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米小圈上學記讀書筆記 推薦度:
- 米小圈上學記讀書筆記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上學記》讀書筆記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領(lǐng)會了不少東西,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書筆記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書筆記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上學記》讀書筆記,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上學記》讀書筆記1
暑假,媽媽給我買了一套《米小圈上學記》,我特別喜歡看這套書。 書里講的'是一個活潑、搞笑的小男孩米小圈,他和我一樣是個一年級學生。他有好多朋友,最好就是姜小牙、鐵頭。
米小圈喜歡寫日記,他寫的每一篇日記都超級搞笑。米小圈還是個畫畫天才,但他并不愛畫畫,他愿望是成為一個賣冰淇淋的老奶奶,那樣他就能天天吃上冰淇淋了。
米小圈的故事有很多很多,你也可以去看看這套書,非常有趣呦!
《上學記》讀書筆記2
媽媽給我買了一套《米小圈上學記》 ,我覺得這書特別特別的好看。
其中有一本寫的是《假如我有時光機》,書里的莫老師也就是米小圈的語文老師讓他們寫一篇作文《假如我有時光機》 。其中姜小牙寫的最搞笑,他寫的是要帶魏老師飛向未來還要嫁給魏老師,米小圈的'同學們都要笑瘋了。米小圈寫的是要飛去未來看看自已是不是當了一個大畫家,但這不是實話,是他爸爸要讓他當畫家的,他自己并不想當。媽媽問我:“如果你有一部時光機想要去哪里”?我說我要飛到幾十年后看看我當畫畫老師的夢想有沒有實現(xiàn)。媽媽笑了,說:“只要你努力一定能實現(xiàn)的!”
《上學記》讀書筆記3
在書的世界里,我有很多喜歡的書。但是,我最喜歡的書就是《米小圈上學記》。
這本書寫的主人公是米小圈是一個頑皮、搞笑的男孩,米小圈有很多朋友,有鐵頭、姜小牙、李黎……我還知道他們?yōu)槭裁唇忻仔∪,因為他小時候爬到了爸爸的圖紙上畫了一個小圈,所以他就叫米小圈?擅仔∪λ,如果當時他畫一個小雞或者一個小狗呢?他是不是就會叫米小雞或者米小狗呢?
米小圈在一次腦筋風暴,老師問米小圈:“中國最長的江是什么江?”米小圈回答到:"長江!薄澳亲罡叩纳侥兀俊薄案呱。”全班同學笑的差點斷氣了。還有一次,米小圈穿了一對新的'白球鞋來,不知道誰說了一句:“聽說踩新鞋較好運!苯Y(jié)果全班同學都踩一腳,白鞋變成了黑鞋。上體育課時,體育老師說:“你的黑鞋很漂亮嘛!”全班同學都笑了起來。
我很喜歡這本書,同時也覺得米小圈很搞笑,他和他們班的同學關(guān)系很好,每天都給他們班帶來笑聲。以后我也要做樂觀的人。
《上學記》讀書筆記4
《米小圈上學記》這本書讓我感受到了純真與友誼。書中講的是一個活潑,開朗又搞笑的小男孩米小圈。米小圈是個一年級的小學生了,剛開始他還想上幼兒園,因為幼兒園可以玩玩具,還不用寫作業(yè),更重要的是還有一位美麗的`老師。
我從書本中看到了一個頑皮淘氣,但是又非常團結(jié)友愛的米小圈。他和朋友間純真的友誼令我羨慕。
《上學記》讀書筆記5
今天,我讀了米小圈上學記。
講的是米小圈長大了,要去上學了,他不會永遠待在幼兒園,雖然這是他的'愿望。
小學和幼兒園大不一樣,這里有長得像奧特曼的老師,有整天和他做對的同桌,有必須完成的家庭作業(yè)和他頭痛的英語單詞?傊,這里有各種新奇好玩的事兒。
上學的日子總是快樂又煩腦的,米小圈把這些通通寫在日記里。
《上學記》讀書筆記6
我看的這本,<<米小圈上學記>>是新同桌的煩惱,作者是劉志剛,講述了米小圈在二年級有趣的事情,上了二年級,米小圈要換同桌,他要和他的舊同桌李黎說再見了,他的新同桌是徐豆豆,她是一個不愛勞動、上課不專心聽講的`小女孩,有的時候,米小圈和徐豆豆因為一點小矛盾,而吵起來,當然,徐豆豆每次帶著笑容來到學校,不像米小圈的舊同桌李黎,每天生氣地管著米小圈。
《米小圈上學記》可真好看呀!
