,按照德順小學校長的話說他們是把虛的活做成了實的事,家長學校、防震減災安全教育這些在別的學校都認為是虛的工作,他們都能認真對待,且取得了實效。
4、辦好教育離不開政府、社會各界的支持。
幾所學校辦學條件都很好,學校校舍充裕,教學設施齊全,界石鋪小學擁有部隊援建的綜合樓,設施齊全。德順小學建有青少年活動中心、科學探究室等,每個學校的教室內都配備了多媒體教學設備,這些都為學校實施素質教育提供了極大的物質基礎。從側面可以看出當?shù)卣畬逃母叨戎匾,靜寧社會各界對教學的大力支持。
3、科學的管理和教研興校蔚然成風
無論是城里的德順小學還是鄉(xiāng)鎮(zhèn)的界石鋪小學,在學校管理中都實行精細化管理,將“管理育人”做為學校管理的重點,細化責任,責任到人。學校教研是學校不斷向前發(fā)展的動力所在,使學校處處呈現(xiàn)教研興校的新風尚。
4、特色辦學
秉承“讓每一們孩子成才”的育人理念,在教學中強調學生個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展,將德育教育貫穿于學校教學的各個方面,開展一系列開發(fā)學生智力與特長的知識競賽和體育比賽,活躍了校園氣氛,培養(yǎng)了學生道德情操,利用校園網(wǎng)、校廣播站、民樂團、體育隊、美術組等為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搭設平臺,培養(yǎng)個性的人才。
三、參觀學習后的啟示
1、良好的文化氛圍是學生積極向上的前提保障
當我步入一次又一次步入兩所小學的一個個文化活動教室,我被眼前這種濃郁的文化氛圍所深深吸引,我相信在如此濃厚的文化氛圍之中必然會培養(yǎng)出不同凡響的合格人才。
2、量化、細化的學校管理
從界石鋪教委主任和中心小學校長的介紹和相關資料翻閱中,我了解中心小學的教學管理分得很細,各處室職責明確,落實到人,學校有明確合理的考核制度和獎罰制度,對學生的德育教育也是有章可循,這一點值得學習。
3、創(chuàng)新的德育教育和個性發(fā)展
他們都十分注重學生個性特長的發(fā)展,積極為學生的才藝展示塔建平臺,努力培養(yǎng)個性化的人才。在德育教育中,不再是單純古板的批評、說教、體罰,而是將德育貫穿于教學的始終,貫穿于課堂內外,通過校園廣播站、文學社團,體育比賽等多種形式來進行德育教育,既創(chuàng)新了手段,又保證了成果,很值得我們借鑒。
2017年5月10日
【赴靜寧考察學習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赴蘇州考察學習總結09-17
赴宜昌學習考察心得02-18
赴上海學習考察心得體會08-03
赴江蘇學習考察心得體會02-18
赴杭州學習考察的心得體會02-18
赴合肥學習考察心得體會02-18
赴昆山學習考察心得體會02-18
赴岳陽學習考察心得體會08-03
赴青島學習考察心得體會袁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