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師教學經(jīng)驗交流會上講話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
首先感謝局領導給我這次交流學習的機會,我叫***,2009年7月畢業(yè)于**學院,同年9月參加**縣事業(yè)單位招聘工作人員考試上崗,任教于*****小學,至今已有六個年頭。今天,能在這里與大家一起交流教學經(jīng)驗,我很榮幸也很慚愧,慚愧的是自己各方面經(jīng)驗還不足。我的發(fā)言也談不上什么經(jīng)驗介紹,更多的只是平日簡單工作中的心得體會。
小學是學生學習的啟蒙教育階段,只要能適應兒童身心健康發(fā)展,取得積極的教學效果的教法,都應該是值得我們共同學習和研究的。我覺得在做好個人教學常規(guī)工作的同時,更應注意以下幾方面:
一、端正態(tài)度,熱愛自己的職業(yè)
人們常用“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精神雕塑家”、“手執(zhí)金鑰匙的人”等閃光的詞句來形容和贊譽教師,然而就是這些美喻鞭策和鼓勵著教師努力進取,甘愿吃苦,樂于奉獻,形成了人們常說的“教師精神”。當我看到仍然有數(shù)不盡的教師們無怨無悔,像春蠶、像蠟燭,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來捍衛(wèi)這個職業(yè)的圣潔時,我如夢初醒。他們用自己的行動,用自己生命的痕跡激勵著我們這些后來人,這些同行們,讓我們由不情愿到情愿,由情愿到全身心地熱愛這個工作。因
為,生命的意義遠不止于功利。“人吃飯是為了活著,但活著絕不是為了吃飯”。生活中許多微小中藏有博大,短暫中孕育永恒。既然我們選擇了三尺講臺,我們就應該端正自己的態(tài)度,熱愛自己的職業(yè)。
二、愛學生就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
高爾基說過:“只有愛孩子,才能教育孩子!弊寣W生喜歡你,師愛是必不可缺的,師愛對學生來說是一種鞭策和鼓勵,有時比淵博的知識更重要。我們應該像愛自己的孩子那樣愛我們的學生。師生之間多一點熱情和交流,少一點尖酸刻。欢嘁稽c賞識和信賴,少一點冷漠;ハ嗔私,互相溝通,學生才會喜歡你,才會愛你,到那時候,“親其師而信其道”,你的一言一行都是學生的榜樣,你的今天,就是他心目中的明天。以身示范是重要的,作為教師更要做好表率,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孩子的模仿能力極強,在他們的眼里,教師的地位是神圣的,教師的一言一行,舉手投足,都將成為學生模仿的榜樣。如黑板上整齊規(guī)范、一絲不茍的板書;聽學生發(fā)言時,我是微笑著站在他面前,認真傾聽的'姿態(tài);讀書、說話時,運用不同的語氣、得體的著裝等,都是學生模仿的標本,對于學生來說都是直面的影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必須首先做到。
三、注重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
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使我們的教學活動更加順利,而且習慣的養(yǎng)成往往定性于學生的啟蒙階段。孩子們年紀小,活潑好動
是天性,自控能力差,往往知道該怎么做,但就是無法控制自己,貪玩、懶散,這些不良習性會導致他們課堂上不愛動腦、不積極發(fā)言、作業(yè)不按時完成等壞習慣的形成。這就要求我們老師要有足夠的耐心,循序漸進,從點滴抓起,逐步積累。開學的第一節(jié)課,就向學生強調一些好的學習習慣:課前準備好學習用具,包括把練習本翻到空白頁;課后將書本換好,擺齊,維護教室的清潔衛(wèi)生等。課堂還要培養(yǎng)學生“認真傾聽、勤于思考、大膽發(fā)言、善于提問”的習慣。其次,草稿、練習、作業(yè)時,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規(guī)范書寫的習慣。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它不僅關系到一個人字寫得好壞,還關系到一個人的身心健康。郭沫若老先生認為:培養(yǎng)小學生寫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為書法家,總要把字寫得合乎規(guī)格,比較端正、干凈,容易認。養(yǎng)成這樣的習慣有好處,能夠使人細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體貼人。草草了事、粗枝大葉、獨行專斷,是容易誤事的。
四、善于尋找學生的“閃光點”,多表揚鼓勵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他們有著自己的閃光點,我們要善于尋找這些閃光點,及時予以表揚鼓勵,增強學生的自信。這樣可以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好學生是夸出來的。再好的學生也有倦怠的時候,一味的嚴格要求,咄咄逼人,不但不能及時地矯正,還可能會讓學生厭煩,敷衍了事,造成不良影響。如果這時候,先安慰他們一下,表示你已經(jīng)盡力了,鼓勵他們可以把這個問題放一放,隨后慢慢兒再想一想,或許隔一夜,或許幾天后,就會豁然明了!這樣的話,他們不但不會逃避,反而會主動去探究這個問題了。批閱作業(yè)時,
多使用激勵性評語,比如:“你很認真”、“有進步”、“你真棒”、“希望下一次表現(xiàn)得更好”等等。每個學生都會期盼得到老師的表揚,夸到誰的時候,他們都會由衷的高興。激勵性評語是學生學習進步的法寶。
五、落實學困生的轉化工作
我們農(nóng)村的孩子,多是留守兒童,由祖輩隔代撫養(yǎng),能做到管吃、管穿、管住、“三管”就不錯了,學習不好也沒什么大不了的。這對于孩子來說是百害而無一利的。對后進生的輔導,不能局限于學習知識性的輔導,更重要的是學習思想的輔導。要提高他們的成績,首先要解決他們的心結,讓他們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對學習產(chǎn)生興趣。通過各種途徑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和上進心,讓他們意識到學習不是一項任務,更不是為了老師、家長學的。在此基礎上,再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提高他們的技能,認真細致地做好查漏、補缺的工作。
成為一名教師也許很容易,但是成為一名讓學生、讓家長、讓社會認可的教師是不容易的。我們只有從點滴做起,從小事做起,用自己的愛心、耐心、誠心將教育工作做好。以上是我個人在日常工作中的點滴做法,不當之處敬請大家批評指正。謝謝!
【小學教師教學經(jīng)驗交流會上講話稿】相關文章:
教學經(jīng)驗交流會上的講話稿07-07
班主任經(jīng)驗交流會上的講話稿07-20
工廠領導在基層管理經(jīng)驗交流會上的講話稿07-12
在高三教學督導會上講話稿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