《上學記》讀書筆記7
《米小圈上學記》這本書是米小圈在小學一年級(5)班一學期的日記哦!寫得非常有意思……
他的老師有魏老師(班主任)、莫老師(語文老師),還有他的`同桌李黎(很厲害哦),他的朋友很多,有車馳、鐵頭……
他的日記情節(jié)總是那么生動、幽默和感動。當我心煩意亂的時候,打開它,我就能馬上靜下來。
每一本書里都有一點魔力,每當你讀完它時魔力就會出現(xiàn)哦!
這本書真好看!我喜歡!
《上學記》讀書筆記8
我讀了《米小圈上學記好朋友鐵頭》這本書,其中有一段故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鐵頭﹑姜小牙和米小圈他們做的都不對,鐵頭的不對是,鐵頭看見別人有好玩的.滑板就不和好朋友一起完了,姜小牙的不對是和別人說了幾句就另交新朋友了,米小圈的不對是 朋友走錯了教室就嘲笑他。我們不要向他們學習,我們應該這樣做:看見別人有滑板就借別人的滑板玩一會兒再給好朋友玩,要是別人找你玩,小伙伴就一起玩,要是別人走錯了教室我們不要嘲笑別人。
我們要做到交到新朋友,也不要忘記老朋友。
《上學記》讀書筆記9
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經(jīng)歷了從幼兒園到小學,到中學,甚至于大學的學生時代,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上學記。讀何兆武先生的一本《上學記》,讓作為一名大學生的我在憶往昔年少時光的同時更感慨于當下中國學術(shù)氛圍的不自由。我們的上學記與何兆武先生的上學記相比,或者更加多姿,但卻少了些許自由的學院自由因素。
何兆武先生在書中寫到:“那幾年生活最美好的就是自由,無論干什么都憑自己的興趣,看什么,聽什么,怎么想,都沒有人干涉,更沒有思想教育。我們那時候什么立場的同學都有,不過私人之間是很隨便的,沒有太大的思想上和政治上的隔膜。”他說這是他在西南聯(lián)大最美好的讀書時光。教師的聘任不以政治信仰和學術(shù)見解為標準,他們上課也沒有統(tǒng)一的教材,尤為難得的是,他們講課近乎絕對自由,沒有人要求他們應該講什么或不應該講什么。學生的權(quán)利也得到充分的尊重。何先生曾說“社會要進步,學術(shù)必須自由,思想必須自由”這大概就是西南聯(lián)大能在國家災難深重的同時培養(yǎng)出大批國家棟梁的原因。
而當下中國的學院氛圍確實截然相反的,自國家把應試教育改為素質(zhì)教育以來,成果未曾有多大改變,高考仍是打著“素質(zhì)教育”幌子的“應試教育”,以“填鴨式”的教學方式灌輸教科書知識。學生每年的閱讀量相比于以前,相比于同時代其他國家,大大的落后了。學生的思維被局限于“標準答案”、“模板參考”等等,乃至于我們都是類似于古代科舉制的高考制度下的高分學子。但走出大學,走出國門,卻變成實踐能力低分的'學子。原因何在?因為我們學的知識無法轉(zhuǎn)化為我們自己的知識,指導實踐。更深層的原因呢?因為中國的學術(shù)氛圍不自由限制了學子思維的培養(yǎng)。
社會要進步,學術(shù)必須自由,思想必須自由。希望在我們后代孩子的上學記里,學術(shù)是自由的,思想是自由的,唯有如此,中國的未來才能進步,才能更富強!
