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不卡一区二区三区,www.蜜臀.com,高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欧美日韩三级视频,欧美性综合,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99a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賞析

李頎《琴歌》賞析

時間:2021-09-27 11:30:46 賞析 我要投稿

李頎《琴歌》賞析

  【原文】

  琴歌

  李頎

  主人有酒歡今夕,請奏鳴琴廣陵客。

  月照城頭烏半飛,霜凄萬樹風入衣。

  銅爐華燭燭增輝,初彈淥水后楚妃。

  一聲已動物皆靜,四座無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余里,敢告云山從此始。

  【韻譯】

  今夜主人有酒,我們暫且歡樂;敬請彈琴高手,把廣陵曲輕彈。

  城頭月明星稀,烏鵲紛紛飛散;嚴霜寒侵樹木,冷風吹透外裝。

  銅爐薰燃檀香,華燭閃爍光輝;先彈一曲淥水,然后再奏楚妃。

  一聲琴弦撥出,頓時萬籟俱寂。星星為之隱去,四座沉默陶醉。

  奉命出使清淮,離家千里萬里;告歸四川云山,是夜萌生此意。

  【賞析】

  唐詩中有不少涉及音樂的作品,其中寫聽琴的詩作尤多,往借詠琴而言志,或借寫聽琴而抒情。李頎的《琴歌》就是這樣的作品,它是詩人奉命出使清淮時,在友人餞別宴席上聽琴后所作。

  首二句交代聽琴的場合、時間、緣起以及演奏者。因酒興而鳴琴,可見其心情之暢達自適。著一“歡”字,渲染了賓主之間推杯換盞、其樂融融的熱鬧氣氛!傍Q琴”二字點題,提挈全篇。

  三、四句轉折一筆,不寫演奏,而寫夜景,描繪了一幅凄神寒骨、悄愴幽邃的深秋月色圖:月光如水傾瀉在靜默的城垣上,不時有烏鵲驚飛;銀霜滿樹,木葉蕭蕭,寒風吹衣,好一派凄冷肅殺之氣!與前兩句所傳達的歡快融洽之情相比,這兩句則低沉壓抑,這是以哀景反襯樂情,即便秋氣凜然,但有酒有琴有知己就足以抵擋了!同時,它為下文寫彈琴作了鋪墊。

  五、六句寫初彈情景。“銅爐華燭燭增輝”這一句是陪襯,扣合首句“歡今夕”三字,表明酒宴已入高潮。銅爐熏染檀香,華燭閃爍生輝,在莊嚴華麗的氣氛中,廣陵客登場獻藝,格外引人注目!俺鯊棞O水后楚妃”,這一筆是直寫,交代演奏者所彈之曲的名稱,讓人聯想其意。《淥水》是著名的古琴曲,為蔡邕《蔡氏五弄》之一,此曲清空淡雅。杜甫《淥水曲》說“浩歌《淥水曲》,清絕聽者愁”,白居易《聽彈〈古淥水〉》中說“聞君古淥水,使我心和平。欲識慢流意,為聽疏泛聲。西窗竹陰下,竟日有余清”;這些都表明此曲有清心怡情之效!俺奔础冻鷩@》,也是一首當時廣為流傳的名曲(《樂府詩集》卷29之引《古今樂錄》),屬于深情綿邈之曲。

  七、八句從聽者反應的角度寫演奏者的高超技巧。一聲琴弦撥動,頓時萬籟俱寂,滿座為之陶然沉醉!敖造o”二字形象地寫出人們徹耳聆聽琴歌的專注著迷的神態(tài)。愈是言其靜,就愈突出琴音樂勾魂奪魄的心靈穿透力,就愈烘托出“廣陵客”出神入化的演奏技巧。在這曼妙琴音的洗滌下,人們似乎忘記了塵世的酸辛,漠然了黑夜的漫長。蒼茫的高天之上,星子越來越少,天將放白,他們還沉浸在優(yōu)美的旋律中,恍然自失。良友佳朋相聚總是太短暫了,徜徉在琴歌中,這一夜是過得那么快!坝 倍智擅畹攸c明了演奏時間的持續(xù),也照應了首句中的“歡”字,并為下文的直抒胸臆埋下伏筆。

  末尾兩句寫自己的感觸。詩人奉命出使清淮,別宴上縷縷琴音不禁牽動了他的'無限鄉(xiāng)思。想到自己離家萬里,不知何日能還鄉(xiāng),他怎不暗自潸然垂淚?人生如白駒過隙,何苦要如此奔波辛苦呢?也許仕途之累使他深感厭倦了,他萌生了一種強烈的愿望--歸隱。“敢告云山從此始?”這個反問句是詩人的內心獨白,也是他聽了琴歌之后所得的人生啟悟。詩人曾在《不調歸東川別業(yè)》中說:“漸無匹夫志,悔與名山辭;紱冕謝知已,林園多后時!薄短撇抛觽鳌分姓f李頎“性疏簡,厭薄世務”。性格疏放超脫的他,怎耐得住官場的名韁利索的羈絆,爾虞我詐的算計!還不如這樣約三五知己飲酒鳴琴似閑云野鶴般的生活來得逍遙自在!

  全詩寫時、寫景、寫琴、寫情,有條不紊,收放自然,“圓如貫珠”(《國雅品》卷二)。這首詩最讓人賞玩不已的應該是詩人多方映襯、動靜結合,虛實相生的表現手法。誠如《詩筏》所言:“只第二句點出‘琴’字,其余滿篇霜月風星,烏飛樹響,銅爐華燭,清淮云山,無端點綴,無一字及琴,卻無非琴聲,移在箏笛琵琶觱篥不得也!痹娙送ㄟ^營造意境、渲染氣氛、刻畫心理,使讀者生動形象地感受到了琴歌之美。

【李頎《琴歌》賞析】相關文章:

《琴歌》原文及賞析10-19

李頎《聽安萬善吹篳篥歌》原文、翻譯、注釋、賞析11-25

送陳章甫李頎古詩詞07-22

《琴臺》原文及賞析10-16

金銅仙人辭漢歌原文、翻譯及賞析_李賀10-20

李賀《秋來》賞析10-19

《李端公 / 送李端》原文及賞析11-23

子夜吳歌·夏歌原文,注釋,賞析10-15

李夫人賦 原文及賞析12-25

《競渡歌》原文及賞析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