《上學記》讀書筆記10
這幾天上班回來都會抽點時間看《上學記》,沒多久就看完了。這是一本小書,類似隨筆,是何兆武老先生口述,文靖撰寫,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出版社出版。主要是講述何兆武老教授大學時代的一些人和事。書中談論了許多東西,談的最多的是關(guān)于幸福。什么是幸福?何兆武老教授是這樣認為的:幸福的條件有兩個,一個是你必須覺得個人的前途是光明的'、美好的,可是這又是非常模糊、非常朦朧,并不是什么明確的目標。另一方面,整個社會的前景,也必須是一天比一天更加美好,如果社會整體在無能下去,個人是不可能真正幸福的。在書的另外一處他又強調(diào),幸福最重要的就在于對未來的美好的希望,一個是你覺得整個社會、整個世界越來越美好,一個是你覺得自己的未來會越來越美好。這就是他的幸福觀。他的幸福觀是把個人與社會的緊密聯(lián)系起來,不光是覺得個人的前途是光明的,整個社會的前景也是更加美好的。當我把何兆斌老先生的幸福觀與幾個朋友分享后,他們有點不理解。
幸福,這是一個哲學命題,也是個人人生觀的一部分。以前,沒有認真考慮這個問題,只是簡單的想過,幸福是一種狀態(tài),必須是現(xiàn)代式,而不是過去式,僅此而已。至于什么是幸福,我沒有想過,甚至沒有想過能找個好工作、可以買房買車,這就是幸福。這些年,整個社會對幸福這個詞也很關(guān)注,經(jīng)常談到幸福指數(shù)。前段時間一部電視劇《幸福來敲門》又引起社會對幸福這個詞的熱議。我們談論著自己的幸福觀,有人說幸福就是幸福就是貓吃老鼠狗吃肉,奧特曼打小怪獸。這是一種網(wǎng)絡說法,更多還是談及自己的生活、事業(yè)、愛情、親情等等。
我的幸福是什么呢?我想我應該思考這個問題了。這是對自己的負責。
《上學記》讀書筆記11
最近我瘋狂地迷上了《米小圈上學記》這本書,主人公米小圈從小就愛畫圈,所以她爸爸給她取名叫“米小圈”,多么有意思的名字呀!
這本書教會了我許多道理。米小圈特別調(diào)皮,她爸爸讓她去學畫畫,她不愿意學,還說不喜歡爸爸。爸爸很生氣地告訴她,如果不學就要打她一頓,米小圈沒辦法只能去學畫畫了。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練習,米小圈的畫越畫越好,她對畫畫也越來越感興趣,她畫的畫得到了老師和爸爸的贊賞。
米小圈開始學習的'時候成績不好,媽媽就耐心地教導她,讓她不要灰心,在媽媽的鼓勵和幫助下,米小圈上課認真聽講,回家仔細地寫作業(yè),經(jīng)過努力她有一次考試竟然得了100分,米小圈開心極了。
看了米小圈的故事我懂得了,做任何事情只要堅持不懈,就一定能夠取得成功。我也很喜歡畫畫,現(xiàn)在我每天都會畫一張美麗的圖畫,我的小抽屜里已經(jīng)放滿了我的作品,我的愿望是以后當一個畫家哦!
我要看更多的書,學習更多的知識,學會更多的道理。
《上學記》讀書筆記12
在電視上看到一檔節(jié)目,正好在介紹何兆武先生的《上學記》,通過介紹知道這本書現(xiàn)在已經(jīng)風靡整個知識界,想想一定很有看頭,于是去書店買了這本書。
《上學記》是部口述作品,仔細閱讀《上學記》這本書后,也越發(fā)認為這是一本好書。因為是通過何兆武先生的口述,所以語言表達直白、生動、真實,描述的不僅僅是他上學的一些事情,更多的是反映了那個時代的風貌。雖說這是一段口述歷史,但我覺得更象老人的自身經(jīng)歷,是他對當時社會的所見所聞、對當時社會的親身感受的一個回憶錄。尤其是對那一代知識分子的求學經(jīng)歷顯得格外真實。何先生在書中反復地提到“幸福”,然而實際上,何先生求學的時代,正是中國最痛苦的時代。五四退潮以后的中國是一連串的戰(zhàn)爭,烽火豈止連三月!戰(zhàn)亂的生活是艱苦的,可是他們那一代人卻處處洋溢著振奮的精神,許多人寧愿選擇顛沛流離的生活,而不愿做亡國奴。他們自然而然把追求國家富強當作自己的理想,把民族的整體崛起看作個人幸福的基礎(chǔ)。而我們現(xiàn)在對幸福的理解卻總是那樣庸俗現(xiàn)實,每天習慣于抱怨,抱怨不漲的工資,抱怨不暢的交通,抱怨不好吃的飯菜,抱怨不通情的領(lǐng)導,但是卻從來少有人抱怨自己的學識和能力太低。通過讀《上學記》,我才清晰意識到曾經(jīng)被自己下意識深深隱藏的挑剔和浮躁,那種自慚形穢的感覺便隨著紙頁的翻動而慢慢增加,然后感動到甚至想流淚。
何先生在書中強調(diào)讀書不一定非要有目的`的去看書,而且最好是沒有任何目的,讀書本身就是目的。讀書本身帶來內(nèi)心的滿足,好比一次精神上的漫游,在別人看來,游山玩水跑了一天,什么價值都沒有,但對我來說,過程本身就是最大的價值,那是不能用功利標準來衡量的。其實,求知的樂趣不正是為了更多的了解世界,讀書真正的目的就是讓我們在了解一件事物時,又發(fā)現(xiàn)了另一件自己不知道的事物,前方似乎總有未知在等著自己,越想去了解,就會發(fā)現(xiàn)更多的自己不了解的東西。這無窮盡的未知才是求知的樂趣,讓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吧。
何先生求學歷經(jīng)戰(zhàn)爭年代,之后又是xx,對于多數(shù)人來說,這個回憶總不盡然是美好的,可是何兆武先生依然能用輕快幽默的語言婉娩道來,讓人讀起來有時心酸,有時好笑,有時振奮,有時頹唐,使人仿佛也融入到那個時代,沉醉在何先生的回憶以及那一個是非年代里了。
《上學記》讀書筆記13
何兆武的《上學記》是一部與眾不同的書,在于它是由何先生口述,由他人記錄整理的。這是我第一次接觸這種形式的書,剛開始讀的時候,我還以為是由于何先生過世了,只能有旁人代替繼續(xù)寫。其實不然,我想何先生是有意而為之,這種寫法有一種妙處,那就是有一種親切感,平易近人,感覺就像是和作者本人面對面的交流,聽老人講著他獨有的美好故事。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當屬何先生在西南聯(lián)大時的上學生活了,這也是《上學記》的核心、精華所在。西南聯(lián)大的學習氛圍非常好。
其一,是自由的學術(shù)氛圍,當時的學生,各持己見,但是面對分歧,他們最多爭辯,絕不會將情況惡化成吵架。然而,為什么會有如此自由自在的環(huán)境呢?我想主要是因為當時的社會背景和學生之間的友誼良好。何兆武先生這里指出,人的創(chuàng)造力由求知自由、思想自由和個性發(fā)展組成,而個人的獨創(chuàng)能力實際上才是正真的第一生產(chǎn)力。自由的環(huán)境造就了學術(shù)的'多產(chǎn)!
其二,就是西南聯(lián)大的教學狀況了,何先生對此有否定,但大體上是肯定的。這些教授們表現(xiàn)的也比較“自由”,很多教授上課不像現(xiàn)在的老師一樣兢兢業(yè)業(yè),講義都不帶,高興講到哪就到哪,更有甚者,像現(xiàn)在的學生一樣,來上課還得看心情。我覺得這是對學生的不負責,教授的個性不應該在講臺上發(fā)揮的這么淋漓盡致。
西南聯(lián)大出了很多大家,這是毋庸置疑的。對于其原因,我想有這么幾點。首先,西南聯(lián)大的生源較之其他大學,不能說最好,但絕對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其次,西南聯(lián)大的周邊環(huán)境比較偏僻,學生們除了在學校一心向?qū)W,毫無其他去處。然后,教授們雖然有點喜歡耍性子,但他們的水平非常不錯,他們能傳給學生知識,能開拓學生的視野,這對學生的成長十分重要,認知水平高了,在學術(shù)上才能有更高的造詣。最后,西南聯(lián)大的教學規(guī)模屬于小班教育,眾所周知,這對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非常有利,學生和老師能處于更活躍的互動之中,很多新創(chuàng)意、新想法也隨之迸發(fā)而出。
《上學記》為我們了解近代生活提供了一個平臺,若是何先生能再寫一部《上班記》之類的書講述一下工作的生活那就更好了。
《上學記》讀書筆記14
一直都很喜歡西南聯(lián)大那個時代的讀書人,因此這些年斷斷續(xù)續(xù)的看了那個時代很多人的回憶文章。有名的無名的,楊絳的,趙元任夫人的,張中行的,沈從文的,還有很多其他想不起來名字的。慢慢的對那個時代的人事有了粗淺的了解。盡管有錢鐘書《圍城》的嘲諷在,但無可否認那個時代的讀書氛圍好過歷史上任何一個時代。那個時代老師象老師,學生象學生。因為自以為了解的不少了,所以在書店第一次看到何兆武先生的《上學記》時,就沒有放在心上。
過了些日子在網(wǎng)上買書時看到大家的評論,心里一動(幸好這一動,不然就失去一次好的機會了),于是捎帶著也買了一本。然后在看厭了那些理論書籍后一口氣看完了這本口述史。
唯一遺憾的是何先生的回憶到解放就戛然而止了。據(jù)說還有一本《上班記》,但要到什么時候出版,現(xiàn)在還是未知數(shù)。其實這也不是第一次了。很多回憶都是在49年結(jié)束了。我們明白這個意思。
何先生說:平生讀書最美好的歲月只有兩度,一次是從初二到高一這三年,另一次就是西南聯(lián)大的七年。余生也晚,他說的時光我們都趕不上了。想想自己的讀書歲月要說美好還真的是沒有。
所以他一回憶起聯(lián)大的七年我就忍不住要妒忌。聯(lián)大7年,讀了四個系,真是想都不敢想的好事呀。我的大學時光真是貧乏的幾乎無事可述,如果說要勉強回憶大概就是在那個圖書館里發(fā)現(xiàn)了《古詩源》。也沒碰到什么可以大大回憶一番的老師和同學,當然自己也不是個好學生。因為《古詩源》同我的.專業(yè)是風馬牛不相及的。
何先生說:舊社會沒有標準教科書,考試沒有“標準答案”,各個老師教的不一樣,各個學校也不同,有很大的自由度。我覺得這有一個最大的好處: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見解,對于學生來講,至少比死盯著一個角度要好的多!稗D(zhuǎn)益多師是吾師”,學術(shù)上獨尊一家,其余的都一棍子打死,那就太簡單化了。人類的文化也是這樣,什么都絕對化、純粹化總是很危險的。
這段話真應該給那些出標準答案的人去瞧瞧。給那些僵化的腦袋一個新的思路。少年兒童的許多奇思妙想就是在這種標準答案里被扼殺的。于是大家都整齊劃一,好像是流水線上的產(chǎn)品。所以有朋友說要送孩子去國外上學,雖然擔心孩子會學不好中文,但為了讓他們有個健全的心靈,這樣做還是很合適的。
何先生說:讀書不一定非要有個目的,而且最好是沒有任何目的,讀書本身就是目的。讀書本身帶來內(nèi)心的滿足,好比一次精神上的漫游,在別人看來,游山玩水跑了一天,什么價值都沒有,但對我來說,過程本身就是最大的價值,那是不能用功利標準來衡量的。對這段話我是舉雙手贊成的。但現(xiàn)實大過天,生存是第一位的。我們的家長和我們自己都是實用主義者,衡量一件事的意義是經(jīng)濟先行的。
尤其是現(xiàn)在這個時代。古代到還不至于如此實用主義。于是我們這個時代不會出什么大家,最多是大匠。幾乎什么事都要同經(jīng)濟扯上關(guān)系的社會我覺得很是恐怖,這意味著我們要失去許多不能用金錢衡量的美好的東西了。小朋友從小背唐詩不是為了陶冶情操,而是為了在眾人面前炫耀孩子的記憶力。很小的孩子就要去鉆研奧數(shù),學鋼琴,美術(shù)是為了在升學時有分可加,這些事說起來有些匪夷所思,但卻是在生活中真實存在的。
這樣培養(yǎng)出來的孩子對數(shù)學語文和音樂美術(shù)會有感情嗎,會覺得心所向往嗎,不會。就象郎朗在自傳中說練琴到要自殺,從此看他彈鋼琴我就覺得很心酸。我不能想像莫扎特小的時候有練琴練到要自殺嗎?所以這個時代只能是娛樂精神,只能是無聊加空虛了。何先生所向往的幸福自然也不是我輩可企及的了。也只能跟著先生的記憶向往一下。
據(jù)自己這些年的讀書體會,個人回憶的歷史往往比那些寫在正史中的定論更為可信。何先生的回憶又再次證實了這個觀點。
這里還要插幾句同這本書無關(guān)的話,今年大片云集,我立馬暈菜。有些片子基本上只能遠看,不可近觀。特別是號稱文化大片的更是不敢了。如果直言自己就是搞笑娛樂的到也不錯,至少實在。最怕的當然是認為自己可代表一種文化的。額的神呀。
《上學記》讀書筆記15
我看了一本書名字叫《米小圈上學記》,我最喜歡其中“肌肉老師”這一篇。他講的是:米小圈他們第一次上體育課,他們的`老師很胖、肌肉很多,大家都叫他肌肉老師。雖然他很胖,但是大家都很崇拜他。大家讓肌肉老師做五個帥氣的動作,肌肉老師做到最后一個動作褲子被扯破了,大家都笑了起來,老師害羞了。
這本書真是有趣!
【《上學記》讀書筆記】相關(guān)文章:
米小圈上學記讀書筆記09-15
米小圈上學記讀書筆記15篇10-19
昆蟲記的讀書筆記11-06
《竊讀記》讀書筆記10-29
《昆蟲記》讀書筆記01-11
昆蟲記讀書筆記11-10
《貓城記》讀書筆記09-17
《昆蟲記》讀書筆記07-05
《變形記》讀書筆記01-25